臺媒對比兩岸軍力:除殲20外 臺軍F16V堪稱當下最強

2021-02-24 新浪軍事

       歲尾年初,一些臺灣媒體開始盤點2019年臺軍裝備並把它與解放軍的戰力進行對比。臺灣《聯合報》2日細數三軍的最新型裝備,稱其「超級F-16」數量將超過200架,成為全球第一,而引進的M1A2主戰坦克將用來對抗解放軍最新型主戰坦克。不過有大陸分析人士認為,現在臺軍和解放軍戰力已經沒有可比性,臺軍和解放軍一個戰區的戰力比比還比較現實。

  臺空軍:建世界最大F-16機隊

  《聯合報》的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安全合作局(DSCA)去年8月份公布,出售66架F-16C/D Block70戰鬥機給臺灣,總價80億美元。這是1992年美國總統老布希批准售臺150架F-16A/B Block20以來,美國首度批准對臺出售戰鬥機。

  此外,馬英九政府時代,美方批准對臺F-16A/B進行F-16V改良計劃,漢翔航空負責在臺組裝,從2018年起開始交機。臺軍將改良後的F-16A/B稱為AM/BM,對外直接以非正式型號F-16V稱呼。改良或是新造的F-16,都將使用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搭配隱形塗料、新式彈藥,戰力將大幅提升。總數208架的「超級F-16」,也將是全球最大機隊。文章聲稱,兩岸空中力量中,除了具有隱形設計的解放軍殲-20之外,「超級F-16」堪稱「當下最強」。

  不過大陸專家認為,全球最大F-16機隊在當下沒有什麼炫耀的,因為全球主要的空中力量都把重點放到了第四代隱形戰機上。即便是在三代機中,F-16的空戰能力也不值得炫耀。在美國,F-16剛剛服役時,儘管使用了很多新技術,專為空中格鬥而生,美國軍內也爭論過到底是F-16更適合空戰還是F-15更適合空戰,但最終的結果很顯然,F-15制空,F-16用來對地打擊。只有一些美國的二流盟國,才會用F-16來爭奪制空權。之前土耳其一直是除美國外最大的F-16機隊。

  臺軍的F-16儘管升級了有源相控陣雷達,但它絕非僅次於殲-20。解放軍還有殲-10C、殲-16都使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其他三代機升級有源相控陣雷達也並不難,F-16V充其量「對標」一下殲-10C。而且200多架F-16的機群是「未來時」,而解放軍的三代半戰機則是「完成時」。

  實際上,在臺空軍方面,也只有升級後的F-16值得一提,未經升級的幻影-2000和與早期版本「梟龍」同級別的「經國」號遠遠落後。《聯合報》也感嘆,另兩種主力「經國」號與幻影-2000,缺乏同等級的性能提升,「能否應對未來威脅有疑問」。

  臺海軍:自造潛艇對抗大陸

  臺媒稱,2019年5月9日,蔡英文南下高雄,主持自造潛艇計劃的廠房興建開工典禮。「自造防禦型潛艇」(IDS)計劃,始於馬政府後期,2015年底招標開始第一階段「合約設計」,2019年起進行第二階段「原型艦建造」,預計2024年中下水、2025年底交艦。

  《聯合報》的報導稱,潛艇的必要性毋庸置疑,然而技術風險高。另外,臺海軍在第一艘自製潛艦服役後,按照理想狀況還要再造7艘潛艇,才具備足夠水下戰力。同時要進行「沱江」級飛彈巡邏艦的量產、自製新式飛彈巡洋艦、自製兩棲船塢運輸艦、自製救難艦等,需要的成本和預算將會非常可觀。

  大陸專家表示,臺軍長期以來都夢想更新老舊的潛艇艦隊,試圖以這種水下隱蔽力量發動出其不意的攻擊。但潛艇屬於典型的進攻性武器,而美國方面早已經停產常規動力潛艇,所以臺灣方面尋求外援無果,只能硬著頭皮自己造。建造潛艇的技術要求很高,限於臺灣自身工業水平,即便最終自己造出了潛艇,技術水平也不會有多高。反觀大陸這邊,柴電潛艇、核潛艇已經發展了多代。

  按照美國國會研究服務局2019年12月公布的一份報告,到2019年,解放軍已經裝備了多艘彈道飛彈核潛艇、攻擊型核潛艇、幾十艘柴電潛艇。這支潛艇力量是臺灣方面無法比擬的。而且,近年來,解放軍開始大量裝備反潛巡邏機、反潛直升機等,反潛作戰能力突飛猛進。臺灣方面即便造出來潛艇,也只能成為解放軍潛艇和空基反潛力量的靶標。

  此外,近來臺灣自造的神盾艦雖有進展,但距離研製成功尚需時日,而且價格不菲。而解放軍方面來看,反水面作戰能力又是其強項,臺灣神盾艦恐怕最終會耗盡臺灣有限的預算。

  臺陸軍想靠M1A2 打贏解放軍坦克

  臺媒報導稱,臺軍裝甲部隊目前的主力是美制M60A3與自行製造的CM11(原稱M48H,M48炮塔加上M60的主炮、車身),都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引入,如今與新一代戰車相較,性能相形見絀。

  臺陸軍早在十多年前,就希望引進美軍現役的M1坦克,但美臺雙方都對臺軍是否需要重型主戰坦克有爭議,加上預算優先用於制空、制海,臺軍始終無法如願。直到2019年7月,五角大樓宣布,批准售臺108輛M1A2坦克。不過,美方宣布的軍售總額為20億美元,與臺軍預算落差很大。預期美方允許銷售清單內的彈藥、後勤等項目,不少會減量採購,或是日後單獨採購。另外,此次新購的M1A2,約只佔臺軍現役主力坦克總數的1/9,未來仍需繼續增購,或是對現役戰車進行性能提升。

  大陸專家認為,解放軍陸軍從上世紀60年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的裝備發展都是圍繞坦克與反坦克展開的,所以在這兩個方面成果頗為豐碩,在世界上也都是位居前列。即便不出動先進的99系列主戰坦克,其輕重型搭配,各種平臺配合的反坦克火力配系,足以對付M1A2系列主戰坦克。在一些先進反坦克飛彈,例如「紅箭-10」面前,M1A2和M60沒有什麼區別。而且臺灣島嶼地形並不適合總重超過60噸的M1A2作戰,M1A2可能還來不及開炮就成了「火炬」。

  專家表示,海峽兩岸的經濟力量對比逐漸懸殊,軍事力量的對比也早已經向大陸方面傾斜。早些年間,臺灣方面還能以質量見長,如今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臺灣三軍裝備均遠遠不及解放軍。這還沒有計算解放軍火箭軍的各種「快遞」和戰略支援部隊的有力支撐。臺軍要想和解放軍對比,目前和我一個戰區比還算對等。未來的話,恐怕真如網友所言,「需要和一個省軍區比較了」。(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各家臺媒,這就不必了吧
    文章聲稱,兩岸空中力量中,除了具有隱形設計的解放軍殲-20之外,「超級F-16」堪稱「當下最強」。臺軍裝備的F-16V戰鬥機不過大陸專家認為,全球最大F-16機隊在當下沒有什麼炫耀的,因為全球主要的空中力量都把重點放到了第四代隱形戰機上。即便是在三代機中,F-16的空戰能力也不值得炫耀。
  • 美對臺軍售66架F-16V戰機,能匹敵解放軍殲-20?開什麼玩笑!
    > 演兵場8月18日報導:8月15日,五角大樓宣布洛馬公司未來10年獲得的訂單,其中包括臺灣地區80億美元的新型F-16V戰機訂單,這意味著臺軍採購的
  • 臺灣首批F-16V開始升級,臺媒竟稱它可戰殲20……
    客觀的說,F-16V改裝後確實性能有所提升,單論雷達系統,其性能可以和殲-10B戰鬥機進行比較,但總體作戰性能就沒有這麼大幅度的提高了。由於美國並未批准對臺提供F-35戰鬥機,因此該機是未來20年中臺灣的主力戰鬥機。在大陸海空軍戰鬥機日新月異的情況下,F-16V的改裝性能提升幅度明顯不夠,而數量更是沒有提高。
  • 臺軍方聲稱F-16V「秒殺」殲-20,試試就逝世!
    23日,臺「國防部長」嚴德發在面對「立法院」關於採購美國F-16V戰鬥機的質詢時,竟然聲稱,F-16V戰鬥機應對大陸殲-20戰機「沒有問題」,甚至誇下海口「一定會把他(殲-20)打掉!」殲-20戰鬥機(圖源:中國軍網)在對抗過程中,F-16V的隱身性能差無疑會成為嚴重短板。紅方預警機可以在遠距離上發現鎖定F-16V,而藍方預警機則在近距離才能夠鎖定殲-20戰機。
  • 臺媒叫囂擊落大陸繞臺軍機
    近日,曾爆出「臺肯」還要對繞臺大陸軍機收「過路費」的綠營節目,又出了「奇葩」言論。
  • 臺媒曝解放軍殲-20進駐浙江衢州,15至20分鐘就能飛抵臺上空
    報導提到,該機場距臺北僅500公裡,殲-20從該機場向臺灣方向飛7至8分鐘,臺軍巡航戰機就會進入殲-20長程飛彈有效打擊範圍。臺媒報導截圖中時新聞網報導稱,25日,一段衢州市民拍攝的視頻顯示,一架殲-20低空低速飛越衢州市區上空,附近即衢州空軍基地。有分析認為,該架殲-20可能隸屬安徽蕪湖空軍基地的「王海大隊」,近日向前部署至衢州空軍基地。
  • 海峽銳評 | 美國要賣F-16V,對臺灣意味著什麼?
    臺媒隨即證實,這批戰機總數是66架,預計2026年完成交付。而臺立法機構此前已通過「F-16V戰機特別採購條例」,經費上限高達2500億元新臺幣。早在1992年,美國就賣了150架F-16A/B型號給臺灣,打打摔摔到今天,還是臺空軍的主力。相比F-16A/B,改用了新航電、雷達系統的F-16V,確實有了不小的提升。但說破天,它也只是一款三代半戰機,水平最多跟大陸的殲-10B、殲-10C相當,臺媒所謂的「壓制殲-20」只能算個低智笑話。更何況,現代戰爭是體系的對抗,在兩岸軍力對比懸殊的情況下,單一武器的先進與否早就失去意義。
  • 殲20首次出海嚇到臺軍:雷達罕見全開倉皇應對,欲捕捉隱形信號
    在殲-20出海當晚,臺南空軍基地的IDF「經國號」戰機起碼有8架次,分2批緊急起飛,其間隔不到5秒,各預警雷達全開,盡力捕捉殲-20
  • 她還在喊「保衛臺灣」,殲-20視頻已引發驚懼!
    「若兩岸開戰,臺灣人躲在哪裡最安全?」「大陸攻臺,網爆三件備戰物資」……蔡英文當局將「臺軍已經準備好保衛臺灣」喊得震天響,島內媒體和論壇上熱烈討論的這些話題,卻暴露了真實的民心和底氣。26日,大陸網際網路上一段解放軍殲-20戰機飛行的視頻,引發臺媒「共軍最先進隱形戰機進駐衢州機場」的驚呼,稱該機飛行15至20分鐘就可抵達臺灣上空轟炸。
  • 今日亞洲|臺灣將向美提F-35採購意向書 大陸軍機月內四次繞臺
    立場偏綠的《自由時報》這樣寫道,「在兩岸空軍實力逐漸失衡之際,臺灣欲採購新一代戰機的構想由來已久;尤其是具備短距離起降和隱身性能的F-35B戰機,尤其受到軍方青睞。」臺媒稱,大陸空軍戰力近年逐步增長,先進戰機陸續服役;美國國防部2017年最新版《中國軍力報告》中提出,大陸空軍具有相當優勢,可無預警對臺出動大量軍機。
  • 蔡英文要找美國買「地表最強坦克」? 臺網友:這種鐵棺材沒用!
    「地表最強戰車」 M1A2坦克(臺稱戰車),採購政策已「拍板」,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對此「相當支持」。M1系列是美國陸軍主戰坦克(資料圖)更有甚者,多家臺媒報導M1A2有望入臺的傳聞時,還用上了「地表最強戰車」說法,甚至有綠媒放言稱解放軍對此「也會怕!」儘管M1A2具有上述實力,但至於其是否適用臺軍,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稱,就算決定採購新戰車的說法屬實,「(是否適合臺灣)這個話題還是會吵不完的。」
  • 臺灣「無限高」飛彈, 無法改變兩岸軍力差距「無限大」的事實
    綠媒報導截圖綠媒報導稱,大陸9日、10日連續兩日派出多架次蘇-30、殲-10戰機進入臺西南空域後,今天(13日)上午解放軍戰機再次進入臺西南空域,報導老調重彈宣稱「軍方仍以廣播方式驅離」,還稱「看得出來中國(大陸)毫不在乎臺灣防務部門的記者會,把西南空域當自家後院」。
  • 我軍專家:臺F16V比殲10C並無太大優勢 更比不上殲11
    除此之外,當天一批「新戰力」在演習中的亮相也為臺媒津津樂道,包括改良的F-16V戰機、搭載30鏈炮的臺灣自產「雲豹」裝甲車、「佩裡」級「銘傳」艦及「逢甲」艦等。特地趕到現場觀摩軍演的「總統」蔡英文看後大呼過癮,稱「這是我們國軍可恃的戰力,這是我們可以信賴的國防」。
  • 臺灣F-16V公路起降
    5天4夜攻防對抗  「漢光35」號演習分為「計算機輔助指揮所演習」及「實兵演習」,前者已在4月22日至26日實施;至於後者,5月27日至31日以實兵、部分實彈方式執行,「三軍部隊」採取聯合實兵對抗模式,防衛軍依整體防衛構想,在臺灣海、空域及本、外島、離島等防衛作戰地區執行5天4夜攻防對抗。
  • 臺媒:殲-20進駐衢州機場15分鐘可轟炸臺灣
    近日,大陸網際網路上一段解放軍殲-20戰機飛行的視頻,引發臺媒「共軍最先進隱形戰機進駐衢州機場」的驚呼,稱該機飛行15至20分鐘就可抵達臺灣上空轟炸
  • F16V能匹敵殲-20?臺軍飛行員說了句老實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月16日報導,臺軍嘉義基地第四聯隊於15日進行F-16V(Block 20)緊急起飛、降落及清洗站作業演練項目。據了解,由F-16 A/B型戰機升級的F-16V(Block 20),截至目前已有15架改裝完成並列裝第四聯隊。同時臺媒還採訪了曾伴飛解放軍殲11戰鬥機、轟-6轟炸機飛行員顏祥升。
  • F-16V試射AIM-120,對臺空軍戰力提升幾何?
    說完飛彈,再來說說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載機F-16V,該機堪稱近幾年島內空軍的新銳「當家花旦」。F-16V戰機升級套件臺軍F-16V戰機最早進入大眾視野是在2014年的「鳳展」專案,當時臺當局計劃把手裡老舊不堪的F-16A/B給升級到最新版本的F-16V,同時藉此次改裝升級重振航空工業。
  • 【兩岸關係這五年】2012-2017年兩岸軍力變化
    ,加強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成為兩岸關係主旋律和兩岸人民共同訴求。近五年來兩岸軍力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張冪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五年過去了。這五年是兩岸軍力發生重大變化是時期。經過被稱為「史上最牛」軍改之後解放軍正穩步的向世界一流軍隊邁進,其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能力不斷增強。反觀臺軍規模日益萎縮,戰力也逐年下降,但妄圖以武拒統的野望仍在。
  • 臺媒:解放軍殲-11、殲-10戰鬥機越過「海峽中線」
    -11、殲-10戰鬥機短暫越過「海峽中線」。在東方老師的記憶中,這應該是今年以來臺媒第三次炒作解放軍戰機越過「海峽中線」。第一次是在今年的2月10日,當天上午多架多型解放軍軍機,從臺灣島西南海域穿越巴士海峽一路向北,繞臺巡航。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軍聲稱,解放軍護航機隊曾短暫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 臺海 | 轟-6繞臺 「小弟」伴飛!臺媒:感謝蔡英文讓兩岸關係「突飛猛進」
    臺媒稱,臺灣防務主管部門7月24日表示,解放軍南部戰區兩批轟-6型轟炸機4架,24日上午經由臺灣南部「防空識別區」(ADIZ)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