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航母離形成戰鬥力還有多久?

2021-02-20 政知見

撰文 | 李巖

5月18日上午,國產航母順利完成首次出海試驗任務返回大連造船廠碼頭。

此次出海為期5天。據央視新聞報導,在歷時五天的海試中,國產航母完成了多項設備測試,航母各個子系統的穩定性和新裝備技術的可靠性得到進一步驗證。

那麼,海試意味著什麼?我國此後幾艘國產航母的建造計劃如何?帶著種種航母之問,政知見(微信ID:bqzhengzhiju)對軍事評論員、火箭軍前教官宋忠平進行了專訪。

△國產航母

政知見:航母建造到服役要經歷哪些流程,海試屬於哪個階段?

宋忠平:航空母艦的建造,應該從船臺或幹船塢開始算起。一般大型艦船在幹船塢建造、組裝的概率比較大,首艘國產航母就是在幹船塢裡面進行建造組裝的。往下一個階段是下水舾裝。所謂下水,就是從幹船塢裡面下水,然後靠近碼頭進行舾裝。舾裝的意思是安裝航母艦內各種各樣的分系統,包括電纜、雷達等。

安裝完這些設備、系統,需要做的是靠近碼頭的系留測試。系留測試實際上就是讓航母上裝配的各個系統進行運轉測試,這時候的電力、動力來自岸基碼頭。航母本身的動力、供能設備並不開機,由「第三方」工業用電提供能源,讓航母上的設備運轉起來進行測試。

通過系留測試後,就要進行海試。這時候,航母的動力系統、供能設備將開機。航母的航行、設備運轉,都將「自力更生」。通過海試後,航母方可交付部隊。

政知見:海試究竟是試什麼?

宋忠平:海試最關鍵、最核心的環節就是動力系統的工作。在海試過程中,航母需要自己發電,支撐各個系統工作。在海試結束之後航母還要回到工廠,針對海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當然,海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會反覆進行。比如整改後,航母會嘗試在高海況狀態下再次出海測試。這個過程大概需要半年左右時間,通過一系列試驗,然後便可交付部隊。

需要強調的是,航母交付部隊後,還只能算是試驗性服役。在這個階段,部隊會把航母推向各種極限測試,進一步驗證其性能特性。在此基礎上,還將會進行一系列訓練、測試,測試內容包括雷達系統、武器系統、指揮系統、艦載機適配等。各系統以及各艦隻之間的匹配訓練,也是航母需要進行的試驗。

政知見:國產航母離形成作戰能力預計還要多久?

宋忠平:順利的話,國產航母將於今年底交付部隊。再經過一到兩年的時間,新型國產航母將會形成現實的、完整的戰鬥力。

遼寧號從2012年9月末入列到公認形成戰鬥力用了四五年。國產航母是在參考遼寧號的基礎上建造,有許多相通之處。考慮到我們的經驗積累、人才儲備,國產航母將快於遼寧艦形成戰鬥力。這個時間,我預計是兩年。

政知見:外行人看來遼寧艦和國產航母看起來區別不大,後者究竟有什麼改進之處?

宋忠平:國產航母和遼寧艦相比,可以說是有非常大的進步、創新。

首先,遼寧艦滑躍起飛甲板的角度是14°,國產航母修正為12°。別看只是減少了兩度,實際對於戰鬥機的起降將帶來極大的性能優化,可以實現讓戰鬥機的載彈量更大。

其次,國產航母可以搭載更多艦載機。這體現在兩方面:其一,艦島體積縮小,國產航母甲板面積變大了,可以放更多的艦載機;其二,國產航母的機庫更大了。遼寧艦的前甲板有一層是裝配反艦飛彈的艙室,而國產航母取消了這個艙室的安排,省出來的空間可以裝填更多的油料,也增加了機庫的面積。

至於為何敢於取消武器艙室,這和航母戰鬥群的作戰理念有關。目前我們認為,保護航母的任務應更多交給護航驅逐艦等,正所謂「術業有專攻」。

總的來說,國產航母的設計合理度更高,指揮、雷達、電子等系統都相比遼寧艦更加成熟、先進。因此整體的先進性而言,國產航母有了質的飛躍。

政知見:為何第一艘國產航母要以遼寧艦為藍本建造,仍然採用滑躍起飛這種局限性很大的起飛方式?

宋忠平:中國從來沒有研製過航空母艦。我們研製第一艘國產航母,以遼寧艦為起點,在此之上做出重大升級改造,這是符合邏輯也最有把握的一條路子。一口氣就造美國尼米茲級那樣大型的航空母艦,現在條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其次,這樣做會讓國產航母和遼寧艦形成姊妹艦,這意味著其配套的設備、系統、零部件等有很大比例是相同的。這樣這兩艘航母的維護保障成本會降低,這樣的建造思路也會更經濟。

另外,如果兩艘航母的作戰性能比較類似的話,其更容易發揮雙航母戰鬥群的聯合優勢。姊妹艦所組成的雙航母戰鬥群恰恰可以滿足解放軍的應急之需,我認為這也是我們之所以打造001A型航母的主要初衷。

政知見:中國有沒有建造平直甲板航母甚至核動力航母的計劃?

宋忠平:目前來看,中國的第二艘國產航母(002型)將採用平直甲板而非滑躍起飛所用甲板,噸位在8萬噸以上,動力系統仍為常規動力,類似於美國已經退役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

不過,小鷹級所採用的是蒸汽彈射方式,而消息顯示我們的002型採用的是電磁彈射,直接瞄準了美國最先進的福特級航母。

政知見:有聲音認為遼寧艦僅定位為一艘訓練艦,那麼國產航母服役後,我國能否算作擁有雙航母戰鬥群?

宋忠平:毋庸置疑,國產航母服役後我國將形成可以實戰的雙航母戰鬥群。

實際上,遼寧艦不能算作單純的訓練艦,它並不符合訓練艦標準和布局,可以這麼講,遼寧艦就是地地道道的戰鬥艦。習近平主席在視察遼寧艦的時候已經提出來,要求遼寧艦儘快形成戰鬥力和保障力。這也說明,其不是單純的訓練用途。當然,無論是遼寧艦還是國產航母,定位為戰鬥艦的同時也都要肩負著培訓艦員、飛行員的任務。

政知見:雙航母戰鬥群目前對我軍有什麼意義?

宋忠平:我們的遼寧艦也好,國產航母也好,每一艘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大概是四五十架。如果兩艘航母合形成雙航母戰鬥群,就意味著其載機數量將達到百架,這一數量便和美國尼米茲級航空母艦相當。通過我們的雙航母戰鬥群「1+1>2」的特點,中國有能力組建具有中國特色的遠海作戰能力。

政知見:中國未來會打造幾個航母戰鬥群?

宋忠平:從目前的建造、發展方式來看,可以這麼做一個預測,算算帳。

首先,遼寧艦和首艘國產航母形成雙航母戰鬥群,這是已有的兩艘航空母艦;

其次,上海的造船廠現在正在研製002型平直甲板的航空母艦,上海有可能會建造兩艘,建造兩艘並行維護成本更低。

再次,大連造船廠即將打造003型的核動力航空母艦。核動力航母的建造,至少也是兩艘。

算上中國造航母的時間周期,到2030年的時候中國海軍或許將形成6個航母戰鬥群,其中四艘常規動力的航空母艦,兩艘核動力的航空母艦。我推測未來如果繼續建造的話,應該會參照美國以核動力航母為藍本發展下去。

校對 | 項戰

相關焦點

  • 平戎 | 最後的利劍即將出鞘,中國航母終於形成全天候+全體系戰鬥力.
    一般而言到了這個階段,如果還有外敵不知趣地繼續來挑釁甚至侵略中國的話,就必然遭遇一場迎頭痛擊式的戰爭,這場戰爭往往會以侵略者的徹底消失或遷徙遠遁而結束。中華文明不光有熱愛和平的理想,還有捍衛和平的力量。 和平與美好的生活不會從天而降。和平的公式可以理解為,敵方侵略我方所需要付出的代價遠遠大於收益。而如果反過來,戰爭收益大於代價的時候,和平可能就不存在了。
  • 一周軍評|雙航母離中國越來越近
    在央視公布的畫面上,已經有殲-15艦載機出現在甲板上也就是說,從14日離港到19日抵達海南三亞的5天時間裡,首艘國產航母至少進行了包括艦載機著艦(當然大概率同時有艦載機起飛科目),單艦航行操縱,編隊航行和隊形變換,編隊戰備等級提升和戰備解除等多項訓練科目。
  • 淺析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 — 001A型航母
    從海外媒體的報到來看,我國海軍首艘國產航母的建造地點是遼寧省大連市的大連造船廠,我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就是在這裡完成改裝的,所以在建造大型水面艦艇方面,大連造船廠的經驗應該在國內是比較豐富的,所以第一艘國產航母交給它建造顯然也是一個合理的選擇。
  •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最新進展曝光 中國船舶等集體異動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資料圖據環球網報導,英國《簡氏防務周刊》近日一篇所謂披露中國國產航母最新進展的文章報導稱,5月17日拍攝到的衛星圖像顯示
  • 【解局】國產航母首次海試,中國海軍「雙航母」時代即將來臨
    一年多前的4月26日,我國首艘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國產航母下水舾裝,標誌著我國已經掌握了建造中型航母,以及後續更大型航母的能力,鼓舞了億萬國人;今日海試,則標誌著國產航母向成為一艘真正的作戰艦艇邁出了關鍵一步。
  • 直-18首降國產航母竟被熱炒:網友浮躁瞎操心,重大考驗在後頭
    從4月下旬開始,網絡一些軍事論壇上對國產首艘航母何時「試航」「海試」,就開始不斷進行大膽的預測。有的說是4月23日趕在海軍成立紀念日當天,有的猜5月1日勞動節當天,還有人猜測是5月4日青年節。和055大驅、052D驅逐艦等國產艦艇不同,無論是遼寧艦還是國產航母,都是複雜海軍體系化裝備的典型代表。驅護艦艇舾裝完畢後武器系統平臺已經搭建完成,在完成海試、部隊接裝後,艦艇經過訓練就可以發揮武器裝備戰鬥力。
  • 國產航母處設備舾裝階段 艦隊實力全球第二
    國產航母4月26日,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型下水之後,這艘凝聚著幾代中國人強國夢想的巨艦就一直備受各界矚目。
  • 【頭條】國產001A航母迎重大節點:安裝艦島
    按照目前已經公開的建造進度來看,今年9月,這艘國產航母就能完成主體部分的建造,預計年底便可下水舾裝。具體的費用項目包括:航母上艦員的工資、津貼、補助、夥食、醫療、被裝、休假、療養、退役、培訓等費用開支。此外,還有燃料費用、修理備件、訓練費用等等,養一艘航母一個艦隊,相當於再建造幾個航母打擊群。
  • 解讀丨我航母編隊首次真槍實彈演習!戰鬥力有多強?
    作為中國海軍的首艘訓練航母,服役四年來,遼寧艦訓練測試的科目逐漸升級,從單機起降,到多機上艦,再到以艦載機實際執行任務,以及此次的航母編隊實彈演練。這一發展過程顯示:作為一艘訓練航母,遼寧艦已經接近於形成初步戰鬥力,未來可望逐漸承擔起更加重要的任務。
  • 國產電磁彈射器即將交付使用!國產航母確定配備電磁彈射器,迎歷史性跨越
    大隊不等不靠,主動到廠家、院校跟產學習,提前培養人才,為新裝備早日生戰鬥力打好基礎。外界紛紛猜測這種新型裝備應該就是電磁彈射器,它將配備中國第二艘國產航空母艦,如果猜測屬實,中國將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研製裝備電磁彈射器的國家。
  • 中國國產航母戰鬥群全部成員曝光 這一組合能縱橫全球
    看到這艘劃時代的巨艦的消息,不得不想到中國首艘國產航母,據一些軍事專家介紹,目前,大連造船廠工人正在加班為國產001A型航母鋪設電纜及各種管道。此外,在5月18日和22日間隔4天先後開動主機試車,說明其動力部分可能已安裝到位,具備了自主航行和為全艦提供電力的能力。從基本數據來看,001A型航母排水量超過6萬多噸,可以搭載50多架艦載機。
  • 國產航母又獻禮,超強海上陣容呼之欲出!
    目前,首艘國產航母正在大連造船廠碼頭上進行緊張的舾裝工作。這次展覽也是國產航母首次將未來交付入列後的完整狀態呈現在大家面前。「六萬噸的航母,用兩年零五十天建造完成。這樣的速度,在全球航母建造史上首屈一指。大量的創新設計和精密製造,讓首艘國產航母格外引人注目。
  • 國產003型核航母「真面目」:這項技術世界最強
    2016年,以遼寧艦為核心,多艘052C、052D、054A新銳驅護艦艇組成的中國首個航母戰鬥群完成作戰演練。2017年4月,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001A型航母下水,標誌中國正式掌握航母建造技術。不過這些成績並沒有值得驕傲,因為如果了解遼寧艦和國產001A型航母的人來說,中國航母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001A型航母下水之際,美國的福特級航母就進行了海試,中國希望擁有能夠媲美「福特」級航母的國產核動力航母,它就是003型航母。遼寧艦和001A型航母目前都已經公開,對越002型航母媒體都宣稱已經開工建造,唯獨003型核動力航母還沒有半點消息。
  • 國產航母確實大!遼寧艦絕非中國唯一一艘航母
    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曾表示,遼寧艦絕非中國唯一一艘航母。  從軍事角度上看,一艘航母難以形成持續有效的軍事威懾能力,因為航母需要維修和保養,在這個時間段內如果只有一艘航母,那中國海軍就要「裸奔」了!  一個戰略方向起碼需要兩到三艘航母,如果想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那一個戰略方向就需要四到五艘航母。
  • 今早很多國人還尚未起床,中國國產航母就已奔赴大海
    國產航母由於利用了遼寧艦的改造經驗和成果,外形基本與遼寧艦一樣。在全國各地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國產航母比國外同類型航母建造周期縮短近一半。國產航母已經完成了調頭開始出港,在各部門加班加點的工作下國產航母將早日形成戰鬥力。
  • 獨家 撩開中國國產航母神秘面紗 顏值驚現
    鳳凰衛視記者深入大連拍攝航母。有白天,有夜景,有duang duang的特效,關鍵還會動!這應該也是華語媒體第一次拍攝正在建設的國產航母的影片。 4月23日21:40《皇牌大放送》看足版兩岸三地的退役將領和軍事專家還坐到了一起,從各自的角度解讀中國百年的航母夢,剖析中國現役航母戰力。看得是一會兒熱血一會兒辛酸啊!❖中國國產航母:戰鬥力強在哪兒?大連新修的國產航母,基本認為是遼寧號的改進型,戰鬥力相接近,但很可能對遼寧號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改進。
  • 國產航母甲板再現大動作, 神秘武器恐上艦, 國人振奮!
    除此之外,遼寧號航母的服役成功開啟了中國航母時代,如今國產航母早就完成了下水工作,最近又頻繁爆出國產航母的喜事,據悉試航正在緊鑼密鼓的籌辦中,這不禁讓軍迷朋友們感到興奮,因為航母一旦試航,也就標誌著離服役的時間越來越短!
  • 殲-15彈射型加緊試飛,配海太行發動機 — 將配備國產彈射器航母
    外界也由此推測第2艘國產航母應該是1艘大甲板帶彈射器航母,作戰能力比現有兩艘滑躍甲板航母明顯增強。眾所周知,彈射器作用就是讓艦載戰鬥機在極短距離內達到起飛速度。現代航母彈射器軌道長度只有100米左右,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大約是99米,最新一代福特級也不過105米。艦載戰鬥機要在這麼短距離內從靜止加速到起飛,飛機受力是非常大的,這些力傳遞到飛行員身上就產生了巨大的載荷。
  • 中國最新國產航母世界排名
    據報導,在經過了幾個月的等待之後,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航空母艦終於要進入到服役前的最後海試階段,目前共有數千人正在緊張工作,全力確保這艘「東方巨龍」能夠迎來「開門紅」,軍事專家表示,從目前國產航母的情況來看,這艘航母已經完成了所有舾裝工作
  • 剛剛,國產航母成功下水!百年航母夢終圓!(附視頻)
    戰艦上的炮彈打光,冒著彈雨,鄧世昌親自掌舵「致遠」艦撞向日艦「吉野」……鄧世昌和200餘官兵殉國,此戰中沉沒的還有北洋海軍另外3條戰艦,分別是超勇艦、揚威艦、經遠艦。這段悲壯的故事,成了一個民族記憶深處的傷痛。清光緒帝曾評:「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當首艘國產航母下水的那一刻,鄧世昌以及殉國的海軍英靈們,你們可以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