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曾在南海驅逐外國軍機的飛行員走了,這是他的故事…

2021-02-07 觀察者網

今天,《解放軍報》在頭版和第二版分別刊文,講述中國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犧牲第一人張超的事跡。

2009年7月,經過航校和飛行訓練基地的嚴苛訓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張超放棄了留校的機會,毅然選擇了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

在這裡,張超先後飛過6種機型,執行重大演習演練任務10多次,幾次成功處置空中險情。兩次改裝作戰機型,他都是全團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

在南海上空,張超多次與外機進行面對面較量。面對強敵的肆意挑釁,他鬥智鬥勇,寸土不讓,始終令對手佔不到半點便宜。

張超彈射瞬間模擬圖 (馬躍川 繪)

解放軍報的報導如下(圖片來自中國軍網以及軍報記者微信公號):

頭版報導

折翼海天,用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

——沒有留下豪言壯語,只有拼盡全力的執著,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

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選擇「推桿」挽救飛機,放棄了第一時間跳傘。2016年4月27日,海軍殲-15艦載機飛行員張超因飛機機械故障,在陸基模擬著艦訓練中壯烈犧牲。沒有留下豪言壯語,只有拼盡全力的執著,他最終倒在離夢想咫尺之遙的地方——只剩下最後7個飛行架次,他就能飛「上」航母遼寧艦。這一天,年僅29歲的他,來不及給年邁的父母、親愛的妻子、2歲的女兒留下一句話,便匆匆走了。

張超首次駕駛殲15戰機準備開飛

張超飛行後與地勤人員交流飛行狀態

「他是我選來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個天生的優秀飛行員。」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部隊長戴明盟動情地說。張超,海軍少校,一級飛行員,飛過8個機型。他駕駛殲-8巡邏西沙,駕駛殲-11B在南海戰備值班。從陸基轉為艦基,他的飛行技能有口皆碑。著艦指揮官王亮說:「他最後一個飛行架次表現依舊出色,面對特情,他的處置冷靜而準確。」

國之利器,以命鑄之。艦載機上艦飛行,被喻為「刀尖上的舞蹈」,是航母形成戰鬥力的關鍵。為國擔當,他到艦載航空兵部隊報到時與妻子張亞約定:「未來一年別來探親,等我駕戰機從航母上凱旋,再與你相聚!」憑著拼命三郎的勁頭,張超和戰友克服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在一年之內完成殲教-9、殲-15兩型戰機改裝。「他用自身的實踐,為海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快速成長探索出了一條路。」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參謀長張葉說。

「無論何時,他的臉上都掛著燦爛的微笑。」這是張超留給戰友最深刻的記憶。籃球場上,滿場飛奔、笑聲爽朗的是他;飯桌上,講笑話逗大家樂的是他;訓練中,面對風險笑容依舊的是他。最後一次飛行,他還是微笑著登上戰機……張超走了,戰友們才意識到:這微笑的背後,是如山的堅強。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政委趙雲峰說:「他用自己的犧牲換來戰友們的飛行安全,用年輕的生命為航母事業鋪路。」

暴雨如泣,英雄回家。他的老師不願相信「那個品質淳樸、學習認真的陽光男孩」就這樣走了;他的同學不願相信「那個英俊帥氣、有情有義的哥們」就這樣走了。妻子張亞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給我買的新裙子,我還沒穿給你看呢。」女兒的哭聲,讓送行的人們淚流滿面,卻沒能喚醒「睡著了的爸爸」。看完飛行事故視頻,老父親抹乾眼淚:「崽,你盡力了,跟爸回家吧。」

兩歲的女兒不知道,那個經常晚上在手機裡和她視頻聊天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告別儀式上,女兒的哭聲,讓送行的人們淚流滿面,卻沒能叫醒「睡著了的爸爸」

短評

勝利需要用犧牲來書寫

「敬禮!」在建軍89周年之際,請讓我們向英雄的艦載機飛行員張超烈士致以最崇高的軍禮!張超很平凡,他因為投入到一項偉大的事業中而變得偉大。他用自己年輕的生命,在海天之間「飛」出一道永恆的航跡,為中國航母事業立起了一座熠熠閃光的精神「路標」!

「假如有人問我,你的幸福感是什麼?我一定告訴他:是鮮紅的軍旗上有我的血。」張超,無疑就是擁有這樣「榮譽觀」的共和國軍人。一支軍隊的勝利,從來都飽含著犧牲。八一軍旗的輝煌,是無數官兵用鮮血鑄就的。今天,這面鮮紅的八一軍旗上,又增添了一個新的名字——張超。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闡述著這樣一個深刻道理:作為共和國軍人,今天的作為,決定軍隊明天的命運;今天的犧牲,就是為了明天戰場上的勝利。

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使命,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擔當。今天,我們前所未有地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今天,我們這一代軍人的使命和擔當,就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護航」。要履行好這一歷史使命,我們這一代軍人必須以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雨兼程全力追趕,抓住新軍事變革的時代機遇,搶佔未來軍事競爭戰略制高點,實現「彎道超車」。

強軍徵程,創新之旅,風險難料,流血犧牲難免。面對祖國呼喚,我們應以張超同志為榜樣,爭當「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為國擔當不懼生死,以堅定信念詮釋忠誠,用一流能力攻堅克難,心無旁騖用執著追求夢想,為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張超在飛行前與戰友表演

第二版報導

平凡英雄

——追記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

「飛鯊」殲-15,國之利器,航母戰鬥力核心。

關於殲-15,在人們的記憶中,定格著這樣一份輝煌——

2012年11月23日,戴明盟駕駛「飛鯊」戰機首次在航母遼寧艦上起降,用一道完美的弧線開啟了中國航母時代。

今天,我們講述這樣一份悲壯——

2016年4月27日12時59分,29歲的飛行員張超在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因戰機突發機械故障,壯烈犧牲。

驚天一落是英雄。折翼跑道亦是英雄。

張超用自己年輕的生命,為中國航母事業立起了一座熠熠閃光的「航標」!

今天,讓我們走近這位平凡的英雄。

張超從小就是父母全部的希望

拼力一搏 悲憾海天

生死瞬間,他第一時間選擇了挽救戰機,放棄了跳傘

一切來得太突然。

前一秒,看到張超駕駛戰機精準著陸,著艦指揮官王亮打出了「優秀」評分。

後一秒,已經接地的飛機竟然傳來故障告警!

接下來發生的這一幕,讓所有人猝不及防:機頭急速上仰,飛機瞬間離開地面,緊接著,高高仰起的機身迅速下墜……

「跳傘!跳傘!」時間太短,高度太低,傘還沒有完全打開,張超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這本該是一次完美的飛行。

飛行員丁陽還記得,出發前,張超向他眉毛一揚:「陽哥,看我的,一準拿個優秀!」

那是當天最後一個飛行架次。之前,張超已連續完成兩個架次的超低空飛行。

作為海軍超常規培養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之一,張超僅用一年就完成了從陸基飛行向艦基飛行的轉變。他,甚至得到了他仰慕的偶像——「『飛鯊』第一人」戴明盟的點讚。

滑躍起飛,躍升,建立「著艦航線」……張超熟練駕駛戰機,起落之間行雲流水。

誰能想到,這個架次,竟是張超在天空中飛出的最後航跡!

濃煙中,救護車疾馳而來。忍著劇痛,張超斷斷續續地說:「我是不是不能再飛了……」

然而,一切都來不及了——因傷勢過重,張超壯烈犧牲。

回憶這一幕,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參謀長張葉說:「最後時刻,張超的眼神有對生的依戀,更多的是一種不甘心。」

張超飛行訓練歸來後開心自拍

張超這不甘心的眼神,只有戰友才能深刻體會——「上艦」是他渴望已久的夢想。

在生命最後時刻,張超最難以割捨的依舊是這個夢想!此刻,他離實現這個夢想,僅僅剩下7個飛行訓練架次!

「他倒在了距離夢想咫尺之遙的地方。」戴明盟痛心地說,一年多前選拔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時候,張超熱切的眼神打動了他。

國外報告顯示,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

當時,戴明盟問:你知不知道風險?年輕的張超沒有絲毫猶豫,連說了三個「想」:「想跟著您飛,想飛艦載機,想上航母!」

每看一次事發視頻,戰友們的眼眶就要紅一次——

短短4.4秒,生死一瞬,張超首先選擇了「推桿」,拼盡全力挽救飛機。正是這個選擇,讓他錯過了跳傘自救的最佳時機!

生死之界,一念之間。張超拼力一搏,悲憾海天。

戴明盟,這位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的試飛英雄,為他落淚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時。同屋室友艾群從小就很少哭,可那幾天,他一想起張超悲壯的那一幕,就淚流不止。

面對記者,他哽咽著說:「每一天,我和他都是一前一後出去,一前一後回來。可這一次,我回來了,兄弟卻沒能回來。我真心地想他。」

英雄平凡 笑容難忘

他燦爛如陽光的微笑,定格在戰友的記憶中

在戰友的眼中,張超是平凡的——

他和同齡人一樣,喜歡在微信裡秀恩愛、秀女兒,喜歡分享心靈雞湯;他喜歡打籃球、喜歡看NBA,喜歡自己的偶像;他也喜歡打遊戲,是個「癮大技術差的傢伙」……

張超一家三口

出事的頭一天晚上,他還對戰友裴英傑說:「不知為啥,這幾天特別想念寶貝女兒。」

「如果不是這次瞬間的壯舉,張超依舊是平凡的。」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政委趙雲峰說,他和大家一樣,每天默默無聞地為國飛行,默默無聞地追求著航母夢想。

他走了,但他燦爛如陽光的微笑,定格在戰友的記憶中——

「他笑起來,有兩個酒窩。」機務班長楊風強說,每次碰到,張超都一口一個「老班長」地喊著。

「批評他,他也笑著。」在團參謀長徐英眼裡,張超「臉皮有點厚」:等你批評完了,他馬上拉著你問這問那,直到把問題弄明白。

「他的笑,感覺很溫暖。」戰友孫明傑說,有段時間他因陷入飛行瓶頸而苦惱,張超笑著安慰:「不要著急,我當初比你還笨呢。」

在飯堂裡,繪聲繪色說笑話逗大家開心的是他;訓練場上,面對風險依舊微笑的還是他……

如今,回味這些揮之不去的笑容,戰友們才意識到,這張笑臉背後是如山的堅強。

艦載戰鬥機著艦飛行有多難?「我們需要徵服的是一座陡峭的山峰,向上攀爬每一步都須拼盡全力。」戰友袁偉這樣說,來之前他們是三代機的飛行尖子,來到這裡連保持平飛都做不到。從思維理念到操作習慣都是顛覆性的,他們必須從零開始,重建信心。

艦載戰鬥機著艦飛行有多險?「這就像在刀尖上舞蹈,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戰友王勇這樣說,航母飛行甲板跑道不到陸地機場的10%,飛行員在高空看到的飛行甲板就像一片在大洋上漂浮的樹葉。

張超用微笑面對這前所未有的「難」,面對這前所未有的「險」——作為中途選拔進來的「插班生」,短短一年,他和戰友成功改裝殲教-9、殲-15兩型戰機,探索出一條艦載機飛行員快速成長的新路。

「張超不是超人,他只是付出了超級多的時間、超級多的努力。」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副政委戚華棟說。

英雄平凡,笑容難忘。戰友們都喜歡叫他「超」——

當一名飛行員是張超從小就有的夢想

在團政委劉磊眼中,「超」是「趕超」的超。不知有多少次,劉磊在周末看到張超騎著單車去加練模擬機。背影無言,刻在劉磊心裡。這個曾經讓他擔心的「插班生」,用一次次進步讓他徹底放心。

在戰友鄧偉眼中,「超」是「超越」的超。「如同一個百米運動員,已經跑出最好成績了,但他還要不斷挑戰自己、突破自己。」裴英傑說:每一次飛行訓練,張超都會把皮鞋擦得鋥亮。對於飛行,他不允許自己出現任何瑕疵。

在戰友艾群眼中,「超」是「超脫」的超。「收拾遺物,儲藏室裡他居然沒有放任何東西。」艾群說,「他的心思全被飛行裝滿了,根本裝不下其他東西。」

在老鄉方振眼中,「超」是「超忙」的超。方振和張超兩家僅相距十幾裡。約張超吃飯,一次沒來,兩次還是沒來……直到張超出事了,方振才知道這位老鄉真的太忙了。送別戰友,方振朝著家鄉的方向舉杯:「老鄉,一路走好,我為你自豪!」

「相守變永訣只是一瞬間,鮮活的面孔變成了懷念。」團參謀長徐英徹夜未眠,含淚寫下長詩追憶這位並肩戰鬥的夥伴:「那一個地方是你的所在,那裡安寧平靜天空蔚藍。」

執著追夢 壯志凌雲

時代選擇了我們,我們絕不能辜負這個時代

這一天,註定要被張超和戰友們記住——2016年1月19日,他們第一次駕駛「飛鯊」翱翔藍天!

「那天,天氣非常好。」戰友孫寶嵩記得,當天晚上,所有人開心極了。

夢想開花的聲音,是最美的聲音。那段日子,妻子張亞有時會收到張超發來的帥照。「要不是他不允許,我好想在朋友圈發出來跟大家炫耀。」

回望張超的飛行生涯,夢想開花的聲音曾一次次響起。

「碧海藍天,戰機穿雲疾飛。」裴英傑至今清晰記得,自己第一次戰鬥起飛時的情景。「當時,張超飛的是長機,我飛的是僚機。」

那一次,張超帶他飛過的那條航線,正是當年「海空衛士」王偉戰備值班飛過的航線。

張超和王偉的相遇,不是偶然的。那是張超的人生選擇——

2001年,王偉的英雄壯舉震撼著正在上中學的張超。從那時起,當飛行員的夢想,便在這個少年心頭髮芽。後來招飛,第一次沒通過;第二年,他又繼續……2004年9月,他如願以償。

張超駕駛過的殲教-5

2009年,作為優秀飛行學員,張超主動要求分配到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報到時,張超一句「我就是衝著王偉來的」,讓時任團長邱伯川為之一振。

跟著英雄走的人,一定會有英雄的精神——

分到部隊,他飛的戰機是王偉曾飛過的殲-8。4年之後,他飛上了王偉那一代飛行員夢寐以求的殲-11B。兩年半之後,他又飛上了中國最先進的艦載戰鬥機。

翻閱張超的飛行檔案,12年的飛行生涯,他先後飛過8型戰機!

「飛最好的飛機,把最好的飛機飛得最好!」作為飛行員,張超是幸運的。他趕上了中國航空兵跨越發展的好時代,趕上了參與中國航母偉大事業的歷史機遇。

「時代選擇了我們,我們絕不能辜負這個時代。」循著張超飛過的航跡,人們看到的是一個個「第一」:改裝殲-8,第一個放單飛;改裝殲-11B,提前4個月完成、同期第一個放單飛;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選拔考核成績名列第一……

西沙群島見證了這位年輕飛行員的驚天之膽——跨晝夜飛行,張超在飛機突發漏油故障的情況下,冷靜果敢,準確操作,駕駛戰機安全著陸……

南海碧波見證了這位年輕飛行員的凌雲之志——戰鬥起飛,他駕駛戰機馳騁長空,用一道道航跡告訴世界「這裡是中國的領空」,告訴國人「這裡有我們守護,請放心」。

詩人艾略特說:「四月是最殘忍的季節。」15年前的4月1日,王偉犧牲在海天之間。15年後的4月27日,張超犧牲在飛向海天的路上。

張超走得很悲壯,宛如勝利前被最後一顆子彈擊中的那個士兵。

「我一定要上艦!」在戰友丁陽面前,張超不知多少次訴說著自己的夢想。

「艦」,指的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只有在航母上完成起降飛行訓練,取得上艦資格認證,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就在犧牲的前不久,張超在丁陽房間抽屜裡看到了丁陽的「航母上艦資質證章」。回憶這一幕,丁陽說:「當時張超看得眼睛發亮,他把證章放在手裡摸了又摸。」

「超,送給你了。」「我不要你的,很快我也會有的!」說這話的時候,張超的眼神無比自信。

這一次,張超「食言」了。可在戰友的眼中,他完全有資格獲得屬於自己的那枚「航母上艦資質證章」。

這一次,戰友們要幫張超實現「夢想」——

告別儀式上,全班戰友集體送張超最後一程。團參謀長徐英將金色的「一級飛行員」標誌,佩戴在他的胸前。

戰友們說:「兄弟,等著,我們很快帶著你一起上艦!」

海空有我,請祖國放心。(右一為張超)

此情切切 恆愛久遠

女兒的哭聲,讓送行的人們淚流滿面,卻沒能叫醒「睡著了的爸爸」

無數次,妻子張亞在心裡憧憬這個場景——

張超駕駛「飛鯊」戰機成功落在航母遼寧艦上,凱旋之際,她和女兒手捧鮮花,在機庫等著他……

這,曾是張超和她的約定。

每一次想到這,甜蜜就會湧上她的心頭。她怎麼也沒有想到,曾經謀劃的美好「約會」變成了如此冰冷的「重聚」——

殯儀館裡,張超穿著筆挺軍裝,靜靜地躺在那兒。

烈士魂歸故裡

淚水奔湧而出,她不願相信眼前的這一切。她一遍遍地輕聲呼喚:「張超,張超……」

此刻,她多想告訴張超——「那條裙子,你還記得嗎?那是你為我買的生日禮物,我非常喜歡,我還沒來得及穿給你看呢!」

此刻,她多想追問張超——「你不是答應我要生二胎了嗎?你為什麼要棄我而去?」

此刻,她多想「控訴」張超——「你欠我太多約定,下輩子記得來還!」

剪下一束頭髮,放進張超的口袋。張亞說:「我不想跟你分開,下輩子我們還做夫妻!」

此情切切,恆愛久遠——此刻,遠方的女兒趕來了,父母親也趕來了。

兩歲的女兒不知道,那個經常晚上在手機裡和她視頻聊天的爸爸,永遠地離開了。告別儀式上,女兒的哭聲,讓送行的人們淚流滿面,卻沒能叫醒「睡著了的爸爸」。

在張超宿舍,老母親抱著床上兒子的遺物號啕大哭。張超,這位共和國的飛行精英,在母親眼裡,永遠都是「孩子」——那個上小學生病時還要她餵飯的孩子,那個上高中每天要她送飯的孩子。直到現在,母親仍定期給他寄自己做的辣蘿蔔乾……

今年清明節,孝順的張超休假,陪著她回鄉掃墓、走親戚,陪著她一起到菜市場買菜。知道兒子喜歡吃她的拿手菜「燒臘魚」,母親臨走的時候專門給他做了一大鍋,裝進飯盒讓他帶回部隊慢慢吃。同桌吃飯的徐英說:「那臘魚真好吃,正是媽媽的味道。」

她和老伴都沒有想到,半個月前的那次分別,竟然成了永別!

老父親特別後悔,那一次他沒有堅持把兒子送到車站。父愛無聲,他靜靜地端詳著兒子的遺像,回憶著兒子的點點滴滴。過年的時候,兒子照例給了他們一筆錢。他當時想說:兒啊,你上軍校時寄給我們的第一個月津貼,我到現在還留著呢……

看完張超最後飛行的視頻,老父親沉默片刻:「真的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戰友們搖頭,老父親說:「崽,你盡力了,爸也心安了!」

隨後,老父親問該部隊副政委戚華棟:「視頻能給我們保留一份嗎,等孫女長大了給她看,讓她知道她爸爸了不起。」

戚華棟心頭一酸:「無論什麼時候,孩子隨時來隨時看。這支部隊永遠在這裡,永遠是張超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

接過兒子骨灰的那一刻,這位堅強的父親老淚縱橫:「崽,跟爸爸回家吧!」


張超犧牲之前,夫妻兩人的微信記錄

張超犧牲之後,妻子發的朋友圈

張超的女兒趴在爸爸的衣服上


張超追悼會現場

駕駛戰鷹的張超 (馬躍川 繪)

喜歡這篇文章?

更多精彩內容,下載觀察者網App吧,我們:

1.時刻準備著搞個大新聞

2.拒絕圖樣圖森破

3.跑得比香港記者快

很慚愧,觀察者網App只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但在這裡可以一起談笑風生。

不要評價我是粉是紅,我的世界比你繽紛得多。

相關焦點

  • 飛行員戰鬥力倍增器!美國軍機滾出中國南海,小小一塊巧克力幫大忙!
    曾經面對外國飛機,我們用相對落後的戰機,禦敵於國門外,可也付出不小的犧牲。驅離美軍偵察機越界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對速度較快的早期戰機而言。▲我軍殲8戰機低空低速性能較弱美軍正是看中這一點,利用飛機大,低速平穩性好,擠壓中國戰鬥機,而中方飛行員則要格外小心,既要監視驅趕,又要注意自身飛行狀態,對飛行員的操作技能要求和
  • 那個在南海攔截美軍偵查機的殲11飛行員,犧牲了!
    然而,這火熱的一幕,那位年輕的飛行員卻再也看不到了: 2016年4月27日,在駕駛戰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飛機突發電傳故障,危急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挽救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後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29歲。 碧海丹心,他把閃亮的青春定格茫茫大海; 藍天忠魂,他把血染的風採灑向萬裡長空。
  • 越南蘇30侵犯我領空,飛行員:時刻準備開幹
    6月19日,據《央視軍事》的節目報導稱,在去年五月的某天,解放軍空軍飛行員駕駛戰機驅離外國軍機,當時現場的錄音也在近日被公開。在接近外國軍機後,盧賡立馬向他表明了中國空軍的身份,應要求對方按照要求提供自己的國籍信息和入境目的等,但外國軍機仍頑固不肯停下腳步,不斷迫近我國的內控線。
  • 中美捉迷藏 中國軍機再遇P-3C 這次卻不一樣
    中國軍方證實:2月8日,一架美軍軍機近距離接近正在中國黃巖島附近空域執行例行性任務的中國軍機,中方飛行員採取了合法專業的措施予以應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在南海國際空域,一架美海軍P-3C巡邏機與中國一架空警-200預警機相遇。美軍將本次事件定性為「不安全的」,還表示將通過外交和軍事渠道與中方交換意見。
  • 東海南海一齊開火,解放軍英語警告「你已經被包圍了,立即投降」
    就在最近,解放軍連續派出多支艦隊,在東海、南海等多個不同海域進行了實彈演習,果斷向外國勢力「拔刀亮劍」。同時,這也是在向某些人發出警告信號,告訴他們不要對中國抱有任何「非分之想」。否則,這一次我們擊毀了「敵軍目標」,下一次擊毀的可能就是真正的潛艇、飛機和灘頭堡了。東海南海一齊開火,解放軍英語警告「你已經被包圍了,立即投降」「你已經被包圍了,立即投降」解放軍南海駐軍英語警告,信號強烈在總統權力交接的敏感時刻,美軍在中國沿海的活動反而變得越來越頻繁。
  • 網友:這是統一的前奏?
    當天晚間時候,中美兩國防長通話1個半小時,表示要保持對話溝通和穩定,這被認為是對外界釋放了積極信號。可美軍偵察機的抵近活動依然沒有停止。8月7日上午,美海軍1架EP-3E電子偵察機,再次前往廣東方向進行抵近偵察,距離領海基線同樣不足60海裡。美防長埃斯珀在通話中表示,中美不會起衝突,但美國的挑釁仍在繼續!
  • 外媒炒作「中國軍機模擬攻擊美航母」,中國專家提出關鍵問題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月30日在題為「中國轟炸機對美國航母進行模擬攻擊」的報導中提到,1月23日美國「羅斯福」號航母攻擊群駛入南海海域,「同一天,包括戰鬥機和轟炸機在內的大批中國軍機經過臺灣附近進入南海」。美軍向「商業內幕」網站透露,中國軍機對美國航母進行了模擬攻擊,「證實了《金融時報》此前的報導」。
  • 南海爭端始末:中國的逆天改命
    至此,中國在南沙擁有了美濟島,渚碧島,永暑島三座「不沉的航母」,再加上西沙的永興島,南海終於全面納入中國力量的覆蓋範圍。眼瞅著兵家必爭之地要被中國控制,美國人當然不會坐視不理。美國雖然不會坐視不理,但也不可能直接跑到南海去搶地盤,他需要一個切入點。中菲之間在南沙群島的矛盾曾非常尖銳。歷史上菲律賓曾非法侵佔國軍駐守的中業島,並多次武力攻擊大陸礁石上的設施,還經常襲擊中國漁船。
  • 中國在南海終於怒了!
    我們都知道,中國一直都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善良國家,然而,中國在南海「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誠意並沒有什麼卵用。在南中國海南沙群島,除了永暑、華陽、東門、南燻、赤瓜、渚碧礁和黃巖島由中國控制,太平島由臺灣控制之外,其他的島嶼都被他國強佔。據報導,有600多口外國人的鑽井臺作業,每年掠走兩千萬噸石油和其他資源。
  • 轟6k飛行員首上央視,霸氣講述突發敵情
    在9日晚播出的央視《開講啦》節目中,「轟-6k」飛行員陳亮霸氣開講。陳亮 圖源:《開講啦》官方微博陳亮是空軍航空兵某團團長,先後飛過轟-5、轟-6甲、轟-6H和「戰神」轟-6K。他帶領團隊飛出多個「新航跡」:首次飛越宮古海峽、首次代表轟炸機部隊飛出國門、首次實行中俄聯合空中戰略巡航等等。
  • 警告美國插手香港,中國引爆南海核武器?!這也太…
    根據McKay的介紹,居住在美國新澤西州的Hal Turner是一個極右翼電臺的主持人,並被多個美國的民權機構認為是一個白人極端主義者,甚至他還曾因鼓動他人謀殺3名限制槍枝使用的美國聯邦法官,而被關入監獄2年多。另外,他還曾在多年前給美國FBI當過一段時間的「線人「,給FBI監視美國國內其他的極端組織。
  • 南海撞機之後,中國將美國偵察機大卸八塊,我們獲得了哪些技術?
    對於美方此種,從我國建國以來,便沿襲至今的偵察行為,我軍飛行員們早已見怪不怪。按照輪班表,我軍飛行員趙宇和王偉,立即駕駛殲八戰鬥機,前往美機所在區域,進行驅逐。事後,由於飛行員王偉失蹤,另一架殲八戰機的飛行員趙宇,成了此次撞機事件,我方 唯一一位目擊者。
  • 一個被外國人尊為上帝的中國人,我們卻不知道他的名字
    在被驅逐的人群中,有一個猶太家庭,他們的兒子當時在巴黎,聽到被驅逐的可怕經歷後,他便到德國駐巴黎大使館求助秘書馮·拉特,然而馮·拉特拒絕施以援手。憤怒之下,小夥子連開三槍,導致對方重傷死.亡。那個瘋狂的夜晚,在清冽的月光下,被砸破的玻璃,散亂一地,反射出水晶般的光芒。所以德國人給它起了一個很美的名字:水晶之夜(亦為碎玻璃之夜)。這一夜,也揭開了納.粹德國,有組織迫.害猶太人的序幕。
  • 以色列傳奇試飛員丹尼·夏皮拉的故事
    但還有一類人絕對不應該被遺忘,他們雖然沒有值得驕傲的空戰成果,也未曾擔任過顯赫的職位,但他們的突出貢獻足以永載史冊——這就是試飛員。以色列空軍歷史上最出名的試飛員大概是丹尼·夏皮拉。他曾創下多個紀錄:以色列空軍的第一位試飛員、第一位遭遇SA-2地空飛彈並成功躲過攻擊的飛行員、第一位駕駛米格-21的西方飛行員。
  • 臺軍一數,解放軍15架次軍機進入臺南空域,又破記錄了!
    23日,《自由時報》曾在報導中吐槽,「中共」軍機極罕見在2小時內7次進入臺西南空域、累慘「國軍」,當晚,臺防務部門證實,「共軍」13架次戰機23日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其中包括8架次轟-6K轟炸機、4架次殲-16戰機、1架次運-8反潛機。對於解放軍在臺海周邊的軍事行動,東部戰區早有回應。
  • 「這再次刷新美國軍機對中國抵近偵察距離最近記錄」
    「美國海軍今派軍機到南海偵察,最近距離中國僅有47.81海裡(約合88.5公裡)。」9月26日上午,「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劃平臺在推特上發布的這一消息引發關注。臺灣親綠媒體《自由時報》稱,這再次刷新美國軍機對中國抵近偵察距離最近的記錄。
  • 當我飛向你:這是一家三代守護祖國天空安寧的故事……
    只不過他開的早已不是米格戰機,而是最先進的殲-20。金秋9月,千裡之外,吉林長春,空軍航空大學新學員集聚一堂。「姥爺一直鼓勵我,作為戰鬥機飛行員,要努力爭當英雄,在和平時期把我們國家最好的飛機都飛遍。」空軍一級飛行員陳瀏和新飛行學員們一起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戰機無言,航跡有聲,訴說著這一家三代守護祖國天空安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