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在南海攔截美軍偵查機的殲11飛行員,犧牲了!

2021-02-20 礪劍

艦載戰鬥機飛行,被形容為「刀尖上的舞蹈」,是世界上風險最高的職業之一。統計表明,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風險係數是航天員的5倍、普通飛行員的20倍。 

海軍艦載航空兵部隊中隊長張超,是為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

「八一」建軍節,新華社刊髮長篇通訊《魂系深藍海天間——追記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 》,緬懷這位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楷模。

魂系深藍海天間

——追記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 


張超駕駛殲-15戰機順利完成首組開飛任務(2016年1月27日攝)。 新華社發(李力強 攝)

新華社記者:梅常偉  王玉山   吳登峰 

如鷹擊長空,似飛鯊蹈海…… 

夏日的渤海灣畔,巨大的轟鳴聲中,一架架殲-15艦載機風馳電掣,頻繁起降。 

然而,這火熱的一幕,那位年輕的飛行員卻再也看不到了: 

2016年4月27日,在駕駛戰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飛機突發電傳故障,危急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挽救戰機,推桿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後受重傷,經搶救無效壯烈犧牲,年僅29歲。 

碧海丹心,他把閃亮的青春定格茫茫大海; 

藍天忠魂,他把血染的風採灑向萬裡長空。 

魂系深藍海天間,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的豐碑上將永遠銘刻下他的名字—— 

張超,男,1986年8月出生,湖南岳陽人,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海軍少校軍銜,一級飛行員。 


張超(右一)在飛行任務後參加講評(2016年1月21日攝)。  新華社發(智文書 攝)

2016年4月27日,張超加入艦載航空兵部隊的第90個飛行日。再有3個飛行日,他就能完成剩下的訓練任務,順利上艦。 

「艦」,指的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只有在航母上完成起降飛行訓練,取得上艦資格認證,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那一天,按照計劃,張超和戰友們要飛3個架次的低空、超低空訓練——在數十米的高度高速掠海飛行,是常人難以想像的驚險。 

第2架次飛完,海面上薄霧漸起,能見度越來越差,第3架次被調整為陸基模擬著艦訓練。這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必修課。 

起飛,拉升,轉彎……按著艦的所有技術動作和要求觸「艦」;加速,復飛……一個架次,飛行員們通常要重複6圈這樣的飛行,每一圈又被稱作一個「進近」。 

12時59分,張超駕駛117號殲-15飛機進入著「艦」航線,實施他飛行生涯中的第634個「進近」。 

「對中很好。」「高度有點高。」無線電中,著艦指揮員王亮發出的2條指令清晰傳來。指令少,說明著陸的偏差小。 

跑道上的中心相機,把戰機著陸的畫面實時傳到飛行員休息室。 

「挺好!」「真棒!」……戰友們議論著,張超的著艦飛行技術一直很出色。 

117號戰機的高度低了,又低了,後輪觸地、前輪觸地、滑行……那片被稱作「黑區」的模擬航母飛行甲板上,又疊上了3道漆黑的輪胎擦痕。 

那是當天飛行訓練的最後一次降落。在飛行部隊,這或許是最讓人放鬆的時刻了。飛行員們在休息室裡說笑著,等著張超回來一起轉場。 

塔臺下的一間辦公室內,某艦載航空兵部隊部隊長戴明盟、參謀長張葉正在商議第二天的飛行計劃。 

渤海灣畔,那個乍暖還寒的中午,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正常而平靜…… 

然而,戰機剛剛滑行了2秒鐘,無線電裡突然傳來語音報警:「117電傳故障,檢查操縱故障信號!」 

電傳故障,是殲-15飛機最高等級的故障,一旦發生,系統會自動報警,並在無線電中廣播;一旦發生,意味著飛機失去控制。 

那一刻,是12時59分11.6秒。 

塔臺、著艦指揮工作站、飛行員休息室……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來。 

緊跟著報警聲,戰機的機頭一下子抬了起來,在不到2秒鐘的時間內,機體與地面接近垂直! 

「跳傘!跳傘!跳傘!」飛行指揮員徐愛平對著無線電大喊。 

幾乎同時,火箭彈射座椅穿破座艙蓋,「呯」的一聲射向空中…… 

那一刻,是12時59分16秒。 

戴明盟、張葉馬上往外衝,朝著張超落地的方向一路狂奔。 

  

近了,近了……還剩20多米的時候,戴明盟看到張超的胳膊動了一下,他稍微鬆了一口氣:人活著,就好,就好。 

  

由於彈射高度太低,角度不好,主傘無法打開,座椅也沒有分離,從空中重重落下,在草地上砸出一道深深的痕跡。 

  

戴明盟、張葉馬上給張超解開氧氣面罩,摘下頭盔,鋸斷傘繩。張超臉色發青,嘴角有血跡,表情十分痛苦,但仍有意識。 

  

「左胳膊疼,可能是骨折……」他說。 

  

救護人員趕到了,張超被緊急送往醫院。 

  

20多分鐘的路程,張葉從未覺得如此漫長。 

  

「我是不是要死了,再也飛不了了……」張葉沒想到,這句話竟成了張超最後的告別。 

  

2016年4月27日15時08分,一顆年輕的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 

  

彩超檢查顯示,在巨大的撞擊中,腹腔內臟擊穿張超的胸膈肌,全部擠進了胸腔,心臟、肝臟、脾、肺嚴重受損。醫生說,那麼重的傷,能堅持到醫院已是奇蹟。 

  

片子拿給戴明盟,這位經歷過多次空中突發險情的英雄試飛員卻沒有勇氣看上一眼,久久沉默不語的他找到一個沒人的房間,讓眼淚肆意流淌…… 

  

自從1992年父親去世,這個剛強的漢子已經24年沒有哭過。 

  

「飛參記錄表明,從戰機報警到跳傘離機的4.4秒裡,張超的動作是全力推桿到底。」戴明盟說,張超肯定知道,殲-15飛機系統高度集成,發生電傳故障,第一時間跳傘才是最佳選擇。 

  

生死關頭,張超卻做出了一個「最不應該」的選擇…… 

那奮力一推,是他意圖制止機頭上仰,避免戰機損毀的最後努力。 

  

心愛的戰機,那早已與他的靈魂融為一體的戰機,在張超的心裡,比生命更重要…… 


張超(中)執行飛行任務後與地勤人員進行交流(2016年1月19日攝)。新華社發(劉金輝 攝)

  

加入艦載航空兵部隊之前,張超是「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部隊的一名中隊長。 

  

在那個椰樹婆娑、溫暖溼潤的南國海島上,不管是改裝殲-8飛機,還是改裝新型國產三代戰機,張超都是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時任殲-8改裝大隊大隊長的郭佔軍說:「張超的飛行技術,是同齡飛行員中最優秀的。」 

  

2014年5月,海軍向西沙永興島派駐新型三代戰機,這是該型戰機的首次前沿部署。那一天,一架外軍飛機實施抵近偵察,張超奉命戰鬥起飛。他寸步不讓,與外軍飛機鬥智鬥勇,成功將其驅離。 

  

在海天之間飛行的日子裡,張超總是夢想飛向更遠的大洋。 

  

隨著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入列超過2年,戰鬥力建設迫在眉睫,海軍在三代機部隊破例選拔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得知消息後,張超第一個報名申請。 

  

此時,他已飛過6種機型,單位正準備提升他為副大隊長。 

  

此時,選擇艦載飛行,意味著一切從零開始,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而家屬剛剛隨軍、孩子不滿一歲的張超,最需要的是生活、工作穩定。 

  

與張超談話時,考官戴明盟第一個問題就是:「艦載機飛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危險的飛行,你願不願意來?」 

  

「我知道危險,但就是想來。」張超語氣中流露出的堅定與果敢,戴明盟記憶猶新。 

  

2015年3月14日,迎著初春的海風,張超如願走進位於渤海灣畔的部隊營區,開始了飛向航母的航程。 

  

張超是名「插班生」——同班的飛行員2013年就開始了學習訓練,而他,要在1年內趕上戰友們2年多的訓練量。 

  

「如果他能做到,說明新的訓練方案是可行的,將大大加快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訓進程。」戴明盟說。 

  

與陸基飛行相比,艦載飛行面臨的最大難題是著艦有效區域僅長36米、寬25米,必須把調整飛行的戰機著陸誤差控制在前後不超過12米、左右不超過2米,才能使飛機尾鉤順利掛住阻攔索,實現安全著艦。 

  

飛行員需要通過數百次的陸基模擬起降訓練,才能熟練掌握。 

  

伴隨著綽號「飛鯊」的殲-15飛機陣陣轟鳴,年輕的張超開啟了「加力模式」: 

  

加入艦載戰鬥機部隊6個月時,他追平了訓練進度;10個月時,他第一次駕駛殲-15飛機飛上藍天。所有的課目考核成績,都是優等。 

  

「張超進步快,是因為他特別用心。」一級飛行員丁陽記得,有一天,飛完教練機,張超有個疑問,先是在餐廳和他討論了半個小時,覺得還不清楚,吃完晚飯又跟著到宿舍,一直討論到十一點半才離開。 

  

可丁陽剛躺下,張超又來敲門了,笑呵呵地說著抱歉,「有個問題想不通,睡不著」。兩個人站在門口,直到把問題弄清楚,張超才滿意地回屋休息。 

  

那些日子裡,和張超同宿舍的艾群記得,每次飛行結束,不管飛得好壞,張超聽完教員對自己的講評,總會跑去「蹭」戰友們的講評,用來檢查對照自己。 

  

在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的411天裡,張超起降數量是其他部隊戰鬥機飛行員年均水平的5倍以上。 

  

「他的技術狀態非常穩定,上艦指日可待。」戰友們都這樣說。 

  

然而,就在上艦飛行的夢想即將實現的時候,張超卻走了。 


張超的女兒睡在爸爸生前最愛穿的飛行服上(7月18日攝)。新華社發

今年4月,張超犧牲前,妻子張亞曾想來部隊看看他。 

  

張超到艦載航空兵部隊一年多了,還沒讓張亞來過。每次張亞提出要來,他總說,「等我上完艦。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只有真正駕機在航母上起降了,才算得上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仿佛是一種巧合,4月27日,張亞買好了第二天的火車票,跟張超約好,先去瀋陽看朋友,再趁「五一」假期來部隊看他。 

  

那天晚上,張超平日裡很準時的「平安」電話卻遲遲沒有來,張亞打了好多個過去也沒人接。她有些心慌,往常只要白天飛行,張超都會打電話報平安。 

  

但無論如何,張亞也沒想到,摯愛海天飛行的丈夫已經走了。 

  

初到艦載航空兵部隊時,張亞曾問過張超有沒有把握,張超說:「很簡單,一定沒問題。」 

  

「雖然我知道很多事故,但是一直都認為他不會有事。」張亞說,「張超特別自信,我也特別相信他,他技術好是公認的。」 

  

她沒想到,這一次,張超「辜負」了她的信任。 

  

4月29日早上,張亞終於見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 

  

她喊他名字,他再也聽不到了;她吻他嘴唇,卻是那麼冰冷…… 

  

她跪在靈前,自責著:「是不是我要來,影響你飛行了?」 

  

她跪在靈前,哭泣著:「我應該任性一些,早點來看你……」 

  

她剪下一綹頭髮,裝在張超胸前的衣袋裡:「這輩子我們很短,下輩子我還嫁給你。」 


張超在「深藍薪火杯」長跑接力賽中代表團機關和空勤隊最後一棒到達終點(2015年5月10日攝)。 新華社發(袁萌 攝)

  

張超的心願,張亞一直記在心裡—— 

  

張超最大的心願就是上航母,現在她想替他去一次,如果不方便,能不能讓戰友們帶著他的照片去。 

  

張亞不知道的是,原定在今年5月初進行的上艦資格認證,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安排家屬給飛行員獻花,她本就在邀請之列,只是還沒等到通知她的時候,張超就走了。 

  

如今,這份邀約依然有效。 

  

張超的心願,戰友們一直記在心裡—— 

  

他們說,張超雖然不在了,但他永遠是艦載航空兵部隊的一員。 

  

張超的電腦裡,保存著一份殲-15飛機實際使用武器的教學法,不長,只有3000多字。 

  

犧牲前,他結合自己實際使用武器的經驗,利用20多天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整理,不清楚、不確定的地方就打電話回老部隊反覆核實。 

  

「他總是那麼嚴謹,不會告訴別人沒把握的東西。」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機團副團長孫寶嵩說,那次,他問了張超一個關於某型國產三代戰機的問題,張超先是查資料口頭告訴他,擔心表述不準又整理成文字,過了兩天,又專門找到孫寶嵩,指出了其中幾處錯誤。 

  

張超走後,大家利用他整理出的200多份視頻資料、2萬多字的心得體會,對那份教學法進行補充完善。 

  

「今後,每一個學習殲-15飛機武器使用的飛行員,都會記住張超的名字。」孫寶嵩說。 

  

張超的心願,戰友們一直記在心裡—— 

  

張超犧牲前,累計飛行時間達到了一級飛行員的標準,相關請示文件也已經上報。 

  

但由於工作流程的原因,一級飛行等級證章還沒發到他的手上,他犧牲時佩戴的還是二級飛行等級證章。 

  

這件事,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機團參謀長徐英一直惦記著。追悼會的頭一天,他專門趕到殯儀館,摘下自己的一級飛行等級證章,輕輕地別在張超的胸前。 

  

「我不能讓他帶著遺憾走。」徐英說,張超的證章,他會一直珍藏。 

  

在寫給張超的百行長詩裡,徐英寫道:你盼著成為一級飛行員/我的證章別在你的胸前/帶著我的祝福我的牽絆/願你在天堂裡飛得更遠…… 

  

張超走了,他的心願,戰友們一直記在心裡—— 

  

6月16日,張超犧牲後的第50天。天氣晴朗,微風,少雲,天際線清晰可辨,適宜飛行。 

  

那天,站在張超墜地後的那片草地上,面對全體飛行員,戴明盟的聲音沉著而冷靜: 

  

「同志們,張超是為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他既是一座精神豐碑,更是我們前進的路標。他時刻提醒我們,未來的考驗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但不管有多少未知,有多少風險,我們都將朝著既定目標勇敢前行!」 

  

迎著無垠的海天,戴明盟第一個,張葉第二個,徐英第三個……滑行,加速,一架架「飛鯊」呼嘯起航…… 

  

魂歸海天,英雄不死!

相關焦點

  • 美軍機逼近廣東海岸,解放軍公布戰機「狗鬥」視頻,飛行員全程英語
    我國國防部稱美軍實施的高頻度抵近偵察,嚴重危害了地區國家的主權與安全利益,嚴重破壞了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強烈譴責這一行為。稍後,中國空軍罕見公布了早期殲10"狗鬥"滅敵的激烈演習視頻,視頻中飛行員全程用英語戰術對話的畫面,迅速炸裂網絡。
  • 美軍機逼近廣東海岸,解放軍公布戰機"狗鬥"視頻,飛行員全程英語
    ▲美國空軍E-8C"聯合星"飛機美軍咄咄逼人的"自由航行"行徑,立即引起我解放軍高度警覺,密切識別關注跟蹤。我國國防部稱美軍實施的高頻度抵近偵察,嚴重危害了地區國家的主權與安全利益,嚴重破壞了本地區的和平穩定,強烈譴責這一行為。稍後,中國空軍罕見公布了早期殲10"狗鬥"滅敵的激烈演習視頻,視頻中飛行員全程用英語戰術對話的畫面,迅速炸裂網絡。
  • 那個曾在南海驅逐外國軍機的飛行員走了,這是他的故事…
    2009年7月,經過航校和飛行訓練基地的嚴苛訓練,以優異成績畢業的張超放棄了留校的機會,毅然選擇了王偉生前所在部隊——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在這裡,張超先後飛過6種機型,執行重大演習演練任務10多次,幾次成功處置空中險情。兩次改裝作戰機型,他都是全團同批飛行員中第一個放單飛的。在南海上空,張超多次與外機進行面對面較量。
  • 頭條 港媒評南海空中風波:中國給美軍立規矩
    參考消息網9月13日報導 港媒稱,近日美國軍機在南海上空被中國戰機及時攔截,而在美國軍方和媒體的表述中,這一事件卻被黑白顛倒地描述為中方飛機與美機「異常貼近」,中方飛行員向美方飛行員「挑釁」、製造「危險」。事件看似只是雙方的小小摩擦,但實質卻是中方向美國軍機在中國專屬經濟區範圍之內進行抵近偵察說不,給類似行為劃了紅線,定了規矩,因而引起廣泛關注。
  • 美軍P3C巡邏機與中國軍機南海接近 相距僅300餘米
    一位了解情況的中國國防部官員10日向環球網記者表示,2月8日,一架美軍軍機近距離接近正在中國黃巖島附近空域執行例行性任務的中國軍機,中方飛行員採取了合法專業的措施予以應對。我們希望美方著眼兩國兩軍關係大局,採取切實措施,消除產生兩國海空意外事件的根源。(實習編譯:孫亞暉 審稿:譚利婭)
  • 殲10女飛行員犧牲:特技表演太危險?看似玩命其實都是套路
    根據空軍發布的消息,11月12日,解放軍空軍首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餘旭1986年出生於四川崇州,2005年參飛,空軍二級飛行員、飛行中隊長。11月12日餘旭和隊友駕駛表演飛機訓練時,發生事故墜落到唐山陳家鋪大楊鋪村西南地裡。前艙飛行員跳傘成功,後艙女飛行員餘旭彈射跳傘時,撞到僚機副翼,導致跳傘失敗。這種事故屬於極小概率事件,真是令人痛心!痛惜!
  • 殲-11強勢圍觀P-3C空中加油 ,美軍背後發涼 — 700公裡外直搗黃龍
    據密切關注各地飛機動態的社交媒體帳號Golf9透露,6月24日上午,幾架解放軍殲-11戰機穿過巴士海峽,直接飛抵某島東南部的蘭嶼空域,迫近正在進行空中加油的美軍P-3C反潛巡邏機和KC-135加油機,美軍當時以空中示警的方式
  • 頭條:犧牲殲15飛行員生前最後一句話曝光
    今年5月,它本該迎來一名叫張超的到訪者。屆時,張超將駕駛殲-15「飛鯊」戰機,在遼寧號上降落,成為一名真正的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但就在此前的4月27日,29歲的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張超,在駕駛殲-15飛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英勇犧牲。據了解,張超是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
  • 關注 中國首位殲10女飛行員犧牲!「金孔雀」飛走了……
    據@空軍發布的消息,11月12日,空軍殲-10女飛行員餘旭,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
  • 中國戰機為什麼在美軍機頭上「翻了個跟頭」?;中國否認攔截美軍機操作方式「不專業」;東海上空相距僅45米 中國戰機攔截美探測機
    現摘錄全文如下:近三年,中美軍機相遇並攔截的情況,其實並不多:2015年,零次;2016年,兩次;2017年,目前兩次。今年2月8日,一架美軍軍機近距離接近正在中國黃巖島附近空域執行例行性任務的中國軍機,中方飛行員採取了合法專業的措施予以應對。對此,美軍官員用「不安全」「無心之時」來形容。本周三(5月17日),中美軍機再次相遇。
  • 殲-10女飛行員餘旭犧牲 「那是另外一個世界,挺美好!」
    餘旭的朋友圈,永遠停在了2016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67歲生日快樂》是她更新的最後一條信息。
  • 拉響警報,下令擊落,美軍轟炸機再飛南海,中國殲-11戰機受命升空!美軍心態變了
    兩架美國空軍B-1B戰略轟炸機於近日現身南海上空,KC-135R空中加油機伴隨而行,再次出現在我國領域,美軍存在什麼樣的目的?
  • 飛行員戰鬥力倍增器!美國軍機滾出中國南海,小小一塊巧克力幫大忙!
    曾經面對外國飛機,我們用相對落後的戰機,禦敵於國門外,可也付出不小的犧牲。驅離美軍偵察機越界是很危險的,尤其是對速度較快的早期戰機而言。▲我軍殲8戰機低空低速性能較弱美軍正是看中這一點,利用飛機大,低速平穩性好,擠壓中國戰鬥機,而中方飛行員則要格外小心,既要監視驅趕,又要注意自身飛行狀態,對飛行員的操作技能要求和
  • 海軍特級飛行員!18歲那年,聽到王偉烈士犧牲,他決定像王偉一樣駕駛戰鷹守衛祖國
    2001年4月1日,一架美國偵察機侵犯我國南海領空,為了捍衛祖國權益,飛行員王偉奉命駕駛戰機前出攔截,危急時刻選擇了用撞擊的方式驅逐來犯者,不幸壯烈犧牲。悲壯的現實是最生動的教材,王偉的事跡讓王勇深深明白飛行員的使命與責任。臨近畢業,表現優秀的王勇有機會留校任教。
  • 殲11圍觀P3C空中加油,時間為何掐得這麼準?700公裡外直搗黃龍
    這種「秀肌肉」的活動看起來十分強大,讓我們無可奈何,但實際上在戰時卻毫無意義,只會給對手送菜,這並不是說大話,這兩天我軍殲-11戰機在公海上空強勢圍觀P-3C空中加油的一幕,就證明了這點。殲11圍觀P3C空中加油
  • 首位殲十女飛行員、成都妹子餘旭不幸犧牲!軍魂永存!
    一名男性飛行員獲救,另一名女飛行員在空中不幸犧牲。據多個微博描述及圖片顯示,事發現場十分慘烈,從一段網友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飛行員的降落傘以及座椅的疑似物掛在路邊的一根電線桿上,降落傘隨風飄舞搖擺。@空軍發布 12日晚11點發布微博正式確認了這個消息:
  • 殲-15飛行員頭盔手寫「SHOOT IT」
    ▲中國海軍遼寧艦編隊在南海進行訓練。張凱 攝據中國海軍網消息,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編隊順利完成跨海區跨年度訓練和試驗任務後,於1月13日下午返回青島航母軍港。在央視播出的殲15艦載戰鬥機首次進行實彈射擊演練畫面中,殲15飛行員頭盔上寫有「SHOOT IT」的標語,十分顯眼。
  • 真實力回眸:敢這麼耍美國偵察機,也就是中國王牌飛行員了!
    還原中國殲-11BH戰鬥機在南海攔截美國P-8偵察機現場動圖資料圖:美軍拍攝的中國海軍殲11B戰鬥機 2015年,一架美國海軍P-8巡邏機在南海上空距離海南島以東220公裡處進行據稱,當時這架偵察機正試圖監視中國在南海上空進行的海空軍王牌飛行員對練。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科比事後在記者招待會上稱,中國戰機攔截美機的過程中,兩機最近時相聚僅20英尺(約6米)。「中國戰機也近距離地以90度角擦過P8鼻翼,機腹對著P8,我們相信,它這麼做是為了展示它已經裝備了武器。」科比補充說,中國戰機然後「直接從P8下方及側邊飛過,在P8上方,45英尺內(約14米)的地方飛過。」
  • 殲15已經成功進行上千次電磁彈射試驗
    2017年1月2日上午9時30分許,隨著起飛助理標準的放飛手勢,殲-15艦載戰鬥機滑躍起飛,衝向雲層低垂的天空,中國南海上空首現「飛鯊」身影。至此,殲-15艦載機實現在中國四大海域起降航母。▲2014年遼寧艦赴南海海域科研試驗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