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也能人造?韓國人造太陽破世界紀錄,中國申請十幾項專利

2021-12-24 合創匯知

合創匯知抖音帳號開通啦~

關注hzwvip,了解更多知產小知識

12月26日,韓國,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秒鐘,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而此前的紀錄,是由中國的東方超環在今年4月剛剛創造的——1億度,近10秒。

是我斷網太久了嗎?

於是,小合查找了相關資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這項「人造太陽」計劃是由歐盟、中國、韓國、俄羅斯、日本、印度和美國7國共同研究的,旨在解決能源不足問題,而作為合作國之一的中國,已經申請了相關專利十幾項。

人造太陽」也叫「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這個裝置是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的超導託卡馬克,最初「人造太陽」概念被提出來時,很多人根據字面意思,認為科學家是在製造的第二個太陽,然而太陽現在正處於青壯年期,並且這個狀態至少還能維持50億年,科學家此舉至少在目前來說是多此一舉。

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人造太陽」是為了解決能源的問題,雖然現在社會快速的進步,但同時也在消耗大量的能源。而其中不可再生能源的減少不容忽視的問題,為此開發出能源發動裝置就刻不容緩了。

我們所熟知的太陽的光和熱也正是來源於源源不斷的核聚變反應。據估算,核聚變釋放的能量是石油的800萬倍。也就是說,1kg核聚變發電的燃料幾乎相當於8000噸石油燃燒產生的能量,可以說核聚變產能的潛力是非常龐大的。

核聚變固然能帶來巨大的能量,但是這一過程發生的要求也十分苛刻。

首先,內部核反應時,溫度要達到上億度,一般的容器根本無法承載,為此,科學家不得不用一個巨大的磁場將正在進行聚變反應的等離子體火球懸浮起來,不與容器接觸,進而成為懸掛著的「太陽」。

其次,要想要聚變反應長久穩定的持續下去,就要實現超導,也就是電阻為零。這就需要一種特殊的合金——鎢合金。

但是鎢合金技術,在當時只有美國擁有,一公斤售價上百萬元,出售量也是有嚴格限制的。於是我國的科研人員,用了10年終於研製出了國產鎢合金,提交了十幾項專利申請,還將鎢合金價格降低90%

這次韓國核聚變裝置雖然打破了不久前中國「人造太陽」的記錄,但我們的探索之路從未停止。

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從項目成立到第一次「放電」,相比歐美俄合作的核聚變發電設備,我們領先了快五年,而這還僅僅只是中國的第一代可控核聚變裝置,此後在使用該裝置的過程中,中國還有許多的技術問題需要在實踐中論證。您可以在公眾號內留言,或公眾號內回復「諮詢」,我們團隊會儘快回復您的問題。
1、關注微博: 合創匯知
2、添加微信號:zlqjooe,更多專業顧問在線解答
3、公司官網:www.hzwvip.cn

· END ·

西安合創匯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擁有一批專業知識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商標代理人、智慧財產權顧問、公司企業法律顧問、律師等人才。專注為客戶提供商標註冊、版權登記、發明專利申請、實用新型專利申請、高新企業認證等服務, 且擁有成千上萬的成功案例。在這個信息飛速膨脹、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為每位企業和個人的智慧財產權保駕護航。 諮詢合創匯知客服,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

既然在看了,就點一下  叭!

相關焦點

  • 人造太陽「現身」!好好的太陽,為啥還要人造呢?
    12月26日,韓國聚變能研究所宣布,該國的人造太陽試驗裝置——韓國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核聚變裝置,已經成功地將高達1億度的高溫等離子體維持了20
  • 中國「人造太陽」現身!太陽好好的,為啥還要造?
    到底什麼是「人造太陽」?簡單說,就是科學家想在地球上建造一個裝置,模擬太陽發光發熱釋放能量,一勞永逸解決人類的能源問題。這個聽起來極其瘋狂,甚至有點魔幻色彩的事情,真的能實現嗎?人類千方百計去解決能源不足問題,但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種方式能像頭頂這顆太陽那樣無限供應能源且不帶來汙染。於是在核技術不斷創新的今天,人們對於建設一個類似「人造太陽」的願望愈發強烈。
  • 【英翻】中國開啟核能「人造太陽」
    據官方媒體周五報導,中國首次成功啟動了「人造太陽」核聚變反應堆,這標誌著中國核電研究能力的一偉大進步。該反應堆位於中國西南部的四川省,於去年年底完工。由於該裝置可產生巨大熱量和能量而常被稱為「人造太陽」。
  • 中國科研團隊向「人造太陽」邁出一步!
    在中國,科研人員正在製造一顆「人造太陽」。ITER是一個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項目計劃。△ITER裝置ITER裝置能產生大規模核聚變反應,如同太陽一般,給人們帶來能源。因此被叫做「人造太陽」。環流器2M裝置的建成可以使中國的聚變研究,達到世界較先進的水平。環流器2M裝置就好像是「人造太陽」的實驗室版本,先要驗證裝置的可行性。它將來的反應溫度能夠達到1億5千萬度,是太陽溫度的7倍。
  • 本世紀最雄心勃勃的「人造太陽」項目,中國有幾分話語權?
    ITER官網供圖童謠裡唱的「種太陽」,正有望被人類一點點變成現實。他們要通過ITER計劃,模仿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將氫同位素聚合成氦,釋放出取之不竭的核聚變能源。ITER計劃承載著人類和平利用核聚變能的美好願望。法國總統馬克龍評價,這是「未來的希望」,韓國總統文在寅贊其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計劃」。
  • 中國「人造太陽」即將面世,溫度達2億度,西方媒體:世界奇蹟
    不過進入21世紀的中國,隨著經濟實力的發展起來,有了更多的資金可用於科研、軍事等領域,因此像北鬥系統、石墨烯技術、嫦娥探月工程、空間站,還有遼寧艦、山東艦等工程也逐漸取得了顯著成果。其中中國在部分科研領域的發展,甚至超過了某些發達國家,比如對於「人造太陽」的研究,就是中國人創造的又一個奇蹟。所謂的「人造太陽」,就是「中國環流器二號M」,是一種可控的核聚變研究裝置。
  • 科技前線 | 「人造太陽」——照亮能源危機暗夜的曙光
    2020年12月4日14時02分,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為我國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那麼,究竟什麼是「人造太陽」?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實現了哪些技術突破?「人造太陽」的出現又是否能為人類能源危機帶來一絲轉機呢?
  • 「人造太陽」將成現實,韓國已搶在各國前面
    韓國聚變能研究所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中心宣布:在與首爾國立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聯合研究中,成功實現離子溫度高於1億度的20秒等離子體連續運行,這是2020年超導託卡馬克先進研究中心等離子體中核聚變的核心條件之一。
  • 中國新一代 「人造太陽」 首次放電,邁向實際應用還有多遠?
    2020 年 12 月 4 日 14 時 02 分,被稱為 「人造太陽」 的核聚變裝置 —— 中國環流器二號 M 裝置(HL-2M)在成都啟動並實現首次放電
  • 向終極能源不斷邁進 中國「人造太陽」核聚變實驗裝置再獲重大突破
    中國「人造太陽」EAST裝置成為世界首個實現穩態高約束模運行持續時間達到分鐘量級的託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報導稱,這個龐大的核聚變反應堆由數百萬個獨立部件組成,最終將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託卡馬克。也就是說,到2025年時,該核反應堆能才能執行等離子體演示,成為「人造太陽」。雖然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是世界上屈指可數的少數正在發展的非常昂貴的「微型太陽」之一,但由於有多達七個國家來共同打造分擔高昂的成本,這個項目無疑是核聚變項目中的領頭羊。
  • "黑鳥"SR71你太慢了,十大人造速度最快的飛行
    在兩臺J58渦輪衝壓引擎的強大動力下SR71能進行3.2倍音速的巡航,除此之外SR71還有17項官方與非官方的航空紀錄,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最快載人噴氣機空速紀錄。1976年7月28日SR71創造出的3539.6千米每小時的空速(大約3.3馬赫)迄今仍未打破。雖然非官方記錄中飛行員說在1986年4月15日其為了躲避地對空飛彈而在利比亞上空飛到了3.5馬赫,但因沒有其他證據證明而未獲得官方認可。
  • 川普將制裁太陽?中國科技進步,美國網友聊嗨了!
    今天,中國的「發展」,正在引來世界的爭議....6月5日下午,中國環流器二號M(HL-2M)裝置主機線圈系統在成都交付,拉開了中國新一代「人造太陽」裝置總體安裝序幕,中國人離實現聚變清潔能源的夢想又跨近了一步。
  • 人造黑洞誕生在中國嚇壞美日
    中國製造的世界首個人造黑洞似乎有點敏感,小編想說雖然中國造出了世界上首個人造黑洞,這讓美日頗為畏懼。
  • 中國要送人造月亮上天,是福還是禍?
    因此,太空鏡可以成為一門「太陽大炮」,成為「最為可怕的武器,威力超過所有之前的武器。 (「太陽炮」原理示意圖) 遺憾的是,奧博特的想法在一段時間內沒有變成現實,無論是照明的和平用途還是攻擊敵人的軍事用途,人們都有技術難度更低的途徑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倒是中國的航天工作者們在創業之初,卻在無意間製造了一面小型太空鏡。
  • 電子溫度達到1億度 中國「人造小太陽」又進步了
    這是有「人造太陽」之稱的全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新華社發(馬啟兵 攝)核聚變就像氫彈爆炸或太陽內部反應,溫度超高,一般容器沒法盛放。被寄予最大希望的核聚變實驗方案叫「託卡馬克」——用超強的磁場約束高溫的核燃料。EAST又稱東方超環,是中國研製的世界第一個非圓截面全超導託卡馬克。它外形像一個甜甜圈,它使用超導體,以最小的能耗獲取最強的磁場。
  • 中國核聚變技術多厲害,至今保持世界紀錄
    中國的黑科技到底有多牛,技術水平領先全球,至今保持世界最高紀錄。從能源的角度看,我國可以說承載著全人類的希望。究竟是什麼先進技術這麼重要呢?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向日本扔下的兩枚原子彈,讓全世界都見識到核武器的恐怖,卻也同時打開了人類未來能源探索的大門。依靠核裂變,人類掌握了核電技術,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核武器,但是核裂變存在太多的限制。
  • 外媒鋪天蓋地狂炒成都人造月亮,這次恐怕丟臉丟大了!
    我算了一下,在這個軌道上,人造月亮必須以7.62公裡/秒的速度飛馳才不會掉下來,平均5668秒鐘,即94.5分鐘就會繞地球運行一圈,和國際空間站的91分鐘差不多。不知道這3面鏡子如何能做到跑地球另一邊的美國去了,還可以照亮中國的成都地區呢?
  • 「人造太陽」(HL-2M)首次放電!中國核聚變發展獲重大突破
    中核集團核西物院中國環流器二號M項目負責人劉永說,「作為我國新建的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HL-2M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攝氏度,可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流運行,將大力提升我國堆芯級等離子體物理研究及相關關鍵技術研發先進水平,為我國深度參與ITER計劃及自主設計建造聚變堆提供重要技術支撐。」萬物生長靠太陽。支撐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切能量來自太陽,而太陽的能量則來自核聚變。
  • 石油也能被人造嗎?
    在許多材料都能通過人造產生的時代,人們自然而然的希望能通過人造方式產生石油。然而,石油真的可以人造嗎?▲海上油井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一下石油是什麼,以及石油是怎麼形成的。石油是一種粘稠的、深褐色液體,主要成分是各種烷烴、環烷烴、芳香烴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