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攻克渦輪葉片雷射加工系統,WS-15發動機量產指日可待!

2021-03-02 雷射製造網LaserfairCom


殲20戰鬥機需要WS-15發動機

殲20服役之後,WS-15發動機何時量產成為大家關注焦點,近日中國相關單位研製成功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複雜異型孔雷射加工系統,標誌著國產航空發動機又攻克了一個難關,為WS-15早日量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渦輪葉片複雜異型孔主要用於航空發動機氣膜冷卻,它可以有效降低燃料室、高壓渦輪工作溫度,提高發動機性能,美國正是在上世紀80年代攻克了這個技術,為四代航空發動機研製鋪平了道路。

我們知道航空發動機屬於熱機,它的原理就是將熱能轉化成動能,從這個角度來講,發動機工作溫度越高越好,不過高溫燃氣還有一個作用,那就是推動高壓渦輪帶動壓氣機,不斷為發動機補充空氣,這樣高溫燃氣的溫度不能超過高壓渦輪所能承受的極限,因此(高壓)渦輪前溫度是航空發動機一個關鍵參數。


 

為了提高渦輪前溫度,需要提高渦輪對於高溫燃氣怕耐受能力,傳統高壓渦輪採用耐高溫合金提高渦輪前溫度,但是合金性能提高跟不上發動機性能增長要求,這樣氣膜冷卻技術就出現,它屬於反其道而行之,通過降低渦輪前燃氣溫度來提高渦輪性能,氣膜冷卻在渦輪葉片上面開出小孔,冷卻空氣從這裡流出,由於它的溫度較低,因此向下沉澱到葉片表面,形成一層氣膜,隔絕高溫燃氣與渦輪葉片,熱量不會全部傳導到渦輪葉片上面,這樣就會改善渦輪葉片工作環境,提高發動機性能,氣膜冷卻技術被視為發動機性能改善一個關鍵技術,根據相關資料,現代航空發動機渦輪前溫度提高三分二由氣膜冷卻技術提供,高溫合金進展只佔三分之一,它的效能可見一斑。


 

氣膜冷卻系統難點在於氣膜能夠均勻、持續覆蓋在器件表面,如果少了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如果多了又會影響發動機性能,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率先採用了異型孔氣膜冷卻技術,它採用較小的進氣孔,從而提供較為強勁的對流渦,可以為提高傳導能力,而排氣孔較大,這樣可以提高氣膜覆蓋程度,增加氣膜附壁性,具有更高的冷卻效率,這樣就提高了氣膜冷卻效率,按照國內外航空發動機行業的說法,採用異型孔氣膜冷卻技術,可以讓航空發動機燃燒室、高壓渦輪等熱端部件冷卻效率從0.3提高到0.5,這樣就等於提高熱端部件耐受高溫的能力,從而提高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


 

不過航空發動機熱端部件內部空間狹小,在這麼狹小的空間裡面加工異型孔困難非常大,存在五軸坐標聯動轉換、自動對焦與補償、法向自動檢測與傾角控制、CAD驅動多工位自動化加工等眾多技術難點。由於國內經濟技術水平和工業基礎限制,國產航空發動機長期未能攻克這個難關,造成熱端部件冷卻效率較低,相應就限制發動機渦輪前溫度,從而降低了發動機推力和可靠性,經過努力,相關單位終於攻克了這個技術難關,這樣就為國產航空發動機提高渦輪前溫度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表明國產航空發動機推力、可靠性將會有一個大幅度增加。

隨著技術難關逐一被攻克,WS-15航空發動機距離成熟已經指日可待,中國空軍裝備完全狀態殲-20應該已經為期不遠。

相關焦點

  • WS-15發動機攻克關鍵技術,殲-20將一飛沖天,再無羈絆!
    據以往各大媒體綜合消息,WS-15發動機已經進入了最後研製階段,距離實裝已經不遠。而在近日,俄羅斯媒體傳來一個重大消息!中國已經攻克新型國產發動機最後一道技術門檻,解決了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的製造加工問題。中國WS-15發動機將替代俄制發動機,成為殲-20的標配心臟。
  • 【發動機講堂】WS15--殲20的心臟
    江和甫命 名 研製單位「峨眉」渦扇發動機 中國燃氣渦輪研究院用 途 生產廠商軍用渦扇發動機 西安發動機公司
  • 圖文揭秘: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鑄造工藝
    (UEC)的「烏法發動機工業協會(JSC)」,這裡正在製造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這是加工前的瓷土。渦輪噴氣式發動機需要中空的渦輪葉片,只有高質量的陶瓷芯是失蠟法鑄造的最好內芯材料,它能夠在澆鑄金屬時依然能夠保持穩定,在鑄件冷卻後有能通過化學工藝輕易溶解,在葉片中留下所需要的空氣通道。
  • 精密拋光 | 增強航空發動機渦輪葉片持久「戰鬥力」
    95%以上的戰鬥機、運輸機、客機、無人機安裝著渦扇發動機,是最為核心的航空發動機。從渦扇發動機的價值構成來看,葉片的價值佔比最大,是航空發動機製造中十分關鍵的構成部件。高壓渦輪的葉片幾乎成了全世界最難製備的材料,工作環境極為惡劣:高溫、高壓、高強度!
  • 國產大飛機發動機渦輪葉片,太倉造!
    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而發動機裡邊難度最大的是葉片。
  • 航空發動機零組件加工特點與裝備分析
    通過相關項目支持,研發出了五軸葉片銑磨加工中心、葉片拋磨工具機、機匣五軸銑車複合加工中心等設備,工信部與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也組織了多次航空發動機企業與工具機企業對接會,推動「兩機」專項與數控工具機專項建立長效對接機制,創新協同模式,加速成果轉化,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3,4]。
  • 俄航發渦輪葉片鑄造流程,圖文詳解
    隸屬於聯合發動機公司(UEC)的「烏法發動機工業協會(JSC)」,這裡正在製造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
  • 渦輪葉片抗2000K高溫「神通」是怎樣煉成的?
    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在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是一個極端複雜的系統,是一個在極端苛刻的惡劣條件下(高溫高壓高應力)追求長期、穩定、安全的極端性能的尤物,難做自然是一定的。渦輪葉片是航空發動機的核心部件,也是航發工作環境最為惡劣的部件。從它的製造和發展,我們可以讀到航發的製作艱難,和材料製造、加工之妙。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氣球。
  • 航空發動機製造最大難點——渦輪葉片冷卻技術
    渦輪——發動機的心臟。現代航空發動機的渦輪溫度在1500°以上,其次,隨著航空業的不斷發展,渦輪的工作環境也必然會逐漸惡劣。  解決高溫的思路主要有兩種:材料、冷卻技術。本期節目中,我們會以時間維度來講講:渦輪葉片的冷卻技術發展經歷了什麼。
  • 渦輪葉片 抗2000K高溫「神通」是如何修煉的?
    從它的製造和發展,我們可以讀到航發的製作艱難,和材料製造、加工之妙。 航空發動機的結構這種高科技的發動機渦輪葉片,就算是報廢后的零部件都有非常高的價值。我非常希望更多的愛好者、學者、文創人員和專業人士來一起交流發動機渦輪葉片的資訊、知識和心得體驗,共同深入交流與類似廢葉片有關的信息。
  • 西南航空引擎事件 | 航空發動機事故「第一殺手」——葉片
    從理論上看,渦輪葉片斷裂的故障機理有疲勞、超應力、蠕變、腐蝕、磨損等。發動機工作時,由於經常起動、加速、減速、停車以及其他條件的影響,會使渦輪各部件承受複雜的循環載荷作用,使得葉片經受大量彈性應力循環,最終引起高周疲勞、低周疲勞或熱疲勞,使得渦輪葉片斷裂。
  • C919大飛機即將換上「中國心」!最新國產航空發動機橫空出世!
    核心模塊試驗歷時39天,累計試車46次,成功驗證了核心機各部件及相關系統的性能、功能和匹配性,同時也驗證了壓氣機分塊預估、燃燒室點火預測、渦輪工作狀態分析的情況,後續還將持續改進~厲害了我的國!以目前C919上用的LEAP-X1C發動機為例。它的最大推力是31000磅,換算下就是14.06噸!這個發動機風扇葉片直徑才不到2米,這麼小尺寸的葉片要承載著14噸的力,和武俠小說中的「四兩撥千斤」是一個道理。
  • 【成長路】外國發動機 VS 我國發動機
    具體什麼是單晶空心葉片,在此很難展開描述,只能說一片面積僅幾平方釐米的葉片具有大量自由曲面、複雜的內腔(用於進氣冷卻),還要控制合金晶體生產連續一致,這需要極高超的精密鑄造工藝。俄羅斯、中國至今尚未或是剛展開單晶空心渦輪葉片的工業化製造。
  • 【航空科普】世界十大軍用戰鬥機航空發動機排名,中國三款型號上榜
    因此,F135是有史以來最為強勁的戰鬥機發動機。第三名:WS-15渦扇發動機 國家:中國WS-15全稱渦扇15"峨眉" 渦扇發動機,是為我國第四代重型/中型戰鬥機而研製的小涵道比推力矢量渦扇發動機。WS-15主要用於雙發重型隱身戰鬥機殲-20。
  • 近半世紀中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風扇葉片的變遷 複合材料風扇葉片介紹 陳光談航空211
    ,抗振動性能好,但最終卻沒能通過抗鳥擊的考驗,不得不在後期攺為採用鈦合金來做風扇葉片,加上它是第1種採用三轉子結構的發動機,研製中遇到多個技術難題,又遇到英磅貶值的打擊等,不僅研製周期長,是三種第1代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中最後投入使用的發動機,而且造成羅羅公司宣布破產的境地,最後是英國政府接管(相當中國的公私合營)才使得世界上著名的這家公司繼續從事航空發動機的研發工作。
  • 發動機課堂多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且具有同心軸轉子的發動機稱作雙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簡稱「渦扇」)。其工作原理和結構特點與雙轉子渦輪噴氣發動機(簡稱「渦噴」)基本相同。  雙轉子渦扇發動機,顧名思義有兩套轉子系統,其中高壓壓氣機與高壓渦輪為一組轉子,風扇以及低壓壓氣機與低壓渦輪組成另一組。  目前世界上絕大部份渦輪風扇發動機都採用這種結構形式。法國M53是目前唯一還在服役的單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 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的誕生
    實際上早在30年代起,帶有外涵道的噴氣發動機已經出現了一些粗糙的早期設計。40和50年代,早期渦扇發動機開始了試驗。但由於對風扇葉片設計製造的要求非常高。因此直到60年代,人們才得以製造出符合渦扇發動機要求的風扇葉片,從而揭開了渦扇發動機實用化的階段。50年代,美國的NACA(即NASA 美國航空航天管理局的前身)對渦扇發動機進行了非常重要的科研工作。
  • 第四代推重比10——級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它具有隱身、過失速機動、不加力超聲速巡航、超視距多目標攻擊和裝備更先進的航空電子與武器系統等許多特點,較之第3代戰鬥機具有全面優勢。面對如此高的要求,要求發動機登上一個非常高的新臺階,這就必須採用許多新技術才能實現。
  • 詳解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的誕生
    綜合起來,新型發動機必須提高效率,而不能單純的提高推力。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效率已經無法滿足這種需求,因此一段時期內出現了較多的使用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的大型飛機。實際上早在30年代起,帶有外涵道的噴氣發動機已經出現了一些粗糙的早期設計。40和50年代,早期渦扇發動機開始了試驗。但由於對風扇葉片設計製造的要求非常高。
  • 表面塗層: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的「鐵布衫」
    中國航空報訊:現代航空發動機設計將集中於減少燃料消耗和增強推重比,同時提高可靠性和壽命。滿足這一需求面臨結構設計和新材料的挑戰,其中表面塗層技術對突破這些瓶頸有重要作用。塗層通常指塗敷於零件表面的一層特殊材料,對提高材料性能、延長零件工作性能的作用十分顯著,是航空發動機製造必不可少的技術手段。現代航空發動機有75%以上的零件都塗敷各種塗層以改進性能和可靠性,此類塗層的加工工藝具有非傳統加工特點,因此高能束流加工技術為各種塗層的製備提供了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