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動機科普12】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20世紀60年代,各國曾在民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了幾種用於戰鬥機的加力式或不帶加力燃燒室的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它們的推重比在5左右。為滿足新型戰鬥機推重比大於1的要求,除在飛機結構上以及各種機載設備上,儘量採用各種新材料、新技術以降低重量外,最為關鍵的是要求戰鬥機有一個小巧而非常強壯的「心臟」—推重比為8一級的加力式渦輪風扇發動機。
-
發動機課堂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航空知識]微信號 想了解第三代高性能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先看一段視頻:中國空軍金頭盔飛行員,以及裝備該類發動機的殲11戰鬥機。不是一般的帥啊。 20世紀60年代,各國曾在民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發展了幾種用於戰鬥機的低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有的還帶有加力燃燒室,它們的推重比在5左右。當時美國空軍提出第三代戰鬥機概念,要求新機作為空中優勢戰鬥機,具有高機動性能。顯然,當時那些發動機滿足不了需求。▲英國裝備的F-4M戰鬥機,裝備過MK202/203「斯貝」系列渦扇發動機。
-
飛機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優點是什麼?
到目前為止,飛機的動力裝置已經從活塞式發動機發展到燃氣渦輪發動機,其中燃氣渦輪發動機又發展出直接產生推力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以及輸出軸功率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和渦輪軸發動機。J79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渦輪噴氣發動機與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是直接反作用式噴氣發動機,但兩者結構上的差異主要是:渦輪噴氣發動機前端是壓氣機,而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前端是風扇;渦輪噴氣發動機是單涵道,而渦輪風扇發動機有內外兩個涵道,內涵道部件與渦噴發動機基本相同,外涵道的風扇由內涵道的轉子帶動旋轉,所以,渦輪風扇發動機具有渦輪噴氣發動機所沒有的氣動參數「涵道比
-
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的誕生
JT-3D或CJ805-23的研製,粗略的說是在現有的渦噴發動機加上風扇。這種以現有發動機作為「核心機」的做法,降低了技術上最難解決的部分的難度。波音707的軍用型號之一,KC-135加油機。不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實際上較為容易辨認,其外部有一直徑很大的風扇外殼。
-
揭秘軍用渦輪發動機製造原理,滿身都是黑科技呀!
點擊上面藍色字體直觀學機械關注我們法律顧問:趙建英律師 關鍵技術的突破使軍用燃氣渦輪發動機在
-
詳解渦輪風扇噴氣發動機的誕生
JT-3D或CJ805-23的研製,粗略的說是在現有的渦噴發動機加上風扇。這種以現有發動機作為「核心機」的做法,降低了技術上最難解決的部分的難度。波音707的軍用型號之一,KC-135加油機。不加力式渦扇發動機實際上較為容易辨認,其外部有一直徑很大的風扇外殼。
-
【發動機科普11】多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而航空發動機則是航空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為了讓大眾進一步了解航空發動機,揭開航空發動機的神秘面紗,中航工業官方微信每周2期進行發動機科普,內容覆蓋基礎的知識,包含未來展望,共36期。回復「發動機科普」+「期號」,例如回復「發動機科普01」即可獲取第一期內容。
-
【發動機講堂】WS15--殲20的心臟
「峨眉」航空發動機的技術驗證機在2006年5月首次臺架運轉試車成功。這標誌著我國在自主研製航空發動機的道路上又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在研製我國第四代中型戰鬥機的徵程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2011年中航黎明完成了ws-15驗證機的交付。保節點是2020年完成研製。其實大家也很想知道,這臺發動機到底能達到什麼程度?
-
發動機課堂多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航空知識]微信號 在渦輪風扇發動機中,有兩個只有氣動聯繫、
-
【發動機科普10】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工作特點
渦輪風扇發動機簡圖由壓氣機、燃燒室和高壓渦輪組成的核心機和由低壓渦輪及其所帶動的風扇共同組成的發動機稱為渦輪風扇發動機。渦輪風扇發動機中,空氣在風扇中增壓後,由風扇出口流出時分為兩股向後流:一股流入核心機和帶動風扇的低壓渦輪,最後由尾噴管流出,這股氣流稱為內涵氣流;另一股則由圍繞核心機機匣與外涵機匣間的環形通道中流過,稱為外涵氣流。由於渦輪風扇發動機中有內、外兩個涵道,所以,渦輪風扇發動機有時又稱為內外涵發動機。
-
三轉子渦輪風扇發動機RB211風扇結構簡介|陳光談航發153
風扇轉子由33片鈦合金葉片、鈦合金輪盤、傳動軸與保持軸等組成,重約380kg,外徑2.16m,葉片長0.7m,在葉高2/3處有減振凸臺。風扇轉子轉速為3860r/min,每個葉片產生的離心力約為550kN,用樅樹形榫根與輪盤相連,這在高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中是少有的,RB211以後的系列發動機已將樅樹形榫根改為燕尾形榫根。
-
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有什麼區別?
1930年,英國人弗朗克·惠特爾取得燃氣渦輪發動機的第一個專利。20世紀30年代中後期,惠特爾和德國人歐海因幾乎同時獨立完成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發明。隨著航空燃氣渦輪技術的進步,人們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基礎上,又發明了多種噴氣發動機,如根據增壓技術的不同,有衝壓發動機和脈動發動機;根據能量輸出的不同,有渦輪風扇發動機、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渦輪軸發動機等。
-
【航空科普】世界十大軍用戰鬥機航空發動機排名,中國三款型號上榜
F135使用了F119的核心機,配合高效的6級高壓壓氣機,1級高壓渦輪和高效的風扇(由一個2級的低壓渦輪驅動)。F135採用了BAE系統公司的全權數字式發動機控制系統(FADEC),為了提高發動機的可靠性和可保障性,F135大量採用外場可替換部件(LRC),其零部件數量比F119減少了大約40%。
-
我國何時能造出世界一流航空發動機?值得驕傲!井噴時代悄悄來臨
其實中國已經是世界航空發動機強國,中國現在就能製造國際一流的航空發動機,例如國產渦扇-10和改進型渦扇-10B發動機。很多公眾都不知道,中國是繼美國和俄羅斯之後,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大推力小涵道比軍用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國家。目前國際上能搞火箭、飛彈、核彈的國家有很多,能搞飛機的也有十幾個國家。
-
日本第4代發動機曝光領先渦扇-15?恐怕這回「精日」又想錯了
該型發動機是應防衛裝備廳的要求研發的,目標是裝備日本未來的第五代戰鬥機。這一交付行為預示東亞大推力第四代發動機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據日本防衛裝備廳網站介紹,XF9-1型渦扇發動機全長4.8米,進氣風扇直徑1米,推力11噸,最大加力推力15噸,渦輪前溫度1800攝氏度。
-
噴氣渦輪機的推重比上限能到20嗎?
如果單單看推力,那麼在40年前就研發成功的GE90這種具備大直徑風扇的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在臺架實驗中已經表現出直接推力達到56噸級的世界紀錄。到目前仍然沒有被打破。那麼說到這裡,是否就已經表明全球噴氣渦噴類發動機的推力上限就是56噸呢?其實如果有必要,那麼這個56噸的極限推力肯定是會被直接打破的。瀚海狼山(匈奴狼山)真正要說的,其實是噴氣渦輪機的推重比,上限到底會達到多高的問題。
-
你知道渦輪風扇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嗎?看完你就知道中外差距了
風扇轉子實際上是 1級或幾級葉片較長的壓氣機,空氣流過風扇後,分成兩路:一路是內涵氣流,空氣繼續經壓氣機壓縮,在燃燒室和燃油混合燃燒,燃氣經渦輪和噴管膨脹,燃氣以高速從尾噴口排出,產生推力,流經路程為經低壓壓氣機
-
【成長路】外國發動機 VS 我國發動機
以AL-31為例,這麼小的一個圓筒狀物體,要塞進4級風扇、9級壓氣機、2級渦輪、可收斂-擴張噴管、燃燒室、加力燃燒室,還要在之間安排冷卻空氣通道,周圍安裝燃油控制系統等。所以,設計、製造一臺高性能的渦扇發動機,可謂"螺螄殼裡做道場",難度極大。
-
推力14噸、推重比8、全壽命超3000小時,渦扇-10發動機已堪大用!
而由於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的起步較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嚴重落後於主流強國,特別是在上世紀70年代,全球開始逐步進入第三代航空渦扇發動機時代,此時我國在航空發動機領域與世界主流強國的差距被拉到二十年之上。面對航空界的嚴峻局面,此時我國也開始下決心,研發屬於自己的第三代大推力軍用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也就是渦扇-10系列發動機。
-
航空發動機不為人知的工作原理
但戰鬥機的推重比在很大和度上是受發動機所限--如果飛機發動機的推重比小於6一級的話,其飛機的空戰推重比就很難達到1,如果強行提高飛機的推重比的話所設計的飛機將在航程、武器掛載、機體強度上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比如前蘇聯設計的蘇-11戰鬥機使用了推重比為4.085的АЛ-7Ф-1-100渦噴發動機。為了使飛機的推重比達到1,蘇-11的動力裝置重量佔了飛機起飛重量的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