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寧次在入侵中國的戰役中也是主要的日本軍官質疑,在百團大戰之後不久就成為了華北地區的司令官,專門負責對八路軍根據地的大掃蕩等活動,也是重要的日軍戰犯之一。關於這個人物的信息在岡村寧次簡介中有著詳細的記載,那麼岡村寧次簡介中是怎樣介紹這個人物的呢?
岡村寧次簡介中介紹到他出生在一個已經落魄的武士家庭中,剛出生的時候岡村寧次非常的虛弱,似乎有些先天不足的樣子。在四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教給他一些比較簡單的中國文字,到了1904年岡村寧次參加了日俄之間的戰爭。在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日本方面趁機佔領了山東的青島 地區,岡村寧次到了青島之後負責的是和對外溝通等工作。到了1932年的時候岡村寧次派遣屬下發動了一二八事變,並且對上海開始出兵,在雙方達成停戰合約的時候日本已經取得了很多的特權,可是岡村寧次卻還是十分的不滿意。到了1939年的時候他還發動了南昌會戰,在對待中國的政策上對於汪精衛的政權他十分反對。總之岡村寧次對中國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可是在戰爭結束之後被無罪釋放,當時他被中國軟禁起來,同時還擔任著一些秘密顧問的角色。當他被宣布無罪的時候在國內引起了幡然大波,然而湯恩伯卻始終堅持要將他釋放送回日本。到了後來他的晚年時間,一些日本的官兵組成了所謂的戰友會,岡村寧次擔任這個會的會長。岡村寧次提出三光政策,根據歷史記載,岡村寧次提出的三光政策分別是燒光、殺光、搶光。提出這一政策的歷史背景是在中國的抗日戰爭的期間,八路軍活躍在華北地區作為敵後抗戰,而作為侵略者的日本卻因為始終找不到對付八路遊擊隊的有效方法。而因為八路軍不斷對其進行廣泛的打擊,使得日軍侵略在華北的殖民統治受到了極大的動搖,並且八路軍還極大的牽制了日軍的兵力調動。
日軍不由怒由心來,為了儘快的撲滅中國共產黨在華北活躍的武裝遊擊力量,日軍方面對華北地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全方位幾乎瘋狂的掃蕩,秉承著燼滅作戰的策略。這一策略的實行,華北根據地的民眾不斷的被殘酷的殺害,日軍不斷的搶奪華北地區民眾的糧食以及房屋,然後對其進行燒毀和破壞。這一歷史背景詳細的介紹了岡村寧次提出的三光政策的由來。岡村寧次提出三光政策清楚的反映了當時日軍侵略者的狂躁和極端,他們殘忍的實行三光政策給華北地區抗日武裝的實行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和危害,也給華北地區的中國民眾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和痛苦。岡村寧次提出的三光政策也清晰的反應出政策的危害性和岡村寧次殘酷的一面,他的政策讓華北地區的中國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並削弱了抗日武裝的的力量,岡村寧次提出的三光政策想法殘酷,手段殘忍,使中國民眾生活在痛苦的邊緣。岡村寧次說首先他們是人,岡村寧次作為日本侵華戰犯之一的人,卻在歷史中也作為著名人物存在,而在馮小剛主導的電影《1942》中,卻出現過讓人不可思議的一幕,那一幕竟然是對著日本士兵岡村寧次說首先他們是人,不知道這一情節在歷史中真實的發生過還是電影虛構的,但根據歷史提供的資料來看岡村寧次確實是一個心思縝密,足智多謀的日本名將。
縱觀歷史可考資料,岡村寧次說出那句首先他們是人也不足為奇,在他侵華數次戰爭中他一直提倡以華制華的策略,從他這一策略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無腦的將軍,而且使用的策略也是正確的。那岡村寧次說首先他們是人是發生在什麼背景下呢?從馮小剛的《1942》電影中不難發現這一幕發生的歷史背景,電影描述了在河南大饑荒的情況下。國民政府都不關心老百姓的死活,而岡村寧次卻下令士兵讓他們用軍糧救災。大家在看了這部電影是不是都覺得不可思議,那岡村寧次是真的想救災嗎?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他這是為他侵華打基礎,他想籠絡人心,中國民眾對國民政府寒心,好為他進一步侵華做更好的鋪墊。岡村寧次說首先他們是人,不得不讓人佩服他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會算計的行家,在人們最困難的時候雪中送炭,給中國民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這一印象在日本侵華行動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人不得不為他說出的那句首先他們是人拍手稱快。
歡迎網友評論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