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三光政策」的岡村寧次,為何無罪釋放?國民黨為何庇護他?

2021-02-07 排頭文化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大審判。作惡多端的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一眾都被判處了絞刑。

而岡村寧次,這個日本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曾經在華北地區對平民進行過慘絕人寰的屠殺,甚至提出「三光政策」的戰犯,卻在1949年國民黨把控的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公審中,被判無罪。

岡村寧次

1949年1月26日,接近中午時分,對岡村的最終審判開始了。庭上有三名中國律師為岡村辯護。負責審判岡村的石美瑜法官,素來以判決嚴厲聞名,他不僅對日本重要戰犯下達了死刑判決,還對「漢奸」進行了嚴格的審判。當時,中國的輿論都認為,岡村不死也要被判無期徒刑。

上午庭審時,岡村寧次態度誠懇,承認了自己對中國軍民犯下的罪惡,甚至痛哭流涕,表示,即使判死刑,他也是死有餘辜!

可中午休庭時,石美瑜在其他4位審判長面前拿出了判決書,上面蓋著國防部長徐永昌的大印,還寫著「無罪」兩個大字。

審判岡村寧次

石美瑜心情沉重地說,「我必須坦白告知各位,這起案件已經由高層決定了。」原來,這次審判只是蔣介石的一次表演,當天晚上,岡村在給長子寫的信裡說,「按起訴書的陳述,無論如何都定不了我的罪。不過,我還是按照中國政府有關領袖的叮囑,在法庭上顯得十分沉痛,居然三次流了淚。」

4位審判長也只能無奈地籤了字。

再次開庭後,石美瑜宣布了最後的結果:被告岡村寧次,無罪。

此舉不僅受到中外記者的質問,每一個與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的中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法庭上的岡村寧次

國民黨為何如此庇護岡村寧次?甚至不惜觸犯民怒呢?

為了揭露這一內幕,我們要先回到1946年。

當時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二次內戰,一觸即發。世故老道的岡村寧次認為,他可以利用蔣介石自救。何應欽和湯恩伯,既是他日本士官學校的同班同學,還是蔣介石看重的人,於是,他給你蔣介石寫了封信,託何、湯兩人帶給蔣介石。

岡村在信裡講,自己罪有應得,並且做好死的打算了。只是還有兩件事深感遺憾,一件是,他在中國這八年,一直對抗的主力都是共產黨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不過,他沒有徹底消滅共產黨,給中國政府帶來了無窮的隱患。二是,他在和共產黨軍隊交戰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本來想寫篇《消滅共產黨軍隊之戰略戰術》的,現在都要死了,也沒心情了。

薑還是老的辣,岡村句句戳蔣介石的心。

籤署投降書的岡村寧次

蔣介石看完信,立馬表態,「岡村寧次罪大惡極,但我們的原則是以德報怨。」在蔣介石眼裡,岡村寧次的軍隊沒有向共黨投降,讓共黨得到槍藥,就是立功,還要給他充分的時間,把《消滅共產黨軍隊之戰略戰術》寫出來。

於是,在遠東國際法庭要逮捕岡村寧次的時候,蔣介石立馬讓岡村寧次擔任——在華日軍聯絡班長,以日僑還沒完全遣回日本為藉口,故意拖延。

此後,蔣介石多次為岡村寧次提供庇護,岡村寧次也成了蔣介石的軍事顧問。蔣介石在內戰中發動的大部分戰役,他都參與了。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失敗。魯西戰役中,國民黨慘敗,李仙洲的二十三個旅全部被解放軍殲滅。

戰場上的岡村寧次

此時,岡村愁苦不已。他親自指揮,證明了自己戰略戰術的無用,很可能因此失去蔣介石的庇護。他垂頭喪氣地對何應欽說,準備等待國際法庭對他的判決了。

不料,何應欽已經想到應對之策,他提議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李仙洲身上,反正已經死無對證。

此後,為了逃避遠東國際法庭的制裁,何應欽和湯恩伯還想到以岡村有肺病為由,把他秘密送到上海。本來蔣介石無意讓岡村受審,可是後來國內外輿論壓力太大,才有了開頭荒唐的審判事件。

194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發言,命令國民黨政府重新逮捕岡村寧次。而此時,岡村已經在10名中國便衣武裝保護乘輪船到了日本福岡。

相關焦點

  • 此人推行三光政策,殺害無數中國人,為何戰後被無罪釋放
    抗戰勝利後,他代表日本政府向中國投降。岡村寧次在投降書上簽字當時,南京軍事法庭也將岡村寧次作為戰犯進行審判,但是,岡村寧次最終被宣布無罪釋放,回國後即獲得自由之身,一直活到終老,到82歲壽終正寢。其任職後,日軍鮮有屠殺強姦搶劫等暴行,即便有,他也不是主謀或共犯,因而判處無罪釋放。判決一出,舉座譁然。合議庭五位法官中,僅有三位法官在判決書上簽字,庭長石美瑜宣判之後就躲開了記者的追問,也不敢在判決書上簽字,躲到了庭長辦公室。
  • 岡村寧次提出的三光政策分別是什麼
    岡村寧次簡介中介紹到他出生在一個已經落魄的武士家庭中,剛出生的時候岡村寧次非常的虛弱,似乎有些先天不足的樣子。在四歲的時候他的父母就教給他一些比較簡單的中國文字,到了1904年岡村寧次參加了日俄之間的戰爭。在世界大戰爆發期間,日本方面趁機佔領了山東的青島 地區,岡村寧次到了青島之後負責的是和對外溝通等工作。
  • 侵華日軍總司令頭號戰犯岡村寧次,為何被軍事法庭無罪釋放?
    公審後不久,岡村寧次以身體不好為由,提出了假釋和延期公審的請求,得到了批准。岡村寧次這個頭號戰犯,在中國監獄的時間僅僅一百多天。岡村寧次公審了一次就停了,而且一停就是幾個月,引起了各界人士的不滿。身為審判長的石美瑜倍感壓力。他因主審漢奸陳公博、繆斌,審判日軍戰犯谷壽夫、酒井隆,提供土肥原賢二定罪要證,而享譽中外。
  • 三光政策劊子手,治安戰專家岡村寧次,彭老總說他毒辣老練!
    而就是在華北戰場,一個日軍指揮官提出了後來無數中國人耳熟能詳的「三光政策」,既然殺光、搶光、燒光,這個人就是臭名昭著的岡村寧次。然而,岡村寧次在戰後卻沒有得到應得的審判,這背後確實有著特殊的歷史原因。在1937年7月全面抗戰爆發之前,日本實質上已經侵略並佔據了中國東北,日軍專門扶持偽滿洲國以控制中國東北區域。
  • 【歷史上的今天】侵華日軍岡村寧次提出「三光」政策
    侵華日軍岡村寧次施行「三光」政策
  • 1941年7月10—岡村寧次提出"三光"政策
    三光政策"三光"政策又稱"三光"作戰。
  • 人物 岡村寧次為何「只審不判」
    何的話的重點還是在於讓他們認定的「軍事天才」岡村寧次幫助制止「共產黨勢力的擴大」。1945年12月23日,秘密前往南京的蔣介石召見了岡村寧次,一見面,蔣就對他在接收過程中的合作表示感謝,並躬身問安:「貴官健康如何?生活上有何不便?請不要客氣向我和何司令提出。日本僑民有何困難,也請提出。我們會儘量給予便利。」
  • 殘暴的「三光政策」你了解多少?
    而在這14年中,日軍制定了很多慘無人道的戰爭政策!其中最駭人聽聞的便是「三光政策」三光政策制定者:岡村寧次及其他日軍頭目岡村寧次(1884年5月15日-1966年9月2日)侵華日軍戰犯。岡村寧次在百團大戰後調任為華北方面最高司令長官,指揮日軍對八路軍各抗日根據地進行了殘酷的大掃蕩,並對華北地區的平民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殺。而三光政策,又稱三光作戰,便是在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侵華日軍的一種軍事策略。可笑的是岡村寧次對中國犯下了滔天大罪,卻於1949年1月26日,被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在上海宣布其「無罪」。1966年9月,岡村寧次因病去世,時年82歲。
  • 他是日軍侵華總司令,曾在中國實行「三光政策」,卻得以善終
    為了把中國東北打造成日本永久性的殖民地,岡村寧次向東北抗日義勇軍發動了多次空前規模的大掃蕩,導致東北的抗日力量幾乎「全軍覆沒」。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岡村寧次在中國不斷發動攻勢,南昌會戰、隨棗會戰、長沙會戰……中國軍隊丟城失地,損兵折將。在擔任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後,在抗日根據地實行毀滅性的大掃蕩。積極推行「三光政策」,對根據地的百姓進行集體屠殺,老百姓的房屋片瓦不留,全部燒毀。
  • 揭秘日本侵略軍「三光政策」形成的始末
    這是我黨在「三光政策」這一用語正式出現前對「三光政策」最早的揭露。  1941年1月16日,日軍大本營批准《大東亞長期戰爭指導綱要》,提出要「繼續對中國進行壓迫,力求在昭和16年(1941年)夏秋之季,以軍事、政治、謀略的綜合壓力,解決中國事變」。
  • 岡村寧次為何逃脫制裁:雖燒殺搶掠,然打「共X」有功
    陳誠袒護岡村寧次,使其未能解送國際軍事法庭岡村寧次無罪釋放後的國共舌戰然而我仔細一回想,好像沒有給各位介紹過為什麼國府出於什麼動機非要冒著天下之大不韙去釋放一個侵華頭號戰犯。這裡就繼續帶著大家梳理一下國府「投桃報李」釋放岡村寧次的過程。
  • 要幫岡村寧次平反冤假錯案?
    大家都知道「三光政策」這個詞,而且這個詞和岡村寧次絕對是連在一起的。1923年,岡村寧次中佐任上海武官,時年39歲 百度「三光政策」的詞條上有這樣的記載:「1941年7月10日,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改任日本軍事參議官,岡村寧次接替其職。
  • 日軍實施「三光政策」暴行老照片:每張都可惡至極,絕對不可原諒
    「日軍逮捕3名村民,他們被殺害」「三光政策」是1941年9月10日在《解放日報》上首次登場,是中國軍民在華北推進的日軍掃蕩政策的概括,是對中國抗日根據地進行焚燒、殺戮、掠奪的政策。」的始作俑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在岡村寧次廣為流傳,對日本軍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要弄清敵人性顯著的敵人根據地的村落,在焚燒之前要徹底實行滅絕作戰。」。
  • 國民黨審判日本戰犯:為何故意漏掉裕仁天皇和岡村寧次?
    岡村寧次身後依次是中國方面艦隊司令官中將福田良三、第十方面軍(在臺灣)參謀長中將諫山春樹、第三十八軍(在印度支那北部)參謀大佐三澤、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中將小林淺三郎和副參謀長少將今井武夫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後,中國國民政府開始對日本戰爭罪犯展開審判。各地共逮捕日本戰犯2357名。在南京、北平、廣州、上海等10個城市設立了專門審判戰犯的軍事法庭。
  • 老照片還原侵華日軍的「三光政策」: 慘絕人寰, 張張都不可饒恕
    日軍在進行侵華計劃的同時提出了「三光政策」,所謂「三光」就是「燒光、殺光、搶光」。這一政策使得中國承受著巨大的磨難。下面我們來看一組老照片,它們還原了侵華日軍罪惡的三光政策現場,簡直可以說是慘絕人寰罪惡至極!張張都不可饒恕!
  • 三光政策到底有多可怕?真實情況超乎想像
    為了把中國早日變成日本的後方基地,推進戰爭議程,日本人制定了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岡村寧次是將三光政策"踵事增華"的人,方法之惡毒,手段之狠辣,令人膛目結舌。日軍在三光政策下造成了數不清的慘案。在日本士兵和偽軍沒有到來之前,潘家峪曾是一個安寧祥和的小山村,處處充滿著歡聲笑語。
  • 關於國民黨賣國政府將日本侵華戰犯遣回日本的聲明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國民黨賣國政府將日本侵華戰犯遣回日本的聲明   (一九四九年二月四日)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今日就南京國民黨賣國政府釋放日本侵華戰犯岡村寧次返回日本
  • 日本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僅8個根據地就被日軍屠殺300多萬人
    ·日本侵略者在對敵後解放區進行掃蕩時,更瘋狂地實行燒光、殺光、搶光的「三光」政策。日本強盜妄想通過滅絕人性的「三光」政策,達到消滅人民軍隊和解放區的罪惡目的。1941年7月,華北日軍司令官多田駿因「囚籠政策」破產被免職,岡村寧次繼任華北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上臺後,在華北進一步推行「治安強化運動」。
  • 三光政策掃蕩後的真實照片 日軍編造理論為暴行開脫
    (遭日軍「三光」後的中國村莊)早在1933年9月,日軍在撫順平頂山村進行「討伐」時,就對整個村莊進行了焚燒,殺害我無辜百姓三千餘人,可以說從那時候開始日軍便已經開始推行了「三光政策」。(因日軍「三光政策」無家可歸的中國孩子)在1939年6月,日軍華北方面軍轉批的《關於山地討伐參考材料》以及擬定的《掃蕩搜索實施要領》等文件中都一再提出「要沿著主要的道路燒毀房屋和村莊""見屋就燒,見糧就搶,見人就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