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東京,對日本首要甲級戰犯進行大審判。作惡多端的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松井石根等一眾都被判處了絞刑。
而岡村寧次,這個日本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曾經在華北地區對平民進行過慘絕人寰的屠殺,甚至提出「三光政策」的戰犯,卻在1949年國民黨把控的中華民國政府軍事法庭公審中,被判無罪。
1949年1月26日,接近中午時分,對岡村的最終審判開始了。庭上有三名中國律師為岡村辯護。負責審判岡村的石美瑜法官,素來以判決嚴厲聞名,他不僅對日本重要戰犯下達了死刑判決,還對「漢奸」進行了嚴格的審判。當時,中國的輿論都認為,岡村不死也要被判無期徒刑。
上午庭審時,岡村寧次態度誠懇,承認了自己對中國軍民犯下的罪惡,甚至痛哭流涕,表示,即使判死刑,他也是死有餘辜!
可中午休庭時,石美瑜在其他4位審判長面前拿出了判決書,上面蓋著國防部長徐永昌的大印,還寫著「無罪」兩個大字。
石美瑜心情沉重地說,「我必須坦白告知各位,這起案件已經由高層決定了。」原來,這次審判只是蔣介石的一次表演,當天晚上,岡村在給長子寫的信裡說,「按起訴書的陳述,無論如何都定不了我的罪。不過,我還是按照中國政府有關領袖的叮囑,在法庭上顯得十分沉痛,居然三次流了淚。」
4位審判長也只能無奈地籤了字。
再次開庭後,石美瑜宣布了最後的結果:被告岡村寧次,無罪。
此舉不僅受到中外記者的質問,每一個與日本侵略者不共戴天的中國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國民黨為何如此庇護岡村寧次?甚至不惜觸犯民怒呢?
為了揭露這一內幕,我們要先回到1946年。
當時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的第二次內戰,一觸即發。世故老道的岡村寧次認為,他可以利用蔣介石自救。何應欽和湯恩伯,既是他日本士官學校的同班同學,還是蔣介石看重的人,於是,他給你蔣介石寫了封信,託何、湯兩人帶給蔣介石。
岡村在信裡講,自己罪有應得,並且做好死的打算了。只是還有兩件事深感遺憾,一件是,他在中國這八年,一直對抗的主力都是共產黨的八路軍和新四軍。不過,他沒有徹底消滅共產黨,給中國政府帶來了無窮的隱患。二是,他在和共產黨軍隊交戰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經驗,本來想寫篇《消滅共產黨軍隊之戰略戰術》的,現在都要死了,也沒心情了。
薑還是老的辣,岡村句句戳蔣介石的心。
蔣介石看完信,立馬表態,「岡村寧次罪大惡極,但我們的原則是以德報怨。」在蔣介石眼裡,岡村寧次的軍隊沒有向共黨投降,讓共黨得到槍藥,就是立功,還要給他充分的時間,把《消滅共產黨軍隊之戰略戰術》寫出來。
於是,在遠東國際法庭要逮捕岡村寧次的時候,蔣介石立馬讓岡村寧次擔任——在華日軍聯絡班長,以日僑還沒完全遣回日本為藉口,故意拖延。
此後,蔣介石多次為岡村寧次提供庇護,岡村寧次也成了蔣介石的軍事顧問。蔣介石在內戰中發動的大部分戰役,他都參與了。然而,等待他們的卻是失敗。魯西戰役中,國民黨慘敗,李仙洲的二十三個旅全部被解放軍殲滅。
此時,岡村愁苦不已。他親自指揮,證明了自己戰略戰術的無用,很可能因此失去蔣介石的庇護。他垂頭喪氣地對何應欽說,準備等待國際法庭對他的判決了。
不料,何應欽已經想到應對之策,他提議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李仙洲身上,反正已經死無對證。
此後,為了逃避遠東國際法庭的制裁,何應欽和湯恩伯還想到以岡村有肺病為由,把他秘密送到上海。本來蔣介石無意讓岡村受審,可是後來國內外輿論壓力太大,才有了開頭荒唐的審判事件。
1949年1月20日,中共中央發言,命令國民黨政府重新逮捕岡村寧次。而此時,岡村已經在10名中國便衣武裝保護乘輪船到了日本福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