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歷史,淮海戰役的激烈戰況歷歷在目。有這麼一支連隊,是我軍組建最早的坦克隊之一,他們被譽為「最能打勝仗、最能灑熱血」的鐵血裝甲兵,他們就是第71集團軍王傑部隊的「朱德號」功勳坦克所在連,是不是非常期待?別急,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看他們的「前世今生」。
/ 戰火硝煙中走來的曲折「前世」
「朱德號」功勳坦克所在連前身是華東野戰軍坦克隊。一九四七年三月三日在山東省沂水縣王家莊誕生,是我軍組建最早的坦克隊之一。在解放戰爭的烽火中,坦克隊不斷壯大,一九四八年九月擴編為坦克大隊,一九四九年三月擴編為坦克團,從此坦克一連在團的編成內正式建立。
坦克一連誕生後,先後參加了濟南戰役、淮海戰役、解放上海和抗美援朝戰爭。在解放戰爭時期,湧現出了著名的坦克英雄沈許、朱慶明和戰鬥英雄凌國鵬等英模烈士;102「朱德號」坦克因在淮海戰役中戰功卓著,被華野授予「功勳坦克」稱號。
/ 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光輝「血液」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該連參戰官兵和朝鮮人民並肩作戰,參加了著名的石硯洞北山戰鬥等,先後湧現出了一大批戰鬥功臣。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用「朱德號」功勳坦克「思想堅定、技術精良、團結奮鬥、敢打必勝」的精神凝聚官兵、建連育人,出色地完成了以軍事訓練為中心的各項任務。
近年來,這支「戰神」鐵騎部隊叱吒各大賽場,並湧現出一等功臣林德華等先進個人,他們在「朱德號」戰鬥精神的引領下,在這個英雄輩出的沃土,在強軍興旅的浪潮中,綻放著屬於他們的光輝。什麼?這個「前世」還不夠?那我們去看看他們的「今生」是怎樣傳承先輩基因,開創軍旅「神話」的吧!
/ 寒霜鑄劍初露鋒芒,傳承基因決勝強軍
「小葉,你的水壺水裝滿沒有?」「班長,我…應該…裝滿了,我沒注意。」
「我沒聽清楚,大聲一點!沒吃飯嗎!」「報告!沒有!」
小編來到訓練現場看到,武裝五公裡考核前,以高標準嚴要求著稱的「鐵面教頭」的士官長徐騰榮正對裝具一人不漏的進行點驗,一聲令下,全連官兵都如離弦之箭一般向前衝去,因為他們知道,作為「朱德號」的一員,只有前進,沒有退路,在戰場上支援速度決定了戰場的勝負定論,所以,他們不敢大意。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每年的專業訓練都是「頭等大事」,在這裡,你會發現許多老班長原來並不是這麼「和氣」,該連官兵以實戰需要將專業技能練精練強,即使這批新兵大多是「00」後,但是在該連沒有年齡之分,只有專業之差,新兵當老兵練,老兵當特種兵練便是該連斬獲佳績的「開掛秘籍」,面對這樣的「魔鬼訓練」你能受得了嗎?
該連指導員蔡童舟還開創了訓練間隙大家「秀」,「心心相印」等趣味小活動,在給他們繃緊「弦」的時候也要給心靈暖暖「溫」。還為他們量身定製了「個人專屬Show Time」,那場面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才華橫溢的他們讓小編都不禁為他們點讚!
怎麼樣?小夥伴們,是不是心中也對這支戰神鐵騎充滿了嚮往呢?今年該連可是增添了不少「新傢伙」,更是有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冷麵教頭!他們將駕駛「陸戰之王」,向2018開響第一「炮」!
文字:葉舟、蔡童舟、李志浩
圖片:霍九全、靳春興、鄭聶堅
監製:錢武軍
編輯:周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