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殺手米格-25

2021-02-13 史海探求

米高揚米格-25(俄文:Микоян МиГ-25 ,英文:Mikoyan MiG-25 ,北約代號:Foxbat,譯文:狐蝠)是20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是世界上首型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 。

米格-25大量採用了不鏽鋼結構,在設計上強調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項飛行速度和飛行高度世界紀錄,是世界上闖過「熱障」(M2.5)僅有的三種有人駕駛飛機之一(另兩種是美國的SR-71和俄羅斯的米格-31)。

米格-25於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設計,它的研製主要是為了對付美國研發中的XB-70「女武神」轟炸機與A-12/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這種偵察機的最高速度同樣達到3馬赫,普通的截擊機根本無法追上。1961年,米格-25原型機在試驗中創造了在22670米的升限以3000千米/小時飛行的世界紀錄,當時世界上任何一架飛機都無法達到這一性能。

米格-25的氣動布局與以前的米格飛機的傳統風格有較大差別,採用中等後掠上單翼、兩側進氣、雙發、雙垂尾布局,這是該設計局與蘇聯中央空氣流體動力學研究院共同的研究成果。

米格-25 的發動機是以當時為高空無人駕駛飛機研製的低增壓比試驗型渦噴發動機 15K 為基礎,由米庫林/圖曼斯基設計局按米格-25 的設計要求進行改進。據負責發動機改型的型號總設計師費·烏-蘇霍夫稱,改型設計的工作量很大,為增大喘振裕度修改了壓氣機;為適應高空工作重新設計了燃燒室;渦輪前溫度提高了 50℃;消除了加力燃燒室的燃燒振動;採用了三種工作狀態的可調噴口。改型發動機實際上只保留了原來的機匣,編號為 R-15-300。生產型 R-15B-300 系採用 5 級壓氣機和 1 級渦輪的加力渦噴發動機,增壓比為 7,最大推力 86.24 千牛,加力推力 109.76 千牛。發動機原採用液壓機械推力調節系統,但 E-150/-152試飛發現,在飛機急劇爬升時該系統表現出明顯慣性,在由小油門(150 公斤/小時)迅速增加到大油門(15,000 公斤/小時)時不能保證充分供油。於是通過 1963~1964 年在圖-16LL 發動機試飛臺上試飛之後,改用了 RRD-15B 綜合多功能電調系統,它能自動監測 6 個參數,十分可靠。飛機燃油系統中的主要執行機構也由液壓助力器改為電磁閥。

米格-25的主要武器是專門為其配套研發的 R-40 遠距空對空飛彈,該飛彈為前蘇聯第二代遠程空對空飛彈,其體積碩大,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空對空飛彈之一,整體氣動布局與之前的 R-8/98 十分類似,但其重量達到了半噸之巨,彈體長達 5.8 米(改進型更是長達 6.3 米),該彈採用鴨式布局,四對氣動面呈 X-X 形布置,主氣動面面積十分巨大,從飛彈中部靠前的位置開始一直延伸到飛彈尾部,翼展達到了 1.45 米,這樣的氣動布局加上細長的彈體外型,為其提供了良好的高速方向穩定性,從而使得 R-40 成為了一枚非常適宜進行高速攔射的中距空空飛彈,但囿於巨大的體積和過剩的方向穩定性,R-40 在攻擊高機動性目標時,其效能較差。

米格-25P 的雷達是旋風」A 型火控雷達,其雷達本體重量達到半噸,使用的倒置卡塞格倫天線孔徑超過 1 米,堪稱當時機載雷達中的「巨無霸」,旋風 A 雷達雖然有著碩大的體積,但其功能卻十分的單一,幾乎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其掃描線基本與機身軸線重合,完全不具備下視-下射能力,以其超過一米的超大雷達孔徑,對典型轟炸機目標的探測距離卻只有 100 公裡。

米格-25應高空的威脅而生,其設計初衷原是為了在兩萬米以上的高空截擊入侵的地方偵察機和轟炸機,然而,在它1,300 餘架的生產份額中,卻有 60% 是偵察型或偵察轟炸型,高空高速的巨大突防優勢使得這架本來是用於守衛蘇維埃領空的巨大戰鬥機最終卻只是把截擊當成了「副業」,由一面堅厚的盾牌,搖身一變,成為了刺穿敵方防控體系的一支利矛。

相關焦點

  • 蘇聯高空高速截擊機的巔峰之作——米格25和米格31
    受此影響,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高空高速飛行器發展越來越得心應手的情況下,前蘇聯就對應研發了以高空高速作戰著稱的米格25和後續的米格31。米格25和米格31都被前蘇聯視為絕對的不傳之秘,若不是中途出現的意外,前蘇聯預計到解體都不會對外出售米格25截擊機,前蘇聯後續發展的米格31截擊機,至今為止俄羅斯都絕對禁止出口,其保密等級堪比五代隱身戰鬥機,甚至更高。
  • 武器的故事之:米格-25
    它就是有著急速「狐蝠」之稱的,前蘇聯米格-25高空截擊-戰鬥機。誕生承接新一代高空,高速截擊機研製任務的,是蘇聯著名的米高揚設計局。1964年3月6日,蘇聯著名試飛員費多託夫駕駛米格-25樣機首飛藍天,當飛機降落時,總設計師格列維奇激動得熱淚盈眶。米格-25可以說是他的最成功之作,也是他的收官之作。
  • 高空永遠的神—米格-31「獵狐犬」
    攜帶「Kinzhal」的米格-31另一份合同是將米格-31截擊機現代化升級為米格-31BM,這款改進型一定程度上也使其成為了真正的多用途戰鬥機。據稱,現代化升級後的 米格-31BM 的效率是基礎型 米格-31 的 2.6 倍。
  • 米格-25的那些傳聞,是真的嗎?
    米格-25戰鬥機,北約代號「狐蝠」,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殲擊機。它的研製主要是為了對付美國的研發中的XB-70「瓦爾基裡」轟炸機與A-12/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米格-25戰鬥機的橫空出世引起了西方國家的焦慮,關於這個米格-25的傳聞有很多,下面列舉四個。
  • 「狐蝠」,米格-25的冷戰故事
    飛行員在這種訓練中沿既定航點飛行,西方情報機構竊聽了這些訓練的無線電通訊,發現米格-25的錶速為2.6馬赫,中高空平均速度分別是1300和1500公裡/小時,一架次續航時間在70-110分鐘之間。訓練中還穿插了機動飛行,如加速、俯衝和爬升、轉彎和曲線機動。米格-25最高飛到20500米的離地高度,最大飛到3500公裡/小時的對地速度並最多持續了三分鐘。
  • 外軍 米格-25:一個不朽的傳奇
    它就是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殲擊機———米格-25,北約代號「狐蝠」。XB-70「瓦爾基裡」轟炸機和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當時美國SR-71「黑鳥」高空高速偵察機的最高速度可達3馬赫,普通截擊機根本追不上更別說跟蹤監視、攔截了,而米格-25可以輕鬆地尾隨其後監視航向,並隨時提出警告。1971年第4次中東戰爭爆發前夕,4架蘇聯米格-25R進駐埃及,不時被派往以色列上空實施偵察,令以軍非常頭疼。一次,以色列空軍派出當時西方最好的戰鬥機———美制F-4「鬼怪」實施攔截。
  • 米格25的啟示:什麼是好的產品?
    20世紀60年代,面對XB-70的威脅,前蘇聯委託米高揚設計局設計一款高空高速戰鬥機進行攔截,這一款飛機的項目代號為米格-25。即便如此,米格-25完全實現了它預先的設計目的——攔截美國XB-70那樣的高空高速轟炸機,而做這件事並不需要太高的機動性。米格-25問世後,創造了很多項世界紀錄,它的出現讓美國人覺得部署XB-70這樣的戰略轟炸機變得不再有必要,從此中斷了這個項目,繼而把注意力放在研製和部署巡航飛彈上了。
  • 飛行員報告:三馬赫的寂寞,米格-25飛行員訪談錄
    飛行員在整個任務中要做的就是操縱油門——從起飛的最大加力到18000米高空巡航的最小加力,再到距離基地大約350公裡時的慢車(米格-25會一路滑翔到基地),最後在進近中把發動機轉速設置為75%。僅此而已 !
  • 米格25叛逃40周年記
    1950年代後期,美國開始研發能飛3倍音速、3萬米高空的戰鬥機、轟炸機和偵察機(YF-108,XB-70,SR-71),它們能利用高空高速擺脫蘇聯戰鬥機的攔截,直飛蘇聯腹地進行轟炸和偵察。        面對這樣的威脅,高空高速截擊機米格25誕生了。
  • 米格25這種不鏽鋼飛機,曾經有獨特的戰績!
    米格25戰鬥機,北約代號狐蝠,是20世紀60年代末,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戰鬥機,可算是世界上第一種最大飛行速度超過3
  • 米格25如此粗糙的飛機是如何飛到3馬赫的?
    不用說一般人,就是西方的一流航空專家,一開始都沒有意識到這種傻大黑粗的戰機居然可以在高空飛到3馬赫以上,是專門為截擊黑鳥偵查機和美軍的其他大型超音速轟炸機連身定製。西方第一次意識到米格25的飛行速度驚人,是在1971年的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的地面雷達發現有1個目標高速接近,於是派出F4迎戰。
  • 紅色蘇聯的空中傳奇--米格25!
    以色列飛行員只能眼看著米格-25閃著巨大的「尾燈」飛的比飛彈還快!雖然事後曝光這架米格-25發動機已經損毀,但飛行員早已經回到了埃及基地。二、誕生:紅色科學家的頭腦風暴上世界60年代,美蘇冷戰正在如火如荼,蘇聯為了對抗美國能飛到2萬米的U-2,秘密啟動了最新高空高速戰機的研製,計劃要求新戰機要挑戰」雙三「(速度超過3馬赫;高度超過3萬米。)於是接到任務的米格設計局的科學家首先開始發愁機體材料的選擇。
  • 米格-25戰鬥機,蘇聯人用簡陋的技術實現了不可思議的性能
    米格-25戰鬥機(俄語:Микоян МиГ-25,英語:Mikoyan MiG-25,北約代號狐蝠,Foxbat))是前蘇聯米高揚設計局研製的高空高速截擊殲擊機,是世界上第一種速度超過3馬赫的戰鬥機。
  • 會噴水的冷戰鐵翼:蘇聯米格-25狐蝠截擊機
    ;她滿足了對指標的追求,卻不符合戰場實際,註定只有驚人的指標,卻沒有驕人的戰績;她,就是蘇聯米格-25截擊機,一種會噴水的鐵飛機。米格-25採用圖曼斯基的渦噴發動機,再加上噴水助推,馬力強勁,油耗巨大,航程比較有限。米格-25是一架鐵飛機,全機約80%的結構重量採用的高鎳鋼。
  • 一個不朽傳奇戰機——米格25的光輝戰績!
    雖然米格-25作為一款老式戰機,現在已經被很多的軍迷所遺忘!但是米格-25戰機在歷史上留下的光輝戰績卻無法被人遺忘!上一期我們講到,最著名的米格-25飛行員無疑是別連科,他駕駛「狐蝠」叛逃使該機秘密悉數暴露給美國。為消除這一影響蘇聯只用了兩年時間就改進了型號!
  • 【圖片新聞】前蘇聯米格-25之秘
    當美國空軍在1969年選擇F-15時,米格-25已經進入全面生產階段,並開始在蘇聯空軍中服役。大約兩年後,蘇聯向埃及部署了四架米格-25偵察機。以色列空軍的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4幻影II戰機多次緊急攔截,但Foxbat的飛行高度驚人,速度驚人,很容易超過以色列戰機。
  • 米格25為何被稱為一代神機?揭露它身上7大不為人知的有趣事實
    1、米格-25為攔截「女武神」超音速轟炸機而生,但後者卻從未服役米格-25最初是為應對美國一系列研製的中超音速轟炸機和偵察機而生的,例如1960年服役的B-58「盜賊」戰略轟炸機,該機試圖通過高空高速性能穿透蘇聯的防空網絡實施核打擊。
  • 力大磚飛典型:通體不鏽鋼的米格-25,技術落後卻令西方恐懼不已
    不過在冷戰中,除了各種高達上的先進技術以外,也有一種由完全落後的技術綜合發展出來的武器,卻依舊令人敬畏不已。米格-25高空高速截擊機正是這類武器的典型代表。冷戰傳奇——米格-25在冷戰最激烈的哦1960~1970年代,由於美國在航空技術方面一直領先蘇聯,因此美國一度開發多種先進的高空偵察機,例如U-2、SR-71等用於穿越"鐵幕",窺探蘇聯的各類軍事和經濟機密,從而為美國的戰略決策提供情報依據。
  • 「狐蝠」戰「黑鳥」,關於米格-25和SR-71兩種三倍音速飛機的趣聞
    米格-25是蘇聯米格設計局在1960年代研製部署的一種高空高速截擊機和偵察機,該機最大速度可達空速可達3.2馬赫,是一種與
  • 函館上空的米格-25——別連科叛逃事件40周年
    第二年,別連科中尉被調入蘇聯國土防空軍精銳的第513殲擊機團,該團駐紮在蘇聯遠東地區的丘古耶夫卡,裝備當時蘇聯最先進的戰鬥機——米格-25P。1976年夏他決定駕駛米格-25叛逃,但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最近的西方國家——日本距離基地也有700公裡,接近米格-25的航程極限。即使他沒被蘇聯防空軍擊落,那麼接下來還要面對日本防空系統的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