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角「溫哥華的魚」,可以進入我的公眾號,查看以前的文章,歡迎關注。
本來想寫上中下三篇的,現在看來遠遠不夠,只好把中篇改成第二篇了。
055大型驅逐艦的下水儀式得到了中央電視臺、解放軍報等權威媒體的高調宣傳和現場直播,大部分圖片和視頻都是從地面角度仰拍的,055的形象固然顯得特別高大,但是主甲板上面的情況卻是看不到的。
比如「擲瓶禮」後同一時間從船舷上噴射而出的無數彩帶,初以為是什麼電磁拋射之類的電腦控制高科技呢,之後看到船頭高角度的俯拍才發現手段簡單粗暴很中國:一排幾十個船廠工人喊著號子用手拋的,儀式後正往上收呢。
最終網上還是流出了為數不多的幾張俯視圖,可以一窺055的秘密。但是只有前部和中部,廣大軍迷最關心的後半部還沒有一張清晰的照片。上一篇講到了飛剪艏,這篇就講講甲板上最直觀能看清楚的火炮系統。
說明,所有資料及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所有分析均為個人觀點,不存在洩密問題。
[ 主炮 ]
055艦的主炮是052D所裝備H/PJ-45A型130mm艦炮的改進型。
052D艦首主炮
自2014年052D型驅逐艦服役以來,所有的媒體都稱它的主炮為H/PJ-38型。直到今年7月初遼寧艦編隊訪問香港時052D首次向公眾開放,才被拍到火炮的銘牌,上面刻的是H/PJ-45A型。
45A型也好,38型也好,不論名稱叫什麼,它都是中國海軍最新一代大口徑艦炮,部分借鑑了俄羅斯AK-130艦炮的理念和機械部分,但最關鍵的電氣控制和瞄準隨動系統都完全是中國自己設計的。
H/PJ-45A型為了適配052D六千噸級的較小艦體,對原型樣機進行了大量的減重設計,儘量採用鋁合金部件,炮塔採用玻璃鋼隱身化防盾;取消了原設計的雙路供彈,簡化了駐退機構,並加裝了炮口制退器以進一步減輕後坐力對艦體的影響。
該炮炮身後部配有毫米波測速雷達,自動測量每發炮彈的炮口初速,閉環火控系統能夠迅速修正彈道誤差,在有效射程內達到很高的射擊精度。
即便為了適裝性而降低了部分性能指標,它在各方面性仍然達到了世界艦炮的頂尖水平:重量32噸(炮塔重量),70倍口徑、水冷、普通炮彈射程29.5公裡、射速40發/分。位於甲板下一層的自動彈藥裝填器,採用三彈鼓配置,待發彈高達120發。能夠發射對陸的殺傷榴彈、對艦的半穿甲爆破彈、多種次口徑炮彈和兩種制導炮彈,其中的超遠程滑翔制導炮彈射程達120公裡。
美國專門用於對陸攻擊的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曾計劃裝備先進的GPS制導遠程155mm對陸攻擊炮彈(LRLAP),射程達到160公裡。但是單發價格高達80萬美元,僅比射程上千公裡的戰斧飛彈便宜20萬。囊中羞澀的美國海軍不得不取消訂貨,採購射程50公裡左右的普通彈藥,讓科幻的朱姆沃爾特級形同裸奔。這同時也將最遠射程艦炮的王座拱手讓給了052D的H/PJ-45A。排第二的是美國MK45 Mod4,可發射射程110公裡的EX-171增程GPS制導炮彈(ERGM)。
朱姆沃爾特級發射LRLAP炮彈的想像圖,如今也只能想像一下了。
在制導武器高度發達的今天,艦炮似乎早已成為飛彈的備份,淪落到步兵的刺刀這樣隨身攜帶但又難得一用的境地。但是千萬不要小看這門炮,世界上能研發反艦飛彈的國家有十幾個,能設計現代制導魚雷的國家只有九個,而能研製大口徑艦炮的國家僅有美俄英法中這五常加軍械強國義大利,其中英、法分別止步於較小口徑的114毫米和100毫米。
現代艦炮系統的價格也非常昂貴,美國的MK45 Mod4艦炮,2005年時的造價為1400萬美元,到了2018財年伯克III型上單炮造價高達2600萬;2015年義大利奧託·梅萊拉127炮賣給印度的售價超過1870萬。
2015發布的世界現役主要大中口徑艦炮一覽,裡面沒有列出中國的艦炮,但中國仿製了其中的法國100毫米艦炮和俄羅斯AK-176 76毫米艦炮。
新型地炮,比如韓國自詡亞洲第一的K9自行火炮,最大射速能達到3分鐘內8發/分,爆發射速為3發/15秒,但這樣的高速也僅僅能維持3分鐘和15秒,之後就必須降低射速,冷卻炮管,它的持續射速僅為1小時內2-3發/分。
這和H/PJ-45A以每分鐘40發的速度持續發射上百發炮彈的效率是不可同日而語的。理論上052D單艦在5分鐘裡內能發射200發130mm炮彈,打擊20公裡內的10到20個陸上目標,達到一個常規炮兵營的火力密度。
很多人吐槽052D的主炮樣子難看,和MK45、奧託·梅萊拉127艦炮相比體積還大了很多。應該指出的是歐美新型艦炮為了追求炮塔輕量化,對艦炮本身的性能是降低要求的,射程、射速、火力持續性均不及中俄。
MK45 Mod4重量22噸,射速只有20發/分,在同類型艦炮中墊底,射程23km,沒有對空能力。它的彈鼓容量只有20發,一分鐘內全自動發射完畢後只能由三人制炮班人工補彈。
廣泛裝備伯克級驅逐艦的美國MK45-Mod4型127mm艦炮
奧託127/64LW重量30噸,射程24km,射速35發/分,擁有4個彈鼓56發待發彈,持續射擊能力也只有H/PJ-45A的一半左右。另外歐美艦炮都已經取消了人工操炮功能,只能自動射擊,如果系統出現故障火炮就無法使用。而H/PJ-45A保留了人工操作備份系統,這也造成了全炮體積和重量的增加。
歐洲新銳義大利奧託·梅萊拉127/64LW輕量版127mm艦炮
唯一在火炮性能上能一比的是俄制AK130,射程29.5公裡,雙管射速70發/分,採用三彈鼓180發待發彈,但是重量高達94噸,八千噸級以下根本無法安裝。而且該炮設計於上世紀70年代,年代非常久遠,在電子設備、自動化控制方面已經非常落伍。
俄羅斯無畏II級驅逐艦上的AK130主炮
軍事裝備從來都不是以美觀為第一設計要素的,需要綜合考慮武器性能、作戰效能、體積、隱身性能等各方面因素,實用性才是最重要的設計標準。最終出現在投產裝備上的一定是綜合考慮最優化的選擇,一個把手、一條折線都是有它的存在理由的。
H/PJ-45A性能全面,對空、對海、對陸俱佳,火力、射速和體積、重量兼顧,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隨著052D下餃子般地下水、服役,配套的H/PJ-45A已經相當成熟。在055大驅上,我們看到的是它的改進型,從外觀上看最明顯的區別是:
1. 取消炮口制退器
有人會說055上的測速雷達也沒裝啊,炮口制退器是不是也尚未安裝。一般來說許多對安裝精度有嚴格要求或者精密易損的設備,會在下水後的棲裝階段才安裝到艦上,就怕下水過程中的振動和形變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主炮的測速雷達這樣尺寸較小又比較精密的設備都會如此處理。但是炮口制退器完全就是一個極其堅固的鐵疙瘩,在火炮出廠時肯定就已經安裝到位,沒必要等到下水後再裝,增加棲裝的工作量。
第12艘052D下水時的照片,主炮帶有炮口制退器,測速雷達和後面1130近防炮的雷達都未安裝
2. 炮塔的外形略有變化,取消四個切角,使側面形成完整的平面。
052D主炮射擊時,除了炮口前方的炮口焰外,炮管側面還有兩團煙霧,那就是炮口制退器向後噴出的發射藥燃氣噴流,用於抵消後坐力。
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因為055的排水量比052D增加了一倍,艦體容積大增,當初為了遷就適裝性而犧牲掉的性能得以完全實現。055的主炮恢復最初設計的雙路供彈,內部結構和火炮駐退機構得以加強,因此可以去掉炮口制退器,減小火炮迴轉部分的重量,避免炮口制退器對射擊的擾動,提高調炮速度和射擊精度。四個切角的取消,可以增大炮塔容積,適應內部結構的加強,同時減少反射面,增強隱身效果。
這其中最重要的變化就是恢復雙路供彈。雙路供彈就是有兩套獨立的供彈機、共用一套供彈轉換機構、輸彈機和發射控制機構。就好比一挺重機槍有兩名副射手一左一右給射手壓彈鏈。
對於單管炮來說,在發射同一種彈藥時,單路供彈和雙路供彈的射速是一樣的。但如果射擊過程中需要轉換不同種類的彈藥,單路供彈系統的操作流程就複雜了。首先得依靠彈種記錄裝置識別所需彈藥的位置,從待發彈鼓上甚至是彈庫中抽出該彈藥,通過供彈系統逐級輸送到輸彈機,而之前已經處於這條鏈路上的其它彈藥則必須設法移除,緊急情況下只能發射出去浪費掉,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分鐘甚至更長。用上面重機槍的比喻,只有一名副射手,一根彈鏈,要把普通彈換成曳光彈,就得從彈箱裡找出散裝的曳光彈,從彈鏈上拆下普通彈或者乾脆打光這條彈鏈,再把曳光彈一發發裝上去,壓彈鏈,拉槍栓,射擊,整個機槍組絕對手忙腳亂。
MK45-Mod 4的全系統結構圖,來自BAE系統公司說明手冊。該炮為單路供彈,主甲板以下有兩層,第一層是20發彈鼓和電氣控制系統,第二層是彈庫和下部揚彈機。
而雙路供彈系統的兩套供彈機可以事先裝填不同彈藥(055的三個彈鼓可以分別裝三種彈藥),只要停止正在供彈的一路,將轉換機構切換到另一條鏈路就可以更換彈種,基本不影響射擊速度。還是重機槍的比喻,這回有兩名副射手兩條彈鏈,一條裝的是普通彈,一條是曳光彈,而且這挺機槍還開掛能雙向輸彈。切換彈種時只要抽出一條彈鏈,從另一邊壓入另外一條即可,這速度可比F1進站換胎還快。
雙路供彈在實戰中意義重大,比如055艦正在轟擊灘頭支援兩棲登陸作戰,忽然有一群敵方快艇從隱藏的島礁後面殺出來。這種千鈞一髮的時刻可能連裝訂反艦飛彈的時間和距離都不足,主炮如果能在數秒內從對陸殺傷榴彈切換為對艦半穿甲爆破彈,憑藉它的巨大威力和極高射速,則可以從容地像點名一般逐個敲掉來犯之敵。
[ 近防炮 ]
055大驅在前甲板垂直發射裝置之後的平臺上,裝有H/PJ-11型11管30毫米近程防禦速射炮。從目前流出的畫面看似乎沒有什麼新的變化,只是尚未安裝頂部的釐米波雷達和光電跟蹤裝置。
這門世界近防炮之王,如今在中國海軍已經白菜化,遼寧艦裝有3座,052D驅逐艦從第9艘開始裝備1座,四千噸級的054A護衛艦從第17艘開始兩舷各裝一座。
H/PJ-11型是中國的第三代近防炮,由H/PJ-12型7管30毫米炮發展而來。中國的730近防炮已經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和著名的美國密集陣系統、荷蘭守門員系統不分伯仲,而這門1130近防炮則大大超出了現役所有其它同類產品,獨步天下。來看看它為什麼能這麼霸氣。
超高射速:1130炮開創性地採用了11管加特林式機關炮,射速高達每分鐘11000發,每秒發射166發!最新批次密集陣、國產730和守門員系統射速都在每分鐘4500以下,1130炮以同樣的外能源驅動體制,在一座炮身上多集成4根炮管,速度提高一倍還多,這在機電設備、機械結構和工藝、材料上的進步是非常巨大的。
之前的射速冠軍,俄羅斯的AK-630 M2和卡什坦彈炮合一系統,能達到每分鐘一萬發,它們都是依靠兩門六管炮並聯實現高射速的,這種並聯方式同時開火會產生振動幹擾。而且俄式30毫米炮彈為了三軍通用,採用的是短彈,初速低、散布大、彈道彎曲,射擊精度不高,產生的彈幕有很多漏洞。
驚人威力:1130炮的口徑是30毫米,發射脫殼穿甲彈,初速、射程、彈道性能和彈丸威力比美、俄高出一大截。密集陣的20毫米炮有效射程只有1500米,1130炮超過3000米,它的彈藥動能足夠貫穿反艦飛彈的半穿甲戰鬥部。
充足備彈:1130炮大幅度增加了攜彈量,從730炮單側700發彈箱增加到兩側各一個備彈1280發的彈艙。相比之下,密集陣備彈1550發,守門員備彈1190發,卡什坦備彈1000發。按一輪射擊平均耗彈200發計算,1130炮可以抗擊12批目標。
先進火控:1130炮的雷達、光學、紅外線追蹤系統都集成在炮座上,隨動於炮管,抗幹擾能力很強。火控系統可同時跟蹤處理40批目標,超過密集陣和守門員的處理能力一倍以上。它採用大閉環火控原理,系統能夠跟蹤測量已發射彈丸(反射面積僅2平方釐米)的飛行軌跡和彈丸存速,實時修正脫靶量,每發炮彈都比上一發有更高的命中率,火控水平非常高。
1130炮擁有超高射速、大威力彈藥、超大容量的備彈和先進的火控,使它成為第一門可以有效抗擊4馬赫級超音速掠海反艦飛彈的近程炮系統,在測試中實現了96%的攔截成功率。
美國海軍一直質疑密集陣對付新一代反艦飛彈的效能,因此逐步在其主力伯克級上撤裝密集陣,同時更傾向於用海拉姆、ESSM海麻雀等短程飛彈來進行反導,射程更遠、威力更大、能同時對付多個目標。當然更大的原因是美國海軍一直獨霸全球,它幾乎不相信有哪國海軍膽敢向美國軍艦發起進攻。
在波斯灣執勤的梅森號,攝於2005年1月2日,為2003年入役時的狀態,前後都沒有安裝密集陣
但在如今的非對稱作戰中,情況發生了變化。去年十月份在曼德海峽執勤的伯克級梅森號(DDG-87)兩次遭到葉門胡塞武裝從岸上發射的伊朗制「努爾」反艦飛彈襲擊。10月9日,胡塞武裝先後發射了兩枚「努爾」飛彈。梅森號應對迅速,發射了兩枚標準2中程艦空飛彈和一枚ESSM近程艦空飛彈進行攔截,同時啟動電子幹擾並發射了箔條幹擾彈。最終兩枚來襲飛彈墜入海中,美國官方沒有證實到底是攔截成功還是飛彈自行墜海。不論如何,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在實戰中垂直發射艦空飛彈攔截反艦飛彈。
在紅海執勤的梅森號,攝於2016年8月3日,即襲擊前兩個月,後甲板機庫上方已加裝了密集陣
10月12日,梅森號再次遭到兩枚飛彈襲擊,第一枚墜海,第二枚在13公裡的距離上被飛彈攔截。
雖然這兩次攻擊中美國海軍都表現出了非常高的戰鬥素養和戰備水平,但是也應看到其中暴露出的重大隱患。「努爾」飛彈仿製自中國C-802反艦飛彈,僅為上世紀90年代技術水平;胡塞武裝更只是半政府軍的性質。面對這樣的對手,號稱可以同時抗擊12-16個目標的伯克級都要使出渾身解數,左遮右擋,軟硬兼施,才堪堪躲過兩枚間隔發射的老式飛彈攻擊。如果對手是中國這種重量級別,以多種超音速飛彈發動海空一體化飽和攻擊,梅森號的生存機率實在是堪憂。
另一個問題就是費效比,梅森號發射的兩枚標準2單價124萬美金,一枚ESSM單價246萬美金,加在一起就是494萬,而「努爾」反艦飛彈的單價可能不足50萬美金。但是為了保住價值20億美金的伯克級,美軍艦長咬咬牙也只好發射飛彈了。
有鑑於此,美國海軍近年來重新在所有伯克級上配備一門密集陣作為最後防禦,而密集陣對付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效能是大大低於1130炮的。中國海軍在裝備了730炮之後馬不停蹄地研製出了更新一代的1130炮,現在看來還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 幹擾彈發射器 ]
在055艦後部直升機庫頂端,兩舷各裝有兩部726-4A型幹擾彈發射裝置。
這是中國海軍標準的無源電子戰系統多功能干擾發射裝置,裝備從遼寧號航母、071船塢登陸艦到052B/C/D驅逐艦、054護衛艦在內的幾乎所有新一代大中型戰艦。它採用模塊化配置,按載艦大小每座具有3x6管、4x6管等組合方式,可以混合裝填紅外、煙幕、釐米波箔條、毫米波箔條和水聲等多種幹擾彈,應對各種雷達、光學、水聲傳感器制導武器。它具備全自動作戰能力,系統自動選擇彈種、數量,自動裝訂引信,自動發射。
052D裝備的726-4型正在發射幹擾彈
在055上,唯一的變化是火箭發射器的身管外包上了一層外殼,增強了隱身性能。4座24管發射器備彈高達96枚,在世界大型戰艦中都是備彈最多的,和電子對抗幹擾系統配合,具備高冗餘度的抗飽和攻擊能力。
對比一下美國伯克級,它每舷各裝備4座MK-36 SRBOC型6管箔條/紅外幹擾彈發射裝置,以及兩座雙聯裝MK-53 NULKA主動式誘餌發射系統。均為固定式,數量比055少一半,彈藥通用性和靈活性也不及726-4A。
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上的MK-36和MK-53 NULKA發射裝置
[ 反蛙人系統 ]
在055艦上還有第二種火箭炮,那就是後部垂直發射裝置舷側安裝的CS/
這是一種10管輕型自衛武器,與俄羅斯的DP-65A反蛙人榴彈發射器相似,射程50-500米,反蛙人高爆榴彈爆炸範圍達到16米,專門用於艦艇駐泊時對抗戰鬥蛙人、水下潛航器等小型低速水下目標。
全世界只有中俄有此類武器,在此之前中國主戰艦艇上只有遼寧艦裝備過,可見海軍對055艦安全的重視程度非同一般。另外這種反蛙人系統在西沙和南沙的島礁上也有部署,用於防範可能的兩棲特戰襲擊。
遼寧艦前甲板側面平臺,由遠及近依次是正在開火的1130近防炮、紅旗10近防飛彈和反蛙人火箭炮。
到目前為止,055艦上沒有發現安裝其它類型的小口徑火炮或者大口徑機槍,不排除棲裝完畢後會有其它新的發現。
總體來說,雖然火炮在大型主力戰艦上的地位日益讓位於各種更先進的飛彈系統,中國海軍並沒有因此就降低對火炮的重視程度。在多年小步快跑式的發展之後,如今厚積薄發,不經意間已經在多個子系統上達到世界頂尖水平,處處以最壞的戰場情況為基準,用一塊塊堅固的基石構造起全面、均衡、實用、強大的055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