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055大驅的一點解讀(四)- 動力系統

2021-02-28 溫哥華的魚

點擊右上角「溫哥華的魚」,可以進入我的公眾號,查看以前的文章,歡迎關注。

中國的新一代大型驅逐艦被命名為055型,「055」這個數字本身也具有重大的意義,它代表中國海軍艦艇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動力系統。今天就來聊一聊055的動力系統。

說明,所有資料及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所有分析均為個人觀點,不存在洩密問題。

【 中國驅逐艦的型號劃分 】

不太熟悉中國海軍驅逐艦型號的人肯定對那些紛繁的型號、改型、級號感到一頭霧水。1971年入役的105艦和2006年入役115艦,完全是兩個時代的產物,為什麼都屬於051型;而1994年入役的112艦比115艦早了12年,卻是052型;之後一口氣推出了052B、052C、052D,從噸位到尺度及武器又和052完全不同。如果再加上廣為媒體和軍迷熟知的旅大級、旅滬級、旅海級、旅洋級、旅洲級,就更亂套了。

實際上中國海軍是按「型」來劃分的,英文是Type。官方命名規定裡沒有「級/class」這個概念,也沒有遵循用首艦來命名整個級的國際慣例,所有的級都只是北約賦予的代號。比如「168」號廣州艦,北約命名為旅洋I級,又稱廣州級,它的中國官方稱謂是052B型。當然進口的現代級是個例外,按照約定俗成的國際叫法稱為「級」。

順便提一下中國的核潛艇,平時一直說的091/092、093/094型,官方型號最後一位數是用羅馬數字表示的,即應該寫成09I/09II、09III/09IV型。不用問為什麼,軍方規範裡就是這麼定的,和其它所有水面艦艇及常規潛艇都不同,誰讓核潛艇是國之重器呢!

中國這種命名習慣繼承自蘇聯海軍。在前蘇聯,現代級的官方稱謂是956型大型驅逐艦,無畏級則是1155型大型反潛艦。現代級和無畏級都是採用首艦名的北約代號。在西方海軍大國裡,英國和德國採用類似的規則,比如謝菲爾德級官方稱謂是42型(Type 42)驅逐艦。

而中國驅逐艦的這個「型」是按什麼規則來劃分的呢?那就是今天的話題,按軍艦的動力系統。雖然官方從未明確公布過這樣一個規則,但這個規律是自第一型國產驅逐艦051型開始到現在一直客觀存在的。

【 051/051B/051C型 - 蒸汽動力 】

051型是國產第一代飛彈驅逐艦,根據海軍命名規範,「05」是中國海軍序列中賦予驅護艦的型號段,「1」則是第一型國產型號。之前的鞍山級四大金剛官方型號是6607型,那還是採用「六·四」協定年代老式的命名規則。

051型以蘇聯50年代的「科特林」級驅逐艦為藍本自行設計建造,從上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是中國海軍的頂梁柱。它採用的是蒸汽動力,以4臺鍋爐驅動2臺453型蒸汽輪機(仿自「科特林」級的TB-8蒸汽輪機),總功率7萬2千馬力,動力充沛。江南廠造的051型在試航中曾經達到過38節的超高航速!

受當時國力和科技水平的限制,這種帶有二戰風格的驅逐艦剛問世就已經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以致出現了1985年3千噸級的133艦衝擊2萬6千噸級的伏龍芝號這樣悲壯的一幕。

和現代其它先進動力系統相比,歷史悠久的蒸汽動力有兩大缺陷,一是啟動備航時間長,因為得等鍋爐裡的水充分加熱,整個系統達到功率峰值可能需要長達十幾個小時才能出港,動力響應遲緩,加速慢;二是體積大、重量重,管路設備複雜。

但是它也有很多優點:單機功率大,燃油效率高,可以使用劣質燃料,造價低;對早期中國海軍來說更重要的是技術成熟,對可靠性和勤務性早已吃透,而且生產力量雄厚,完全不受制於人。在消化吸收引進的先進動力技術之前,蒸汽輪機是我國大中型艦艇唯一的動力來源。

1997年下水的167號深圳艦,在90年代大裁軍的背景下是作為051型的改型申報立項的,因而被命名為051B型。但實際上它是全新的設計,和老的051型沒有什麼聯繫。作為六千噸級以上大型艦艇的開路先鋒,167艦在嘗試艦體大型化、模塊化設計的同時選用了成熟的蒸汽動力,一方面是因為當時國產艦用燃氣輪機遲遲無法突破技術瓶頸,無機可用;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維持大連造船廠的蒸汽輪機動力生產線,為航母、核潛艇必須的蒸汽動力保持工業基礎和技術經驗。

051B型採用了比較少見的柴蒸交替動力(CODOS),巡航時採用2臺省油、啟動加速快的柴油機,8848馬力;高速航行時採用2臺453B型蒸汽輪機,總功率9萬4千馬力,達到30節航速。改進後的453B體積縮小,自動化監控,熱效率高,排煙量小,以致167艦一度被認為採用的是燃氣輪機。

2004/05年下水的115/116號驅逐艦,沿用了051B的艦體設計和動力系統,裝備了引進的俄制「裡夫」改進型艦載防空飛彈系統,服役於北海艦隊,它被命名為051C型

當時採用燃氣輪機的052B/C已經下水,更晚出現的051C又用回蒸汽動力,這種表面上的倒退曾引起不少疑惑。這是當時中國的國情、軍情決定的:052B/C雖然先進,但採用的是進口動力,而且數量不足;新研發的國產相控陣系統也仍處於實驗和改進階段,在當時的國際形勢下由大連廠採用成熟的051B艦體、動力以及進口防空系統建造051C,可以快速形成戰鬥力,緩解北海艦隊的防空壓力,為首都防空圈提供成熟可靠的區域防空能力,同時也作為國產防空系統的備份。

【 052/052B/051C/052D型 - 柴燃動力 】

052型是第二代國產驅逐艦, 80年代開始設計,91年首艦112號哈爾濱艦在江南廠下水。得益於當時中西方準盟友的蜜月關係,該級艦引進了相當多的進口先進武器設備,是中國首艘配備自動化作戰指揮系統、現代化艦對空飛彈系統、拖曳變深聲吶以及雙機庫的軍艦,代表了90年代中期我軍水面艦艇的最高技術水平,對中國軍艦的設計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052型裝備了兩臺美國通用動力公司的LM2500型燃氣輪機以及兩臺德國MTU 的12V1163型柴油機,構成當時世界一流的柴燃交替動力(CODOG)方式。

大名鼎鼎的LM2500,是世界上最成功、最優秀的艦用燃氣輪機,美國海軍水面主戰艦艇除航母外幾乎清一色採用該機,全球裝機量超過兩千臺。它以C-5A戰略運輸機的TF-39渦扇發動機為原型,單機功率高達25500馬力,而最新的LM2500+G4已經提高到47370馬力。

燃氣輪機的優點幾乎都對應了蒸汽輪機的缺點。首先就是重量體積小、功率大,同等功率的體積只有柴油機的1/3,蒸汽輪機的1/5-1/10,非常便於艦艇動力系統的分散布局,避免因為戰損而一鍋端,失去全部動力。其次是啟動、加速迅速,1-2分鐘就可以達到最高轉速。另外沒有龐大複雜的蒸汽管路,維修便利,可靠性高。LM2500的大修間隔長達1萬5到2萬小時,052B在受到禁運配件緊缺的情況下服役20多年從來沒有大修過發動機,可靠性高得驚人。

燃氣輪機的缺點則是技術複雜,價格昂貴;油耗較高,特別是低工況下油耗沒有顯著下降,經濟性較差;對進氣排煙管道的設計要求很高。為此艦船設計師將柴油機和燃氣輪機相結合,低速時運行經濟性好、但單機功率有限的柴油機,高速時使用功率強大的燃氣輪機,令它們的優勢互補,實現大續航力和高航速的完美結合。

值得一提的是,長期以來112艦和113艦的燃氣輪機一直被認為是不同的:112艦是原裝的LM2500,113艦因為緊隨而來的西方禁運,只能用烏克蘭進口的GT25000型燃氣輪機代替。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兩艦的煙囪不同,113艦採用了之後052B/C上常見的圓筒型煙囪。

但實際上兩艦都安裝的是LM2500,當年從美國一共進口了五臺,除一臺留作培訓和實驗外,另外四臺分別裝到了112和113艦上。113艦因為稍後建造,充分吸取了112艦燃氣輪機裝艦時碰到的種種難題,安裝得十分順利,而且採用了降低紅外輻射強度的煙囪設計,所以外觀不同。

112艦在後來的大修時也改用了這種如今成為中國驅逐艦標配的煙囪

在051B167號之後出現的就是俗稱江南四劍客的168/169、170/171四艦,它們基於052的艦體設計放大尺度,採用隱身化、模塊化設計,分別被稱為052B型052C型。這兩型不是後繼發展替代的關係,而是幾乎同期建造、採用相同艦體和動力系統的兩種不同構型。


052B是多用途驅逐艦,反艦、反潛、區域防空各方面比較均衡,類似日本的高波級、秋月級通用驅逐艦。

052C則是劃時代的主動相控陣專用防空驅逐艦,類似於金剛級。


兩型艦採用052型相同的柴燃交替形式,都是兩臺燃氣輪機搭配兩臺巡航柴油機。因為90年代的西方軍事禁運,中國失去了 LM2500的來源,於是從烏克蘭進口了10臺當時唯一可獲得的UGT-25000燃氣輪機,單臺功率3萬3千馬力,比LM2500高出45%。4艦用去了8臺,只剩下2臺備份。柴油機則採用了是陝柴引進生產的MTU20V956型,比052上的MTU1163功率提高了50%。這兩個指標都和052C/D相對於052所增加的排水量比例相適應。

整個90年代,中國海軍只建成了2艘052加1艘051B驅逐艦,整個2000年代也只建成了052B、052C和051C各2艘,20年間只有區區9艘,卻有5個型號,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制於艦用發動機的艱難發展。動力不足,排水量、吃水、長度、寬度都上不去,電力也會不足,連帶的武器系統、雷達電子設備都受到限制。

為此,引進UGT-25000之後國內組織開展了國產化工作,對其進行了一系列適裝性改進,其中一臺2010年被安裝在169艦上代替原裝發動機,遠赴亞丁灣執行護航任務,經受了高負荷運作的考驗。這一階段耗時相當長,052C的3號艦是在171號之後7年後的2010年才下水的。隨著國產艦用燃氣輪機進入批量生產,發動機的瓶頸被徹底突破,海軍結束了長期的小步快跑式發展,才開啟了如今的造艦狂潮,第二批次生產的052C都改用國產發動機。

052D是052C的深度改進型,體現了先進的 「平臺通用化、裝備模塊化」思路,總體設計保持不變,大幅改建了雷達電子系統和武備。動力方面仍然沿用052C的成熟系統,國產化的UGT-25000加國產化的MTU20V956。052D的設計建造速度非常快,首艦在052C的最後一艘6號艦後1個多月就下水了,服役時間比052C的5號艦還早半年,這在中國造艦史上是非常罕見的。

【 UGT25000?DA80? QC280? GT25000?

上面概略地介紹了國產驅逐艦動力系統的發展過程,不過有一點還沒說清楚,就是這國產化的烏克蘭燃氣輪機到底叫什麼名字。這個很重要,因為055用的就是這型,也是目前國產大型艦隻唯一可用的一型燃氣輪機。

隨便搜索一下網上的相關文章,就會發現這款發動機的叫法很多。烏克蘭原產的型號有UGT25000和DA80兩種說法,有的說是一種型號兩個名字,有的說DA80是出口型號,有的說是DA80升級為UGT25000的。


搜狐上的報導,「DA80的後續產品UGT25000」,下面說052B/C/D採用的是法國皮爾斯蒂克柴油機顯然也是錯誤的,應該是陝柴國產化的MTU柴油機;皮爾斯蒂克柴油機的國產化型號是054A護衛艦的主動力。

查了一下研發生產UGT25000的烏克蘭曙光機械設計局官網,答案就很清楚了。

UGT25000是整個系列的總稱,U代表烏克蘭,GT是燃氣輪機Gas Turbine的英文縮寫,25000表示25000千瓦的功率等級。它下面包含四個不同的子類型,DG80用於發電廠驅動發電機,DN80和DU80用於鋼廠驅動高爐空氣壓縮泵,只有DA80是用於艦船推進的。之所以子類和總稱的區別這麼大,是因為在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之前,這個系列燃氣輪機的名稱是從M3、M8、M60等一路發展下來的M80。因此嚴格來說,我國引進的烏克蘭原裝燃氣輪機,型號應該是DA80

在90年代引進DA80時,這種第四代燃氣輪機才剛剛研製成功,還很多細節地方亟待改進。負責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改進的是中船重工第703研究所,也就是哈爾濱船舶鍋爐渦輪機研究所,我國唯一一家艦用蒸汽、燃氣輪機科研單位,第一、二代核潛艇、051、051B/C型驅逐艦的蒸汽輪機都是他們研發的。

但是703所只是研發單位,自身並沒有生產能力。而且燃氣輪機的生產製造工藝要求非常高,因此燃氣輪機的熱端核心機,就是燃氣發生器部分交由中航集團下的430廠,也就是西安紅旗機械廠,現在的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動力渦輪部分交由老牌的哈爾濱汽輪機廠生產。國產型號是GT25000,去掉了代表烏克蘭的U字;也有稱作CGT25000的,加上了代表中國的C字。還有一種叫法是GT28,見703所所長聞雪友院士發表的論文《GT28燃氣輪機工業/船用衍生的技術策略研究》,這到底是內部代號還是官方名稱尚不得知,姑且還是叫GT25000吧。

在GT25000逐步提升國產化率(從60%到95%以上),性能指標不斷完善提高(從2萬五5千千瓦提高到3萬千瓦)的過程中,西安航發試圖繞過技術抓總的703所,在中航工業內自行生產該型燃氣輪機,並向海軍推介,這就是QC280。QC是中航旗下燃氣輪機的代號,如QC185。中航集團甚至考慮過收購中船旗下的燃氣輪機研發單位。因為中航的大力宣傳,在眾多國內權威媒體的報導中,大都提到國產化的大功率燃氣輪機是QC280。

但總裝和海軍並沒有接受這款「盜版」的QC280,其中既有海軍和中船長期合作的行業傳統,也有全套智慧財產權資料和研發能力都在703所的考慮。這裡牽涉到具有中國特色的國企行業保護、軍品競爭、抓總與配套、智慧財產權等等諸多方面,很難評判誰是誰非,就不在此討論了。但可以比較肯定的是,實際裝到052C第二批次和所有052D上的全部都是GT25000,而不是QC280,當然它的核心機部分仍然是西安航發生產的。

【 055型 - 燃燃動力 】

終於講到055了。055之前最新銳的驅逐艦就是052D,高速時它以2臺GT25000共7萬馬力推動滿載排水量7500噸的艦體,能夠跑出31節的最高航速,足以跟上航母編隊成為合格的帶刀護衛。而到了055,滿載排水量據估計接近13000噸,超出052D約75%,繼續採用052D的動力配置肯定不夠。

6月29日的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表示剛下水的新型驅逐艦採用的是全燃動力。這有兩層意思,一是之前很多人猜測裝4臺燃機會太奢侈,動力過剩,還是柴燃聯合,這直接就被否定了。第二就是目前的055還沒有採用全電推進。

具體的說055採用的是先進的燃燃聯合動力(COGAG),即四臺GT25000兩兩並聯,分別驅動一根主軸和一副螺旋槳。高速時四臺燃機全開,低速時只開啟兩臺或一臺。這是我國軍艦首次採用這樣的動力系統,也由此形成了第三代國產驅逐艦055型

伯克級就是典型的燃燃聯合,後期型裝四臺LM2500-30,總功率10.5萬馬力,能驅動這個九千多噸的肥短胖子跑出31節的高航速。下圖是伯克級剖面圖,藍色為進氣道,玫紅色為燃氣輪機組,左右舷各有兩臺,紅色為排氣道。055內部結構不得而知,但採用燃燃聯合動力的形式將與此類似。

全部裝備同一型號的主機,在後勤維護、並聯運行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好處,當然採購價格和油耗也很高,以前只有美蘇兩大豪門可以如此揮霍。

055使用四臺GT25000,總功率將超過15萬馬力,這就十分的喪心病狂了。作為對比,1.45萬噸的DDG-1000朱姆沃爾特級用於推進的總功率為10.5萬馬力,因為採用低阻的穿浪船型,最高航速33節。幾乎同樣配置和功率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滿載排水量6萬5千噸,可以達到25節。

055擁有如此高的功率,不知能驅動萬噸艦體跑出怎麼樣的高速。當然這絕對不是用來浪費的,驅動之外剩餘的近1/3馬力將轉換為電能用於遍布055各處的眾多相控陣雷達和電子設備,甚至還有可能裝備雷射武器、高功率微波武器等耗能大戶。

以上這些分析完全只是推測,因為相關設備都封閉在艦體內,外界無法一窺究竟。唯一外部可見的動力系統部分就是055的煙囪,它具有中國軍艦從來沒用過的形態:取消突出的煙囪,完全內埋,以保持軍艦輪廓的簡潔,減少雷達反射強度。

從下水儀式上央視拍攝的俯視畫面可以看到,055上層建築的中部從右到左有三個巨型長方形開口,最左側低一層臺階上還有第四個開口,再往後就是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後部垂直發射單元了。

2、3號口有帶X型加強筋的蓋板,這個蓋板可以前後移動(圖中2號口打開了一小部分),完全開啟後正好能填滿中間的空位。1號口尚未安裝蓋板,側面也沒有小窗。下面一張圖可以看到1號口內的部分細節,有垂直的圓形開口通向下方。

可以這樣解讀這一新穎的排氣口設計:2、3號口分別是前後2臺燃氣輪機的排氣口,側面的百葉窗用於吸入、混合冷空氣,降低排氣溫度,減少紅外特徵。3號口側面有六個百葉窗,而2號口側面因為抬高一級,只有三個百葉窗,另外在甲板上還有一個(或者最多三個,目前看不清)垂直的開口。之所以排氣口的蓋板是可以移動的,是因為低速航行的時候只須開啟兩臺或者一臺燃機,另外一組不工作的燃機排氣口就可以封閉起來,徹底消除煙道空腔產生的雷達發射。連這樣的細節都注意到,可見055隱身性能達到了非常高的水準。

1、4號口分別對應兩臺燃機的進氣口,只是1號口的蓋板還沒安裝,形式應和4號口的蓋板相同,上面有左右並列的兩個艙口蓋。和052B-D型的進氣道頂部相似,這兩個封閉的艙口蓋是用於檢修進氣道的,並沒有格柵之類的開口。4號口側面有4個方形窗口,1號口側面沒有,但甲板上有四個垂直的方形窗口相對應,這些才是進氣口。進氣道內部的空間還需要安裝空氣過濾裝置,去除海鹽等雜質,為燃機提供清潔的空氣。

052C發射反艦飛彈的畫面,從這個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進氣道結構頂部斜面上的方塊是封閉的蓋板,它只是維護進氣道的檢修口,不用於進氣。

可見1號和4號、2號和3號是分別對應一致的。那為什麼一定是2、3號口是排氣口,1、4號口是進氣口,而不能反過來呢?因為進氣口吸進的是冷空氣,對進氣道沒有什麼結構上的要求,可以用格柵作為雷達反射屏障;而排氣口排出的是高溫燃氣,加裝任何格柵都需要進行耐高溫處理,既不現實也沒必要,只能是一個圓洞,在隱身性上是個很大的反射腔體。而且排氣口必須比進氣口高,以防止排除的廢氣被再吸入,影響燃機工作。

至於為什麼4號口要低一層,一是為了保證後部垂髮的射界要求,二也是為了減少上層建築的側面投影。

放眼全球,只有美國最新的隱身設計朱姆沃爾特級有類似構造。

朱姆沃爾特級的煙囪完全內埋於一體化封閉上層建築頂部

伯克級自Flight IIA型DDG-89「馬斯廷號」號開始,也採用了這種埋入式煙囪設計,強化隱身性能。當然它的煙囪建築本身還是高高凸起的,沒有和其它上層建築融合在一起,隱身效果和055比還要遜色很多。

DDG-88「普雷貝爾號」,採用的是傳統的圓柱型突出煙囪

DDG-89「馬斯廷號」號,排氣口完全縮在了圍殼裡,煙囪頂部是平的,藍框部分是進氣口。

順便說一句,伯克級的進氣口分別位於前煙囪的側前方和後煙囪的側後方(上圖藍框處),這種兩側進氣的方式防護性較差,進氣流場受海面側風的影響較大。而中國軍艦從052B開始採用的都是獨立的中置進氣道結構,進氣口朝後並被煙囪遮擋,雖然佔用了一定的艦體長度和空間,但防護性能更好,受外界環境影響更低。055上依然採用的是這樣的中置形式,不過進排氣道完全整合在了上層建築裡。

052D的進氣道結構

可能有人會說,DDG-1000和女王級航母都採用了全電推進系統,比055的燃燃動力先進了一代。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

對的一半是,全電推進確實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推進方式。它由燃氣輪機等原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通過綜合電力系統儲能和智能分配,高效均衡地向動力、武器、電子等各個系統送電,由電動機直接驅動螺旋槳產生。

傳統的機械推進方式中,動力和發電是兩個獨立的系統。原動機通過沉重複雜的減速齒輪箱和傳動軸帶動螺旋槳旋轉,全部都是剛性機械連接,佔用了大量空間,而且震動大、噪音高。電力則由專門的柴油機組驅動發電機發電,不僅多了全套的設備,而且效率低下:如果艦艇正處於低速巡航狀態,主發動機只需以低功率運行;而為了搜索探測海空目標,雷達等電子系統處於全功率狀態時耗電量非常大,柴油發電機組則必須滿負荷運轉。

軸隧:從機艙一直延伸到船尾,長度達到船長的2/5,可見軸系需要佔據多大的空間

全電推進徹底解決了這些問題。它的原動機和推進系統分離,以電纜代替了機械傳動裝置和各種液汽管路,電動機甚至可以和螺旋槳一起布置在舷外吊艙裡,節省了大量空間和重量,極大地提高了艦體整體布置的靈活性。

由電動機直接帶動螺旋槳,不受原動機的運轉狀態影響,可以實現無級變速,起動加速性好,制動快,正反車切換迅速,增強了艦艇的機動性。

通過綜合電力系統的智能管理,可以儘量讓原動機處於最佳工況,綜合調配全艦的所有能源;高耗能武器/電子系統和高速驅動之間的能量分配也實現了最優化,可以有效減少油耗,提高效率。

綜上可見,全電推進系統中的原動機、電動機等部件都是現有技術設備,它的先進理念的核心就在於綜合電力系統。在這方面,中國的技術水平領先美國十年以上!這就是那沒有說對的另一半。

為國產航母研發了電磁彈射、阻攔系統,為AIP潛艇研發了供電系統,為下一代核潛艇研發了綜合電推系統的國寶級海軍電力工程專家馬偉明院士,多次在採訪時中表示,中國的綜合電力系統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一步到位採用第二代先進的中壓直流體制。英國45型驅逐艦和美國的DDG-1000等西方全電推進戰艦採用的均是第一代中壓交流綜合電力系統,一字之差,存在著體積重量偏大、系統效率偏低、供電連續性不高等缺點,可靠性較差。

45型驅逐艦服役後多次發生動力系統故障,特別是在海灣地區等熱帶環境,燃氣輪機功率衰減,為維持推進電機的輸出功率,柴油發電機組不得不超負荷運轉,最後宕機,導致全艦失去電力和動力,癱瘓在海面上等待拖救。這是整個中壓交流體制和系統設計上的缺陷,如今治標不治本的補救措施是切開艦體換裝更大功率的柴油機組。

DDG-1000也是故障不斷,剛海試3個多月就需要將艦體水線位置切開以修復一臺推進電機;服役後的第一次出航駛往母港聖地牙哥港的途中更是發生換熱器故障,完全失去動力,不得不拖往巴拿馬等待維修。

「(他們目前)才開始做預研中壓直流,要趕上我們是十幾年以後的事情。(一項技術)領先不領先,先進不先進不是自己說的,需要世界同行評價,標準是客觀存在的」 - 馬偉明語。

馬偉明少將(右)正在組織指揮電磁彈射試驗,時任海軍司令員吳勝利親自為他打傘,海軍政委苗華在旁邊肅立聆聽。

目前沒有可靠的證據證明055採用了全電推進系統,但它肯定採用了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來管理全艦的電力儲存和分配。也就是先搭好了先進的內部電力系統構架,將來在055第二批次或者改進型上肯定能夠看到更加先進的國產全電推進系統。

「055型驅逐艦採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艦船綜合電力系統應該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 馬偉明語。055下水儀式時,馬偉明到場參加,這也很說明了問題。

055正是因為擁有如此強勁的動力,搭配如此先進的綜合電力系統,終於讓中國主戰艦艇徹底擺脫了困擾多年的「心臟病」,得以用最優化的艦體尺度、最先進的雷達電子設備和最強悍的武器系統,打造出海軍夢寐以求的「目標艦」。

相關焦點

  • 對055大驅的一點解讀(六)- 垂直發射系統
    這應該是關於055的最後一篇了,前面五篇分別解讀了055的身材(總體艦型)、心臟(動力系統)、眼睛(電子系統)、出生(下水過程)和盾牌(火炮系統),今天來講講它的長矛(飛彈系統)。要談055的飛彈,首先得談它的垂直發射系統,因為中國海軍已實現了飛彈垂直發射化。
  • 對055大驅的一點解讀(二)
    在055大驅上,我們看到的是它的改進型,從外觀上看最明顯的區別是:1. 炮塔的外形略有變化,取消四個切角,使側面形成完整的平面。除了外觀上的變化,因為055的排水量比052D增加了一倍,艦體容積大增,當初為了遷就適裝性而犧牲掉的性能得以完全實現。055的主炮恢復最初設計的雙路供彈,內部結構和火炮駐退機構得以加強,因此可以去掉炮口制退器,減小火炮迴轉部分的重量,避免炮口制退器對射擊的擾動,提高調炮速度和射擊精度。四個切角的取消,可以增大炮塔容積,適應內部結構的加強,同時減少反射面,增強隱身效果。
  • 中華神盾艦7年下水2艘 055大驅為何1年就亮相6艘?
    萬噸大驅據分析最大排水量可能超過12800噸,是052D型驅逐艦的約2倍;裝有112個艦載武器垂直發射單元,比052D型多了48個;採用4臺燃氣輪機做主動力裝置,比052D型多2臺;可使用海紅旗-9B艦空飛彈、鷹擊-18反艦/陸攻巡航飛彈、魚-8B反潛飛彈、「一坑四彈」新型點防空飛彈,甚至還可能裝備紅旗-26海基反導飛彈。
  • 海軍文庫 | 日本最新大驅「摩耶號」下水,是中國055的對手嗎?
    作為鄰國,我們關注的重點,當然是「摩耶號」的技戰術性能、在海自中承擔的戰役任務、尤其是與我軍055型大型驅逐艦「南昌艦」的性能的對比,所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我們不直接進行參數堆砌的對比,我們從戰艦的設計用途,在艦隊中承擔的任務來分析對比「摩耶號」和「南昌艦」大驅。
  • 中美驅逐艦較量,055大驅VS阿里伯克,到底誰是全球最強驅逐艦?
    那麼,這是否055驅逐艦的垂髮系統落後於美艦的MK-41垂髮系統,答案當然是否定的。055驅逐艦的大口徑垂髮系統可以說是全球最先進的,目前所使用的飛彈種類暫時較少,完全是「彈」自身的問題。通過增加飛彈裝填密度,以此提高軍艦抗飽和攻擊的能力,是發展「一坑四彈」的原始動力。
  • 紙上談兵:國產055大驅和能帶500枚飛彈的基洛夫級究竟哪個更厲害?
    題圖:基洛夫級二號艦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原伏龍芝號)在今天,中國海軍的發展可謂是欣欣向榮,055型萬噸級大驅為代表的新一代國產主戰艦艇未來可期
  • 國產055大驅2號艦下水:日本很悲催,新神盾艦剛造就落後!
    大驅的2號艦在江南造船集團長興島基地順利下水。目前已經確認的,中國已經有2艘055大驅下水,4艘055大驅在建。其中在江南造船廠,2014年12月055大驅1號艦開工,2號艦2015年10月左右開工,5號艦2017年11月開工;而在大連造船廠,3號艦2016年8月份開工,4號艦2016年11月開工,6號艦2017年12月開工。
  • 中國055大驅的對手來了!日本萬噸大驅「摩耶」號下水,哪些技術令人眼紅?
    同時,更不用說,055型大型驅逐艦在態勢感知能力上還要更勝一籌,畢竟咱們在該級艦上配置了雙波段雷達、集成式的電子支援與對抗系統,可能初步完成了綜合射頻系統的建設。055大驅的未來之路會更加寬廣不過,雖然這一階段日本海自的「摩耶」艦和咱們的「南昌」艦在承擔的任務上各有側重,在具體的技戰術性能上也算是各有千秋,而咱們的「南昌」艦總體超出,
  • 局座「擊沉」29艘朱姆沃爾特之後,055大驅成為世界第一?
    (圖源 現代海軍)去年6月28日,055大驅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055大驅目前是我國也是亞洲地區最大的驅逐艦。(圖源 chinatimes)網友們只要一提起055飛彈驅逐艦,就會習慣性的在她前面加上一個「大」字——055大驅。
  • 055萬噸大驅2號艦拉薩號強勢入列北海艦隊為航母再添帶刀護衛
    近日,055萬噸大驅2號艦拉薩號出現在北部戰區海軍(北海艦隊)的重要基地——山東青島古鎮口軍港。據可靠消息稱,拉薩艦已經完成服役前必經的一系列複雜海試工作,就等著舉辦正式的服役典禮,便可正式編入北部戰區海軍(北海艦隊)驅逐艦第一支隊,為這支"共和國長子"部隊再添新丁!055萬噸大驅2號艦拉薩號
  • 中國第4艘055大驅試航在即,到底造多少艘才夠用?
    從首艘055亮相到第四艘即將試航,才過去數年時間,建造速度非常快,為何中國海軍會如此「著急」?此次被拍到已經回到老廠區的055驅逐艦是我國首批四艘055的最後一艘,作為一款應用了大量新技術、大噸位的全新一代驅逐艦,055卻不同於以往小步快跑的節奏,從一開始就直接批量生產;這也讓許多軍迷朋友們擔憂,會不會步子邁的太大了?
  • 用這挑戰055大驅?日本的海上「多面手」秋月級通用型驅逐艦
    前不久剛提到我們的055大驅,這就來了最新消息,正在建造中的中國055大驅艦艏疑似曝光,而且有分段合攏的消息,預計最新的055大驅下水指日可待。▲055大驅是否跟此圖相像,不久就能揭開謎底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今天讓我們先來看看本子的海軍新一代秋月級通用驅逐艦的實力如何
  • 我國向馬來西亞交付首艘瀕海任務艦 — 比055大驅還要霸氣
    這次接收的「短劍」是採購的四艘瀕海任務艦的首艘,在2018年7月開工,在2019年4月就下水了,從籤合同到接收首艘只用了2年多,二號艦預計在今年4月份交付,其餘兩艘也預計在2021年中交付,由此可見中國船廠的效率有多高。也有分析稱,速度這麼快可能是海軍為後備人才隊伍用來「刷經驗」的,攢夠經驗,點滿技能點,就開始憋大傢伙。
  • 號稱超越055大驅,這一細節暴露致命弱點
    隨著宙斯盾防空系統等艦隊區域防空系統的發明,驅逐艦迎來了新的春天,美國率先將宙斯盾防空系統裝備在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上,讓宙斯盾驅逐艦成為新時代海軍的必備艦艇,各國紛紛跟風,或者從美國購買,或者自行研發,為自己的艦隊配備了裝備有類似區域防空系統的驅逐艦
  • 055萬噸大驅現身中俄聯合軍演,俄羅斯海軍怕是眼都看綠了
    系列的「一坑四彈」設計,實際攻擊效率完全不亞於任何一艘宙斯盾戰艦。 由於055級配備了集成了各種系統天線和探測器的主桅杆,首次把主要電子戰裝備通過嵌入式開放系統集成到多傳感器有機集成系統中,所以055級也幾乎具備了一些高性能陸基雷達基地的功能。
  • 兩個時代的戰艦罕見同框,055大驅與光榮級,曾經羨慕現在更強
    與此同時也有網友吐槽,咱們的055大驅愣是被拍成飛彈艇的大小。當然,這主要是因為角度問題。這個角度,即便是把055大驅換成遼寧號航母,也是這個樣子。咱們就不要去計較太多,反正國內攝影師拍出來也是如此。作為兩個不同時代的產物,一個見證了曾經的輝煌,一個代表了當今的榮耀,同框照可謂是讓人感慨萬千。
  • 第二艘萬噸大驅登場,全球最強驅逐艦非中國莫屬
    可以講,第二艘055大驅的曝光將意味中國海軍055大驅正式進入到了下餃子高速建造的階段。中國海軍在「全球第一防空艦隊」這一終極目標上大踏步的向前飛奔!下面我們就對中國海軍055大驅的大致性能進行解讀,看看055大驅留給我們軍迷哪些振奮的特點。第一振奮點:隱身外形。055大驅的設計外形完全靠攏美國的伯克級驅逐艦和日本的愛宕級驅逐艦,其外觀完全向隱身進行靠攏。
  • 055抄底曝光真正實力,美專家:中國藏太深
    儘管衛星看起來高不可攀,但我國如今已經具備了反衛星能力的裝備,便是海軍的055驅逐艦。近日,央視的《兵器面面觀》首次披露了055大驅鮮為人知的一大能力,不僅能防空反艦作戰,還具備"反低軌衛星"的能力,實在讓人驚詫。055萬噸驅逐艦是我國第一艘實現全面技術反超的先進驅逐艦,其自身擁有1.2萬噸的排水量,配備國產四面形相控陣雷達。
  • 055大驅直接發射東風17還擊
    3D兵器譜·055型驅逐艦2017年6月28日,對於中國海軍乃至中國國工業都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傳聞已久的中國新一代萬噸大驅055型首艦在江南造船廠隆重下水。其全新的設計、巨大的噸位、強大的攻擊力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領先地位。而這艘萬噸大驅不僅是中國海軍走向遠洋的標誌型艦艇,更寄託了中國趕超世界的雄心。
  • 第二艘055驅逐艦即將交付?首批八艘已經全部現身,055A何時出現?
    最近有消息稱,我國第二艘055驅逐艦拉薩號已經離開船廠,即將正式入役,如果消息屬實的話,這也將是我國第二艘正式服役的萬噸大驅。,也就是說我國055的三號艦四號艦,也非常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左右正式服役。相信大家也已經注意到,目前首批8艘055型驅逐艦在全部現身之後,似乎建造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事實上也很有可能就是如此,而從第9艘開始,055大驅很有可能將會迎來重大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