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環球時報》英文版報導,在中央電視臺軍事節目中,在解放軍南部戰區某海軍航空兵基地,出現了一架新型的空警-500中型預警機,與此前已列裝的空警-500預警機相比,它有一點顯著的不同之處——即在機頭上方加裝了一支長長的針狀探管,據分析這應該是加受油裝置。該系統的配備可以使飛機接受空中加油並大大擴展其航程和續航能力,特別適合南海區域這樣遠離大陸數千千米的遠海區域作戰。
央視報導的空警-500海軍型預警機,圖中機頭上方長長的加受油管和探頭清晰可見
作戰範圍大大擴展
空警-500是以國產運-9新型中型戰術運輸機為平臺研發的新型中型預警指揮飛機,運-9運輸機使用4具渦槳-6C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飛機的飛行時速約為550千米/小時,最大續航距離達到了7800千米。空警-500由於在運-9的基礎上加裝了大量機載設備,同時由於加裝碟形預警雷達天線,大幅改動了其原有氣動外形,飛行阻力大幅增加、飛機油耗顯著增大,因此航程數據相比運-9顯著下降,僅為5700千米,留空時間12小時。
對於南海海域這樣的遠海防區而言,距離大陸距離1500~2000千米,以渦槳飛機的速度而言,光往返就需要六七個小時,超過了留空任務時間的一半,一旦起飛出動前往南海(譬如南沙群島島礁),真正的滯空任務時間可能只有2~3個小時,這對於需要長時間滯空為戰鬥機群提供C4I支持的預警指揮飛機而言,是遠遠不夠用的。
因此,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部隊對空警-500的需求與目前空軍航空兵部隊是有明顯區別的,在遠航和續航力上給空警-500提出了比空軍高得多的要求。這就是海軍航空兵裝備安裝了加受油裝置的新型空警-500H預警機的主要原因。
仍處於測試試用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機頭上方加裝了長長的受油探頭和受油管的空警-500H海軍型預警機並沒有塗敷淺藍灰色標準海軍塗裝,而是與早期的空潛-200(「高新六號」)反潛巡邏機一樣,採用了黃色的塗裝。眾所周知,黃色是防鏽底漆的顏色,「黃皮機」一直以來都是剛出廠的批生產飛機以及正在試飛定型的試飛機的外觀標誌。從這架空警-500H的情況來看,預計其性質與當年空潛-200的黃皮機類似,都屬於正在試飛定型階段,在部隊領先試用的試飛機。是軍工科研生產單位希望在試飛定型的過程中通過用戶的領先試用,提前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促進機型能夠更快更早地實現定型和批生產的一種很常見的做法。由此可見,空警-500H目前尚未大量生產,而是處在定型試驗的關鍵階段。
實際上,軟管加受油技術對於中國航空工業界而言早已不是什麼「高科技」,因此《環球時報》英文版猜測,空警-500H之所以仍處於技術試驗的「黃皮機」階段,應該不僅僅是因為相對於空警-500空軍型號增加了加受油裝置的關係,而是還進行了其他不便透露的重要升級。這些升級將使得空警-500H更加適應海軍航空兵的作戰需求,同時比現役的空警-500空軍型預警機在技術上有更大的進步和提升。畢竟,空警-500服役的近幾年來,中國的軍用電子技術又有了新的進步和突破,這些新成果、新技術很有可能都將應用於空警-500H新機上。
大受部隊好評
《環球時報》英文版還透露了一個消息,就是空警-500作為中國第三型國產預警機,具有良好的檢測能力、良好的識別能力和快速的響應能力。其裝備的新技術具有聯網、多功能、高集成度和重量輕的四個主要特徵。其固定式三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比早期空警-200採用的兩陣面「平衡木」式預警雷達天線設計更為有效。據報導,由於空警-500預警機機隊達到了全年運行和作戰能力,老式的預警機已於2018年停止生產。
購買連結:
《中國對海作戰能力透視》專輯
溫馨提示: 近日微信訂閱號調整了推送規則,消息不再按照推送時間排序了。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精彩文章,不妨進入公眾號主頁給「兵工科技」加上星標,或者在閱讀文章的底部點擊「在看」。這樣,我們的文章才會每天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號列表中。您也不會遺漏可能的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