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空軍戰力的「倍增器」,預警機在現代化空戰中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預警機的發展已有半個世紀的時間,我國的預警機起步相對較晚,但追趕的速度卻是非常之快。2008年隨著第一架空警2000服役,我空軍正式開啟了預警機時代。
截止到目前,我國已經正式研發裝備了三款預警機,分別是空警2000、空警500和空警200。
空警2000的整體性能比較均衡,使用伊爾-76運輸機為平臺,搭載了國產三面陣相控陣雷達,整體性能要超過A-50「中堅」預警機。空警200則是一款補充型預警機,該機以運8為平臺研發而來,主要執行戰術性警戒任務。
三款預警機中航電雷達性能最先進的當屬空警500,但長期以來500還有一個小小的短板,那就是機體平臺性能不足。
空警500裝備了國產最先進的數位化相控陣雷達,並搭載了最新型航電信息處理系統,在軟體方面的性能要超過空警2000,在世界範圍內來看也屬於頂尖預警機,但空警500的機體平臺一直是一個不足之處。
衡量一款預警機性能如何,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機體,因為機體的性能直接決定了預警機所能發揮出的作用。
預警機不需要在空中做出複雜的機動動作,也不需要裝備複雜的武器系統,對預警機的機體只有兩個要求:一是穩定可靠,二是具備較長的滯空時間。
預警機需要在空中不間斷進行掃描探測,滯空時間對於預警機來說非常重要,因此當前世界上大部分預警機都以大型運輸機或大型客機為平臺展開研發,以追求最大的航程和滯空時間。
空警2000的機體平臺是運9,運9是一款性能成熟的國產運輸機,該機雖然滿足了預警機對平臺穩定可靠的要求,但作為一款中型運輸機,運9的滯空時間顯然不能和伊爾-76這種大型運輸機相比,這也導致了此前空警500一直存在滯空時間略顯不足的一個短板。
近日,一架黃皮空警500現身,與此前不同的是,這架空警500的機頭上部加裝了一根長長的探管,有觀點認為:這根探管是空警500的受油裝置!
受油版空警500的現身,意味著這款預警機最後一個短板已經解決。空警500加裝受油裝置後,航程和滯空時間將會成倍提升,甚至會遠遠超過空警2000,這將極大提升這款預警機所能發揮出的功效。
當前空警500的數量已接近30架,在性能和規模上均可以滿足空軍的基本需求,受油版空警500更是牢牢鎖定世界最先進預警機之一的位置。
有了受油版空警500,就需要加油機配合行動,我國雖然早已裝備空中加油機,但大部分是轟油6,這款加油機只能為中輕型戰機進行空中加油,空軍數百架重型戰鬥機目前只能依靠幾架伊爾-78,伊爾-78本身的任務就繁重,顯然無法再抽身協助空警500。
因此此次受油版空警500現身,說明了運20版加油機或很快服役,如此一來受油版空警500就不會出現無合適加油機可用的情況。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