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氮化物陶瓷系高溫透波材料

2021-02-18 粉體網

高溫透波材料是保護飛行器在惡劣環境下通訊、遙測、制導、引爆等系統正常工作的一種多功能介質材料,在運載火箭、飛彈及返回式衛星等飛行器無線電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隨著現代戰爭的需要以及飛彈技術的發展,飛行器的飛行馬赫數不斷提高,對雷達天線罩的耐高溫抗燒蝕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傳統的石英陶瓷透波材料介電性能優異、抗熱衝擊性好,但使用溫度低、韌性差、抗雨蝕性差,目前已基本到了其極限能力。氮化物系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溫、低介電、抗蠕變、抗熱震、抗氧化等優異性能,成為理想的高溫透波材料。

常用無機透波材料的介電性能

常用無機透波材料的優缺點

氮化矽是共價鍵化合物,屬六方晶系,有α-晶型和β-晶型兩種結構。兩種晶型的化學成分和密度相同,均是六方體。不同的是α-晶型晶胞的c軸長度大約是β-晶型的2倍。由於Si-N高度共價的化學鍵結合強度高,屬難燒結物質。根據製備方法的不同,將氮化矽陶瓷分為反應燒結氮化矽陶瓷和熱壓燒結氮化矽陶瓷兩類。氮化矽具有良好的綜合性能,即高強度、高硬度、耐高溫、抗熱震、耐雨蝕、抗氧化和相對適中的介電常數。

對於高馬赫數飛彈而言,燒結法製備的大多數氮化矽陶瓷的相對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角正切仍然偏高,且因其脆性導致的災難性損毀仍然制約著氮化矽陶瓷的應用。因此,進一步研究降低氮化矽透波材料的相對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角正切,提高它的強度、韌性和抗雨蝕性,製備纖維、晶須或顆粒增韌的氮化矽基複合材料以及發展商品化的氮化矽纖維將是氮化矽透波材料的發展方向。

氮化硼是共價鍵化合物,有六方和立方兩種晶型。六方晶系氮化硼具有類似於石墨的結構,具有潤滑性且硬度低,被稱為「白石墨」;立方晶系氮化硼與金剛石硬度相近,但比金剛石更耐高溫和抗氧化。氮化硼陶瓷相對氮化矽陶瓷,具有更好的熱穩定性和更低的相對介電常數、介電損耗,是為數不多的分解溫度高達3000℃的耐高溫化合物之一,而且在很寬的溫度範圍內具有穩定的熱、電性能,但是其強度和彈性模量偏低、熱導率較高、抗蝕性差,且由於製備工藝限制難以製備較大尺寸構件。因此,單純的氮化硼陶瓷不宜用作高馬赫天線罩透波材料,與其它材料複合是其研究的主要方向。氮化鋁屬六方晶系纖鋅礦結構,其N原子為六方密堆結構,而Al原子佔據1/2四面體位置,氮化鋁是一種性能優異的耐高溫透波材料。對於高馬赫數飛彈來說,氮化鋁由於相對介電常數偏高且抗氧化性較差,用作透波材料的研究日益減少。在熱壓氮化矽中加入氧化鋁,β-Si3N4晶型晶格中的Si4+和N3-可被Al3+和O2-所取代。以(Si,Al)、(O,N)四面體為結構單元形成一系列包括玻璃相和金相的新材料,稱為塞隆(Sialon)。它兼具氮化矽、氧化鋁、氧化矽等數種陶瓷的特性,並可通過改變其中某組分的含量來對材料的整體性能進行設計。其中,用作透波材料的主要是β-Sialon,它具有與β-Si3N4相同的晶體結構,但介電性能和燒結性能均比β-Si3N4有所提高。燒結法又可分為反應燒結、反應重燒結、熱壓燒結和熱等靜壓燒結等幾種,燒結法工藝簡單、成熟、材料成本低,但製品性能差,不適合於高性能氮化物透波材料的製備。PIP法是新開發的陶瓷基複合材料製備方法,在製備SiC基、Si3N4基、BN基複合材料上得到應用。採用這種工藝方法時結構的可設計性好,材料組分的純度高、性能好。缺點是合適的先驅體難以製備且價格昂貴,製備周期長,需要多次循環滲浸才能實現緻密化;先驅體熱處理過程中有很大的體積收縮,基體中裂紋較多。該工藝適合製備高性能的氮化物透波材料。CVI法起源於上世紀60年代中期,是在化學氣相沉積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方法。CVI是將具有特定形狀預置體置於沉澱爐中,通入的氣態前驅體通過擴散、對流等方式進入預製體內部,在一定溫度下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固態的陶瓷類物質並以陶瓷的方式沉積於增強相表面或孔隙中,隨著沉積的增多,孔隙越來越小,最終成為連續相,即陶瓷基體。相對於其他工藝,CVI工藝具有製備溫度低、成分結構可設計性好、適合製備構建(如天線罩等圓錐體)等許多優勢,因而特別適合用來製備氮化物透波材料和天線罩,是高性能透波複合材料的首選技術。

參考資料:

王東、劉永勝等.氮化物高溫透波材料及其應用研究進展

方震宇、曹峰.氮化物陶瓷系高溫透波材料的研究進展

宋麥麗、傅利坤.高性能耐高溫陶瓷透波材料的研究進展

註: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轉載、投稿、進產業交流群請加中國粉體網編輯部微信:953871729

相關焦點

  • 3D列印材料及其應用概述
    然而其有硬度高、耐高溫、物理化學性質穩定等聚合物和金屬材料不具備的優點,在航天航空、電子、汽車、能源、生物醫療等行業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作為一種無須模具的成形方式,3D列印比傳統的成形方式有更高的結構靈活性,有利於陶瓷的定製化製造或提高陶瓷零件的性能。下面分別以傳統陶瓷和先進陶瓷介紹3D列印中的陶瓷材料。傳統陶瓷可以定義為組成矽酸鹽工業的那些陶瓷製品,主要包括粘土、水泥及矽酸鹽玻璃等。
  • 防彈裝甲中的陶瓷材料
    為此,作者綜合分析了國內外普遍使用的裝甲陶瓷的製備工藝、材料性能、發展趨勢,以期對防彈陶瓷未來的發展提出預期和展望。裝甲防護的基本原理是消耗射彈能量、使射彈減速並達到無害。絕大部分傳統的工程材料,如金屬材料通過結構發生塑性變形來吸收能量,而陶瓷材料則是通過微破碎過程吸收能量。裝甲陶瓷的吸能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3]。
  • 碳化物陶瓷材料的燒結技術專利分析
    高性能碳化物先進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溫、穩 定性好、硬度高、良好的電導率和熱導率等性 能,在化工、機械、能源、電子、無線通訊、航
  • 先進陶瓷材料是如何提高國家的國防實力的?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航空航天工業對材料的要求越來越嚴格,材料往往需要在超高溫、超低溫、高真空、高應力、強腐蝕等極端條件下工作,有的則受到重量和容納空間的限制,需要以最小的體積和質量發揮在通常情況下等效的功能,有的需要在大氣層中或外層空間長期運行,不可能停機檢查或更換零件,因而要有極高的可靠性和質量保證。
  • 矛與盾的較量:防彈裝甲陶瓷材料大揭秘
    早期的主戰坦克,其鎢合金高速動能穿甲彈的初速高達1700~1800m/s,能夠在1000m的距離上擊穿800mm的均質裝甲鋼板;而發展到現在的第
  • 聚合物先驅體材料體系的陶瓷化研究進展與展望
    在金屬零部件表面製備高性能的塗層材料並賦予其特殊功能,已成為解決金屬零部件在苛刻工況下可靠服役的有效途徑。陶瓷塗層具有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以及抗氧化性能好、密度低等優異性能,但也存在塑性差、裂紋敏感、質脆等不足,故其應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克服陶瓷塗層不足的有效方法是在金屬零部件表面原位製備陶瓷塗層,使金屬零部件既具備金屬材料的強度和韌性,又具有陶瓷材料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的優點。
  • 用陶瓷刀具加工發動機機匣,太猛了!
    機匣的加工難度大主要由於以下原因:其材料去除率相當大,毛坯約 70% 的餘量需要去除;材料難加工,刀具壽命短;零件精密要求高;結構複雜不易加工;又屬薄壁件零件,整體剛性差。基於豐富的航空零部件加工經驗,山高刀具專為航空發動機機匣加工推出了陶瓷系列刀具,能夠在鎳基高溫合金等難加工材料中實現出色的性能。
  • ...個材料新世界—《無機材料學報》近期MAX相和MXene材料論文精選一
    , 其具有金屬的導電和導熱性質, 也具備結構陶瓷的高強度、耐高溫、耐腐蝕等苛刻環境服役能力。MAX相材料在高溫潤滑、耐氧化塗層、事故容錯核材料、自修復複合材料和能源材料等領域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國內外材料學家都在積極開展大量的探索研究。我國在MAX相結構材料和MXene能源材料領域均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隨著合成技術的發展和多學科交叉的深入探索,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國內材料研究小組投身此類新穎材料的研究。
  • 電子封裝陶瓷基板(1/5)
    第一代半導體以矽(Si)、鍺(Ge)材料為代表,主要應用在數據運算領域,奠定了微電子產業基礎。第二代半導體以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為代表,主要應用於通信領域,用於製作高性能微波、毫米波及發光器件,奠定了信息產業基礎。隨著技術發展和應用需要的不斷延伸,二者的局限性逐漸體現出來,難以滿足高頻、高溫、高功率、高能效、耐惡劣環境以及輕便小型化等使用需求。
  • 哪些陶瓷在核反應堆中起到了「鎮妖劍」的作用
    因此,隨著核工業的發展,對其需要的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應用於核工業的各類新興材料中,陶瓷及複合材料不斷地受到重視,現在已廣泛的應用於核反應堆燃料、組件以及核廢料處理等各個方面。可以說,陶瓷材料在避免核災難發生中起到了「鎮妖劍」 的作用。
  • 內蒙古新材料發展方案:鼓勵發展石墨烯、負極材料、金剛石、石墨電極等項目
    產業規模方面,到2025年,力爭實現以下目標:鋼鐵材料產能400萬噸以上、有色金屬材料產能200萬噸以上、稀土新材料產能20萬噸以上、矽材料產能100萬噸以上、建材及非金屬礦物材料產能160萬噸以上、碳材料產能100萬噸以上、化工材料產能200萬噸,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300億元左右。
  • 精細陶瓷讓坦克裝甲車輛「武功更高強」
    精細陶瓷由於其具有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密度小、導熱率低等優異性能而受到廣大發動機設計、研究人員的青昧。▲圖2: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理論研究表明:在相同條件下,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其功率可相應增大,燃燒效率大大提高。
  • 陶瓷介質濾波器「新技術」
    真空鍍膜利用高能離子加速物理氣相沉積,金屬銀原子團與陶瓷原子團撞擊形成金相結構交叉組合鍵形式的結合層,有很好的附著力,高溫穩定性。    而與電鍍相比,真空鍍膜不光具有更好的膜基結合強度,此外真空鍍膜作為一種對環境無汙染的表面塗層手段,在日益嚴格的環保要求下更具優勢,但成本相對較高。據了解,目前已有不少廠家採用了PVD鍍膜的金屬化工藝。
  • 陶瓷智能製造|詳細介紹高精準度的陶瓷3D列印技術
    (圖2)(只要你能看懂加粗字體就可以了,更專業的介紹小編也不會,沒看懂的可以結合圖3圖4圖5理解)理論上來說,只有你的機器夠大,擁有列印時所需材料,那你就可以直接用3D印表機給自己列印一棟別墅,萬丈高樓平地起那是分分鐘的事。
  • 在航空航天領域,沒有容易的解決途徑(先進結構陶瓷篇)
    眾所周知,用於航空航天領域的材料一般都處於極端環境下。例如,噴氣發動機的金屬、陶瓷等組件需要承受複雜的負載機制、高溫及苛刻的化學環境。
  • 科研一角|軍工材料科普:陶瓷複合裝甲材料的應用研究
    隨著複合裝甲材料技術的迅速發展,陶瓷複合裝甲材料以其在防護領域的卓越表現受到世界各國的密切關注。它具備高硬度,高強度,高韌性、耐腐蝕、耐磨損以及低密度、低重量的優點,是作為防護裝甲材料的理想選擇 。本文對當前陶瓷複合裝甲的主要種類、應用現狀以及研究方向進行了討論。 彈道性能是衡量防護裝甲性能的關鍵性指標。
  • 航空工程材料及應用
    航空航天飛行器要在超高溫、超低溫、高真空、高應力、強腐蝕等極端條件下工作,除了靠優化結構設計外,更依賴於材料所具有的優異特性和功能。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機體材料的進步不僅推動飛行器本身的發展,而且帶動了地面交通工具及空間飛行器的進步;發動機材料的發展則加快了動力產業和能源行業的推陳出新。航空材料反映了結構材料發展的前沿,代表了一個國家結構材料技術的最高水平。
  • 中國製造2025:未來十年18項高分子材料重點發展領域
    10、特種工程塑料  重點發展基於熱塑性聚醯亞胺(PI)工程塑料樹脂、雜萘聯苯型聚醚碸酮共聚樹脂(PPESK)、高端氟塑料的加工成型的特種纖維、過濾材料、耐高溫功能膜、高性能樹脂基複合材料、耐高溫絕緣材料、耐高溫功能塗料、耐高溫特種膠粘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