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主播潘洋朗讀音頻
海潤學習工廠,探索學習分享。
今天是9月3日「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這一期我為大家分享的內容題目是「以國之名,向勝利致敬」!
如果你熱愛這份正能量,請關注並分享給你身邊的人。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的,而日軍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的時間是1945年9月2日。
那為什麼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上,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呢?1945年8月15日,日本昭和天皇播出了一份《投降詔書》,落款時間是8月14日,是前一天錄好了音的。
日本人是真的滑頭,在這份《投降詔書》裡面,通篇沒有「降」、「敗」之類的詞語,不仔細看根本就不知道這原來是一份降書。於是在盟國要求下,日本天皇於9月2日又將盟國提前擬好,交給日方撰寫成文的新的投降詔書讀了一遍,裡面兩次提到「降伏」,也就是中文裡「投降」的意思。
所以日本也就成了世界上唯一一個因為一次投降,卻頒了兩次投降詔書的國家。
1945年9月2日,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書。
1945年9月3日,中國國民政府下令放假3天,舉國歡慶,之後就把9月3日當作抗戰勝利紀念日。現在的「九三學社」的前身是民主科學座談會,1945年9月3日,民主科學座談會召開擴大會議,為了紀念抗戰勝利,更名為九三座談會,這就是「九三學社」的來歷。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8月13日,政務院發布通知:「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統一全國年節和紀念日放假辦法中,曾以8月15日為抗日戰爭勝利日。查日本實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號日本政府籤字於投降條約以後,故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應改定為九月三日。」之後一直沿用。
2014年2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正式將9月3日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和平來之不易,那段沉痛的歷史告誡我們:「落後就要挨打」,只有國家繁榮昌盛,我們每個人才能活的幸福自由,我們成長在這個美好的年代,就要為這個時代、這個國家儘自己的一份力,這樣才不負那無數個為了勝利犧牲在戰場、可歌又可泣的烈士英魂!
以耳聆聽,學無止境,「海潤學習工廠」與您一路探索、將你我帶向未來……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