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火箭發射器關鍵部件? Blue Origin絕對不輸SpaceX!

2021-02-25 3D科學谷


Blue Origin公司是由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一手創辦的,與高調的SpaceX不同的是,該公司一直在秘密地開發其BE-4火箭發動機。

2016年初,Blue Origin成為首枚連續兩次成功發射和著陸的垂直起降的商用火箭,從而在回收利用火箭方面再次勝出SpaceX公司。




而2017年1月14日SpaceX一掃去年發射塔上火箭爆炸的陰影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發射了一枚獵鷹9號火箭。就在我們驚嘆於該火箭上所使用的金屬3D列印的時候,Blue Origin緊接著揭示了他們在火箭上所使用的3D列印技術。




這不由得讓人感嘆,科技大佬們的競爭已經從玩汽車升級到玩火箭,從玩火箭到秀火箭技術上面來了。

複雜性

3D列印創造價值

SpaceX公司和Blue Origin都希望能夠回收利用火箭,但他們的火箭卻不同。Blue Origin公司的火箭主要用於亞軌道空間飛行,然後再返回到地面。而SpaceX公司的Falcon 9火箭是為了將貨物運輸到軌道空間或更遠的地方。


具體來說,Blue Origin採用3D列印技術來列印BE-4火箭發動機的殼體、渦輪、噴嘴、轉子。BE-4是以液化天然氣為燃料的新一代火箭發動機。


聖誕節是亞馬遜最繁忙的時間,而隨著聖誕節的結束,創始人傑夫·貝索斯就集中精力忙於自己的火箭事業,據他本周的群發郵件,BE-4除了主泵提供的推力,還通過幾個「升壓」渦輪泵,混合液態氧和天然氣從而提供500000磅的推力。貝索斯還表示,3D列印在發動機的生產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更令人大開眼界。而Blue Origin的執行總裁Rob Meyerson也在之前提到他們已經在3D列印技術領域做出重大投資。


傑夫·貝索斯的郵件提到「Blue Origin的Ox Boost Pump增壓泵(OBP)設計利用增材製造技術製造出許多關鍵部件,從單一的3D列印鋁件,到鎳合金液壓渦輪。增材製造方法允許集成複雜的內部流道到設計中,這是難以通過傳統製造技術製造出來的。渦輪噴嘴和轉子也通過3D列印出來,僅僅需要很小的後期加工就可以滿足精度要求。

更重要的是,除了Blue Origin新的格倫New Glenn火箭發射器, BE-4火箭發動機還可以被用在火神火箭發射器上,該火箭發射器是由聯合發射聯盟(ULA)開發的。聯合發射聯盟是由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合資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目前正在權衡是否使用BE-4還是AR-1。


AR-1是Aerojet Rocketdyne公司開發的,Aerojet Rocketdyne為AR-1發動機開發了一種名為Mondaloy的合金材料。這種合金強度高並且耐高溫,特別適合用於採用富氧分級燃燒循環的液體火箭發動機。與俄制RD-180發動機的內部塗層材料相比,該合金更為經濟可靠。Aerojet Rocketdyne與Dynetics公司合作研究噴注器及發動機其他組件的3D列印增材製造技術。

Blue Origin新一代火箭發動機BE-4核心零部件OBP增壓泵的第二次迭代正在進行測試。Blue Origin剛剛完成單元組件,將進行 BE-4發動機試驗安裝。BE-4繼續亞軌道飛行試驗計劃,BE-4有望結束美國對俄制RD-180發動機的依賴。

結束美國對俄制RD-180發動機的依賴,除了Blue Origin, 阿拉巴馬州Huntsville的Dynetics和加州Sacramento的Aerojet公司正在使用3D列印技術生產發動機主要部件:預燃燒器(pre-burner)。預燃燒器的主要功能是產生熱氣體以啟動火箭發動機的渦輪泵。當然,Blue Origin以及聯合發射聯盟(ULA),也投身於開發此類技術的行列。

更多資訊請登陸www.51shape.com

網站投稿請發送至editor@51shape.com

如媒體轉載需加入白名單請將微信公眾號回復至3D科學谷微信公眾號


點擊延伸閱讀

2017趨勢,更好的3D列印材料,憑什麼?

透過SpaceX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看3D列印前景

鍛造與EBAM 3D列印,區別有哪些?

用於衛星,據說是迄今最大的金屬晶格結構

通過精細化結構帶來材料技術的革命

不容忽視的碳纖維3D列印


展會參觀、峰會報名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廣告合作請加3D科學谷QQ:2509957133

3D科學谷創投QQ群:529965687

項目尋求融資報導,請發送介紹至editor@51shape.com

加入3D科學谷微信群請先加群主微信號daisylinzhu

相關焦點

  • 全球13款金屬3D列印的火箭發動機
    與 Aenium 的合作不限於在歐洲共享 GRCop42 的能力,GRCop42 是一種專為火箭發動機開發的銅材料。Aenium 還在工藝和材料方面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專業知識和研發能力。GRCop42 基合金是關鍵解決方案之一,它使我們能夠解決氣釘噴嘴火箭發動機的熱挑戰。我們現在準備為所有歐洲航空航天部門敞開懷抱。」
  • ICON為美國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學生建造3D列印火箭發射臺
    南極熊獲悉,2021年3月10日美國建築技術公司ICON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市郊的斯威夫特營利用3D列印技術為NASA阿爾忒彌斯登月計劃學生製造月球基地專用3D列印火箭發射臺。作為阿波羅計劃的姐妹計劃,阿爾忒彌斯旨在月球建立長期科研基地,為登陸火星做準備。作為這項計劃中的一部分,來自美國十所大學的大學生團隊設計出了一種可重複使用的發射和著陸臺,並且可用月球上發現的材料進行3D列印。
  • 關於3D列印建模的實用乾貨
    一個配套的切片軟體New Creality Slicer下載連結:https://www.cxsw3d.com/qiepianruanjian.html接下來就是3D建模的事情了以下8款3D建模軟體,供大家參考:當然還有以下的3D列印建模模型網站可以下載現成的模型:Creality:
  • Boom推出超音速飛機,使用了VELO3D無支撐3D列印技術生產的金屬部件
    Boom的XB-1飛機飛行時含有3D列印的鈦合金部件,大多數將實現比較關鍵的發動機的運行功能▲圖解:所有的部件均採用VELO3D的無支撐系統來製造,最下面的圖顯示了3D的區域,上面的兩個圖為飛機實物圖航空硬體在採用3D金屬列印技術進行製造的時候尤其困難,這是因為面臨的空氣動力學的設計方面的挑戰必須同在超級耐久性和高溫的需求之間進行平衡,VELO3D的創始人和CEO Benny Buller說到:VELO3D的技術使得在最惡劣的操作條件下,所需要的製造輕質,複雜設計的關鍵任務的應用得以實現.我們的合作夥伴 Boom是一個真正的在金屬3D列印應用方面的先驅,並且該公司的XB-1超音速飛機是一個航天工業遊戲規則改變者
  • 3D列印優點和技術原理
    確切的說,3D快速成型技術是眾多快速成型技術之一,速成型技術大致可分為7大類,包括立體印刷、疊層實體製造、選擇性雷射燒結、熔融沉積成型、三維焊接、三維列印、數碼累積成型等。3d列印與傳統的通過模具生產有很大的不同,3d列印最大的優點是無需機械加工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從而極大地縮短產品的研製周期,提高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 勞斯萊斯3D列印最強客機噴射引擎部件
    作為全球領先的噴射引擎製造商之一
  • 美國空軍首次採用3D列印技術生產C-5M「超級銀河」運輸機部件
    美國加州特拉維斯空軍基地首次為世界上最大的飛機之一C-5M超級銀河飛機生產3d列印飛機部件。
  • Launcher和AMCM開發已知最大的3D列印DMLS火箭發動機零件
    Launcher和AMCM開發已知最大的3D列印DMLS火箭發動機零件
  • 中瑞科技丨航空航天關於3D列印的那些事(一)
    紐西蘭的發射服務提供商Rocket Lab首次成功恢復了電子發射器的第一階段。開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技術是航天公司的優先任務之一,這使得進入太空變得更容易,更快捷且更具成本效益。這家初創公司將3D列印用於火箭的主要部件,並於2020年11月19日啟動了第16次電子任務,這是迄今為止單次飛行最大的衛星有效載荷。僅僅幾個小時後,它在太平洋上受到控制地撲落後,恢復了兩級火箭的第一枚。
  • 3D列印火箭發動機真被做出來了!發射報價不到獵鷹9的五分之一
    這種真正「白菜價」的火箭,由Relativity Space開發生產,並且是3D列印的。最近這一型火箭剛剛完成首次發動機地面點火試運行實驗。在NASA的Stennis航天中心進行這次測試,是在發動機的所有關鍵部件(包括渦輪泵,噴射器和燃燒室)模擬實際發射任務條件的情況下進行的。
  • 仿真優化火箭發動機 3D 列印製造工藝
    TiSPACE 的固液火箭發動機中使用的燃料噴射器組件的 3D 列印過程為:首先,雷射將第一層粉末熔化並融合到構建板上,塗覆機將第二層粉末均勻散布在第一層上;然後,雷射再次將粉末熔化並融合……此過程依次連續進行。突然,塗覆機發生堵塞。雷射的熱量在材料中引起溫度梯度,從而導致塗層變形,並最終導致塗覆機堵塞,整個構建過程停止。檢修故障後,工程師再次嘗試構建。
  • 三分鐘了解3D列印技術
    3D印表機技術是以一種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3d列印技術的發展、應用和優點。定義3d列印技術是快速成形技術的一種,它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一層又一層的多層列印方式,來構造零物件。
  • SpaceX火箭爆炸!
    頂部的艙壁在附近著陸,但其確切位置尚不清楚。在頂部破裂的同時,MK1底部出現了第二團蒸氣,由此判斷整個內部油箱結構可能發生了故障。 消息一出,外國網友說,感覺如同聽到自己好友去世的消息一樣,感到惋惜,緊接著還有好幾個表示同感。SpaceX就這次測試提供了以下聲明:該測試的目的是將系統加壓到最大,因此結果並不完全出乎意料。
  • 3D列印技術專題之一|3D列印原理、優勢及應用
    比如今天要講的3D列印行業。 2020年初,受海外醫療防護物資緊缺影響,利用3D列印設備製造出的口罩、醫用面罩、護目鏡等一時間成了「救場奇兵」。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面罩、呼吸閥、口罩扣等緊缺的醫療物資,與傳統製造模式相比,這種製造模式的好處是不受空間的制約,能夠縮短供應鏈流程,生產效率更高,並且製造門檻也更低。
  • 3d列印的原理及三種常見的技術類型!
    其實,3d列印就是應用三種主流(常見)的技術類型。一、3d列印簡介所謂的3d列印就是『三維列印』,目前我們接觸比較多的,都是二維列印(或稱『平面列印』),就是將不同顏色的粉墨或其他材質打在或印在平面上。
  • GE Additive:3D列印應用將從零件級邁向系統級集成
    3dpbm: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GE Additive是GE內的「小企業」,它能變成多大?CS:「 通過3D列印技術應用幫助GE的行業級業務,我們內部本身就很有需求。3dpbm:您的航空業務也是如此嗎?燃油噴嘴應用如何?CS:「是的。在MTC期間,航空航天小組強調了有關AM的討論如何從零件級發展到系統級集成。燃油噴嘴是一種特殊情況,我們專注於特定零件以優化排放,我們意識到,如果不依靠增材製造,就無法生產出優化零件。
  • 案例 l 創成式設計優化用於3D列印的衛星部件
    MSC Apex Generative Design使製造商提高對昂貴的增材製造技術的利用率,並提高設備投資回報率,因為在工作流程開始時減少設計工作可以降低生產運行的總成本和縮短每個部件的交付時間。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通過案例來共同領略創成式設計在為增材製造而設計(DfAM)中扮演的角色。
  • 從3D列印口罩的失敗到骨科植入體的成功-論醫療研發的規範|靖哥3D列印|第82期
    圖1 使用PLA列印的可摺疊型口罩的部件以及佩戴效果(圖片來源:1)結論是令人傷心而且不安的。儘管在疫情期間,很多公司與個人花費了大量的心血去研發3D列印的口罩來支援抗疫,但是這樣的口罩存在著嚴重的漏氣等問題,並不能將病毒阻攔在口罩之外。
  • 2020年中國航天領域3D列印8大應用成就和案例
    全3D列印航天關鍵承力件通過飛行考核2020年5月5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取得圓滿成功,同期一院211廠研製的全3D列印芯級捆綁支座順利通過飛行考核驗證。捆綁支座是連接火箭芯級和助推器用於傳導助推器巨大推力的關鍵產品,飛行時承載200餘噸集中力。
  • 大功率雷射二極體,可降低金屬3D列印的殘餘應力!
    二極體是從LLNL國家點火裝置(NIF)中借來的大功率雷射器,在建造過程中快速加熱列印層,其研究成功發表在《Additive Manufacturing》上。通過使研究人員能夠降低溫度梯度(冷熱極值之差)和控制冷卻速度,該技術將金屬3D列印測試部件的有效殘餘應力降低了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