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文由 小寧 基於中國大陸創作共用協議3.0之署名-非商業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CC BY-NC-SA 3.0)編輯發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全頻帶阻塞幹擾》經授權轉載。文中攝影作品由 張帆 提供,《全頻帶阻塞幹擾》經授權使用,未經允許,謝絕轉載。
反吃瓜閱讀警告本文內容針對軍事歷史愛好者或沉船技術潛水員。如您在閱讀中出現胸悶、氣短、嗜睡、精神萎靡、知覺狹窄等症狀,請終止閱讀,立即吸用純氧15分鐘/3次,並與您的醫師聯繫。
寫在前面在楚克的眾多沉船當中,有這樣一個經歷曲折的個體。她曾是日本航運業矚目的未來之花,然而卻未及盛開就被摘去。在海軍中幾經周折從巡洋艦淪為默默無聞的輸送船,而最後卻以極為慘烈、恐怖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還有一個頗具時代感的名字——「愛國丸」。
特設巡洋艦「愛國丸」的模型,來源:pit-road
1941年特設巡洋艦時期的「愛國丸」,來源:pit-road
1944年海軍輸送船時期的「愛國丸」,來源:pit-road
明信片,來源:日本郵船
碧落黃泉特設巡洋艦 / 海軍輸送船「愛國丸」 Aikoku Maru
「新船和老船長,真是不錯」。1944年1月,在位於橫須賀鎮守府的辦公室裡,海軍第68警備隊司令官青山英夫海軍中佐顯得信心滿滿。他原本常年在佐世保海兵團(海軍陸戰隊)擔任教官,戰爭爆發後也曾在艦上任職,幾個月前被調來組建海軍第68警備隊。這支千人左右規模的部隊即將被調往馬紹爾群島配屬於海上機動第一旅團。
青山所說的老船長,是指的他剛剛見到了負責輸送他的部隊的「愛國丸」船長中円尾義三後備役大佐。這位中円大佐無論從什麼角度講,都是一位毫無疑問的超高齡老船長了。他與之前幾任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都是同齡人,從1908年起就指揮過日本海軍幾乎所有類型的軍艦,還出任過驅逐隊的司令官。但是就跟大多數沒有念過海軍大學的軍官一樣,他始終無法晉升到將軍級別,只能以大佐的軍銜在一線奔波,直到1931年達到最高服役年齡轉入預備役。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時候,他甚至已經超過了預備役的最大年齡*,不得不以後備役(預備役的預備役)身份投入戰場。青山覺得與這位老船長的談話相當輕鬆,他甚至不經意的說出了「您還有機會晉升少將,我卻沒有機會了(暗指日本海軍陣亡軍官可以追升一級的傳統)」這樣不合時宜的笑話。
*關於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年齡,請看文章結尾的小貼士1
而青山所說的新船,指的就是頗有名氣的「愛國丸」。「愛國丸」是「報國丸」級郵輪的第二艘。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說過,整個1930年代日本的航運業都投入在了不斷向國際頂尖奢華客運水平發起挑戰的競賽中。而這場競賽的終點就是「報國丸」級郵輪。這一級郵輪被稱為是「大阪商船」著名的設計大師和辻春樹(Haruki Watsuji)的「最後の傑作」。被認為是戰前日本最有資格挑戰國際頂尖水平的一型郵輪。
「報國丸」級郵輪,來源:wikipedia
這樣優秀的船隻,自然早早就被日本海軍盯上了。1941年8月31日「愛國丸」在岡山縣「玉造船所」剛剛竣工,第二天就被日本海軍正式徵用了。船廠的工人們目睹著「愛國丸」塗上海軍灰色塗裝時,憂傷的將其稱為「薄倖新娘的化妝」。當然日本海軍對這艘明星船也頗為厚待,將她改造成了地位較高的特設巡洋艦,與姊妹船「報國丸」一起組成了聯合艦隊直屬第24戰隊。
「報國丸」級特設巡洋艦,來源:Ueda Kihachiro
初入海軍的「愛國丸」也堪稱是威風凜凜、儀表堂堂。她的船員們甚至也仿佛找到了日本海軍「軍神」東鄉平八郎在他的旗艦「三笠」上的感覺。這倒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日本海軍庫存火炮不足,所以給「愛國丸」安裝的8門老式「安式15釐米炮」真的就是從早就已經改為博物館艦的「三笠」上拆卸下來的。當然除此以外「愛國丸」還安裝了兩座六年式雙聯裝魚雷發射管、高射機槍,甚至還搭載有兩架九四式水上飛機。這個武裝水平恐怕不輸當時的舊式正規巡洋艦。
特設巡洋艦時期的「愛國丸」,來源:潮書房 丸スペシャル No.53
戰爭爆發伊始,「愛國丸」與「報國丸」就在土阿莫土群島(Îles Tuamotu)方向伏擊同盟國航運船隻時連續得手。到了第二年的3月,日本海軍調整思路,兩艘特設巡洋艦在換裝了新式火炮和水上飛機之後,改為隸屬於潛艇部隊第六艦隊。這樣她們在繼續進行通商破壞的同時,也可以利用她們的貨艙兼職潛水母艦的職能。在總共一年多的南太平洋和印度洋通商破壞戰中,一般認為這兩個姊妹通過炮擊、魚雷,甚至水上飛機轟炸等方式,總共擊沉或俘獲了同盟國27艘船隻。如果按照噸位計算已經超過了日本潛艇部隊的最高紀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日本通商破壞戰王牌。
正在施放水上飛機的「愛國丸」,來源:pit-road
1942年11月5日,「報國丸」在與英屬印度海軍護航軍艦炮戰時,被意外擊中魚雷發射管而引發爆炸沉沒。日本海軍終於決定再次改變思路,從此失去姊妹的「愛國丸」開始了她的運輸生涯。「愛國丸」由於擁有強大的武裝,因此擔負了那些最重要的運輸任務。比如向激戰中的瓜島強行輸送增援部隊、向南洋輸送日本陸軍最精銳的機械化部隊第五師團,以及運輸航空兵209大隊和第14野戰飛機修理廠等高價值單位。最後「愛國丸」在7月10日為航空母艦「雲鷹」運送201航空隊的飛行員和飛機部件時被美軍潛艇「比目魚」號(USS Halibut,SS-232)發射的一枚魚雷擊中。
英屬印度海軍軍艦「孟加拉」(HMIS Bengal,J-243)正在與「報國丸」炮戰,來源:Pinterest - Unknown artist
身負重傷的「愛國丸」在維修時乾脆拆除了多數武裝,解除特設巡洋艦籍,淪為了專業的「特設輸送船」。改裝之後,「愛國丸」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到的,運送青山中佐的第68警備隊前往埃內韋塔克環礁(Enewetak Atoll)。44年1月24日,「愛國丸」搭載著第68警備隊的人員裝,以及順路帶給前線的水泥和九五式氧氣魚雷,踏上了她的航路。無論青山中佐有多麼的樂觀,他們都即將為這個「人貨混裝」的行為付出悲慘的代價。
「報國丸」級特設巡洋艦,來源:柚木武士油畫
2月1日,「愛國丸」抵達楚克,簡單休整之後出航前往埃內韋塔克,然而沒過多久就在波納佩(Ponape)得知美軍已經攻佔奎賈林環礁的消息,於是「愛國丸」只得返航並於2月16日再次進入楚克。當晚她與裝有30噸起重機的飛行艇母艦「秋津洲」靠泊,準備卸載運送的物資。然而這個計劃卻永遠無法再完成了。
難得一見的輸送船時期的照片,來源:Pacific Wrecks
第二天清晨,美軍「冰雹行動」開始了。由於美軍情報部門並不了解「愛國丸」已經改裝成了輸送船,以為她還是一艘高度武裝的特設巡洋艦,因此將其列為重點打擊的高價值目標。美軍的「無畏」號(USS Intrepid,CV-11)和「埃塞克斯」號(USS Essex,CV-9)兩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對「愛國丸」進行了輪番轟炸,先是在8:15分(戰時時間)命中了船上的廚房。根據美軍記載,隨後在8:30,隸屬「無畏」號,由James Bridges駕駛的BN25270號TBM-1C型魚雷攻擊機準確命中了滿載著氧氣魚雷的前部貨艙,引發了楚克最恐怖的一次巨大爆炸*。
關於當時情況的日方記載,請看文章結尾的小貼士2
滿載著九五式氧氣魚雷的貨艙爆炸非常恐怖,連距離幾十公裡外的日軍炮臺都感受到了震感。爆炸之後海面上騰起了巨大的蘑菇雲,籠罩著整個楚克錨地。就連投彈的美軍TBM攻擊機自己也沒能逃出巨大的爆炸範圍。當爆炸的火光消散之後,排水量高達一萬多噸的「愛國丸」居然就這樣完全從海面上消失了,前後總共不過兩分鐘時間。自中円船長以下船員11人,以及自青山中佐以下第68警備隊約730人、軍屬189人在爆炸中身亡。當其他船隻前來搜救的時候,發現附近海水都已經被染成了紅色,海面上飄著許多殘肢斷臂,水下還有一團一團分辨不清的殘塊不斷漂上來,整個場景宛如地獄一般。這一次爆炸造成的人員傷亡,幾乎與整個二戰期間楚克地面人員傷亡的總數持平。
美軍飛機拍攝下的「愛國丸」大爆炸,可見爆炸的波及範圍已經覆蓋了主要的錨地水域,來源:美國海軍
「愛國丸」慘烈的結局之後,中円船長果然被追認為少將,突破了日本海軍的玻璃天花板;而青山中佐竟然也被連晉兩級,同樣追認為少將。「愛國丸」在一個半月之後被日本海軍正式解除徵用,歸還給「大阪商船」(你們自己去撈吧,也許還能剩下點兒什麼),而駐守埃內韋塔克的海上機動第一旅團,則在幾天之後美軍登陸時全體「玉碎」。第68警備隊的少數殘餘人員被改編進了第44警備隊,留守楚克。
戰後很長一段時間,楚克當地人雖然清楚在64米深的海底有一艘只剩下後半截,體型十分巨大而且滿載著屍骨的沉船殘骸,但是沒人能確認她就是「愛國丸」。1971年在庫斯託拍攝記錄片《Lagoon of Lost Ships》中,這裡曾作為片尾最後壓軸的一幕出場。庫斯託獨自進入了這座殘骸。「在厚厚的沉積物中間,我感覺自己似乎已經迷失……手中探照燈的電纜是跟人間的最後聯繫」,「殘破的天花板崩落下來,似乎這裡只有靈魂能抗拒崩壞」,「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跟著我的燈光前進……然而突然間,我看到了地獄的場景(vision of Hell)」。這時畫面中出現了船艙裡堆積如山的白骨。庫斯託接著說道:「我失去了對自己的控制,我覺得有東西跟在我的腳後邊,於是我開始逃跑」……「當我通過沉船的出口,我覺得我獲得了新生。我向著頭頂的希望遊去的時候,才發覺我差點偷走自己最寶貴的財富——生命」。
紀錄片截屏中庫斯託的「vision of Hell」——堆積如山的骨骸,來源:《Lagoon of Lost Ships》
紀錄片截屏中庫斯託正查看一顆骷髏,來源:《Lagoon of Lost Ships》
今天訪問「愛國丸」時,浮標會把潛水員帶到沉船約25米深的最高處,已經坍塌的煙囪附近。這裡還可以看到一些折斷的管線從原來煙囪的位置伸出來,以及倒在一旁的巨大煙囪。這個位置距離「愛國丸」中間斷裂處很近,只要向前一點就可以看到船身像懸崖一樣截然而止。看著完全消失的前半截船身,才能體會到當年爆炸的恐怖。
「愛國丸」潛點示意圖,來源:Rod Macdonald
「愛國丸」在楚克的位置
如果這時折返回來遊向船艉方向,可以在低一層甲板上看到兩座九六式25毫米雙聯裝高角機關炮,依然保持著對空射擊的姿態。而在他們之間則可以看到用於夜間搜索敵人的探照燈平臺。
此時再向下一層甲板,可以從後部的兩扇門穿越進入上層結構。這裡原本的隔間已經基本被巨大的爆炸摧毀,但是依然可以看到留存下來的洗浴設施。沿著最裡邊的一條黑暗狹長的通道可以一直進入船隻的內部,雖然難度很大,但是沿著他前進可以一直深入到引擎艙附近。在通道上還會路過一座電報房,裡邊可以看到完整的通訊設備。
「愛國丸」上層建築裡的洗手間設施,來源:張帆(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繼續向船艉方向下一層甲板,就來到了「愛國丸」的主甲板。這裡可以看到巨大的4號貨艙的艙口。為了運輸大批人員,4號貨艙被改裝成了專門的人員運輸艙,這裡也正是當年庫斯託拍攝記錄片並稱之為「地獄」的地方。當初第68警備隊的近千人就是被塞在這個狹小黑暗的空間裡。當船艏的魚雷爆炸時,巨大的衝擊波和氣壓橫掃過船艙,一瞬間就殺死了這裡所有的人。1984年日本政府曾出資從這裡打撈出400多具屍骨。今天在這裡穿越依然可以看到很多遺留的物品,比如床單被褥、瓷器、皮帶扣和一些士兵的私人物品。在角落或者沉積物厚重的地方也還可以看到不少遺漏的屍骨。
沿著主甲板繼續前進,可以看到第5和第6號貨艙。原本用於投放水上飛機的吊杆如今就倒在艙口上。由於大深度和沉積物,艙內的貨物很難被分辨。經過貨艙之後,就來到了船艉樓。這裡最顯著的就是安裝在艉樓上的一座十年式12釐米高平兩用艦炮。火炮也同樣指向天空,處於防空射擊的姿態。在艉樓的後邊緊靠船艉的邊緣,還可以找到用於安放登陸艇的設備。
「愛國丸」主甲板上堆積的人骨和文物,來源:張帆(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特別需要提及的是,「愛國丸」的引擎艙一直以高難度而聞名。要想進入這裡,可以通過煙囪後方的引擎艙天窗。不過由於這條路線危險較多,因此多數潛水員還是願意捨近求遠,通過上層建築前部靠近右舷斷裂處,大約45米深度位置的一條通道。這條狹窄黑暗的通道裡堆積了厚厚的沉澱物且有很多纜線,穿越時也有較高的風險。引擎室內除了2座頗為壯觀的三井制B&W式2衝程單動柴油機外,還可以找到很多其他有趣的機械設備。在引擎室的地板上至今還可以看到大量的骨骸。
「愛國丸」的引擎艙,來源:Pacific Wrecks
1994年日本政府在楚克舉行了空襲50周年的紀念儀式。作為人員傷亡最慘重的地點,「愛國丸」上被樹立了一座紀念碑和一個楚克武士雕像。這些紀念物至今依然可以在水下看到。而「愛國丸」原本配備的兩部艦鍾,一座刻有英文名字的艦鐘被當年庫斯託的團隊作為紀念品帶走了,而另一座刻有漢字船名的艦鍾現在還保存在 Blue Lagoon 潛店裡。如果大家有空也不妨前去參觀一下。
「愛國丸」上的楚克武士像和紀念石碑,來源:張帆(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紀念碑的碑文,來源:thorfinn.net
在楚克的沉船裡,「愛國丸」無疑是很特別的一個。她有過傳奇的故事、也經歷了最慘烈的結局。作為一座巨大的水下立體迷宮,如果你打算穿越這裡,請一定不要低估它內部狹窄複雜的通道,底部厚厚的沉積物,以及非常大的深度。千萬不要讓庫斯託所說的最寶貴的財富——「生命」在這裡受到威脅。
小貼士:
1.關於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年齡:也許是為了確保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權威」,日本海軍習慣上會在新任司令長官就職時要求所有年紀長於新任司令長官的海軍軍官退出現役。甚至在軍校與司令長官同期,但是排名更靠前的軍官也不能倖免。因此一般來說聯合艦隊司令長官都是海軍中最年長的現役軍官。
2.「愛國丸」沉沒在雙方記載的差異:美軍根據目擊飛行員的報告作出的官方記載稱Bridges駕駛的TBM準確命中了「愛國丸」的前部貨艙引發巨大爆炸,但是爆炸過於巨大以至於這架TBM都沒能飛出爆炸範圍。而日本的官方紀錄則稱「愛國丸」的防空炮火已經擊毀了這架TBM,但是飛機殘骸在墜落時撞到船橋後,有一部分燃燒的殘骸落進了裝滿魚雷的前部貨艙並引發爆炸。由於所有的證據都在爆炸中被毀滅,因此現在無法證實那種說法更可靠。
- 完 -
不要忘記掃描下面二維碼
去「小寧的醬油工廠」獲取楚克最強攻略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