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Kalani Gordon
在這裡,退役飛機一字排開呈數百列,向人們訴說著自己過去的輝煌。
它們中有的接送過總統和太空人,有的在戰爭期間擊落過敵機,有的在全球各地穿梭過。
現在,它們都被集中停放在這片巨大的,塵土飛揚的場地中。這片場地位於圖森市郊的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人們親切地把這裡叫做「飛機墳場」。
這裡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飛機存放和保存設施,對各類飛機實施長期和短期儲存、零部件回收和飛機處置工作。
當朝陽照亮了佔地2600英畝「墳場」時,你會發現這裡的一些飛機堪稱文物:
在20世紀50年代接送過艾森豪總統的「陸軍一號」VH-34直升機。
一架曾遭劫持並被炸彈炸出一個大洞的TWA波音707客機。
一架曾被埋在南極冰雪下16年,經修復後飛回的LC-130運輸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還保存著最後撤離西貢的直升機,這架CH-46就擺放在被拆毀的冷戰轟炸機旁邊。根據冷戰後與俄羅斯的裁軍條約,這裡的許多B-52轟炸機已被肢解,並碼放整齊供俄羅斯偵察衛星拍照。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的1946年,美國陸航在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成立了第309航空維護與再生大隊專門處理退役飛機,隸屬於第4105陸航部隊。
由於圖森的低溼度、低降雨量和高海拔,可以使存放的飛機避免生鏽和腐蝕,硬質地面無需鋪裝就能安全移動飛機,所以這裡很快就成為各軍種的退役飛機存放地。
如今,「飛機墳場」還對保持美國空中力量起到重要作用,並通過收集零件和飛機的重新服役,維持美國和盟國老舊機隊的繼續服役。
現在墳場剩下的F-14不多了。左邊這架F-14「雄貓」159437曾參加過1989年1月4日錫德拉灣擊落兩架利比亞米格-23的戰鬥,正是戰績使它逃過了被拆毀的命運。
戰績機F-14A「雄貓」159437的垂尾,但願它最後能進入博物館頤養天年。
站在C-5機背上拍的F-15、C-130、F-4、C-5隊列。
這是要被拖去存放點的F-16C戰鬥機。
F-16「戰隼」,這些1973年問世的飛機將會被改裝成靶機。
上好輪檔固定好鋼索的F-16,有時沙漠的大風會把飛機吹翻,所以要仔細捆綁。
剛抵達墳場的F-18和C-27J。
海軍陸戰隊的地勤們在F-18上忙碌著,準備交出飛機。
陸戰隊的地勤們在閒暇之餘鬥個地主。
玩得不亦樂乎。
工作人員正在對一架F-18「藍天使」的後機身進行密封作業。
這些工作人員並不是軍人,而是平民僱員。
噴塗密封劑。這是一種乳膠——也被稱為「斯普雷拉特」(噴塗乳膠的縮寫)。斯普雷拉特的作用是覆蓋機身表面的接縫和開口,防止水汽和野生動物進入機身。
F-4存放地。
封存中的F-4,機頭和座艙蓋都被一層白色保護膜包裹著。
封存多年下來,機身上已經噴滿了歷年來的儲存狀態。TYPE2000是墳場大多數飛機的儲存狀態,飛機被視為「器官捐獻者」,允許拆除零部件用於維持現役機隊。
有時在飛機上還能找到原來機組的告別感言,上面這段話寫在F-4的雷達罩內側,日期是1982年8月17日。
一名專家正在對一架F-4進行「去軍事化」,也就是拆除所有軍用設備,他正在拆除座艙儀表。
兩名工作人員正在拆除F-4機腹的「麻雀」飛彈掛架。
拆除武器掛架也是去軍事化工作的一部分。
「麻雀」掛架內埋在機腹,比較難拆。
正在健身的僱員路過一架B-1B轟炸機。
第39架也是最後一架B-52G「同溫層堡壘」58-0224,根據新的START條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已被肢解。2015年美國切斷了39架B-52G的尾部,這是為了按照條約規定銷毀B-52G機型。切下來的尾部與機身呈30度角擺放,方便俄羅斯衛星拍照。B-52G 58-0224的綽號是「甜蜜的特雷西」,該機參加了越戰「後衛II」行動,從1972年12月18日開始歷時11個晚上,針對性地轟炸了安園鐵路調車站和河內鐵路維修廠。
被直接的B-52G 58-0171,等待它的最後命運就是回爐練鋁。
飛機也成了一些動物的庇護所,狼媽媽帶著她的幼崽出現在了B-52旁。
一架剛抵達美國海岸警衛隊C-27J。
夕陽下的C-130運輸機。
排列整齊的C-130「大力神」運輸機。
這是美國空軍的MC-130H特戰機。
KC-130R的駕駛艙。
這就是那架埋在南極冰雪下16年的LC-130。
C-5「銀河」運輸機。
工作人員準備爬進一架C-5「收割」零件,來自墳場的零件支持著美國現役老飛機的飛行。
站在C-5「銀河」的機背用魚眼鏡頭拍一下墳場的遠景。
這是通向C-5駕駛艙的梯子。
這是在C-5座艙中發現的告別感言。
透過C-5「銀河」運輸機的舷窗看向另一架C-5。
這是在為C-5安裝方向舵鎖,防止被風吹壞。
沙漠地表在陽光的炙烤下形成了氣浪。這是一隊KC-135加油機。
這是KC-135R加油機。
新到了一架P-3C「獵戶座」反潛機,工作人員在進行封存前準備工作。
然後P-3C被拖到存放地點等待封存。
給P-3C上輪檔和固定索。
SH-60「海鷹」的封存處理,除了用膜和膠帶封住縫隙和孔洞外,還要做個盒子來保護旋翼頭。
波音·伏託爾CH-46「海騎士」153993是美軍最後一架撤離越南的飛行器,1975年4月30日,這架直升機載著11名海軍陸戰隊員飛離西貢大使館的屋頂。
第309大隊的工作人員正在對一架CH-46進行封存前準備。
工作人員用膠帶封住機身表面的縫隙。
「海騎士」停放區。
美國陸軍的OH-58D直升機也封存在這裡。
塞斯納T-37「啾啾鳥」教練機。
美國空軍的T-38教練機。
這是海軍的T-34C「教師」初級教練機。
接送過艾森豪總統的「陸軍一號」VH-34直升機如今已變得如此滄桑。在1958-1963年間,VH-34接送過艾森豪和甘迺迪兩位總統。
波蘭製造的LiM-5戰鬥機,也就是米格-17的特許生產型,如今是美國空軍博物館的財產。
TWA的波音707是墳場內少有的民用飛機之一。1969年8月29日,巴解組織劫持了這架飛機,他們以為當時的以色列駐美大使伊扎克·拉賓在機上。意識到搞錯後,恐怖分子釋放了除2名以色列乘客外的所有人質,並炸毀了駕駛艙。該機被修復後一直服役到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