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提示】6月29日,上海機場檢驗檢疫局收到的「眼鏡蛇三號」行動《表揚證書》,是一次由中國、南非、美國及東協野生動植物執法網絡等國家和國際組織牽頭,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美洲的64個國家參與的洲際跨國聯合執法行動。行動於今年5月4日~27日展開,旨在打擊獵捕、販賣瀕危野生動物行為。
在上海機場出入境口岸,有一群承擔特殊使命的國檢人,他們在開展「眼鏡蛇三號」行動的過程中,為保護瀕危動植物,在空港口岸樹起一面獵獵招展的精神大旗,成為瀕危野生動植物上海「天路」的守護者。
讓我們穿越回北宋……
假如時間穿越回北宋,你帶著一隻野生動物保護製品犀牛角入境,被國檢官員搜出來,他們一定會充滿鄙夷:「一隻牛角,又不是什麼奇珍異寶,藏得這麼深,累覺不愛啊!」
沒錯兒,在澶淵之盟以後,北宋在邊境開放交易。北宋政府用犀角、象牙等交換遼的羊、馬、駱駝等牲畜。然而,此一時彼一時,小編的目的是提醒各位,保護瀕危野生動物人人有責,請勿購買象牙製品、紅珊瑚、穿山甲鱗片、玳瑁、鱷魚皮等瀕危物種,不然當你再次穿越回現代,當你再次遇到國檢關員,你不會看到無所謂或者鄙夷的面孔,面對你的將是鐵面無私的法律制裁,甚至是牢獄之災。
三個故事,讀完真是蕩氣又迴腸……
故事一
戴眼鏡就是文弱書生?NO!更是為了精準地找到背後的真相。視力雖然不好,眼神卻不失犀利,幾小時不間斷地搜尋著攜帶物,這場高體力高智力的「貓與老鼠」遊戲,對手越強大,他越覺得有挑戰。
[案件回放]一隻玳瑁標本是如何被我們攔下的?
2015年5月19日下午浦東機場T1航站樓,旅檢工作人員在對來自日本的MU518次航班進行旅客行李X光機例行查驗時,發現一名中國籍女性旅客行色匆匆,神情緊張。工作人員立即開箱查驗,發現一隻玳瑁標本,總重量為1.70公斤。一隻玳瑁標本是如何被我們攔下的?信不信由你,多年的工作經驗已經培養出旅檢人特有的嗅覺……該玳瑁標本已經移交海關緝私局處理。玳瑁俗稱十三鱗,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1中列明的物種。
故事二
知心姐姐模樣,她埋首於x光機顯示屏後,抽絲剝繭,以其親和力和果斷力充分閃爍著國門衛士的智慧與堅定,她二十七年如一日的認真與細緻,煉出了專業素養,鑄就了堅強脊梁。目光如炬,俠骨柔情別樣美。
[案例回放]藏匿手段屢見新招,偷帶象牙不擇手段
2015年5月18日浦東T2航站樓下午15點30左右,旅檢處工作人員在對ET684次航班的旅客行李進行X光抽查時,一名40歲出頭的男性旅客推著行李箱行色匆匆地進入檢疫人員視線,且未向任何部門申報任何行李物品。經X光機檢查發現,發現行李箱內有綠色環狀物品,疑似鐲子。然而當工作人員打開行李箱後,發現的是一臺熱水壺的底座,從表面看整個底座封完好,但底座的零件螺帽有明顯扭動過的痕跡。謹慎細心的檢疫工作人員意識到這部收音機可能有貓膩,便將底座單獨放入行李X光機進行圖像檢查。果然,圖像顯示零件內藏有可疑物品。隨後,工作人員將此底座打開,2隻象牙鐲子映入眼帘。此外,在該旅客的行李箱內還截獲4件象牙裝飾鏈墜,包括象牙鐲子合計0.34kg。
非洲航線是攜帶象牙入境的重點航線,自2014年3月30日,中國上海與非洲大陸首條直飛航線上海-阿迪斯阿貝巴(衣索比亞)開航以來,上海機場檢驗檢疫局重點監控、重點查驗,多次截獲非法攜帶入境的象牙及其製品,且旅客藏匿手段層出不窮,此前,旅檢處工作人員就在不鏽鋼模具的夾層、舊收音機內部等發現旅客藏匿的象牙製品。
準備說這個故事時,具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小編有個顧慮,這會不會給犯罪分子以某種啟發呢?好在錢鍾書曾在《談教訓》中寫道:「我常奇怪,天下何以有這許多人,自告奮勇來做人類的義務導師,天天發表文章,教訓人類。「人這畜生」,居然未可一概抹殺,也竟有能夠舍己忘我的。我更奇怪,有這許多人教訓人類,何以人類並未改善。」你看,一篇文章還不至於讓壞人變好,好人變壞。因此釋然了。
咳咳,扯遠了,繼續說案子,您瞧——
故事三
國門衛士中的「戰士」,有時為了更接近真相,會自動忽略難忍的惡臭和危險的病毒,反省迅速,出手如風,善於裝酷,霸氣側漏,常常一個眼神,變勝卻言語無數。在日復一日的舉重若輕之間,汗水無聲滑落,那執著的目光比X光更銳利,一瞬間,泡沫仿佛成為透明箱。
[案例回放]瀕危巨蜥欲「闖關」,奇葩禮物的刑罰代價
每年的聖誕節,人們總會為親友送上精心準備的禮物,但也有人準備得「過火」了。去年聖誕前夕,一名東張西望的中國籍男性旅客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經X光機查驗,發現其一只行李箱內有一些不明陰影物體,開箱後發現大量塑料玩具和一隻雙肩背包。雖然該男子辯解稱背包中是送給朋友的「聖誕禮物」,但工作人員打開背包拉鏈不由一驚,一隻類似蛇形的動物頭部突然探出,工作人員立刻將背包拉鏈拉攏以免可疑生物逃竄。在做好檢疫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工作人員再次打開背包,發現了3隻身長近1米的蜥蜴:其中一隻被白色布袋整隻包裹住,另兩隻被塑料膠帶綁住四肢和嘴。經初步判斷,為分布在泰國境內的水巨蜥,屬國際瀕危動物,與口岸海關協商後,機場檢驗檢疫工作人員將它們移交給海關緝私局立案調查。
隨著蜥蜴、蟒蛇等新興寵物興起,很多人熱衷於養這類的新型寵物,卻不知很多是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野生動物,買賣是一種違法行為。而活動物未經檢疫評估,一旦逃逸,可能對我國人民生命財產、農林畜牧業乃至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而買賣瀕危動物又違反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涉嫌擾亂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上海空港口岸將繼續對旅客攜帶珍稀活動物攜進境行為持續採取嚴打嚴防的態勢,捍衛眼鏡蛇行動精神與國門生物安全。
[旅檢人到底牛在哪?]
[牛,是一種態度]「眼鏡蛇三號」行動旨在打擊瀕危野生動植物產品攜帶入境。也許有的人面對複雜的形式就退縮了,也許有的人望見囂張的走私分子就膽怯了,然而上海空港口岸旅檢人說:讓我們上!
[牛,是一種方法]旅檢攜帶物崗位的工作機動性很強,常常是變化著的,從數據中發現風險,總結規律,立刻行動驗證,然後不斷修正。開展「眼鏡蛇三號行動」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評估風險的過程,對歷史截獲數據進行分析,並根據一線工作經驗、旅客的出行特徵、各地的物種特色等信息,篩選出高風險航班及重點關注人群。旅檢處及時將專業組的風險分析,供一線查驗人員參考。現場攜帶物查驗人員根據風險分析結果,加強重點航班、重點人員的查驗力度,屢次在重點航班中截獲象牙、穿山甲鱗片等瀕危動物製品。
[牛,是一種閱歷]我們聆聽外企高管的高談闊論,聆聽過土豪暴發戶的蹩腳普通話,也見識過闖關者的閃爍其詞,還有非洲務工者的一問三不知,無論旅客是何種面目,只要心中有規則,執法有依據,就能以不變應萬變。
[牛,是一種成果]2015年5月4日至2015年5月27日活動期間,上海旅檢口岸共截獲象牙製品、紅珊瑚、穿山甲鱗片、玳瑁、鱷魚皮等瀕危物種總計129批次,總重量77.11千克。
(供稿:上海機場檢驗檢疫局)
主編:曲實強 主編助理:陳偉
本期小編:秦郎
投稿郵箱:gmsbweixin@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當日
《中國國門時報》電子版!
感覺不錯,點個讚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