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原文報導截圖
距離印巴2月27日短暫空戰已經過去一周時間,隨著更多信息披露,這場印度和巴基斯坦空軍的空中角力變得越來越清晰。澳大利亞智庫戰略政策研究所對比Planet、谷歌地球和Digital Globe等多家衛星圖像證明,印軍2月26日對巴基斯境內巴拉科特(Balakot)和曼塞爾(Mansehr)附近的空襲行動並不成功。印軍出動12架幻影-2000向目標投射的精確制導炸彈炸點均在目標建築物150-200米外。也就是說,印度空襲轟炸了山坡上的植被樹林,所謂「恐怖營地」建築物沒有任何明顯損壞。
印軍在越境空襲後,組織了蘇-30MKI、米格-29和預警機在印控克什米爾上空「嚴防死守」應對巴空軍的反擊。依據印度空軍當前披露的零散信息大致能夠還原這場短暫空戰的概況。2月27日,為了報復越境空襲,巴基斯坦出動多架梟龍和F-16尋找戰機,意圖對執行戰鬥巡邏任務(CAP)的印軍戰機發起攻擊。由於蘇-30滯空時間長,比較合適執行CAP任務,推測巴空軍將目標初步鎖定了蘇-30MKI,在巴軍戰機行動後印度空軍將空情通報給前線機場的米格-21。
米格-21因航程較短,一般僅在突發空情時才起飛,從地圖上看距離實控線最近的機場到交火區域在80公裡左右,飛行時間需要6分鐘。目前尚不清楚米格-21為何從策應蘇-30變成主動越境追擊,進而被梟龍戰機拿了戰果。
印度空軍還披露,在持續不到10分鐘的短暫交戰中,距離戰場較遠的蘇-30MKI躲掉多枚來襲的AIM-120空空飛彈。在空戰中,印巴雙方都出動了預警機進行協同作戰,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縱深較小,為避免遭到攻擊印度預警機未能向米格-23提供有效的空情預警。此外,克什米爾地形多山,部署在盆地的印度地面雷達受地形影響較大,此次交戰的空域位於巴方境內,因此巴空軍佔據地利優勢。
至少一架米格-21被擊落飛行員被俘後,實力明顯強於對手的印度空軍沒有升級戰事,反而配合老對手採取逐步降級的方式平息態勢,與以往印巴衝突對等還擊步步升級有著明顯不同。印度為何息事寧人呢,3月2日美國助理教授Vasabjit Banerjee撰文稱,受中國因素影響,印度空軍在巴拉克特空襲後不願大動幹戈。
這位美國學者稱,印度空軍越境打擊極端組織將越來越多地處於巴方火力打擊之下,此次空戰也將推進停滯不前的陣風戰機採購案,可以認為空戰中的不佳表現將對未來印度空軍發展戰略發生重要現實影響。
印度空軍與其陸軍一樣,始終面臨一項核心問題,即在與巴基斯坦的潛在軍事衝突中如何應對中國的幹預,即所謂的「在東西兩線打兩場戰爭」理念。越是評估印度與巴基斯坦的軍事實力和制約因素,印度越要正確預測中國的參與程度。
印度空軍蘇-30MKI為幻影-2000夥伴加油
印度空軍遵循「矛尖戰略」(tip of the spear strategy),即集中優勢兵力穿透敵方防線隨後逐步消滅對方殘餘力量。印度優先建立以蘇-30MKI為矛尖的精銳飛行中隊,幻影-2000和上世紀60年代採購的米格-21作為後備力量。數十年來,米格-21在數量上一直是印度空軍的支柱,即使經過更新換代,目前仍保留了6個中隊,配置約96-108的米格-21。該戰機居高不下的墜毀和傷亡事故率迫使印度加速淘汰這款二代機的步伐。印度希望使用本國研發的LCA「光輝」輕型戰機替代米格-21,但耗時30年研發的LCA,印度空軍截至今年3月僅採購了16架。
相比之下,印度斯坦航空「國產」蘇-30MKI進行的較為順利,印度目前擁有11個蘇-30MKI中隊,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戰鬥機之一。印度還有3個米格-29中隊,3個幻影-2000E/ED/I/IT中隊,4個美洲虎IB /IS攻擊機中隊;3個米格-27ML中隊。
對比印巴空中實力印度明顯佔據上風。巴空軍擁有2個F-16A/B中隊,1個F-16C/D中隊,6個JF-17「梟龍」中隊,3個F-7PG(殲-7)和1個幻影-3D/E中隊。從先進戰機的數量上來看,巴空軍F-16和梟龍總量不超過200架,比印度蘇-30差距明顯。考慮到巴基斯坦的經濟形勢,未來幾年內也不太可能增加戰鬥機中隊或者進行重大現代化升級。在多用途戰機方面,雙方都沒有專用轟炸機,印度蘇-30和陣風可以擔當對地打擊和奪取制空權任務,巴基斯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中巴印戰鬥機對比圖
然而,一旦把中國空軍添加到等式之中,印度空軍將面臨嚴峻挑戰。中國正在迅速實現軍事現代化,並擴大戰鬥機的規模。目前,中國空軍擁有2413架各類型飛機,上千架戰鬥機數量超過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總和。但這個等式並不簡單,印度不是中國唯一威脅,事實上印度連主要威脅都算不上。
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面向美國和日本,因此,其很大一部分能力始終專注於美日。在任何涉及印度對巴基斯坦和中國的雙邊戰爭情景中,中國可能只會動用一定比例的空中力量。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會傾盡全力對付印度。鑑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目前的不對稱狀態,中國也不太可能調整戰略方向,印度空軍仍然有一定勝算。
因此,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能夠影響印度「兩線作戰」成敗的兩個因素是:(1)印度空軍現代化的速度,包括逐步淘汰米格-21採購新戰機;(2)中國空軍在戰爭期間向南亞地區投入的資源比例。
對印度而言,最優策略擁有堪比中巴實力之和的空中力量,鑑於對印度財政要求,這基本沒有實現可能。故而印度必須花費大量的智力來評估中國參與印巴戰事的預期水平,即儘可能減弱中國在南亞的力量投入。
在任何一場雙邊戰爭的規劃中,印度都可以考慮與日本和美國建立更緊密聯繫的國際局勢,這將有助於印度阻止中國向南亞調配過多兵力。鑑於美國在緊急狀況下,其在中亞和東亞的承諾不那麼可靠,印度應該考慮鼓勵日本重新武裝。日本的重新武裝肯定會給中國在東亞地區帶來更大的挑戰,這無疑會消耗中國在南亞的精力,增加印度的勝算。
獨家原創,喜歡就分享鼓勵下吧!
易評天下歡迎投稿,軍事歷史題材最佳,文章漫畫視頻均可,還有豐厚稿酬喲...
投稿郵箱:yipingtianxia@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