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貼:如何提高材料的介電強度(上篇)

2021-02-13 介電高分子材料

眾所周知,擊穿強度決定了適用於電介質的最高電場。當外加電場超過擊穿強度時,會發生不可逆的介質損傷,使儲能電容器不能進行充放電循環。在儲能公式我們中注意到的,能量密度與線性電介質的擊穿強度呈二次關係。對於非線性電介質,由於電位移仍然與外加電場成正比,能量密度由電位移和外加電場共同決定,二次律仍然是有意義。也就是說,擊穿場強的提高會進一步增強材料的儲能密度。那麼,如何提高(複合)材料的擊穿場強?本期知識貼淺談提高擊穿場強的幾種方法。

眾所周知,在弱電場中,電介質內的電流與外加電場呈線性關係,這就是熟知的歐姆定律。但是隨著電場的增強,電流會偏離歐姆定律,不在按照線性關係上升,而是隨外加電壓的增大按冪函數或指數關係上升。特別當外加電壓U達到某一臨界值時,電流I會急劇增加,此時dI/dU→∞,電介質從絕緣狀態轉變為導電狀態,該現象被稱為介質擊穿

原則上,擊穿過程在現象學上被定義為擊穿路徑的增長。在此過程中,本徵擊穿強度較低或電場濃度較高的區域首先發生擊穿,擊穿相轉變為導體而不是絕緣體。隨後,隨著電極間電場的進一步升高,擊穿區開始長大並收斂。當擊穿路徑通過連接兩個電極的納米複合材料時,就會發生整體擊穿。

聚合物介電性質隨其組分的變化

根據電介質被擊穿的時間不同,可分為長時擊穿和短時擊穿;而短時擊穿中,按照電介質擊穿機理不同,又可分為電子擊穿、熱擊穿、機械擊穿和次級效應擊穿等。常見的固體電介質擊穿的各種現象和理論總結如下表所示。

固體電介質的擊穿類型

相關連結:更多關於固體電介質擊穿知識,請戳這裡了解

那麼如何提高(複合)材料的擊穿強度,本期簡要從界面修飾、調控擊穿路徑和抑制載流子遷移這三個維度進行分析。

對於常見的聚合物複合材料,擊穿強度的下降主要歸因於高介電常數的陶瓷與低介電常數的聚合物界面處的電場畸變[1,2],以及相鄰納米顆粒之間的可能接觸和結構缺陷[3],而這些缺陷在聚合物/陶瓷納米複合材料中普遍存在。

通過改善有機/無機界面的相容性和調節局部界面的電學和介電行為,來改善陶瓷/聚合物界面的改性方法,可有效地緩解結構缺陷或界面介電失配引起的擊穿強度下降。然而,與原始聚合物相比,有效地提高擊穿強度仍然很難實現。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方法是通過用有機塗層修飾納米填料的表面來裁剪修飾界面。常見的有機塗層很過,比如近年來大火的多巴胺,具體的有機塗層種類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為了進一步提高界面強度,人們致力於開發具有緊密結合的聚合物殼的納米填料(核殼結構修飾方法可參考黃興溢老師相關綜述:DOI: 10.1002/adma.201401310)。

除了上述方法提高聚合物側的界面強度外,另一種方法是通過引入分級結構來改性納米填料。由於電場畸變是由介電常數相差較大的納米填料與聚合物基體直接接觸引起的,通過引入介電常數與聚合物基體接近或低於聚合物基體的陶瓷外塗層可以減小電場畸變。秉承這種思路,設計多層結構或分級結構的聚合物可在保持較高介電常數的同時,提高其擊穿場強從而增強材料的儲能密度。在這方面清華沈洋、李琦、南策文老師團隊和西交汪宏老師團隊有著突出的研究進展(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搜索相關文章學習)。

我們知道電樹枝是電介質在不均勻電場中的擊穿路徑。由於界面可能是首先分解的薄弱環節,因此它們也可以作為電樹枝生長過程的指南。除了界面外,納米填料的引入也帶來了電場的重新分布,應重新考慮局部擊穿行為和擊穿路徑的增長。因此,通過改變納米填料的形狀、分布和取向,可以通過增加路徑彎曲度,提高觸發整體擊穿的臨界電場,有效地提高擊穿強度。

近期研究發現,具有大長徑比的陶瓷納米填料,如1D納米纖維和2D納米片,可提高聚合物基質的擊穿強度[4–7],因為這些平面內排列的納米纖維和納米片導致了擊穿期間電樹枝過程中的路徑彎曲度的增加。那麼具體如何調控?如何建立填料形狀、分布、取向與材料擊穿強度的關係?更多乾貨內容請見下期。

參考文獻

[1] Z. Shen, J. Wang, Y. Lin, C. W. Nan, L. Chen, Y. Shen, Adv. Mater.2018, 30, 1704380.

[2] Y. U. Wang, D. Q. Tan, J. Krahn, J. Appl. Phys. 2011, 110, 044103.

[3] X. Zhang, B. W. Li, L. Dong, H. Liu, W. Chen, Y. Shen, C. W. Nan, Adv. Mater. Interfaces 2018, 5, 1800096.

[4] X. Huang, B. Sun, Y. Zhu, S. Li, P. Jiang, Prog. Mater. Sci. 2019, 100, 187.

[5] Y. Zhang, C. Zhang, Y. Feng, T. Zhang, Q. Chen, Q. Chi, L. Liu, G. Li, Y. Cui, X. Wang, Z. Dang, Q. Lei, Nano Energy 2019, 56, 138.

[6] Z. Pan, Q. Ding, L. Yao, S. Huang, S. Xing, J. Liu, J. Chen, J. Zhai, Nanoscale 2019, 11, 10546.

[7] S. P. Fillery, H. Koerner, L. Drummy, E. Dunkerley, M. F. Durstock, D. F. Schmidt, R. A. Vaia,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2, 4, 1388.

有廣度,更有深度,訂閱介電高分子材料查看全部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AFM:兼具高介電常數和高光學透明性的複合介電彈性體
    決定介電彈性體性能的重要參數之一是相對介電常數,其值越高,彈性體的驅動電壓就越低,即可通過消耗更低的能量實現電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常用介電彈性體的相對介電常數通常較低,極大地限制了其應用範圍。為了提高介電常數,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彈性體基體中加入高介電常數的硬質材料,如陶瓷填料、碳系填料等。然而此類複合材料通常伴隨有高彈性模量、低穩定性、不透明等缺點。
  • 高抗彎強度微波介電LTCC基板材料的研究
    隨著太空飛行器及衛星載荷對電子設備的體積與質量的要求提高,對新材料及新工藝的需求愈發迫切。低溫共燒陶瓷(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s, LTCC)基板材料作為MCM多晶片微組裝工藝的首選材料,對於減小太空飛行器載荷的體積與質量,適應空間極端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 吉林大學張立軍課題組JACS:介電屏蔽效應——半導體電子材料優化設計的新視角
    對於半導體材料應用於電子和光電子器件,介電屏蔽效應能夠有效防止載流子被材料缺陷散射或捕獲,對提升載流子輸運和光電轉化性能方面有積極作用
  • AFM:3D列印交叉型介電彈性體致動器
    Clarke和Jennifer A.Lewis團隊開發優化了具有高列印保持性、合適流變性的導電彈性體油墨和自修復、可調力學性能的增塑介電基質。團隊成員利用3D列印特定形狀的垂直電極,並用自修復介電基質封裝製造出不同類型的3D DEAs器件,其擊穿場強為25V·m-1,驅動應變高達9%。
  • 百科:氮化物陶瓷系高溫透波材料
    隨著現代戰爭的需要以及飛彈技術的發展,飛行器的飛行馬赫數不斷提高,對雷達天線罩的耐高溫抗燒蝕性能要求也日益提高。傳統的石英陶瓷透波材料介電性能優異、抗熱衝擊性好,但使用溫度低、韌性差、抗雨蝕性差,目前已基本到了其極限能力。氮化物系陶瓷材料具有耐高溫、低介電、抗蠕變、抗熱震、抗氧化等優異性能,成為理想的高溫透波材料。
  • 超全的材料性能對比圖
    強度—密度Strength vs. Density 強度是指零件承受載荷後抵抗發生斷裂或超過容許限度的殘餘變形的能力。也就是說,強度是衡量零件本身承載能力(即抵抗失效能力)的重要指標。Specific strength 比模量是單位密度的彈性模量,比模量是材料承載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比模量越大,零件的剛性就愈大,也稱為「比剛度」。比強度為材料的強度與材料表觀密度之比。比強度越高表明達到相應強度所用的材料質量越輕。優質的結構材料應具有較高的比強度,才能儘量以較小的截面滿足強度要求,同時可以大幅度減小結構體本身的自重。
  • 基於共形微結構電極-氧化鋅介電層集成的柔性超靈敏機器人觸覺傳感器
    壓力傳感器按照工作機制可分為壓電式、電容式、摩擦電式和壓阻式。其中,電容式壓力傳感器(CPS)以其功耗低、漂移穩定性高、結構簡單、靈敏度可調等優點而備受關注。結構簡單化可以有效地簡化製造過程,降低生產成本。對於商業應用而言,低功耗、穩定性對於實際環境中的長期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電容式傳感器在觸覺傳感的實際應用中具有巨大的潛力,引起了眾多研究者的興趣。
  • PMMA(亞克力)材料介紹
    40℃是一個二級轉變溫度,相當於側甲基開始運動的溫度,超過40℃ ,該材料的韌性,延展性有所改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硬度低,容易擦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強度與應力作用時間有關,隨作用時間增加,強度下降。經拉伸取向後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定向有機玻璃)的力學性能有明顯提高,缺口敏感性也得到改善。
  • 文章快訊|韓國嶺南大學&國立韓國交通大學《AFM》:低壓驅動OFETs器件用高k聚倍半矽氧烷電介質材料
    圖1. a) PSQ介電材料的化學結構,b) FTIR光譜,c) XPS譜,d) 表面能和接觸角,以及e) 所合成的PSQ薄膜表面形貌。團隊接著將PSQ薄膜製成MIM結構電容器,分析其電氣特性。兩種PQS電介質電容器均具有優異絕緣特性,在5 MV·cm-1電場下,洩漏電流僅為10-8 A·cm-1。
  • 【知識】彈簧線護套材料的選擇
    電徑芯數:1~37芯(特殊規格可根據客戶要求生產)。 彈簧長度:任意。,耐氣候性好,耐微生物侵襲,耐熱阻燃,並具有高延伸性及拉力強度。3.PVC樹脂是一個極性非結晶性高聚物,分子之間有較強的作用力,是一個堅硬而脆的材料;抗衝擊強度較低。
  • 漢字探微(302):介甲而馳——釋「介」
    認為「介冑」即「甲冑」,「介」、「甲」二字同源,「介」就是「甲」。也有人根據《左傳•成公二年》所載:「齊侯曰:『餘姑翦滅此而朝食。』不介馬而馳之。」認為「介馬」就是給馬穿上鐵甲,並引杜預註:「介,甲也」為證。同樣,還有一個成語「介甲而馳」,語見《宋史•文苑傳三•路振》:「冰霜悽悽,介甲而馳。」通常的解釋也認為「介甲」就是「披甲」。可見「介」就是「甲」。
  • 【漲知識】你應該了解的高分子材料老化
    由於其具有優於傳統結構材料的許多潛在性能,使得它們在軍民品領域的用途越來越廣。高分子材料質量輕、強度高、抗腐蝕性能好,具有很好的保護性能,大量用於航空、汽車、船艦、基礎構建、軍用品等領域。 3、力學性能的變化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剪切強度、衝擊強度、相對伸長率、應力松馳等性能的變化。 4、電性能的變化如表面電阻、體積電阻、介電常數、電擊穿強度等的變化。
  • UFPRO專題講座:Schoeller彈性材料的耐受強度
    "這種彈力材料的彈性能長期保持嗎?" 每當人們第一次接觸到 schoeller®彈力材料時,我們經常會受到這樣的回答,我們的P-40和Striker戰鬥褲就使用了這種材料。那麼這種神奇的彈力材料的真正耐受強度到底有多少呢?
  • 彈簧基礎知識大匯集,珍藏貼
    彈簧材料的發展歷程隨著彈簧應用技術的發展,對彈簧材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主要是在高應力下的提高疲勞壽命和抗鬆弛性能方面;其次是根據不同的用途,要求具有耐蝕性、非磁性、導電性、耐磨性、耐熱性等方面。為此,彈簧材料除開發了新品種外,另從嚴格控制化學成分,降低非金屬夾雜,提高表面質量和尺寸精度等方面取得了有益的成效。
  • 什麼是PC材料,PC薄膜特性區別
    但是還是有不少朋友不知道PC材料是什麼,溫度範圍是多少。PC材料在製成薄膜的時候,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光面,一種是毛面,這兩種有什麼區別?今天小編詳細介紹下「什麼是PC材料,PC薄膜特性區別」。一、什麼是PC材料聚碳酸酯,英文名Polycarbonate, 簡稱PC。
  • 強度、比韌性均超過傳統合金材料的新型仿生結構材料
    這種新型仿生結構材料集成了輕質高強韌、高尺寸穩定性、抗熱震、抗衝擊、高損傷容限等多種優異性能,綜合性能突出。它的密度僅為鋼的六分之一,而強度、比韌性均超過傳統合金材料、陶瓷和工程塑料。這種新型全生物質仿生結構材料有望替代現有的工程塑料,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科學進展》)雜誌上。
  • 【碧藍航線】信號強度提高方法
    碧藍航線中很多玩家不知道怎麼提高信號強度,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碧藍航線信號強度提高方法,非常高效的方法。還不知道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提高信號強度攻略囤積信號  開通更高級海域潛艇關和提升信號強度的前提是當前最高級海域boss戰S勝,但搜索的時候並不是必定能搜到當前最高級海域,而這方面是存在技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