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世界最大的危機來自於哪?
對於這個問題,我相信會有著非常多維度的答案。比如對於資源的無限索取,比如核武器的發明,比如地球磁極的加速移動。
但是我的答案是,科學的進步。
誠然科學確確實實的極大的解放了生產力,使得人類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甚至都已經快觸及到宇宙時代的邊緣了。但是隨著科學技術正在突破臨界點,這一事情的發生,它也將給我們人類社會帶來無法想像的重擊,甚至足夠把我們幾百年建立起來的文明社會架構毀於一旦。
因為科學正在證明,科學並不科學。你說如果有一天,你發現你窮盡一生學得的那些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的那些理論,被推翻說是錯的,你會有多崩潰?那些在此基礎上建造出來的科學殿堂全都得崩塌,這是在毀滅我們現代文明的根基啊。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到量子物理,這是微觀物理世界的一個重要分支。這是一個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於1900年提出創立的分支。在微觀物理當中,你會發現跟我們宏觀物理世界完全的不一樣。
(1)雙縫幹涉實驗
量子物理當中最為恐怖顛覆三觀,非雙縫幹涉實驗莫屬了。
這個事情的起源是,1905年,德裔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了光電效應的光量子解釋。在這個基礎上,人們通過不斷的實驗證明了,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如果要簡單的理解就是,一切物質都既是物質,也是波。
在證明波粒二象性這個過程當中,蒂賓根大學的克勞斯·約恩松在1961年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了,突發奇想用電子來進行了一個雙縫幹涉實驗。
他首先用電子流朝著並列的雙縫轟擊,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看到屏幕上出現的並不是兩條亮紋,而是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而後為了排除是電子在電子流中互相碰撞幹擾的因素,他把實驗從發射電子流,改為將單個電子一個個發出,然而在雙縫後面的屏幕上出現和之前一樣的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起初科學家們並沒有把這個實驗太當一回事,認為只是為電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提供了又一個明證而已。
不過之後米蘭大學的梅裡教授對這個實驗的改進,讓整個物理學界進入到了大型翻車現場。為了實現他那個老想看清電子是如何通過雙縫形成幹涉條紋的想法,他在1974年重複了這一實驗。
不過與之不同的是,他為了可以清晰地看清電子的出入,安裝了高精度的攝像器。他學習約恩松的,將單個電子一個個的發出,但是這個時候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屏幕上看不見約恩松雙縫幹涉實驗中提到的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只剩下了兩條亮紋。並且他的高精度攝像器清晰的記錄下了這一過程,電子如粒子般一個個通過左縫或右縫,在屏幕上形成兩條亮紋。
梅裡教授感覺到很奇怪,他復盤了自己整個實驗的過程,自己跟約恩松那個實驗除了多了那個高精度攝像器,什麼都是一樣的,於是他就把攝像器給關了。也就是這一關,又關出了一個神奇現象,那就是屏幕上立刻出現了約恩松雙縫幹涉實驗中提到的那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經過不斷重複的關閉和開啟攝像機,那些幹涉條紋也不斷的浮現和消失。
這個實驗恐怖在哪裡呢?那就是當你開啟高精度攝像器想要觀測電子是如何運動時,電子就呈現粒子形式。而當你關閉高精度攝像器不去觀測電子時,電子就呈現波的形式。電子就好像有了意識一樣,和人玩起了躲貓貓。
這就牽涉到千百年科學發展當中被人摒棄的一個觀念「意識」了。在傳統的科學觀念裡面認為,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並不會對於物質產生影響。但是這個實驗卻證明了,觀測行為決定結果,決定著物質呈現的方式。這其實也就是間接的證明了,意識決定物質。也就是說那句著名的「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話是錯的。
不過有關這個雙縫幹涉實驗更玄乎的還在後面,1979年在普林斯頓召開了紀念愛因斯坦誕辰100周年的討論會。這個討論會上愛因斯坦的同事約翰·惠勒提出了在雙縫幹涉實驗的基礎上做「延遲選擇實驗」的構想。前面說過,人們一觀測,電子就呈現粒子形式。人們不進行觀測,電子就呈現以波的形式。那如果我們根據電子的速度,當確定電子已經通過雙縫之後,迅速的開啟攝像機進行觀測,會出現什麼情況?
聞聽此言,世界各地頂尖物理學家聞風而動紛紛開始動手實驗。在5年之後,被馬裡大學的教授團隊率先做成功。通過實驗他們發現:在確定電子已經經過雙縫後,迅速開啟高精度攝像器,在屏幕上留下的是兩條亮紋。在觀測到電子已經過雙縫後,迅速關閉高精度攝像器,在屏幕上留下的是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
這是一個足以顛覆因果論的實驗結果。因為根據這個實驗,在未來沒有高精度攝像機進行觀測的時候,電子呈現出了波的形式。在未來有高精度攝像機進行觀測的時候,電子呈現出了粒子的形式。也就是說未來要發生的事情,能夠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雖然只有短短幾十分之一秒,但這確實存在!這完全超出了宏觀物理當中對於時間空間的理解。
同時為了證明這不是因為由高精度攝像器帶來的變化,量子物理學家們還在雙縫幹涉實驗的基礎上做了一個量子擦除實驗。這個具體的過程就非常複雜了,大概原理是,第一次先開啟高精度攝像器進行觀測,當然因為有觀測的原因,就不會出現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而是出現兩條亮紋。但是這次觀測的目的是,觀測到電子會從哪條間隙的哪個位置穿過,之後再根據這次觀測的結果,在這個電子穿過的位置上做好標記。第二次實驗時全程把高精度攝像器全程關閉,再去發射電子,發現如果在電子到達屏幕前擦除「標記」的話,屏幕上就會出現多條明暗相間的幹涉條紋。如果選擇不擦除「標記」的話,就會出現兩條亮紋。這也成功的排除了高精度攝像機帶來的影響。
(2)薛丁格的貓
如果上面那個有關意識決定物質的道理,沒聽懂,沒關係,我馬上說第二個被人廣為所知的量子實驗,也就是薛丁格的貓。
這個實驗是這樣的:在一個盒子裡有一隻貓,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質。這些放射性物質有50%的概率將會衰變並釋放出毒氣殺死這隻貓,同時還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而貓將活下來。如果根據宏觀物理學知識,這個盒子裡必將發生這兩個結果之一,外部觀測者只有打開盒子才能知道裡面的結果。但是在量子的世界裡,當盒子處於關閉狀態,你是在一個中間態,貓既不死也不活。
這種不確定性其實就像是已經被證明的波粒二象性原則一樣,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物質都既是物質,也是波。
當然有的人可能會站出來說,為什麼我們再日常生活當中觀察不到物體的波動性,只能觀察到物體的粒子性,也就是只能觀察到由粒子組成分子,再組成的穩定物體。這是因為它們的質量太大,導致德布羅意波長比可觀察的極限尺寸要小太多,小到不可能被我們現在科學技術發明的普通儀器測出來。這也是為什麼之前的宏觀物理學的世界觀能夠看上去圓滿解釋絕大多數「自然現象」的原因。這是符合由丹麥物理學家玻爾提出的對應原理,既就是說大量微觀粒子聚集一起時,存在於微觀量子物理世界的波粒二象性原則將會不斷減弱。這也就是為什麼經典的宏觀物理學能夠解釋我們生活當中日常現象的原因。
同時這恰恰又是為什麼這個薛丁格的貓實驗會如此出名的原因,因為通過這個薛丁格的貓的實驗,它把這個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原理,演化成了宏觀世界的不確定性原理。這導致微觀物理學知識能夠解釋宏觀物理學,但是宏觀物理學知識無法解釋微觀物理學,這又間接的證明了微觀物理規律才是才是物質規律的主宰。
(3)精神療法和多重人格
這個時候大家再去想一下,安慰劑效應。醫生手上的藥片明明是無任何治病效果的澱粉片,但是醫生卻言之鑿鑿的告訴患者是真藥,最後吃到假藥的患者們,有很多人感覺自己的病好轉了。
當然有安慰劑效應,就有反安慰劑的效應。也就是醫生給病人吃下去的是真藥,但是卻在事後告知病人那是會使得病情惡化的假藥,最後這些吃到真藥的患者們,有很多人真的出現了病情惡化。
這其實就是一個心理意識能夠操控身體健康的明顯例證。因為只要你相信吃下去的藥物有作用,你的身體就會好起來,這是典型的意識決定物質世界。
這個時候不得不說的一個叫做多重人格的精神疾病了。簡單點說,就像是一個人的身體裡住著好幾個靈魂一般。一個人的身體裡有著好幾個人格,幾個人格之間還有著各自不同的名字、意識、性格和擅長的領域。
同時還不單單是這樣,根據西方醫學研究,患多重人格的人當中有37%的病例發生了優勢手的改變,一下子就變成了左撇子或右撇子。還有人之前有眼睛斜視的問題,變成另一個人格後這個問題也神奇地消失了。還出現過在某人格下這人有致命疾病,但是切換到另外人格之後病灶就消失了的情況。根據對於多重人格障礙患者大腦的研究顯示,儘管是同一個人(同一個身體和大腦),不同人格的腦部攝影結果缺會出現皆不相同的狀況。
如果醫學上所說的,多重人格是因為人受創後自己想像出來的,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說,只要你能夠真正改變自己的潛意識,你就能夠治療自己身上的疾病。這或許就是某些人莫名其妙病就好了的原因。
這也就是在說意識可以改變客觀存在。只是說這種改變很難,就像是波粒二象性在宏觀世界基本上不可能被發現,但並不是說在宏觀世界波粒二象性就不存在了,只是因為質量增大,導致在宏觀世界裡基本無法觀測到,也就導致得出了物質決定意識的結論。
(4)量子糾纏
同時量子物理界還有個非常知名的是量子糾纏,不過這個不再只是已被證明的理論,已經進入到了實用領域。在2016年8月,中國科學家將發射世界首顆「量子衛星」,其核心技術就是應用了「量子糾纏」的神奇特性。
所謂的「量子糾纏」就是當兩個量子或者兩個以上的量子成對出現時,我們如果將這兩個量子分開,無論相距多遠,哪怕在宇宙的兩端,一個量子的行為始終將影響著另一個被分開的量子。其中一個量子往左1毫米,不管隔多遠另外一個量子也都會往左1毫米。而且這個運動是同時的,這是經過世界上最精密能測出光速的原子鐘測出來的。就像是兩個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就算隔著再遠,都有心靈感應那般。正因為這個特性,量子通信才會被稱為無法被攔截破譯的通訊方式。
另外這個可能還能解釋一些神秘現象。比如就是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位於加拿大的天文觀測臺,在2018年8月收到來自據地球15億光年位置的快速射電暴信號。有可能不是這個信號真的走了15億光年,而是利用了某種我們還未掌握的量子通訊技術。畢竟現在都已經證明了,月球到地球之間的通訊,用世界最精密能測出光速的原子鐘都不能測出兩個配對量子之間的反應時間差。那麼就說明量子通訊是一種遠遠不知道大於光速多少倍的通訊方式。一個信號以光速要走15億年,但是以量子技術那可不一定啊。
而如果可以通過量子傳遞通訊信息的話,那我們將是可以實現遠距離傳送能量和物資,甚至直接傳送人了?也就是說如果把量子糾纏的原理搞清楚,我國神話裡那些瞬移、把一個物體從一個地方挪移到另一個地方的神仙手段,都將變成現實。
大家也不要覺得不可能,目前我國科學家潘建偉等人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百公裡量級的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在高損耗的地面成功傳輸100多公裡。是一種利用分散量子纏結與一些物理訊息的轉換來傳送量子態至任意距離的位置的技術。說得直白一點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在一個地方神秘地消失,不需要任何載體的攜帶,又在另一個地方神秘地出現的神仙手段。
而如果我們對於量子領域的研究未來能夠到可以傳送大件物品和人的地步,那麼等於是實現了宇宙航行技術啊。宇宙中一個地方距離另外一個地方十億光年,不再是需要航行十億年,說不定幾年就夠了。
而根據澳大利亞的天文望遠鏡的記錄,在這次被加拿大天文望遠鏡同一個方向,在2016年也發現了一組重複的快速射電暴,並在2017年1月確定了信號源距離大約為25億光年。如果對方是在航行,2年時間能夠走十億光年的話,那麼走到地球附近的時間,也就是還有5年了。
(5)量子霍爾效應和高頻共振波特性
另外一個不得不說的有關量子力學領域就是霍爾效應了。
什麼電流鉗、速度傳感器、手機的翻轉開關等等都是它的應用。通俗點講就是好比一條路,本來電子是雜亂無章的分部在路面上到處移動。當有磁場產生時,大家可能會被推到某個固定的方向整齊劃一的行走。說白了,這也有點像是電池的原理。
對了大家還記得那個和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扣留事件差不多時間,也就是美國時間2018年12月1日跳樓的那個華裔科學家張首晟嗎?他就是這個領域的大拿。他在2006年理論預言「量子自旋霍爾效應」;2008年理論預言「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同時他還在2017年證明了手性Majorana費米子,這是一種比量子還小的單位。對於基礎物理來說,他這個舉動等於是開創了一個比量子還先進的時代。
然而就在他死亡的17天之後,也就是2018年12月18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發布了最新研究成果《砷化鎘中基於外爾軌道的量子霍爾效應》,這也是中國科學家首次在三維空間中發現量子霍爾效應。根據公開資料,張首晟是在2013年開始與中國中科院達成相關合作,共同進行霍爾效量子領域的相關實驗驗證研究的。
這個霍爾效應和量子的另外一個量子的高頻共振波特性,還是酒為什麼會越放越醇的原因,因為所放的時間越長,所經歷的生活當中無處不在的共振現象就會越多,而共振越多呢,越會發生霍爾效應,酒裡的各個分子什麼的,就會漸漸的變得越來越整齊劃一。這是會使得酒裡的酒精分子和水分子愈加充分融合的,這樣會使得微分子團的水包裹酒精分子,導致酒入口時,我們最先接觸到味覺的是水,再加上共振後的微分子團容易被吸收,不會再味覺上面停留過久,呈現出酒很醇的特徵。
同時再跟大家解釋一下什麼是量子的高頻共振波特性。在宏觀物理世界有個相似的現象叫共振,就比如我們的發生就是通過自我控制振動自己的聲帶,再以空氣作為介質,振動我們的耳膜。這其實都是微觀物理學界的量子糾纏現象在宏觀物理世界的應用。這難道不是和量子糾纏有點像嗎?聲帶是量子糾纏信息的發出方,耳朵是量子糾纏信息的接收方。
(6)量子隧穿
量子領域還有一個了不起的發現是量子隧穿。
這是什麼東西?我相信大家在我國的一些神話故事裡面看到過穿牆術,量子隧穿你就可以理解成為穿牆術。
在宏觀物理學領域,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一個實際存在的大分子物質是不可能穿到牆壁的另一面的,要麼在與牆面接觸的時候反彈回來,要麼和牆同歸於盡。但是在微觀物理學界的量子力學領域,這卻是可以的。因為量子具有波粒二象性,量子可以波的形態穿過呈現粒子形態的物質,同時根據波粒二象性當中的德布羅意波來說來說,尺寸與波長之間的關係決定了他穿越的厚度。
這是一個已經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在2012年4月5日出版的《科學》雜誌上說,英國劍橋大學卡文迪什實驗室的科學家首次利用光讓電子穿過了經典力學裡無法穿越的「牆壁」(勢壘),實現了量子隧穿,科學家們有望藉此研製出新的凝聚態。
另外美國能源部下屬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官網消息,該實驗室科學家通過中子散射和計算機模擬,揭示了水分子在極端限制條件下的新行為——量子隧穿。
在此之前兩個德國科學家還用簡單的實驗證明了。他們是讓微波光粒子通過兩個稜鏡並進行觀測得出。當兩個稜鏡分開時,大部分粒子都被第一個稜鏡反射然後被探測器發現。但是,他們發現,有部分粒子卻「隧穿」過了兩個稜鏡之間的間隙並被第二個稜鏡反射回到探測器。儘管這部分粒子比大部分粒子穿越的距離要長,但是,兩部分粒子卻是同時被探測器發現。這也就是說,產生「隧穿」的光子粒子的速度超出了光速。這一點和在量子糾纏當中發現的量子糾纏當中發現的量子之間存在一種目前無法測定速度,且這種速度大於光速是相符的。
同時這還是一個在1927年就已發現的實現現象,當時弗裡德裡希·洪德在研究分子光譜時發現,對於雙阱位勢案例,偶對稱量子態與奇對稱量子態會因量子疊加形成非定常波包,其會從其中一個阱穿越過中間障礙到另外一個阱,然後又穿越回來,這樣往往返返的震蕩。
很多人可能搞不清楚這個東西有什麼作用,像電子的冷發射、半導體物理學、超導體物理學等等。快閃記憶體的運作原理牽涉到量子隧穿理論。同時江崎玲於奈據此於1957年發明了隧道二極體。
(7)量子力學有什麼用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會有人在問,量子力學對於現實生活到底有什麼用?我想說的事情是,目前我們人類對於量子力學雖然研究的還不是那麼深入,但是卻已經在大規模應用了。我們人類幾千年文明科技沒有重大突破,但是在最近一百多年以來突飛猛進,其重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量子力學的重大突破。比如我們現在每天要用到的電腦、手機裡面據大量的應用到了量子物理。
在1945年美國軍方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重量超過30噸,佔地面積接近一個小型住宅,原因是當時使用的是真空管。但是當時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已經在根據量子物理學的知識在製造電晶體了。電晶體它能夠同時扮演電子信號放大器和轉換器的角色,這幾乎是所有現代電子設備最基本的功能需求。英特爾和AMD的尖端晶片上,已經能夠擺放數十億個微處理器。而這一切都必須歸功於量子力學。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量子力學,我們什麼機都搞不成。也就是說量子力學的應用,是我們電子革命的源頭,是我們現代科技文明的基礎。
(8)上帝粒子
這個時候再跟大家說一個大家都聽說過,但是可能是什麼的東西,上帝粒子。
大家不覺得有一個事情很奇怪嗎?那就是有質量和重量兩個詞,並且在物理學界這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我們物理裡學過,一個人在地球上稱的重量和在月球上稱的重量是不一樣的,這由於地球和月球的引力所決定,但是這個人的質量卻是一致的。
那質量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什麼東西決定質量呢?決定物體質量的這個就是上帝粒子,又叫希格斯玻色子,它有一個希格斯場,能夠導致跟基本粒子耦合,而這種耦合就是基本粒子為什麼具有質量的原因。有人問有不具備質量卻存在的東西嗎?有,光子,因為它不跟上帝粒子發生耦合。
而物質有了質量,才有了萬有引力。而有了萬有引力,才有了星球。有了星球,才有了生命的可能。這也就是它為什麼會被稱之為上帝粒子的原因。
(9)平行世界
當然以上說的那些有關量子力學的東西,都是已經被不知道證明過多少次。但是大家知道物理學界有個規律,那就是先有預言和推論,再有的相關計算,再被實驗去證明。我再說說一些量子領域的預言吧。
有關那個薛丁格的貓的實驗,美國的量子物理學家休·埃弗萊特提出另外一個解釋和預言,那就是平行宇宙說。由於科學家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
在平行宇宙這種觀點之下,薛丁格的貓實驗結果就會是兩隻貓,一隻活貓,一隻死貓,但是它們位於兩個不同的世界。原子衰變了,貓死了;原子沒有衰變,貓還活著;這兩個世界將完全相互獨立地演變下去,就像兩個平行的世界一樣。
這個跟發現「上帝粒子」實驗當中發現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對上了號的。他們發現有非常小質量的粒子,它會不斷的消失和重現。消失的時候,是真消失,地球任何先進儀器都無法感知存在。這粒子每次重新出現之後,其內含能量都會減少。這是符合物理學家關於三維空間的最基本物質是閃爍於不同空間的五維的實體體,物質可在不同三維空間當中穿梭的推論和預言的。
而不同的平行世界,其實就是不同的兩個三維空間。並且這個還顛覆了宇宙大膨脹學說,因為在這種理論之下,我們所在的三維空間是由於四維空間坍塌而成。這還推翻以前的宇宙膨脹學說,因為在這個理論之下,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之所以不斷膨脹,是三維宇宙不穩定會導致不斷的產生三維平行宇宙。就像是細胞的機制那樣,不斷的從一個分裂成兩個,兩個分裂成四個。
(9)曼德拉效應
如果以上的這個事情可能的話,那麼時間的旅行就是可能的了。因為按照愛因斯坦的理論,只要能夠造出超過光速的機器,那麼就能夠回到過去。而回到過去,就能夠改變歷史。
只不過這裡面又牽涉到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量子物理理論下,一個時間軸下的平行的三維空間是無限的,你可能沒法正確的找到自己所在的那個平行宇宙。這也就能解釋像比如我國歷史上的王莽,還有一些其它人,為什麼那麼像是未來穿越過來的人。
同時上面這個事情,還能解釋另外一個現實當中的現象,也就是曼德拉效應,這是一種群體集體出現記憶混亂的現象。
2013年曼德拉去世的新聞發布之後,世界各地的人發現自己對曼德拉的記憶出現了混亂,從死亡時間到死亡原因都出現了不同的記憶,許多互不相識的人回憶稱自己看過紀念曼德拉的電影,包括電影的名字和內容都大體一致,然而這部影片從未上映,甚至從未拍攝過。因為這件事情在全世界範圍內太過於知名,在全世界範圍太多的人們言之鑿鑿十分確定自己的記憶當中有這一段,而被稱之為曼德拉效應。
當然這種事情還有很多。比如美國總統甘迺迪於1963年遇害,它的座駕是林肯敞篷車。目前我們在網上查到的甘迺迪遇害的圖片上,顯示的是6門林肯敞篷車。車上坐了甘迺迪夫婦、司機、特工,還有德克薩斯州約翰·康納利夫婦。
但是在相當多人的記憶裡面,甘迺迪遇害當天,車上只有4人,而且敞篷車僅且是四門的,並不是什麼六門。但是在美國迪爾伯恩的亨利福特博物館對於林肯遇難車輛的復刻版,也是四門的。在甘迺迪遇害不久,美國警方就案情復演。使用的模擬車輛上,用的也是四門的。
如果大家覺得這兩個例子都是國外的,我來舉一個國內的。大家還記得《愛我中華》這首歌的歌詞嗎?大家趕快的,憑藉記憶想一下歌詞是什麼?「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對不對?
大家可以去打開百度查一下了,現在的歌詞是「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支花」。就是這麼詭異,這個是我們從小到大都聽過的歌曲。很大部分的人,就是集體記錯了。
在量子物理學下,這有兩個解釋。一個就是因為有人穿越回到了過去,改變了曼德拉死亡這個事情,使得整個世界發生了變化,但是有一部分人因為某一種我們還不知道的科學原因,大腦當中的記憶卻沒有被改變。
另外一個解釋是,另外一個和我們平行的宇宙就是如此發生的。因為這個平行宇宙離我們太近,或者出現過短暫重合現象,改變了我們所在平行世界某一部分人的記憶。因為本來平行世界就是由一個世界不斷分裂造成的。
這樣的話,就能夠解釋得通,我們為什麼明明沒去過一些地方,為什麼會在生活當中對於某些場景覺得非常的似曾相識。那麼我們的做夢,還真的是做夢嗎?真的不是來自於另外一個平行世界裡的記憶嗎?
因為這個又產生了另外一個事情,那就是自信的作用。
如果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真的能根據事情的發展方向分裂出無限的平行宇宙出來。那麼在無數的平行宇宙裡,也就會存在無數個你,他們可能過著完全不同的生活。可能一個你是世界首富,可能一個你是乞丐。也就是說,你如果想要過上好的生活,就是要選擇對的平行宇宙。
同時呢,這些平行宇宙都是由於你的選擇,不斷分裂而來。比如向左走會遇到你一生摯愛,向右走會遇到一生的噩夢。這個時候量子物理所說的,意識決定物質這個基本原理,就會起到作用了。那就是你要相信,你的意識足夠強大,強大到能夠改變你的生活。OK,那個你就會活在你最強大的那個平行宇宙當中。
也就是你的命運由你的自信所決定。
(10)量子的疊加態
以上這個是不是很難理解了,我再跟大家說一個更加難以理解的。那就是根據科學家嚴密的科學實驗,發現了一個更加不可思議的事情。那就是一個粒子可以同時在兩個不同地方出現。
這個叫做量子的量子疊加態。這個疊加態就是薛丁格的貓裡面說過的那個,貓既是活的,也是死的那個狀態。同時這個疊加態也適用於物體上。根據史丹福大學研究者在2015年12月24日發表在世界頂尖科學雜誌英《Nature》的說法,他們已經將物質的量子態疊加效應的最大尺度記錄從1釐米擴展到了54釐米。
同時歐洲量子科學家也正在準備一項實驗,那就是使得一個玻璃球能夠同時存在於空間上的兩處。這個實驗如果成功的話,將真正實現對於宏觀世界的顛覆。因為這個實驗將不再是以粒子級別大小的物質為實驗對象,而是以包含著至少數百萬原子的一各肉眼可見玻璃球。而這個實驗之前都只在微觀物理世界做成功,還沒有在宏觀物理世界成功過。
以上這也就是新聞裡吵得沸沸揚揚的量子計算機的原理,量子計算機利用的就是量子的疊加態這件事情。具體的理論乾巴巴的,可能大家很難理解。我舉一個比方好了。那就是以前計算機要去測試一個3位數密碼,它的本質是要測試1000次(000到999)。但是在量子計算機利用量子疊加態這一技術後,如果該量子計算機能夠將量子保持住2個疊加態,那麼每次就能夠測試2個密碼,就只需要500次。如果能夠保持1000個疊加態,那麼就只需要1次,就能夠試驗出密碼了。
同時因為量子是一個更加小的單位原因,同樣大小下是能夠存儲下更多數據的,比如目前只需45個量子位就可以存儲4TB的數據。在這種情況下,同樣大小處理核心的量子計算機,運算速度快出幾千/幾萬/幾十萬/幾百萬倍都將只是一個開始,因為這已經不是一個層面的技術了。
另外再量子計算機下,是真的有可能實現真正的人工智慧的。在目前的計算機裡,一個事物不是對,就是錯。但是在量子領域不是這樣的,它存在既活著又死著的狀態,這是思考哲學問題的基礎。而且一個量子可以出現在兩個以上不同地方的特性,這就是可以和我們大腦的工作原理是一樣的了。再加上量子力學的基礎是意識決定物質,應用量子技術的電腦之後,是極有可能培養出來一個有意識的人工智慧的。真說起來,我們不是量子計算機像我們人類的大腦。而是我們人類的大腦像量子計算機。
同時這已經不再是猜想,而是已經被科學證明的事實。科學家們找了很長時間,發現神經細胞裡面的微管可以形成量子糾纏,但是微管的時間尺度是10^(-20)秒到10^(-13)秒。不過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著名的理論和實驗物理學家Matthew Fisher,通過把磷和鈣放在一起,也就是磷酸鈣,當磷酸鈣以波斯納分子集群形式存在的時候,它的量子糾纏時間可以長達105秒!隨著量子物理的不斷加深,像人的記憶能存在幾十上百年,那是只是時間問題啊。
另外我國科學家潘建偉 已經實現百公裡量級的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既然量子能夠傳輸能量,而如果我們的大腦也是一個量子計算機那樣的設備的話。那麼神話裡面說的,大腦具有無限潛能,心中祈禱神就能夠聽得見,就有可能全都是真的了。
而且如果意識是一種能遠程傳輸的量子能量,那連所謂的那些神,為什麼要讓大家去信奉他的原因就都找到了。說白了,他就是想賺取能量。
(10)蘇美爾文明
在這個時候,我注意到了一個很好玩的事。那就是蘇美爾文明,這是一個發源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以及兩河流域的一個文明,也就是差不多如今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伊朗這一大塊。同時這也是人類考古發現最古老的文明,沒有之一。
同時這個文明是1900年的時候,由德國古文字專家赫爾曼·希爾普雷希特發現的。大家還記得量子物理學創立的時間嗎?由德國著名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於1900年提出創立。沒錯,同是1900年,同是德國。
這個蘇美爾文明的記載當中說,它們是由居住在尼比魯星球的阿努納奇人建造的一個文明,來到地球是為了採掘地球上的黃金以解決,它們文明因為過快發展帶來的星球引力不斷減弱的問題。為了加快採掘的進度,他們在20多萬年前以在非洲的一支智人為藍本,在融合了部分阿努納奇人自己基因之後製造出來的人類,同時他們還改造當時地球上絕大部分生物。
這樣的觀點,目前已經得到了科學的佐證。根據美國洛克菲勒大學和瑞士巴塞爾大學的聯合研究表明。我們今天地球上所有現存的動物物種中的90%,都是在大約20萬年前突然出現在地球上的。而且差不多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地球上的大部分物種發生了種族滅絕的現象。這是他們在分析完現存的10萬個不同生物的DNA,以及美國基因庫裡面收集的500萬動植物的DNA做出的判斷。
這個研究等於是和蘇美爾文明的記述對上號了的。同時這個集合了世界100多位基因學家的研究小組,還發現了另外一個恐怖的事實,那就是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在20萬年前突然出現在地球的物種,它們在20萬年前每個物種都只有著同一對的父母。
有些人可能會說,難道不是人類不是按照達爾文的進化論產生的嗎?其實如果按照人類本身就是最不符合進化論的,普通人的大腦97%未被使用,而根據進化論的理論,沒有被使用的東西就會被淘汰,而人的大腦卻沒有被淘汰。不但大腦沒萎縮,人的腦容量還越來越大了。在這種情況下進化論研究者提出基因驟變的說法。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會使得地球上大多數的生物在20多萬年前集體出現基因驟變呢?
同時蘇美爾文明裡面記述的還不止這些,根據歐美已公布出來的很少部分的資料來看,裡面的記述無所不包,大量的宇宙星圖,大量生物的基因片段,大量的科學技術,是如何在地球上建立各種文明、各種宗教,應有盡有。通過蘇美爾文明的記述,其實目前已經把世界上的大多數未解之謎給解決了。特別關於宇宙星圖以及科技的部分,每次在我們認為是蘇美爾文明記述中存在錯誤的多少年之後,因為科技手段的進步卻又突然發現蘇美爾文明裡面說的才是正確的。
有關蘇美爾文明這裡就不展開了,留給我們下次在寫。但是量子力學偏偏就是在發現蘇美爾文明的那一年被發現,真的是巧合嗎?
德國希特勒所宣揚的種族論,其實也是蘇美爾文明裡面記述的。因為根據蘇美爾文明所說,黑種人是阿努納奇人製造出來挖金礦的工人,白種人是阿努納奇這隻礦工隊首領的後代,黃種人是這隻礦工隊總工程師的後代,對了這兩個阿努納奇還是親兄弟來著。
或許大家只有配上這樣一個歷史背景,才會真正看懂希特勒為什麼會那麼瘋狂。為什麼希特勒死後有各種傳說去了月球之類,為什麼德國族裔的科學家在那個時代那麼厲害。為什麼西方科技那麼發達了,還是堅信有神。難道大家不對於一戰二戰期間爆發那麼多的科學偉大成就感到奇怪嗎?如果單純解釋為戰爭導致大家不計成本投入的話,全世界又不是沒打過戰爭,幾十上百年的戰爭,還是歐洲和阿拉伯人的長期慘烈戰爭,為什麼都沒有產生如此成就呢?
(11)歐洲粒子對撞實驗室
這個時候還不得不說到的是,目前全世界物理最高水平的的一個地方,歐洲核子研究組織。那個我們新聞聯播說過很多次的粒子加速對撞器的實驗室就是這個研究組織的。目前這個組織已經聘用大約三千名的全職員工。並有來自80個國籍的大約6500位科學家和工程師,代表500餘所大學機構,在這裡進行試驗。這大約佔了世界上的粒子物理學圈子的一半。
對了,研究量子微觀物理的這裡,還誕生了全球資訊網第一個網站,第一個瀏覽器,第一個網頁。另外全球資訊網成為全世界網際網路中心,也是由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在1994年宣布全球資訊網對任何人免費開放。也就是說這個研究量子物理的機構,還是人類網際網路信息革命的源頭。
不過最讓全世界很多人津津樂道的是,它的中心樹立著一尊溼婆·納塔拉迦特神像。根據蘇美爾文明,她是阿努納奇這隻礦工隊首領的後代。
對了,她跳的這個舞蹈是毀滅之舞。大家以為這是偶然,或許你這樣認為吧,我不這樣認為。這個全世界物理學界最高水平的這個研究中心,在2015年的時候意外的公開發布過一個宣傳片,下面就是視頻,那一群科學家跳的就是,印度毀滅之神溼婆的毀滅之舞。
同時在2016的時候,這裡流傳出來一個很有名的都市傳說,事關的是在2016在裡面自殺的一個名叫Dr Edward Mantill的物理學家。根據官方通告這位物理學家於2016年7月13日在自己的辦公室開槍自殺。同時還發現他把他所有的研究都燒在他的垃圾桶裡,除了一個文本文件之外,他的計算機的所有痕跡都已經被擦掉了。
但是同一時間流傳出來一件事情,那就是這個物理學家在自殺之前給他的好友寄送了一封郵件,他跟他的朋友在郵件裡面說,他們進行了一項秘密的實驗,結果打開了時空之門,與另外一個時空相連結了。接著他還把詳細的過程說了,他說他們當天做了一個質子的對撞實驗。一開始加速都還挺好的,突然間加到一個極限速度的時候,這個時候整個機構的電都斷了,一開始他們還很害怕。等來電之後,他們發現這個項目的首席科學家沒了。但是人沒了,但是她的衣服什麼的都留在那,只是肉體沒了。然後這個郵件的第二天,他就被發現自殺了。
另外就在這件事情發生的差不多一個月之後,也就是8月11日有一段有關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總部現「神秘活祭儀式」的影片被傳上網,官方稱這是鬧劇,然後也沒公布後文了。
在這種情況下,真的是鬧劇嗎?再給大家看一段拍攝於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一段粒子對撞實驗時的天象吧。
(12)什麼是真相?
或許在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像是牛頓、愛因斯坦、達爾文等等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到了晚年都去研究神學了。
因為科學已經打開了一扇巨大的門,大家在這扇門裡發現了,以前發現的科學規律,其實並不科學。反而是以前覺得不科學的那套意識的東西,變成了最科學的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和神學一樣傳承這麼多年的中醫經絡那一套,不存在嗎?東方風水玄學那一套,也真的不存在嗎?
這個時候大家再去看魯迅在《父親的病》裡曾經提到的中醫在治療他父親病的時候,方子裡要求,蟋蟀一對,旁邊小字道,要原配。真的一定是錯誤的嗎?量子糾纏理論告訴我們,只有配對的量子才能實現量子糾纏現象。
正如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在2016年的未來論壇年會上講過的那樣,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看到的世界,僅僅是整個世界的5%。這和1000年前人類不知道有空氣,不知道有電場、磁場,不認識元素,和以為天圓地方相比,我們的未知世界還要多得多,多到難以想像。在剩下的95%的未知裡,為什麼不能存在靈魂?為什麼不能存在特異功能?
同時把意識放到量子態去分析,意識變動其實也就是人類大腦內部的量子變動,那麼意識是不是也是一種物質呢?而如果意識是一種物質,那麼物質是不是也是一種意識呢?如果組成萬物的每一個量子都可以是有意識的物質,在這種情況下,神,一定是不可以存在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