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獨」也想「上天」?扒一扒臺灣航天的畫皮 | 任念東

2021-02-24 風雲之聲

      

1月24日,SpaceX公司的低地球軌道「拼車」火箭成功發射,一次將143顆小衛星送入近地軌道,打破了印度火箭於2017年創造的「一箭104星」記錄。我國臺灣省的兩顆立方星「飛鼠」和「玉山」也在其中。

143星入軌後,各家紛紛與自己的衛星建立了聯繫,但「飛鼠」「玉山」卻遲遲聯繫不上,一時引起各方關注。

近日有好消息傳來,經過國外無線電愛好者的幫助,臺「中央大學」終於接收到「飛鼠」衛星的信號。喜訊裹挾熱浪而來,冬日的寶島仿佛回到稻花芬芳的時節,臺媒歡呼跳躍,百家爭鳴,聽取盛讚一片。

這次臺灣省搭車發射的「飛鼠」「玉山」屬於立方星(CubeSat),這是一種高度標準化的微納衛星,以10釐米邊長的立方體為一個單位,即1U。「臺灣大學」研製的「飛鼠」衛星是3U立方星,另外一顆「玉山」衛星則由騰輝電信等單位共同研製,是一顆1.5U立方星。

儘管島內媒體對兩星寄予厚望,「中時新聞」甚至在發射後第一時間將「飛鼠」定義為「臺灣太空發展史新的一頁」。但太空探索充滿風險,你永遠無法預知鮮花與噩耗哪個先來。

立方星是21世紀以來發射最多、應用最廣泛的微納衛星標準,擁有完全貨架化的成熟產業鏈。在立方星網店裡,你甚至可以像攢臺式機一樣,用經過多次飛行驗證的成熟商業元件搭建你自己的立方星。

確定衛星大小、選擇數據傳輸組件、捲尺天線、星載處理器、電源組件、姿態測控組件,不要9998萬,也不要998萬,只要幾萬歐元,你就能拼出一顆有實際功能的立方星。

倘肯多花十幾萬,你甚至也可以通過「拼車」方式把自己的立方星送入太空。成熟產業鏈的好處在於,就算你的立方星過於簡陋,你依然能夠在衛星有限的壽命內(通常是幾個月),收到它發自太空的、清晰的信號。

換句話說,簡單的貨架商品能失聯,其中肯定存在問題。

在寶島立方星失聯、島內專家焦頭爛額百思不得其解之際,一位西班牙業餘無線電愛好者接收到了「飛鼠」的信號並發布在網上。

「中央大學」迅速跟進,探究為何擁有更先進接收設備的研製方反而沒有收到信號。最後,經過寶島各位專家學者一系列研究,終於得出初步結論:

「中央大學」的衛星地面站,壞了…

不光放大器壞了,衛星天線的俯仰機構也年久失修,以至於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仰角誤差高達15度。

這波啊,這波是《走近科學》。

如果大家以為寶島同胞只是小打小鬧弄弄立方星,那就錯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臺灣也曾開始一本正經地發展航天工業。

儘管西方世界的民用衛星貨架一直對臺灣當局敞開,但畢竟沒有經驗,還是要從搞(抱)合(大)作(腿)開始。於是折騰了近10年,臺灣的第一顆衛星終於出爐。

儘管衛星基本上是美國TRW製造,發射也是美國火箭進行的,但畢竟是島內第一顆衛星,從氣勢上不能輸。

因此命名為「中華衛星一號」,英文名字是「ROCSAT-1」,直譯過來是「中華民國衛星一號」。

2004年還發射了「中華衛星二號」,衛星皮實耐用,原本5年設計壽命,服役了12年才壞掉。

短短5年間,進步如此大,請問臺灣省是如何做到的呢?

也沒什麼,除了全省科技人員努力提供了幾個元器件以外,剩下的95%是歐洲阿斯特裡姆公司做的。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氣勢也拼不過局勢。2004年底,陳水扁一聲令下,「中華衛星」直接改名「福衛」,拿掉了「中華」的名頭。

「福衛」,聽起來很喜慶的名字,但如果知道它的全稱,大家恐怕就笑不出來了——「福爾摩沙衛星」。

「福爾摩沙」,是葡萄牙殖民者對寶島臺灣的稱呼,被「臺獨」堂而皇之地拿來命名衛星,替換掉的還是「中華」。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沒了「中華」加持,「福爾摩沙衛星」搖身一變,成了「臺灣之光」的代表。

2017年,經過漫長的研製,島內終於等來了自己獨享的時刻——第一顆「臺灣製造」的遙感衛星:「福爾摩沙衛星五號」。

「首次自研」、「臺灣之光」,各種光環加持下的「福衛五號」從研製到發射都令島媒激動到不能自已,仿佛有了「拒統」的底氣一般。但這顆耗資約合10億人民幣的衛星傳回第一批圖片時,所有人都傻了。

衛星圖片失焦,「臺灣之眼」得了白內障。

自研的東西出了問題,達不到設計要求,總要仔細調查一番。最後,經過寶島各位專家學者一系列研究,終於得出初步結論:

是美國進口的光學校準儀出了問題。

坦率地說,故障發現後,寶島的科研人員確實做了許多努力,從軟硬體兩方面下手,儘可能地改善了衛星圖片的成像質量。但就像白內障一樣,莎普X思滴眼睛沒用,想根治還得做手術——但衛星在太空中踽踽獨行,沒辦法手術,只能保守治療,與病灶和平共處。當然,如果寶島的科研人員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衛星上,這種低級錯誤大概不會發生。

那麼精力都用在哪裡了呢?

國際宇航聯合會是一個成立於1951年的國際組織,旨在促進全球航天領域科學家的相互交流,推動航天進步造福人類。由他們舉辦的國際宇航大會是每年航天領域的國際盛會,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除非會議在拒絕向中國專家提供籤證的美加等國召開,按慣例我國每年會組織頗具規模的代表團參加國際宇航大會。

在美國召開的第70屆大會上,參會科學家質問美方為何集體拒籤中國代表團,圖片來源新華網

同樣地,生活在寶島的科學家也可以用「中國臺灣」的名義參會,不論是China Taiwan還是Taiwan, Province of China,必須標明China。

但令人感到迷惑的是,他們中的一些人,居然總要抓住部分學術會議主辦方的漏洞與無知,在「國家」一欄寫上「Taiwan」,沒有China。

這種會議主辦方多見於美國、日本,不得不令人懷疑它們是否在與那些寶島科學家唱雙簧。

大陸代表團從不手軟,發現一個,糾正一個,所以這種雞賊的「論文臺獨」始終處於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境地,頗有相聲《小偷公司》的風採。

有時候,他們甚至不滿足於「論文臺獨」,在宇航大會的展覽會期間,一些寶島科學家曾經趁大陸代表團看不見的時機悄悄在展臺打出「Taiwan」名號,還試圖懸掛偽政權的旗子。

當然,下場也很簡單,被大陸代表團與會場保安聯合打擊。

「旋滅」。

在私下裡,做出此等腌臢事的寶島科學家也對大陸科學家倒苦水,這不是它們想幹,實在是偽政權對它們有「臺獨」考核,帶KPI指標的那種。

現在知道為什麼「臺灣之眼」得白內障了吧?精力全用在「臺獨」KPI上了。

臺當局總是自詡與西方發達國家關係密切,在航天領域極少受限,技術交流與人才培養渠道極為順暢,如果把研究「臺獨」小伎倆的心思全用到衛星上,恐怕也不是今天這個樣子,「臺灣之光」也不會淪為純粹笑柄。

畢竟,統一大勢浩浩湯湯,順之則昌逆之則亡。

「臺獨」想上天?飛得越高摔得越慘。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背景簡介本文作者任念東,政治軍事觀察者。文章2021年2月1日發表於觀察者網《任念東:「臺獨」也想「上天」?扒一扒臺灣航天的畫皮》(https://m.guancha.cn/RenNianDong/2021_02_01_579877.shtml),風雲之聲獲授權轉載。

相關焦點

  • 扒一扒「臺獨」的前世今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之後的幾天裡,臺北陽明山,一群人緊鑼密鼓地密謀。他們在策劃「臺灣獨立」。這些「帶路黨」,是日本殖民時期的受益者。聲稱:「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當時協助他起草「兩國論」的人,正是今天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 扒一扒蘇聯雅克戰鬥機家族譜
    前幾個月,在龐大的蘇聯戰鬥機家譜中,米格、蘇霍伊系列已經為大家扒過了,文章回顧請見文末連結。今天,咱們繼續來開扒蘇聯雅克家族戰鬥機。
  • 扒一扒硬漢卡斯楚戴過的勞力士
    和美國對抗長達半個世紀,任中經歷了11位美國總統,一生中躲過了高達638次的暗殺,建立了古巴新政權。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不是他作為政治領袖的成就,而是扒一扒喜歡一隻手戴兩支勞力士的國家領導人,戴什麼款式的勞力士。卡斯楚非常喜歡勞力士,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看到卡斯楚佩戴勞力士的樣子。
  • 扒一扒蘇聯米格戰鬥機家族譜
    在航知之前吐血整理的四扒+一匯總美軍戰機家族過後,第五扒終於來了!什麼?忘了之前的四扒都是啥了?
  • 扒一扒,納粹那些奇葩的末日科技
    在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之際,讓我們來扒一扒,當年納粹發明的那些末日科技。Hs 132目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保留著現存世上的唯一一架Ho 229 V3。
  •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1)
    「banshee」一詞源於愛爾蘭神話中的女妖,還有一說法是之所以取名為「女妖」是因為其高速飛行時兩臺噴氣發動機會發出悽癘的尖叫聲。最後一架F-94A/B 於1959年從空中國民警衛隊退役。F-84F「雷電」是一款後掠翼戰鬥轟炸機,雖然繼承了前文第5款平直翼的F-84「雷電噴氣」(Thunderjet)戰鬥機的命名編號,但卻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採用了後掠翼和後掠的尾翼面,以及萊特J65渦輪噴氣發動機,幾乎找不到「雷電噴氣」的影子。另外,RF-84F(Thunderflash)是F-84F的照相偵察版本。
  • 空心地球:扒一扒神秘的地心世界
    下面神秘學君就來給大家扒一扒神秘的地心世界。扒一扒靈異古城——南昌的十大靈異事件監控:火車站臺拍到來自地獄的幽靈列車恐怖歸來!盤點香港20個猛鬼之地
  • 扒一扒車機那些事(下)
    車機端現在有很多應用,實際上並不太需要用戶一直操作才能呈現最後的結果,但是設計卻依舊如此,比如導航,我們在去往一個目的地時,往往需要經過啟動導航、目的地搜索、路線選擇等一大堆流程,實際上是可以利用大數據分析車主的常去目的地以及經驗路線,幫用戶主動完成前面一堆需要操作的步驟,直接通過語音喚醒導航即可,通過一些技術及產品手段減少了許多中間交互的環節,很多時候產品上稍微多做一些,用戶遇到的麻煩會減少很多,這也許就是車機的一小步
  • 扒一扒日本的軍工企業 就在你身邊
    今天老兵就跟各位扒一扒那些就在你身邊的日本軍工企業,託好你的下巴!(圖為日本海上自衛隊 旭日旗格外顯眼)那老兵就從飛機開始說起好了,為日本自衛隊提供飛機的廠家主要有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及新明和工業,後兩者是這一領域的主力。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西歐噴氣式戰鬥機第一扒後,雖然閱讀量和轉發量沒有達到小編心中的預期,但說話算話,小編趕緊開扒第二撥!超級馬林公司出品,綽號「彎刀」,英文名稱Supermarine Scimitar,是一款雙發、中單翼噴氣式艦載戰鬥轟炸機。「彎刀」採用可摺疊機翼,兩臺發動機位於機身兩側,機翼下設計有掛架,能夠攜帶各種彈藥或掛載副油箱。採用全後掠翼設計的525型原型機於1954年4月首飛,是當時英國生產過體型最大的單座戰鬥機。
  •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但小編也得說話算數啊,趕緊開扒第二撥!!!1964年,CVN-65「企業號」航母上的2架F-8E(問一哈,趴在白線上的那位紅衣俠在幹哈?)德國王牌飛行員埃裡克·哈特曼等曾堅決抵制F-104,該機被迫從德國空軍退役,據說「飛行棺材」這一外號是德國飛行員喊出來的。中國臺灣地區當時曾從西德進口過200架左右F-104 ,摔了近百架,60多位飛行員遇難,「寡婦製造機」的外號就是這樣來的。
  • 扒一扒海軍軍旗設計,哪國的最霸氣?
    海軍旗是一國海軍軍種和艦艇國籍的標誌,是海軍團結戰鬥、榮譽和勇敢的象徵。對比世界海軍強國,如何評價中國海軍軍旗的設計?
  • 狩獵之旅微分享@請來專家扒一扒美軍口糧MRE到底有點啥?
    今天我們請來了在美國20多年美籍華人魏司令給大家扒一扒美軍的戰備口糧。我們的樣品是第15號口味。這哥們拿到口糧的心情猶如俺們搶到一個520大紅包,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肚子餓啦!它的特點是重量輕,熱量高,營養均衡。至於口味,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作為一種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的「速食」,口味有時候顯得不那麼重要。
  • 扒一扒伊拉剋星門,遺失的遠古聖物
    爭奪星門相傳在20世紀20年代,伊拉克地區發現了一個古文明的傳送門,也稱星門。後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世界各國政府都開始意識到了這一發現的重要性,因此為了獲得其中的遠古高科技,於是便有越來越多的情報組織以考古學家身份來到伊拉克地區調查所謂的星門。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3)
    西歐噴氣式戰鬥機第三扒來了!在正式開扒之前,我們先回顧一下前兩扒。(此表和下面的正文在時間上有一二處不一樣,小編無法考證,表依據第一張大圖,正文依據小編搜到的信息)達索公司出品,綽號「幻影Ⅲ」,英文名稱Dassault Mirage Ⅲ,單座單發三角翼戰鬥機,可用於截擊、制空或對地攻擊,是歐洲第一種批量裝備部隊的2馬赫(平飛)超音速戰機。
  • 如何自製一款火箭爐扒爐烤箱
    本期特別為大家推送一款火箭爐扒爐烤箱,這款扒爐烤箱是在新墨西哥州金斯敦的黑山小屋自然建築討論會上建造的。扒爐烤箱由福尼特能源公司的弗萊明·亞伯拉罕設計,並由弗萊明和消防隊員馬克斯·埃德爾森建築完成。扒爐烤爐的特點是火箭式的燃燒箱,提供了清潔的燃燒,煙囪幾乎沒有可見的煙霧。產生的熱量在扒爐下傳播,同時熱量在離開煙囪前完全包裹在桶式烤爐周圍。
  • 終於扒到你,F-14「雄貓」!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3)
    ,發現這個50款飛機族譜的繪製者也對「雄貓」情有獨種,「雄貓」佔了3/50——F-14A、F-14B、F-14D,所以,小編決定為「雄貓」單開一扒。之後,格魯曼公司索性給F-14取名為「Tomcat」,而「Tom」一詞在英語中常用來表示雄性,於時「Tomcat」又有了一個響亮的中文譯名「雄貓」(中文代號「雄貓」出現在《航空知識》上已經是1992年以後了)。
  • 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4)
    小編很後悔,為什麼第二篇文章留下了一架F-5,說實在的,真心覺得它和今天這一扒的其他戰機差距有點大。一架美國AV-8B「鷂」Ⅱ,攝於 2005年。扒一扒美國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3)麥道公司(現波音公司)研製,英文全稱McDonnell Douglas (Boeing) F-15E Strike Eagle,代號「攻級鷹」,在F-15「鷹」的基礎上設計的衍生型號,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的雙座超聲速全天候攻擊戰鬥機。
  • 今日磁典扒一扒磁鐵中的戰鬥機——強力磁鐵
    小慈今天給大家扒一下磁鐵中的戰鬥機——強力磁鐵在科普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那些年,強力磁鐵「惹的禍」:看完這些,小慈恍然大悟,原來還有「磁令智昏」這一說!
  • 視野丨扒一扒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那點兒事
    哪有參謀手冊,我從來沒想過陸戰隊還會後撤。」至此,兩百年從未從戰場上撤退過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在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面前開始了「處女」撤。陸戰1師在撤退    今天我就想帶大家扒一扒被中國軍人打破「不撤」記錄的美國海軍陸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