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李子熙(ID:Lizixi_2020)作者:李子熙
1月28日,在國防部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就臺防務部門持續炒作所謂大陸軍機進入臺「西南防空識別區」一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臺海地區開展的軍事活動,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是對外部勢力幹涉和「臺獨」勢力挑釁的嚴正回應。發言人吳謙大校說,我們正告那些「臺獨」分子:玩火者必自焚,「臺獨」就意味著戰爭。
「臺獨」勢力是如何一步步在挨打的邊緣拼命作死?接下來給大家扒一扒「臺獨」的前世今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之後的幾天裡,臺北陽明山,一群人緊鑼密鼓地密謀。
他們在策劃「臺灣獨立」。
他們是,日本在臺灣的最後一任總督——安藤利吉,主戰派軍官牧澤義夫和宮中啎郎等。其中,還有幾位臺灣本土的「帶路黨」,林熊祥、許丙等人。
這些「帶路黨」,是日本殖民時期的受益者。如今臺灣光復了,面臨被清算的危險,他們決心孤注一擲,與日本人狼狽為奸。
自此,「臺獨」這頭兇惡醜陋的怪獸,從籠子裡被放了出來,為禍華夏,直到今天。
— 1 —
這次會議密謀成立所謂的「臺灣自治委員會」,以駐臺日軍為後盾,妄圖在中國政府正式接手臺灣之前,搶先宣布「獨立」。
這個計劃如果得以實施,必然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好在世界大勢,浩浩湯湯,不以一小撮跳梁小丑的意志為轉移。
到了8月22日,安藤利吉迫於形勢壓力,不得不宣布「日本軍人只能聽從天皇的命令」,下令40萬駐臺灣日軍放下武器,接受投降。
這場「臺獨」鬧劇,草草收場。
蔣介石聽說了這個消息,下令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徹查此事,嚴懲「臺獨」組織。
1946年7月29日,所謂「臺灣自治委員會」的主要,成員林熊祥、許丙等人,被判處「共同陰謀竊據國土罪」,處以重刑。
為了杜絕類似事件發生,1947年12月,時任臺灣省主席魏道明強調:
「如果少數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600萬臺灣人民和4億大陸人民不惜為之流血犧牲。」
表明了當時的國民黨政權,對「臺獨」絕不姑息養奸的態度,這讓「臺獨」勢力在臺灣島內難有立錐之地。
— 2 —
但「臺獨」很快找到了新的根據地——日本。
由於日本在臺灣殖民統治長達五十年,很多臺灣中上層人士與日本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有大約五萬臺灣人生活在日本。
另外,一些日本人對中國依然是賊心不死,希望藉助「臺獨」勢力達成分裂中國的險惡目的。
這些都為「臺獨」分子將日本作為新的大本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1956年,在日本政府的支持下,「臺獨」分子廖文毅,在東京成立「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發表「臺灣共和國獨立宣言」。
廖文毅以前在臺灣生活,曾在日據時期受到日本人的重用。日本戰敗投降後,廖文毅的政治生涯遭受挫折,對當時的國民黨政權十分不滿,懷恨在心。
於是,開始了他的「臺獨」之路,希望通過政治投機,撈取好處,但遭到彈壓。
1949年逃亡日本後,炮製了「日本統治臺灣有理論」,漢奸嘴臉暴露無遺。
成立所謂的「臺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後,他將「國旗」設計成日本太陽旗的右側,加一彎新月。紀年不使用公曆,使用日本「昭和」年號。
剛才說了,對他來說,「臺獨」是個政治投機工具,為了撈取個人利益。
1965年,廖文毅被國民黨當局招安,返回臺灣,跟隨他的人也如鳥獸散,這齣鬧劇宣告落幕。
— 3 —
就在廖文毅的「臨時政府」土崩瓦解之際,其他「臺獨」組織為了各自的目的,相繼興起。
1960年,36歲的王育德看到了「臨時政府」內部的烏煙瘴氣,決心另立門戶。他在日本組織成立了「臺灣青年社」,後來發展為「臺灣青年獨立聯盟」。
該組織吸收了大量臺灣在日本的留學生,主導了六十年代的「臺獨」活動。
王育德還創辦了《臺灣青年》雜誌,發表大量宣揚「臺灣民族論」的文章,叫囂臺灣人與祖國大陸的中國人並非同根同種。
強調「臺灣人必須講自己的母語閩南語,不能講漢語」,從而構建所謂的「臺灣文化體系」。
他因此而成為「文化臺獨論」的最早鼓吹者,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此外,他還強調,「臺獨」必須依賴日本。
1967年,另一個「臺獨」分子史明,勾結一批人在日本成立「獨立臺灣會」。
史明,原名施朝暉,出身臺灣士紳家庭,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
1952年,史明偷渡到日本,在日本反華勢力的支持下開展「臺獨」活動。
他喜歡做研究,自創了一套「臺獨」理論,具有一定煽動性,被「臺獨」分子追捧為「臺獨理論大師」,擁有一批臭味相投的擁躉。
「臺獨」分子在日本活動猖獗,離不開日本政壇的縱容和支持。日本一位外務省官員曾說:
「我們可以等到下一代,臺灣將成為另外一個國家,日本將從「兩個中國」獲得最大經濟利益和最小政治冒險。」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進入60年代後期,隨著中日兩國關係逐漸正常化,日本對「臺獨」扶持力度減弱。加上「臺獨」勢力之間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最終走向消亡。
— 4 —
這一次,「臺獨」主場搬到了大洋彼岸的燈塔國。
上世紀60年代末開始,隨著赴美臺灣人的激增,加上美國制約中國的需要,美國各地湧現多個「臺獨」組織。
1970年1月,各地「臺獨」分子整合力量,成立了「臺獨聯盟」,標誌著「臺獨」活動重心,由日本轉移到了美國,同時標誌著海外「臺獨」勢力走向聯合。
「臺獨聯盟」從成立伊始,就是一個暴力組織,自稱是「嚴密的革命組織」。
他們將矛頭直接指向臺灣島上的「蔣家王朝」,發表《臺灣獨立自救手冊》,傳授製造燃燒彈、炸彈的方法以及如何投擲,呼籲臺灣人民「把他們的命奪」,暴露出恐怖主義傾向。
該組織成立後,進行了多次恐怖暴力活動。
1976年,「臺灣省主席」謝東閔收到「臺獨聯盟」成員寄來的包裹,拆封時被藏在裡面的炸彈炸斷左手。
1980年1月,臺灣「中華航空公司」位於洛杉磯和芝加哥的兩個辦事處被炸。
4月,《世界日報》紐約辦事處和國民黨舊金山總支部被縱火焚燒,國民黨高雄市市長之子在洛杉磯的住所被炸。
10月9日,臺灣桃園慈湖水壩被炸。
11月22日,「中興號」客車、「國光號」客車被炸。
12月,國民黨成員曾燕山在紐約被毆打。
最震驚世界的襲擊事件,發生在1970年4月24日,紐約布拉薩大酒店門前。
當時在美「出訪」的蔣經國從車上走下,準備走入酒店正門,去參加一場午宴。
離他不遠的地方,幾十名「臺獨」分子手持標語抗議示威。
忽然「砰」的一聲槍響,一顆子彈划過蔣經國的頭頂,所幸沒有擊中。
抗議人群中一名男子向蔣經國舉槍射擊,由於距離遠,沒有打中。就在他準備衝過去打第二槍的時候,警衛迅速將其擒拿。
同時,另一名協助行刺的男子也被制服。
事後調查發現,這兩名暗殺者是來自「臺獨聯盟」的狂熱分子。
頻繁的恐怖暴力活動不得人心。
1981年5月,美國加州司法部宣布「臺獨聯盟」為暴力恐怖集團。
進入上世紀80年代,一些海外「臺獨」分子對暴力活動進行了反思,選擇了一條「溫和路線」。
1982年2月,蔡同榮、彭明敏等人在洛杉磯成立「臺灣人公共事務協會」,通過遊說美國國會議員、加強國際聯繫等手段,意在爭取有利於「臺獨」的國際環境。
他們與美國反華勢力一拍即合,經過長年的搖唇鼓舌,「臺獨」問題成了美國國會持續關注的重點議題,包括「支持臺灣加入聯合國」在內的法案被不斷提及。因此,該協會有「臺獨外交部」之稱。
— 5 —
上世紀70年代中期,一批反對國民黨統治的「黨外」勢力,登上了臺灣的政治舞臺。
此時的美國,一方面支持臺灣當局,一方面暗地裡支持「黨外」勢力。
時任美國駐臺「大使館」政治參事班立德,曾對「黨外」人士、「臺獨」分子施明德表示,美國贊成「臺灣獨立」。還補充道:「但這些話不能由美國人講,應該你們自己去講。」
從中可以看出,美國政府在臺灣問題中充當的角色,自始至終就是一根攪屎棍。
1986年,這批「黨外」勢力合流,宣布成立「臺灣民主進步黨」,簡稱「民進黨」。
民進黨初期是一個反對國民黨的大雜燴,但隨著「臺獨」團體紛紛加盟,「臺獨」成了民進黨的主流意志。
1991年8月,民進黨召開所謂「人民制憲會議」,通過「臺灣憲法草案」,主張定臺灣為「臺灣共和國」,以「臺灣共和國」名義加入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
10月,民進黨修改了黨綱,公然宣稱「基於國民主權原理,建立主權獨立的臺灣共和國暨制訂新憲法,應交由臺灣人民以全民投票方式選擇決定」。
該黨綱的通過,標誌著民進黨淪為徹頭徹尾的「臺獨黨」、中華民族的「不肖子孫黨」。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海外「臺獨」勢力紛紛回臺,「臺獨」中心從美國轉移回了島內。
由此,民進黨成為「臺獨」勢力的主導力量,成為祖國「反臺獨」鬥爭的主要對象。
這裡必須提到一個人,就是去年剛死掉的民族敗類、歷史罪人——李登輝。
李登輝自稱22歲以前是日本人,說國民黨是外來政權,自己加入國民黨,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蔣經國看錯了這頭披著羊皮的野心狼,對李登輝委以重任。
1988年,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臺灣地區領導人。
他上臺後,致力於打破國民黨外省籍對政治權力的壟斷,積極扶持「獨派」,打壓「統派」,並推動「憲政改革」。
從1991年到2000年間,李登輝主導六次修憲,取消了臺灣省一級建制,為「中華民國在臺灣」提供法理基礎。
1999年,他悍然拋出「兩國論」,否認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聲稱:
「1991年「修憲」以來,已將兩岸關係定位在國家與國家、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的關係,而非一合法政府、一叛亂團體,或一中央政府、一地方政府的一個中國的內部關係。」
當時協助他起草「兩國論」的人,正是今天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
— 6 —
李登輝的政治接班人,「兩國論」的繼承者,是民進黨人陳水扁。
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獨」分子。
任臺北市市長期間,美國媒體曾評價他,「一心想把臺灣獨立於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共和國」。
2000年,陳水扁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從此開始了「去中國化」「漸進式臺獨」之路。
他宣稱「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鼓吹「公民投票」決定臺灣前途。
在文化教育上用心險惡,指使教育部門廢棄漢語拼音,建立一套「臺灣獨立使用的拼音系統」。
政府內大量任用「臺獨」分子,使臺灣政治全面「綠化」。
對外推行「臺灣問題國際化」,推動臺灣加入聯合國、加入各國際組織。
任內,大肆購買美國武器,以實現其「以武拒統」的企圖。
陳水扁任內八年,把臺灣政壇搞得烏煙瘴氣,「黑金政治」橫行,經濟萎靡不振,兩岸關係持續緊張。
卸任後,因貪汙和洗錢等腐敗問題,被捕入獄。
2016年,民進黨蔡英文上臺。
她一改陳水扁的強硬路線,使用柔性隱蔽的手段,小動作頻頻,按部就班地推動她的「漸進式臺獨」路線。
她的兩岸政策,聲稱「維持現狀」,卻又拒不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目的是為了麻痺我們。
以「維持現狀」之名,行「事實臺獨」之實。
2016年,川普上臺,美國政府對華態度逐漸強硬,這給蔡英文打了雞血。
她通過社交媒體等方式,頻頻向美國示好。在軍購問題上更是大下血本,四年砸了175億美元,購買美國武器。
最瘋狂的時候,曾在兩周內達成三起美臺軍售案。為了抱美國人的大腿,不惜揮霍民脂民膏。
對內進行政治清算,對國民黨大開殺戒,成立「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對國民党進行抄家。
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實現「去孫化」「去蔣化」。
最終目的還是「去中國化」,阻止祖國統一。
2020年5月,蔡英文連任,在演說中她迴避兩岸關係根本問題,暴露出自己堅持「漸進式臺獨」的頑固立場。
— 7 —
兩岸都是中國人。
作為華夏子孫,我們心系同胞手足之情,不到最後一刻,決不放棄和平統一的希望。
但眼前的事實是,如今臺灣的政治舞臺,被以蔡英文為首的「臺獨」分子為佔據。
他們逆歷史潮流而為,妄圖將寶島臺灣,從祖國母親的身體上分割出去,這是我們絕不能允許的。
我們不能做歷史的罪人!
我們看到,近半年以來,人民解放軍的軍艦、戰機每天在臺海領域進行正常巡航,宣示我們對臺灣擁有的主權。
這是解放軍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所採取的必要行動,表達了我們堅決捍衛國家領土完整,最終實現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心!
全國人民在臺灣問題上的認識非常一致: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是中國領土神聖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任何企圖分裂祖國的人,都是中華民族的罪人,是中國人民的死敵!
「臺獨」,是死路一條!
同時,我們也深知,等待是沒有用的。我們不可能無限期等待下去。
面對「臺獨」勢力的逆行倒施、漸行漸遠,我們不得不為統一大業做好充足的準備。
總書記在2018年12月18日紀念《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會上,提出:
「兩岸長期存在的政治分歧問題,是影響兩岸關係行穩致遠的總根子,總不能一代一代傳下去。」
預示著臺灣問題,將在我們這一代實現!
惟願祖國繁榮昌盛,早日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