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的重機槍

2021-12-30 收藏戰爭

筆者前一篇文章講了抗戰時期中國軍隊使用的輕機槍,引起了頭條網友一定的關注,本人也再接再厲,今兒個再發一篇重機槍篇的,文中提到的重機槍僅限於抗戰時中國戰場使用過的中口徑機槍,不包括一些防空的大口徑機槍,也不包括坦克及飛機上的機槍,閒話少說,我們直奔主題

1、維克斯機槍

維克斯機槍是馬克沁機槍的英國版,一戰時期英國就大量使用,戰後可能一部分流入中國,本來筆者並不清楚中國是否引進過該機槍,在搜索圖片時發現了下圖,這應該是維克斯機槍。

國軍使用維克斯機槍

2、M1910機槍

M1910機槍是俄國版的馬克沁,一戰時期就大量應用,抗戰時期,蘇聯曾經援助給國民政府大量該機槍,該槍的顯著外觀特徵就是有個護盾和兩個鐵輪子

國軍戰士手持M1910

國軍戰士使用M1910射擊

3、ZB37

看到ZB兩個字母,熟悉槍械的朋友很容易聯想起一個國家,對,就是捷克,我們從捷克引進的輕機槍性能良好,重機槍其實也不錯,只是因為工藝過於精良,國內仿製困難,所以中國的ZB37都是原版的,不像其他重機槍都可以仿製,但是數量也很少

國軍使用ZB37射擊

新四軍使用ZB37

潼關的國軍在訓練

日軍繳獲了ZB37

4、MG08/15M

MG08/15是德國MG08的另一個版本,有槍託,有小握把,可以移動中射擊,我發現一二八淞滬抗戰時,十九路軍可能用過該槍

紅圈內那挺機槍疑似MG08/15

5、哈奇開斯機槍

哈奇開斯可是氣冷機槍的鼻祖,抗戰時期,中國戰場使用該槍不是很多,但從歷史圖片中,可以發現幾個

那挺哈奇開斯鶴立雞群

感覺哈奇開斯還不少

新四軍在屋頂使用哈奇開斯射擊

新四軍使用哈奇開斯訓練

百靈廟戰鬥,傅作義部拿著哈奇開斯擺拍

6、九二式重機槍

日本的九二式重機槍仿製於哈奇開斯機槍,戰爭中被八路軍、新四軍大量繳獲,國軍估計也偶有繳獲,只是國軍作為政府軍,槍彈供應充足,沒必要使用繳獲的日軍武器,況且九二式也不如國軍裝備的機槍性能好啊。八路軍新四軍就不同了,繳獲的武器那都是寶貝疙瘩啊,所以圖片中都是共軍在使用九二式

八路軍使用92式射擊

八路軍使用九二式射擊

繳獲了九二式,真高興

繳獲了這麼多機槍,日軍軍大衣也穿上了

繳獲了三挺九二式,看高興的

八路軍使用九二式機槍射擊敵寇

動員大會上的九二式

獅腦山戰鬥八路軍重機槍陣地

7、卅節式機槍及其原版M1917

在這裡,小編聲明一下,本人實在無法分清卅節式與M1917,只能把他們放一起了

八路軍使用卅節式訓練

美國記者鏡頭下的八路軍及其卅節式機槍

卅節式機槍陣地

國軍使用卅節式射擊

國軍戰士拿著卅節式嚴陣以待

國軍使用卅節式射擊

國外畫報的國軍戰士及其卅節式機槍,彈箱上寫著"沉著發射"

平型關大捷中八路軍卅節式機槍陣地

國軍使用卅節式射擊

國軍的卅節式機槍陣地

國軍使用卅節式機槍射擊敵寇

美國教官指導駐印軍戰士使用M1917

上圖我覺得應該是M1917吧,因為駐印軍大量使用美械,這應該是原版的

8、馬克沁機槍及其中國版民24式重機槍

和卅節式一樣,我也很難區分民24與其他馬克沁機槍,也把他們放一起吧,畢竟民24機槍,1935年才開始生產,中國軍隊可是自清朝末年就開始大量裝備馬克沁了

八路軍使用馬克沁訓練

中央軍的馬克沁機槍陣地

國軍的馬克沁機槍陣地

使用馬克沁對空射擊

中央軍使用馬克沁對空射擊

國軍使用馬克沁猛烈射擊

使用馬克沁機槍對空射擊

國軍的馬克沁機槍陣地

衡陽保衛戰中扛著馬克沁的國軍將士

國軍將領試用馬克沁

馬克沁機槍二人組

潼關國軍使用馬克沁機槍對空射擊

陳莊戰鬥中的八路軍機槍陣地,戰士居然帶著德式鋼盔

9、M1919

這槍射擊就是M1917重機槍的氣冷版本,在中國出現不多,只在駐印軍中裝備過

駐印軍使用M1919機槍訓練

終於寫完了,畢竟重機槍的產生早於輕機槍,技術也更加成熟,所以種類也沒有輕機槍那麼多。喜歡我的作品的朋友加個關注吧

    圖片及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一律註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意見、建議、投稿請發郵箱:cnwjx@163.com               

 主編:老兵                                                                          

 微信號:cn37989196                                                        

 商務合作請註明「商務合作」                

相關焦點

  • 淺析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單兵裝備
    有人說一個國家的先進和落後與否,體會最深的莫過於這個國家戰場上的軍隊。那麼在抗戰時期,中日兩軍的單兵裝具又是怎樣一種情形呢?先說中國軍隊,當時的中國軍隊雖然說名義上是統一的編制,實際上各個派系之間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別的且不說,就連最起碼的軍裝顏色,各派系就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中央軍的夏季軍服主要以黃綠色為主,冬季則主要是藍灰色棉軍服。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裝備使用的步槍
    艱難困苦的抗戰歲月中,由於國軍以及共產黨領到的八路軍、新四軍和抗日遊擊隊的頑強抵抗,侵華日軍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野心徹底乾淨地破滅了,儘管中國軍隊手中槍械五花八門
  • 抗戰時期中國軍隊成為M35鋼盔的第一批用戶
    德國軍方決定首先滿足中國的需要,就這樣,中國軍隊成為了M35鋼盔的第一批用戶。M35是德軍在一戰時期的M17鋼盔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採用了「 所謂單兵裝具,是指士兵所攜帶的個人裝備,廣義上除了槍械以外的所有裝備都可以算入單兵裝具的範疇。
  • 中國軍隊抗戰時期列裝火炮盤點,萬國牌武器集中地!
    歡迎來到硬核科普頻道,本期內容是抗戰時期中國火炮盤點。1935式百祿反坦克炮這是義大利1935式百祿反坦克炮,百祿反坦克炮其實是奧地利公司設計的,義大利屬於獲得授權生產,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中國向義大利購買了100門百祿反坦克炮。
  • 【槍械講堂】前蘇聯的紅色殺人鐮刀--M1910重機槍
    在十九世紀的末期,蘇聯軍隊第一次接觸到了馬克辛機槍,在此之前蘇聯軍隊裝備的速射武器只是轉膛槍,這種轉膛槍是無法和馬克辛機槍所相提並論的,馬克辛機槍的高射速、高可靠性、使得擁有這種武器的軍隊有著無可比擬的殺傷力,於是蘇聯就對馬克辛機槍進行了仿製生產,剛開始仿製的型號是M1905型機槍,後來在使用中不斷改進,於是就有了M1910式重機槍。
  • 美利堅戰馬——抗戰時期美援輪式軍車簡說
    「羨慕忌妒恨」的這些「舶來品」,最大的特色莫過於種類繁多且功能齊全,像軍用輪式車輛,當年中國國民黨軍隊獲得包括各種轎車、摩託車、卡車甚至一些特種車輛。同樣的,在中國抗戰戰場上,美國車輛的蹤跡早已有之,只不過儘是些通過商業渠道購買的一些民用汽車和摩託車,真正大量使用美援軍車還得等到抗戰後期。國民黨軍最早接收美國軍用輪式車輛,可以追溯到1945年春才出現的陸軍輜重兵汽車兵團,它是在中國駐印軍後勤補給基地成立的,序列為暫編汽車第1、2團,負責支援印緬戰場。
  • 萬國牌VS東洋造 抗戰期間中國輕武器佔優?
    實際抗戰期間,中國軍隊的武器真可謂是五花八門。究其原因在於1911年以後,中國長期處於軍閥割據的狀態,政出多門。每個軍閥都有自己的武器來源,自製武器各式各樣,全然沒有統一標準。在美國軍隊白朗寧實際上是充當自動步槍使用的。手槍則是7.63毫米,7.65毫米,11.43毫米,9毫米,6.35毫米,8毫米…論型號,光是毛瑟手槍就有20多個型號。世界上有的手槍,中國軍隊基本上都有。抗戰時期,日軍可以通過中國軍隊的槍聲分析出很多情況。例如;中國軍隊自師級開始一直到集團軍級司令都喜歡隨身帶1個連到1個營的警衛,這些警衛基本上都配備有駁殼槍。
  • 重機槍和擲彈筒篇
    缺點是:槍身較重,達55公斤,不便於機動;靠金屬彈板供彈,操作不便且易卡殼;發射速度比同時期其他國家的機槍慢,理論射速每分鐘450發,實際射速每分鐘僅200發;戰時更換發熱的槍管困難。日軍九二式重機槍中國軍隊裝備的馬克沁重機槍中國軍隊普遍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馬克沁水冷式重機槍。
  • 抗日戰爭時期,29軍大刀隊使用的抗戰大刀真是武士刀的剋星嗎?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與日本初期的白刃戰中廣泛使用了一種大刀,這種大刀一般被國人稱為抗戰大刀
  • 馬克沁重機槍在中國——小鬼子碰上它算是倒了大黴!
    也許有人會說「核武器」、「白磷彈」、「重型火炮」,但是要說殺人如麻,有調查發現「馬克沁」重機槍必須名列前茅,別的不說,僅僅在一戰時期,十四個英國整編師向德國人進攻,德國佬用一萬兩千五百挺『馬克沁』重機槍迎接這些「老冤家」,僅一天,英軍傷亡近六萬人。經戰後統計英法聯軍陣亡六十二萬人,德軍陣亡六十五萬人,整整有一百萬人死在了「馬克沁」的槍口之下。
  • 抗戰時期的中國傘兵:從空中飛下那一刻,他們只想著祖國
    目前,經過鑑定得知,這4人都是抗戰時期的中國傘兵,屬於鴻翔部隊。其中3人的身份已被確認,分別是周劍敵、孫根長、章峰。這是我國首次發現抗戰時期中國傘兵將士的遺骸。中國國民黨軍隊的傘兵部隊創建者是杜聿明,他之所以認識到傘兵的重要性,與其第5軍在緬甸同日軍傘兵交手時留下的教訓有關。
  • 戰場殺戮者,一戰時期的典型重機槍
    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些一戰時期典型的重機槍,這些曾經主宰戰場的殺戮者。1、Maxim gun施瓦茨洛澤機槍名氣不如同期的其他水冷式機槍,但重量較輕,生產也較為容易,直到二戰時期仍在荷蘭、希臘和匈牙利軍隊中使用。
  • ZB-26輕機槍(捷克式)軍隊裝備與使用情況
    ZB-26除了裝備捷克軍隊以外,同時開始外銷,直到1938年德國佔領捷克。捷克斯洛伐克軍隊在使用ZB-26輕機槍ZB-26輕機槍出現了許多改型,ZB-27、ZB-30、ZB-30j、ZB-33等型相繼出現,英國布倫式輕機槍即是由ZB-33改進而來。中國是使用ZB-26輕機槍數量最多的國家。
  • 抗戰時期,德國、義大利、英國、法國、美國、蘇聯都對中國做了什麼?
    哪怕是同一個國度,在長達14年的中國抗戰時期所扮演的角色,都有可能在「天使」與「魔鬼」間來迴轉換。如此「國格分裂」一般的巨大反差,恰恰真實反映了國際政治中本國利益至上的殘酷現實。1936年,德國運交中國價值2300萬馬克的軍火。1937年,德國運交中國8200萬馬克軍火,其中包括150毫米要塞炮、高射炮、步槍、機槍、迫擊炮、重機槍,大批各式彈藥、鋼盔,以及魚雷240枚、快艇若干艘,還有制鋼、煉焦、化工、兵工生產機具等設備。 全面抗戰初期,這些經過德國方面訓練的中國部隊及大量德制軍火,成為了中堅力量。
  • 看看抗戰時期的德械師
    今天借著淞滬抗戰紀念日就帶大家扒一扒「德械師」的真相,為了方便,往下就都稱德械師了。 講德械師之前我們得先說說中德合作,在1927年國民政府基本統一全國以後,他們需要找外國專家重新訓練一支軍隊來維護政權穩定,請誰來呢?美國英國,人家收費貴著呢你請不起;法國義大利,一戰被人打成那揍性就別過來誤人子弟了。
  • 中國抗戰是如何拖垮日本外匯的
    抗戰爆發時,中國軍隊主要以步兵為主,因此一線作戰最需要的步槍、輕機槍與重機槍。
  • 閻錫山兵工廠不僅山寨日本三八步槍,還有日本重機槍|輕武專欄
    如果近代中國要選出一個最擅長的人去負責發展全國的軍事工業,那非閻錫山莫屬。大軍閥閻錫山從1917年開始獨攬山西軍政大權的30餘年,大力發展軍火工業。能夠自主生產各類輕重武器,甚至還造過飛機,和同時代其他地方搞得軍火工業相比,山西軍火工業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山西省在民國時期還是兩個模範省之一,另一個是廣西。
  • 始於抗戰時期的中國水下裝備夢
    在淞滬會戰中,中國軍隊出動了海陸空三軍,與日軍鏖戰在上海灘。但是當時中國海軍的水面艦艇船型小、船齡老,除了前清遺留下來的20~30多年前的舊軍艦,新採購的軍艦隻有「寧海」、「平海」、「永綏」、「民權」、「逸仙」、「江寧」、「海寧」、「長寧」等十餘艘中小型艦艇。
  • 抗戰期間,國軍與日軍武器的差距在哪裡?
    至於重機槍,戰時日軍使用的7.7毫米口徑「九二式」,耐寒性好,不過彈夾易卡殼;「24年式馬克沁機關槍」除需用水冷卻外,可靠性優於九二式。日本自製火炮的性能也不如中國使用的德、美產品。②國軍裝備數量嚴重不足,且標準化混亂,消耗後補給尤為困難國軍裝備的武器不差,但數量嚴重不足。
  • 輕武器|「二戰」中的重機槍
    二戰時期,由於一些重機槍的威力十分強大,因此人們對它們的印象很深刻,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二戰中的幾大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