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鐵血胖兵
只做優質軍事內容,讓你獲得軍事知識,充實軍迷每一天,一萬期的長徵路。
2021年的大家對隱身戰機已經很熟悉了,要讓你舉例說出幾個型號,什麼F-22,殲-20,F-35估計也能隨口就來。
不過,有個型號估計你很可能一時想不起來,那就是F-117」夜鷹」。
也確實,對於這款早在2008年就退役的隱身戰機來說,它在今天的確算是一臺「老古董」。
▲經典的F-117」夜鷹」(NightHawk)
不過,要說它是一款經典戰機,相信沒人會否定。
奇特的外形,曾刷新我們對飛機的認知,」世界第一架隱身戰機」也是其當之無愧的頭銜,」夜鷹」這個綽號也特別匹配。
不可否認,我們認識"隱身飛機",第一次知道隱身飛機長啥樣,都是從」夜鷹」開始的。
而它在海灣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更是讓我們充分領略到了隱身戰機的巨大威力。
▲1991年,準備參加」沙漠盾牌」行動的F-117機群
海灣戰爭中,F-117執行了約1,300次戰鬥任務
摧毀了1,600個高價值目標,而自身無一損失
如今,F-117早已被F-22,F-35取代,成為了歷史。
可就是這款早已成為歷史的戰機,近些年卻陸續有」復出」的消息曝出,甚至還有傳聞稱其參加對抗演習,並被重新部署到中東參加作戰任務……不過這些消息大多缺乏證據。
然而在美國本土,的確已經有不少人自稱都看到了再次翱翔天空的F-117。
首先是2017年的11月14日,在內華達州的瑞秋小鎮(Rachel)以北,有人拍到了F-117和F-16伴飛的照片。
要知道,神秘的」51區」就在這附近。
隨後是2019年的2月26至27日這兩天,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死亡谷」(Death Valley),有人拍攝到了F-117低空飛行,這也是其退役以來最清晰的一張」復出照」:
此外,還有一段清晰的低空飛行錄像:
要說F-117低飛的這個」死亡谷」名氣可不小,它既是美國空軍磨鍊飛行員低空飛行技能的」必去場所」,也是飛行,攝影愛好者觀看,拍攝戰機低空飛行,尋求刺激的絕佳地點。
著名的」星球大戰谷」,潘納明特山谷都在這裡。
也幾乎天天都有人在此」蹲守」,等待體驗一把戰機從頭頂甚至腳下飛過的感覺。
▲「死亡谷」(Death Valley)國家公園內
觀看戰機低空飛行的」打卡地」標牌
在這裡駕機訓練的飛行員,也經常也會向」觀眾」致意,2019年5月拍到的另一次F-117低飛照中,飛行員就向攝影師做了一個」Shaka」手勢,意為」謝謝」或」一切良好」:
這也說明,哪款戰機要是在」死亡谷」飛行,幾乎就代表著是「公開展示」了。
最近四五年以來,美國軍方一直沒有證實F-117「復出」。而就在今年1月,美國空軍空中機動司令部(AMC)發布的一個公開命令,再一次提到了這臺退役的「老傢伙」,命令的主要內容是:所有KC-135加油機都可與F-117進行加油作業。
▲報導中帶引號的」退役」(Retired)算是一大亮點
(圖源:新浪新聞)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不少質疑,因為就算讓F-117復出,還能發揮啥作用?
從性能上看,F-117相對於F-35,F-22,也只有隱身性接近,其它各個方面都不行。
可胖兵估計,如果F-117復出,原因恰恰就在僅剩的「隱身性能」這項上。
從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F-117所謂」接近」F-35的隱身性,其實從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上看,還要更具優勢:
▲F-117,F-35等機型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對比圖
在這張圖的基礎上,如果再把F-22的RCS(0.001㎡)加進來再看,F-117的RCS就介於F-35和F-22之間了。
胖兵覺得如果F-117復出,它至少還能發揮三個作用:
首先,就是扮演」假想敵」的隱身戰機。
去年,就有F-117參加」紅旗」軍演,並與F-22開展對抗訓練的消息傳出。
這其實並不新鮮,因為美國這些年就是在想各種辦法模擬對手的隱身戰機,比如讓F-35和F-16塗成對手的塗裝,又比如製作對手隱身戰機的1:1模型…
▲採用」假想敵」同款塗裝的
F-16(下)和F-35A(上)戰機
(圖源:環球網)
而要在演習中為F-22找到一個合適的」敵機」,比F-35 RCS更低的F-117顯然比F-35更合適,尤其更適合中距空戰的模擬。
當然,和F-22練習「狗鬥」估計就不行了……
▲F-117與F-22伴飛
除了扮演空軍的」假想敵」外,F-117還扮演了海軍的「假想敵」。
去年10月,就有人看見F-117著陸在了聖地牙哥的米拉瑪海軍航空站,聽著耳熟?
對,這裡正是《壯志凌雲》中美國海軍戰鬥機武器學校「TOP GUN」的所在地。
▲2020年10月
F-117在聖地牙哥的米拉瑪海軍航空站
(Miramar Naval Air Station)著陸
去年5月,F-117曾在太平洋對美航母打擊群進行了多次「紅空」任務(Red air missions),而這種任務就是指的就是扮演「入侵者」。
想當年,洛克希德曾力推F-117的艦載型F-117N上艦,還做了非常多改進,但海軍始終看不上,所以這次能扮演下」敵機」攻擊航母,也算是出了個氣吧~
▲艦載型F-117N」海鷹」(Seahawk)想像圖
再來看F-117還能發揮的第二個作用,就是用於低可觀測性測試。
其實「低可觀測性」才是「隱身」這個詞的準確術語,這種測試主要就是用來測試RCS。
但對於「復出」的F-117,拿它主要用來測試新型的雷達吸波材料,還有機外傳感器。
▲這是1977年
F-117的兩架原型機「Have Blue」的其中一架
就是用來進行RCS測試的
第三點,胖兵也只是半猜半就,那就是填補F-22和F-35的"空白"。
怎麼會有「空白」呢?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F-117還有個F-22和F-35都不具備的「獨門絕技」,那就是投放著名的GBU-27鑽地彈(GBU-27/28雷射制導侵徹炸彈),這種炸彈有2000磅(907千克)重,4.2米長,「夜鷹」也一直是其唯一的投放平臺,可以說是為其量身定做的。
而對於F-35來說,GBU-27太長,彈艙裝不下,所以這個「絕技」F-35一時半會兒還真「搶」不走。
▲F-117投放GUB-27鑽地彈
其實,美軍早在2012年,就想研製一種能裝進F-35彈艙的2000磅級鑽地彈,名為「高速侵徹武器」(HVPW),還帶有一個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增加射程。
但至今都沒有後續消息。
▲美軍為F-35研製的「高速侵徹武器」 示意圖
這樣,F-117重返中東也就有可能了:發揮其目前「唯一可投放鑽地彈的隱身戰鬥機」作用。
畢竟除了它就是B-2了,而B-2又不能輕易出動。
總之,不管「復出」後發揮著什麼作用,暴露出了什麼問題,都不是最關鍵的。
需要我們要琢磨的,應該還是F-117能不能快速的重返部隊。
要知道,即便是美軍在「挖墳」,對於一款已經退役13年的戰機,真要「挖」出來接著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就得說說這其中背後的事兒了。
▲2008年4月21日的退役儀式上
最後4架F-117飛越其所在的霍洛曼空軍基地
在亞利桑那州有個著名的」飛機墳場」,估計很多人都聽說過,這裡原為戴維斯-蒙特罕空軍基地,1965年更名為航空航天維護和再生中心(AMARC)。
「主營業務」是飛機的存儲、維護,翻新和重新啟用,還包括零部件回收和銷毀。
▲「飛機墳場」內存放的B-52轟炸機群
共有4400架各型飛機存放在這裡
在這裡的飛機會被分成四種狀態,分別是Type 1000、Type 2000、Type 3000和Type 4000。
其中Type 3000屬於臨時存儲,可能是等待轉移到其它部隊,也可能是等待出售給其它國家。
而按封存的「待遇」來說,Type 1000是最高的,這類飛機保持著可回到現役的狀態,上面的任何零部件都不能拆除,還可能住進機庫。美空軍命令,這類飛機根據存放時間的長短,要能在最短30天,最長120天內重新服役。
但是,在這裡能享受到這種「待遇」的飛機,只有不到10%。
▲Type 1000待遇的F-14
而到了Type 2000這個級別,就成了其它飛機的零部件來源。
這也是「飛機墳場」中佔比最多的。
最慘的是Type 4000,這類飛機會被拆除所有可用零件,然後回爐再利用。
▲Type 4000待遇的F-14
按正常流程,退役後的F-117也應該被送到這裡封存,而且F-117服役時所在的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軍基地,距此也只有不到500公裡,但F-117退役後卻沒有一架被送到這裡,而是飛往了1100公裡外,一個名叫託諾帕試驗靶場的地方…
▲F-117服役時所在的霍洛曼空軍基地與「飛機墳場」
託諾怕試驗靶場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託諾帕試驗靶場是美國最著名的秘密飛機運行地點,而這裡也正是F-117首飛時的地點和首個秘密基地,等於是「哪兒來的回哪兒去」了。
而F-117在此享受的封存標準也是Type 1000,並且還都住在恆溫機庫,這應該算「Type 1000+」了。
▲在託諾帕試驗靶場的機庫內封存的F-117
具體有多少架F-117封存,沒有準確數字,但除去拆解的,至少還有40架。
而且即便是拆除的那幾架,也都是在這個基地拆除的,應該算是「Type 4000+」待遇。
▲在託諾帕試驗靶場被拆解的F-117
在這個秘密基地,美國空軍還從事著各種研發工作,前面說到的F-117新型隱身塗層試驗,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退役後的F-117,也有幾架一直在參與各種研發。
▲ 去年8月,可以發現有6架F-117
停放在託諾帕試驗靶場
(圖源:新浪軍事)
而這裡的F-117,還被發現經常出現在另外一個地點:內華達州試驗訓練場(NTTR,?),這一基地平時很少被提起,地圖上也查不到具體位置,但卻是美國空軍每年舉行「紅旗軍演」的地點之一,據稱它距離」紅旗」軍演的中心地點——內華達州內利斯空軍基地非常近。
而如果我們進一步將F-117封存的託諾帕試驗靶場,以及參加」紅旗」軍演的內利斯基地,還有發現其」復出」的」死亡谷」這些地點綜合到地圖上,就能發現這些地點距離都很近,F-117不管是訓練還是參加演習,都能就近。
甚至可以說,F-117從未真正退役!
總的來說,F-117「復出」這個事兒,既反映出了美國在「退役封存」的背後可能會搞的一些假象,也反映出了美軍強大的戰爭潛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近年美國空軍的各種消息真真假假,F22生產線要不要重開?F35到底有多嚴重的問題?F15魔改有沒有價值……這些看似混亂的操作,似乎也流露出一點後繼無力,以及對前路的迷茫。
他的一生,都致力於在境外反華社交媒體上發布攻擊抹黑中國的文章,然而在華人圈子中的籍籍無名,成為了制約他走向「成功」的最大障礙,但是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就是這樣一個公知中的18路底層貨色,最近幾天卻憑藉一出「終極大招」,一躍成為了反中公知的學習楷模...關注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打狗」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