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圖片,數據均來自於網絡公開信息,符合國家相關規定,不涉及洩密,歡迎探討,圖多預警。
最近大毛開去敘利亞亮肌肉的庫圖捏佐夫號航母因為降落阻攔索的問題,連著摔了兩架飛機,辣麼,阻攔索不就是幾根鋼索嗎?
很複雜很重要嗎?其結構和原理又是什麼呢?今天藉機會給大家扒一扒。
故事是這樣的,還要從2012年的一則老新聞說起,話說江湖人稱平禿子的加拿大籍漢和防務總編平可夫(這貨原是中國雲南人)率先爆料說俄國不願意賣航母用降落阻攔索給中國,一時間很多人都很擔憂,覺得中國航母藥丸。
引用當時鳳凰原文:俄羅斯現在在關鍵的部位上卡住了中國的繩子,平可夫,據你的獨家消息說,俄羅斯在非常重要的攔截繩索方面,最關鍵的部位不願意賣給中國,你是從哪兒得到這個消息的?
平可夫:對,這個問題中國國防部還否定過,我認為無所謂否定和肯定,這個消息是這樣子的,2006年,大家都知道,我經常去俄羅斯採訪,專門製造這個繩索現在全世界只有兩家,一個在美國,他在加尼福尼亞州,美國當然不會賣給中國,全世界所有的歐式的阻攔繩全是在這家公司製造,另一家公司就是俄羅斯。
邱震海:據你的消息,這個俄羅斯不願意賣給中國,這個消息屬實嗎?會不會是假消息。
平可夫:我的新聞是面對面親自的採訪,這家公司我2006年去的時候,他們很高興,領導人要和我見面,他說中國正在和我們談,需要買4個這樣的阻攔索,很複雜的包括下夾板的變數器什麼的,因為這對他們的工程深處來講是非常重要的。
邱震海:你在說的時候,我看見友驊兄一臉的疑惑,好像似乎,他的消息準嗎?
張友驊:他的消息應該是一半,我想未來他可能會賣,現在當中國有第一艘航母的時候,他是不可能賣,但是當中國技術的論證到達一定的水平以後,俄羅斯一定會賣。
邱震海:友驊你在說的時候,他在搖頭,我是軍事外行,給我們詳細的解釋一下,你到底解釋一下這個阻截繩到底怎麼回事?
平可夫:剛才那個話題我還沒有講完,結果到了去年,我再訪問這家工廠的時候,很高級的領導跟我講說,莫斯科來了秘電,讓我們不要賣,而且今後連中國代表團都不能再接受了。
邱震海:為什麼?
平可夫:因為戰略武器不出售中國,航母是戰略武器的一個部分,這是外交的一部分。
平可夫:俄羅斯戰略武器拒絕出口中國_資訊頻道_鳳凰網
戰呼局北美分部的平禿子同志我插句樓啊,據悉俄國庫圖捏佐夫號上使用的攔阻系統是烏克蘭生產,不知道你說的這家俄國機構是哪家?
我們先來簡單看一下飛機如何降落,何為阻攔索,常坐飛機的人都知道,飛機降落時比起飛危險的多,飛機在航母上降落,更是要在很短的距離內用飛機尾鉤鉤住一根鋼纜,利用鋼纜的拉力使飛機停下來。
現代的噴氣式戰鬥機在降落速度一般為200~300千米/小時,飛機自重達到20-40噸,如果不攔阻,跑道至少需要上千米,要讓艦載機安全地降落,進行攔阻作業是必需的。
現代航母一般設置有4道阻攔索,每道阻攔索之間相隔12~18米,阻攔索離開甲板30~50釐米,飛行員著艦前放下尾鉤,著艦後飛機滑行,尾鉤在甲板上拖行,能鉤住第2道或第3道阻攔索最為理想,這種情況佔62%~64%。
攔阻索釋放機構,甲板部分。
大概降落時甲板上和甲板下是下圖這個意思,不過這個不是目前使用的,這個是美國海軍已決定在下一代航母"福特 "級(CVN 78)上採用的先進阻攔裝置(AAG),咱們最後結尾再詳細說。
來看一下我軍的殲15著艦攔索過程,下圖已經釋放尾鉤,還未掛上攔阻索,尾鉤下方為第一道攔阻索,機輪還未接觸飛行甲板。
不過經常有著艦飛機4條攔阻索都未勾到,這種情況佔15%以上,也就是說,10架飛機著艦至少會有一架失敗,這就需要緊急「逃逸復飛」。
下圖飛機機輪已經接地,掛鈎馬上就要接觸到第三道攔阻索,艦載機機輪一旦接地,不是減小或者關閉發動機,正相反反而需要油門最大發動機推力開到最大,隨時準備如果未鉤住尾鉤,就要靠發動機全力推動飛機重新起飛,這就叫逃逸復飛。
下圖尾勾已經接觸甲板,即將掛住第二道攔阻索。
艦載機的阻攔過程為3~4秒,在這3~4秒的時間內,艦載機的尾鉤必須鉤住阻攔索,否則就只能進行復飛,下圖殲15尾鉤已經掛住第三道攔阻索。
下圖殲15尾鉤已經掛住第二道攔阻索,可以看到地面的白煙,這時發動機推力到頭,但又被攔阻索瞬間反向拉住,力道非常的大,這個時候對攔阻索是個巨大的考驗,攔阻索斷裂往往就是這個時間段。
這個時候是最考驗攔阻索堅固度的時刻,攔阻索反向拉力要大於發動機推力。
下圖是換個角度看看尾鉤剛剛掛住阻攔索的細節瞬間。
從不同角度觀察阻攔索拉力最大的時候,現在看圖是不是覺得替飛行員捏把汗啊。
艦載機著艦,飛機停住了,發動機不能關,要等空勤人員確認後打出手勢,才能關閉。
上下圖我們參考看一下美國f18大黃蜂著艦被攔阻索拉停發動機大推力瞬間,可見紅色的火焰非常明顯。
我軍殲15被拉停,發動機關閉,負責阻攔索俗稱小綠人的地勤人員跑過去解脫歸位阻攔鎖,這些小綠人可以說幹的是航母上最髒最累的活,而且是特別特別危險的一個工種,後面會給大家詳細講解。
艦載機停穩後,關閉發動機,尾鉤脫離,阻攔索復位,準備迎接下一架飛機著艦,下圖阻攔索已經脫離尾鉤,機翼已經開始摺疊,注意邊上的小綠人,他們是最可敬的一群人。
我軍航母上的工種分配顏色方式完全學習美國法國,比如黃色為控制起飛,綠色為阻攔人員,下圖可以看到馬甲上的字體。
美國的攔阻索,承受力是90噸力上下,所以沒問題的攔阻索,著艦中的艦載機是不可能拉斷的,看一下下圖美國攔阻索釋放機構甲板部分細節。
遇到尾鉤損壞或燃油不足等意外,空勤人員還有最後一招,在2分鐘內準備好阻攔網,對飛機實施迫降,下圖分別為美法航母用阻攔網組織成功的迫降。
行文到這裡,插個圖,讓我們哀思紀念一下中國航母之父羅陽,背景是殲15降落實驗瞬間,就是有了千千萬萬他們這樣的軍工人,才打造了我們共和國的脊梁。
好,我們接著掰,阻攔索的基本工作原理。
美國航母建造中,將攔阻設備吊入艦艇的艙室,我們平時看到的阻攔索僅僅是一根鋼索,但它的構成其實要複雜得多。
包括:阻攔索、滑輪緩衝系統、鋼索系統、鋼索末端緩衝系統、定長衝跑控制系統、復位系統、油液冷卻系統、阻攔索支撐系統等構成,毛子號稱不賣我們的大體就是這類一整套系統。
現在攔阻索的阻攔機其實就是一種液壓傳動裝置,艦載機鉤索後,它不斷地釋放出鋼纜,吸收飛機的動能,美國航母現役的MK7-3型阻攔索,可使30噸重的艦載機以時速260公裡著艦後,滑跑91.5米停止,下圖就是MK7-3型阻攔索數據。
常規起降型艦載機要求必須在甲板100米距離內完成著艦,美國現役航母採用液壓機械吸收艦載機的動能,具體的方式是把柱塞推入阻攔機的液壓缸,迫使液壓缸中的流體通過控制閥流入蓄液缸,直至艦載機完成平穩及可控的著艦回收,看一下,下圖MK7-3型結構圖。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開動動手能力自製一個O(∩_∩)O哈哈~(手動壞笑)
作為一個輟學理工男俺厚顏無恥的承認,其實俺也看不懂o(╯□╰)o
下圖據說是東亞某國攔阻裝置,看個熱鬧,不能證實,俺也看不大懂╮(╯_╰)╭,不過某鱉黃色惡俗的塗裝風格。。。。。。一如既往的秉承了塗裝業的一股清流風格。。。。。。
上面我們說過了,航母上小綠人是負責攔阻系統的人員,是最苦最累的,而且是有非常大危險的。艦載機著艦後,摘掉攔阻索後,負責攔阻索的小綠人要把攔阻索推回,輔助攔阻索復位,下圖用長杆把攔阻索推回原位。
航母上將阻攔索復位。
航母上將阻攔索復位,降落多少架飛機就要復位多少回,這是一個又是力氣活又是技術活的行當。
攔阻索如果出現損壞,或者到壽命就要更換,往往人背肩扛,這整根的大條鋼索可不輕鬆。
如果出現降落過程中的鋼索斷裂,為了快速修復,小綠人們可是一路小跑,最近半個月俄國庫圖涅左夫航母上先行墜毀的那架米格29k,據說就是在前架飛機正常著陸後阻攔鎖斷裂,地勤人更換阻攔鎖的時間,米格29k盤旋等待油料耗盡(有說油料機構故障)墜毀,總之墜毀的第一誘因就是阻攔鎖斷裂。
換阻攔索是個又髒又累的活,可以看到小綠人幾個人拖著沉重的鋼製阻攔鎖,全身泥汙。
阻攔鎖往往還要連結安裝,所以說這個即是技術活又是體力活。
阻攔索不是整體的一根,甲板工作人員正在將阻攔索接起來。
將兩根阻攔索擰緊固定在一起。
阻攔索的檢查,攔阻索直接承受著艦載機巨大的衝擊力和攔阻力,也關係到艦載機降落的成敗,還關係到甲板人員的安全。
攔阻索是否出現了瑕疵隱患,是否到了疲勞期需要更換,是艦面作業的重點工作,後面跟大家重點說說安全問題。
航母甲板上的攔阻索,靠板狀彈簧支撐起一定高度,使得攔阻索離開甲板地面。
妹子在擰螺絲,固定支撐起攔阻索的板彈簧,在軍隊,妹子也是當男人用的,畢竟現在已經不是戰爭讓女人走開的年代了。
我軍小綠人在做同樣的工作。
好,重點回來說說安全,阻攔索如果斷裂不僅僅會對艦載機及飛行員造成巨大的危害,對航母甲板人員更是極為危險,2003年9月11日美國「華盛頓」號航母就發生了悲慘的一幕, 11人受傷,其中兩人重傷,一架F-18「大黃蜂」在著艦時阻攔索斷裂,飛行員很快彈射跳傘。
而那根斷了的粗壯鋼製阻攔索,一變為二,像兩條鋼鞭,在甲板上飛舞,磕著死,碰著亡,一名小綠人整個人凌空飛起,頭下腳上落地,不能動彈。。。。。。,而艾森豪號航母上的一次阻攔索斷裂事故也造成8人重傷。
所以,別平時光看到美國大兵吃香的喝辣的,這回看到他們幹髒活累活,甚至冒極大的人身安全風險了吧,下圖忙裡偷閒休息中全身髒兮兮油膩膩,隨時在冒著生命危險幹活的小綠人。
現在我們都知道這條大鋼索看著結實,簡單,但是平時維護、檢修、更換都是件繁瑣麻煩的苦活累活,下圖是在日常保養中塗抹潤滑油。
下圖是法國航母戴高樂號上的小綠人在給阻攔索保養塗抹潤滑油。
再接著說說阻攔鎖的日常保養和維修,下圖維修搬動阻攔機的索軸。
阻攔鎖鋼纜和機械組件出現了損壞就要第一時間維修保養。
空勤人員正在切割老化的阻攔索。
地勤人員在甲板下檢查整理阻攔鎖鋼纜。
航母上管理阻攔索的技術女兵正在甲板下的設備間對設備進行檢查。
對攔阻裝置的鋼索系統進行細緻的檢查,任何地方出問題,都有可能殃及全艦人員的安全,責任重大。
壞了的部分,還需要在甲板下維修車間進行切割整理修復,切割容易發生危險,所以幹這活兒的人必須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戴手套。
焊接攔阻索及部分組件,航母就像一座小城市,各種工種齊全,需要大家分工明確,通力合作,整個航母的有效運作是非常複雜的,小國或者國力不夠的國家是玩不起的。
在甲板下對攔阻裝置中的滑輪組部分進行檢修。
看看這麼粗的鋼纜,斷裂抽在人身上會是什麼後果。
維護中的攔阻索,可以看到,每根由6股鋼絲繩組成,每股鋼絲繩又由2根主鋼絲12根中等尺度鋼絲扭成。
好了,說到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阻攔裝置對艦載機的安全著艦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現役阻攔系統也有很多問題:
AAG系統詳細的分解構造示意圖:
先進阻攔裝置的研發由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負責,美國航母電磁彈射器系統也是他們在搞。2003年,通用原子公司開始先進阻攔裝置研發工作。
2007年,先進阻攔裝置完成硬體和軟體的設計。2008年模擬飛機載荷進行系統測試。2010年開始在福特級首艦上安裝。2012年開始逐步在所有的尼米茲級航母上安裝。
先進阻攔裝置的系統構成簡潔,可靠性高,維護成本大幅降低,並適應於未來即將上艦的無人機。
目前美國在逐步換裝新型攔阻系統,而俄國和我國應該還在使用老型號的攔阻系統,不過也有傳言說中國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換裝更為先進的跟美國類似的系統,下圖黃圈處亮點自找,權當YY,不信勿噴,阻攔鎖有可能減少到跟福特級一樣的三條,另外提一嘴,2011年我國在陸地已經做過極限阻攔鎖鋼纜拉斷實驗。
好了,前面對攔阻系統都搞明白了,後面的事情就簡單了,我們回過頭來看最近半個月內俄國航母接連發生的兩起因為攔阻鋼纜斷裂墜毀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蘇33艦載機的事情。
其實早在2005年就發生過類似事故,一架蘇-33戰機在庫茲涅佐夫號航母上著艦,鉤索後飛機停下,發動機也停車了,就在這時,阻攔索斷裂,飛機還有慣性,搖搖晃晃衝出甲板,沉入1100米深的海底,幸虧飛行員及時彈射逃生。
阻攔系統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整個使用,維護,維修團隊具備極高專業素質,嚴謹,認真,負責任,日常認真維護,對使用次數,時間,鎖具的狀態要隨時維護觀察,對人員的素質,專業性,工作態度要求極為嚴格,必須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專業素質,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下圖為鏽跡斑斑,破破爛爛的庫茲涅佐夫號。
正常的黑煙是合理的,但是庫艦的黑煙滾滾顯然是其內部動力機構保養狀態不佳,就在墜機前幾天還出現了在敘利亞海域被拖船拖帶行駛的照片。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俄國對艦艇的維護狀態,下圖是據說的內部機艙,俄國艦艇保養不力,狀態極差已經是公認的共識。
黑煙滾滾,鏽跡斑斑,體現出維護狀態極差的庫茲涅佐夫號,蘇聯解體後,曾經強大的紅海軍,管理混亂,高素質人員流失嚴重,士氣低下,軍紀鬆懈,曾經有幸上---過俄國軍艦,軍艦外部出現大量鏽蝕,為了掩飾,懶到連鐵鏽都不刮除,而在鐵鏽之上直接塗抹油漆遮蓋,最後一層鐵鏽一層油漆,層層疊疊。。。。。。
美國擁有11條超級航母,航母艦載機起降訓練作戰頻繁,不可避免的會出現部分這種阻攔鎖斷裂的概略事故,而俄國航母使用率極低,這種事故的發生率卻如此之高,實在想不出除了人員的問題還有哪些更好的理由。
所謂百年海軍,海軍是一個高素質人才,高技術集中的軍種,相信俄國和美國航母使用的經驗教訓對新興的我國海軍能起到深刻的教育意義,下圖為法國戴高樂號航母。
三哥的凱子號航母,可以看到因為艦長噸位的問題只有三道阻攔索,毛子是在此艦做過蘇33著艦測試的,話說毛子阻攔索出事這麼頻繁,三哥你。。。。。。
其實據毛子自己說「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著陸阻攔裝置也不是毛國生產,而是由烏克蘭「無產階級工廠」提供,三哥要是啥時候攔阻索也斷了,就別怪中國生產的耐火磚了。。。。。。可否?
說在最後的話:大毛啊,你可長點心吧,想當年,另外一個禿子,赫禿子從中國撤走所有專家,什麼都不再賣給我們,要看我們笑話,封鎖我們的東西,後來我們都有了,還是毛爺爺說的好:應該給赫魯雪夫同志發個一噸重的獎牌。。。。。。
航母攔阻系統不賣給我們?
重型艦載機不賣給我們?
大毛,蘇33你自己都生產不了了,只能蹭三哥研發米格29k的小便宜了哦,現在我們都有了哦,大毛,三哥,適合的時候要不要來幾發啊。。。。。。哦。。。也許。。。戰略武器,不賣!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龍牙戰術」長按二維碼即可關注▼
喜歡我們的文章請分享至朋友圈
也別忘記訂閱我們的微信號
「模型島」moxdao
閱讀原文 查看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