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來,中國已成為美國政府眼中的「心頭大患」。除了企圖將近期的疫情責任一股腦「甩鍋」給中國之外,白宮也開始越發擔心美國將在與中國的長期戰略競爭中落得下風。為此,美國政府頻頻出招,陰謀使盡。
5月20日,白宮方面最新發布了一份長達16頁的《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這份文件中的內容聲稱,自1979年與中國建交以來,美國在對華策略上一直是「抱有希望的」,美方希望通過接觸交往,能使中國「經濟開放」和「政治開放」,然而40年後的今天,美方認為自己並未如願。
恰恰相反,美國認為中國正在試圖重塑有利於自己的國際秩序,「這既損害了美國的利益,也侵害了世界各國人民的尊嚴」。
美國政府通過這份文件重申了兩大戰略目標,一是提高與各組織機構、盟友和合作夥伴之間關係的彈性,二是「迫使中國停止或減少損害美國利益的行為」。為此,美方從問題挑戰、應對策略和貫徹落實三方面作出了闡述。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這份《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只能通過美國國防部官網一則新聞稿中的連結獲取PDF版,而在白宮官網上並沒有發布任何相關信息,也沒有任何連結可以獲取該文件。
《美國對中國戰略方針》PDF版文件截圖
美方直指中方,在多個「戰場」對其發起挑戰
在這份「對華戰略方針」,美方一開始的態度還比較溫和,表示願意和中國競爭,但在競爭的同時,也歡迎在利益共同點上合作,競爭不必非要導致衝突和對抗。他們還聲稱,「我們不謀求遏制中國的發展,希望與中國公平競爭」。
然而,此後文件內容所透露出的態度開始愈發強硬,直指中國正在經濟、價值觀和國家安全三大方面對美國發起強烈挑戰。
首先是經濟挑戰,美國認為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後,中國同意接受該組織的「開放市場化原則」,然而經濟改革做得並不徹底。相反,已經是「成熟經濟體」的中國在與世貿組織等國際組織打交道時,依然被認為是「發展中國家」。此前,川普就已多次表示,中國依靠「發展中國家」的頭銜得到了許多美國所得不到的好處。
「強制技術轉讓」一直是中美貿易摩擦中的焦點話題,此番美方也再度重提,宣稱「美國公司被迫轉讓了許多技術給中國實體」、「中國通過網絡入侵竊取了美國公司大量信息和商業機密」。
而在價值觀的戰場,美國同樣十分擔心中國的主張將會取代西方的「普世價值」。近年來,中國特有的一套國家治理體系開始體現出了優越性,甚至在很多方面比西方發達國家運作得更好,特別是此次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專家學者都開始認為,中西制度的比拼,只有在危難時刻才知道誰更好。
在有關國家安全的部分,美方將中國在臺灣地區和中印邊境等問題上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行為歪曲為「在全球範圍內的軍事恐嚇」,並稱中方近年來的軍事動作威脅到了美國及其盟國的利益。孰不知,美國的軍費支出常年位居世界第一,軍事動作已觸及世界的各個角落。
上周,美國商務部剛剛宣布將切斷華為的晶片供應鏈,在網絡安全方面,美方也一直將華為等中國企業正常的商業行為「汙名化」,聲稱這些中國企業在政府的逼迫下竊取了各國的數據信息,造成了巨大的網絡安全漏洞。
美方的策略:拉上盟友夥伴,逼迫中國就範
針對以上的種種,美國政府開始煞有其事地提出各種解決辦法,首先就是「反思過去20多年的政策」。
美方認為,過去與中國的接觸以及將其納入國際組織和全球貿易體系等政策證明,這都是錯誤的。「我們的競爭對手一直在利用宣傳和其他手段詆毀『民主』,提出『反西方觀點』,散布虛假信息,使我們和盟友以及合作夥伴之間產生分歧」。
他們還「惡人先告狀」,表示美國人民在中國的發展歷程中做出了慷慨的貢獻,責怪中方對於美方長期以來的「善意」沒有做出任何妥協讓步。
為此,文件中提出,美國將持續對中國政府的施加壓力,在必要時將會採取行動,並與自己的盟友和合作夥伴一道抵制來自中國的威脅,以保護美國的利益。
比如,美國政府聲稱今後在與中國的協議中,必須納入嚴格的審查和執行機制,因為他們認為「中國在許多領域未履行承諾」,包括:貿易和投資、航行自由和飛行自由、網絡間諜和網絡盜竊、武器擴散、環境保護以及全球衛生健康等方面。
簡而言之,白宮的這份「對華戰略方針」中顯示出美方反對一切中國的制度,妄圖使中國就範,逼迫中國做出改變,已達到他們所預想的狀態。
而在「對華戰略方針」的最後一部分,文件將近一半的篇幅都在描述美國政府是如何貫徹落實具體戰略方針的,看起來更像是美方一則用於自我欣賞的「炫耀貼」。
此部分聲稱,美國政府已經對中國採取了一系列舉措,這讓美國人民的家園和生活方式得以被保護,促進了美國的繁榮並提升了美國的影響力,同時美國的軍事實力也一直在維護世界的和平穩定。
而所謂的「一系列舉措」則包括限制部分中國媒體採訪權、收緊中國赴美留學生籤證以及2019年批准100多億美元對臺軍售等惡劣行徑。
近期美國政壇「反華氛圍」濃烈,引發外界擔憂
文件最終在結論部分指出,美國承認中美兩國將進行長期性戰略競爭的事實,為此美國政府計劃通過整體性的戰略方針,將指導原則回歸到現實主義,從而繼續保護國家利益並提升國家影響力。
更為重要的是,美方認為,作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美國對中國如何理解與應對應當進行「根本性的重新評估」。
值得注意的是,這樣的結論與近期一些美國政客的觀點顯得不謀而合。
德克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泰德·克魯茲(Ted Cruz)3日在接受「福克斯新聞」的採訪時就表示,此次疫情過後,有必要對美國和中國的關係重新進行根本性的評估,他還稱「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地緣政治威脅」。
而近來美國政壇也持續瀰漫著濃烈的「反華氛圍」,美國國會參議院的共和黨人就組織成立了一個「中國特別工作小組」,並根據中美五大衝突領域做出明確分工,就中國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提出各自的政策建議。
此外,除了總統川普瘋狂「甩鍋」中國以推脫疫情責任之外,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高級顧問日前也透露了接下來的選舉政策,那就是在對華議題上要比川普更加強硬。據稱,拜登計劃在當選後「拉上美國的發達國家盟友」,共同對抗中國。
如今美國國內一些「瘋狂政客」的反華言論十分過火,這也引發了許多人的擔憂。美國前駐華大使馬克斯·博卡斯(Max Baucus)就在多個公開採訪中表示,如今的氣氛讓他感覺回到了麥卡錫主義時期或像是在重走希特勒的老路。
博卡斯還警告,若美國當下的對華攻擊言論繼續下去,將使中美兩國人民相互敵視,甚至會導致雙邊關係進一步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