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越掃雷在北京中國上層緊鑼密鼓地謀劃著,在南海艦隊海軍基層部隊也在積極行動著。
當年的「援越掃雷工作隊」政委郭寶蘭這樣回憶了往事:我當時任南海艦隊龍門水警區副政委。5月l0日凌晨2時30分,我擔任作戰值班,水警區副司令員許忠政叫醒我,急促地對我說;「南海艦隊司令部來電話,要你執行一項特別緊急的任務,帶領部隊去越南幫助打撈美國水雷。天明以後艦隊首長將親自給你交代任務。」
上午,南海艦隊政委段德彰打來電話,向我交代了去越南的任務和注意事項以及出國人員的編組等。當晚9時30分,我同艦隊調來的同志一起,緊急趕到廣西東興縣待命。我們在東興研究了許多辦法和方案,組成了34人的水雷調查工作隊。張壽瀛任隊長,我任政治委員。下設潛水組、技術組、掃雷組和兩名翻譯。5月27日傳達了毛澤東主席「同意入越」的批示,28日越過北倉河大橋,翌日晨2時到達越南海防駐地——美列。
中國水雷調查隊入越後,受到越南同志真誠、熱情的歡迎。越南海軍副司令黃永泰致歡迎詞說:「正是在越南入民處在困難境地時;中國同志來到了,所以感到特別高興!」
我們入越第二天,越南海軍參謀部副參謀長阮作率海軍機關有關部門領導和業務技術幹部,連續3天給我們介紹美國海軍布雷情況和越南人民反水雷鬥爭情況,還派人陪我們對已撈到的兩枚美國MK-52和MK-42水雷作了研究和分析。MK—52型磁性水雷,重500多公斤,靈敏度較低,是用來炸千噸以上的大船;MK—42型磁性水雷,重250公斤,靈敏度較高,100噸的船和機帆船通過也能引爆,此外,這種水雷有自爆裝置,不時發生自爆,增加了掃雷的難度。
正因為這樣,偵察清楚美海軍所布全部雷情,成為我們和越南當時最大的困難。我們所處的環境,不像在國內作戰,可以從敵人內部搞情報,依靠上級通報敵情,也可「抓舌頭」。現在,只有用摸雷的方法來查明敵人水雷情況。而潛到海底摸雷,並且要摸各種水雷,真好比大海撈針,不知道要費多少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對我們水雷調查隊只有兩種方法可供選擇:
第一,針對越南已查明的兩種磁性感應水雷的性能制定掃雷方案,儘快投入掃雷作戰。這樣做見效快,也符合越南方面的希望,但不知全部雷情,如遇上不明性能的水雷,風險會很大。
第二,迅速投入摸雷,爭取儘快多摸幾個水雷,以查明當面雷情,再制定全面破雷計劃。這樣做比較穩當,但時間長,不能解決越南燃眉之急。
調查隊全體成員經過一天一夜的討論,確定按第一種方法辦。大家的一致意見是:為急越南軍民之所急,寧肯冒最大危險,先擬出掃除兩種水雷的方案,在實戰中發現不明性能的水雷再想法破除。但在用什麼方法破除航道上的水雷方面,卻有不同意見。爭論的焦點,是炸還是掃的問題。
「炸」,就是用足夠數量和密度的深水炸彈,派高速艇在航道上按要求投放,以炸毀或引爆各種水雷。這在當時也叫「以毒攻毒」戰法。
「掃」,就是用國內已有的幾種掃雷艦艇,針對美軍兩種水雷的性能,按部就班地一個一個地掃除。這也可叫「步步為營」的戰法。
兩種意見,各有利弊,但多數同志主張以掃為上。也有同志積極主張炸,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儘快打通航道。6月4日,我帶技術組有關同志去我駐越使館匯報,使館討論後將意見上報國內。國內回答是,儘快派人回國匯報具體情況。隨後,使館即確定張隊長帶有關人員回國。
6月28日,張隊長從國內返回。當晚,他向我談了國內製定方案的具體情況和最後決定儘快掃除水雷的方法,以及準備情況。要求嚴密組織,科學指揮,夜間隱蔽行動。如果這個方案執行得好,實際上就打破了美軍的水雷封鎖。
7月14月,我帶一個組回國接掃雷部隊入越。
在南海艦隊匯報會上,討論並決定了援越掃雷部隊的編組、體制和幹部任命等。艦隊根據上級意圖,將原水雷調查工作隊改為援越掃雷工作隊,執行師級權限,張壽瀛任隊長,我任政委。現有5條掃雷艇編一個大隊,對外稱掃雷艇隊,歐略任隊長,劉維仁任政委。各艇舷號分別為01、02、03、04、05,受掃雷艇隊管轄。掃雷工作隊和掃雷艇隊分別建立黨委,政委為書記,隊長為副書記。各艇設黨支部。
據有關部門提供的情況,中國海軍共出動援越掃雷人員318名,先後分5批出國,共出動各種艦艇16艘,其中掃雷艇12艘、生活保障登陸艇3艘、海工修理艇1艘。
7月底,中國海軍掃雷艇隊第一批5條艇,通過隱蔽航道,由越艇引航,先後到達海防港外,停靠在中國貨輪旁。中國海軍掃雷隊判明水雷遇到許多難題,掃雷的困難更多。05號艇是中國海軍掃雷隊的無人駕駛的前導艇,但面臨的情況05號艇不具備出海掃雷的條件。這艘艇只適合在江河掃雷,但越南海防港航道寬、水深、浪大,美軍在這裡採取的是高敏度和低敏度水雷混合布放手段,靠岸上遙控掃雷就行不通了。
怎麼辦?前導艇出不去,掃雷隊就沒了掃雷「馬前卒」,回國改裝,時間來不及。關鍵時刻,水雷軍士長朱重濱建議:「如果派人到艇上去駕駛,不就可以隨機應變嗎?」
明知這是冒險,但為了爭取時間,大家接受了朱重濱的建議,經過試驗,上級批准了這一方案。
8月12日19時,05號掃雷艇奉命出航,首戰楠潮口。
楠潮口是海防港的咽喉,美軍在這裡先後7次布雷。05艇是我國艦艇研究院自行研製的「312」型遙控掃雷艇中較好的一艘,航速較高。但要對付美軍低靈敏度的MK-52水雷,掃除或引爆它,必須把艇的航速減到2.5—4節。如果艇的航速太高,就可能觸雷自傷。如何降低掃雷艇的航速?大家苦思冥想,提出過幾個減速方案都沒有成功。後來新戰士劉一平從橡皮艇艉機受到啟發,建議用30馬力的艇艉機代替主機做動力來減速。
30馬力汽油機推動40噸掃雷艇行嗎?經過反覆試驗,掃雷艇的實際航速減到了實戰的要求。
05號艇進入雷區後,美軍一架鬼怪式飛機前來騷擾,在05艇上盤旋,並俯衝投下4顆照明彈,艇上官兵全然不顧,繼續前進。
岸上指揮人員目不轉睛地觀察05號艇的動向。不久,05號艇波型儀突然出現故障,電流急劇下降,戰艇隨時有可能觸雷。掃雷專家劉治平懂得05號艇的危險處境,建議立即按照預案開主機高速返航。艇上指揮員農務珍同意返航,並報告岸指。
在05號艇急速轉向過程中,在艇的左後方約20多米處,爆炸1枚水雷。從岸指看到,高大的水柱騰空而起,像一座冰峰卷著泥沙,幾乎要把小艇吞掉。當岸指接到報告引爆1枚MK—52水雷,人艇安全時,在場的中越兩國人員歡呼跳躍,共慶05號艇首戰告捷。
8月14日,中國海軍02號掃雷艇出海掃爆1枚MK—52水雷,人艇安全。隨後是04號艇、05號艇、02號艇都連續掃爆了MK—52水雷。中國掃雷隊幾天共掃爆5枚水雷,士氣大振。中國海軍每掃爆1枚水雷都得到越方通令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