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下重注:美軍研製新的潛射和空投水雷

2021-02-23 南海的波濤

近年來,隨著海軍水雷的復興,美國海軍一直在努力實現其掃雷和掃雷能力的現代化。與此同時,海軍也在開發自己的新型、經過改進的空投和潛射水雷,這可能是海軍和美國空軍在未來與一個大型常規海軍的主要對手發生高端衝突時所擁有的重要武器。

早在2018年10月16日,在國防工業協會(NDIA)年度遠徵戰會議上,美國海軍上尉Danielle George,水雷戰主要項目經理,介紹了目前正在開發的系統和剛剛開始的項目。NDIA剛剛在網上發布了她的報告。

目前,海軍投放了快速打擊系列,包括空投水雷 air-dropped naval mines和潛射機動水雷 air-dropped naval mines(SLMM)。美國空軍也在各種飛機上使用快速打擊系列水雷,但該項目是由海軍管理的。

MK-65快遞打擊水雷裝載至B-1B轟炸機

四年多來,海軍一直在為Mk 80系列的快速打擊系列成員進行兩個相關的升級項目,稱為快速打擊- j(Quickstrike-J )和快速打擊- er( Quickstrike-ER)。第一種簡單地將水雷與gps制導的聯合直接攻擊彈藥(JDAM)制導包結合,而後者增加了一個彈出翼套件。

這些是改變遊戲規則的升級,允許飛機從任何高度精確地使用水雷,在-ER類型的情況下,將它們發射到40英裡以外的目標。這就加快了全面布設雷區的進程,並大大減少了攜帶武器的飛機的易受攻擊性,否則飛機就必須低而慢地飛行以執行任務。

除了這些升級的快速打擊,海軍正在開發一種新的空投水雷稱為錘頭水雷(Hammerhead,又可譯作雙髻鯊)。這將作為Mk 60封裝魚雷或「俘獲者」的替代,該服務已退役多年。


「俘獲者」CAPTOR是一種與快速打擊水雷非常不同的武器,它由一個發射筒內的一枚Mk 46輕型魚雷組成。在觸水後,一個錨會展開,將其固定在水下2000英尺的地方。

「俘獲者」CAPTOR 水雷裝填至B-52G轟炸機上

MK-60水雷有一個可靠的聲學路徑(RAP)被動聲納定位系統,可以區分敵方潛艇和水面艦艇以及可能也在該區域操作的友軍潛艇。一旦它發現一個敵人目標,它會發射出去,然後使用它自己的制導組件來尋找目標。

該水雷還將採用模塊化設計,並使用開放架構的軟體,著眼於在未來增加新的和改進的檢測和其他能力。根據電池的改進,此型水雷可能比俘獲者等待更長的時間,可能持續數月。

錘頭鯊水雷與原來的MK 60 CAPTOR內部結構的設計不同

該系統的完整端到端測試預計將於2019年進行。海軍希望在2020年開始接收第一批生產水雷。

海軍已經準備通過快速打擊- j和快速打擊-ER兩型水雷,獲得能力的重大提升。能夠在一個廣闊的地區迅速布設複雜的雷區,只會促使對手重新考慮他們的行動計劃,並使他們對在某些地區行動持懷疑態度。

新的水雷戰裝備,要求敵手不得不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尋找和清除危險,在最好的條件下,這可能是一個費時和危險的過程。因此為空軍和海軍,贏得了獲勝的最大可能。

B-52H 轟炸機上掛載的快速打擊- er系列水雷

邁納防務,專注於保障與支援

相關焦點

  • 粉碎美軍水雷戰
    MK—52型磁性水雷,重500多公斤,靈敏度較低,是用來炸千噸以上的大船;MK—42型磁性水雷,重250公斤,靈敏度較高,100噸的船和機帆船通過也能引爆,此外,這種水雷有自爆裝置,不時發生自爆,增加了掃雷的難度。兩種水雷的性能明確了,但美國海軍在北方究竟布放了多少種水雷,當時還弄不清楚。
  • 不務正業新典型,美軍C-17A運輸機空投發射JASSM-ER飛彈
    據「防務簡報」8月24日報導,2021年7月,美國空軍在新墨西哥州白沙靶場進行了C-17A運輸機空投JASSM-ER飛彈空中發射的系統級飛行測試
  • 不容小覷:盤點臺軍的萬象水雷(上)
    臺灣的水雷是拒統的重要工具。有從美國進口的,臺灣的中山研究院也研發過幾型水雷。本文盤點臺軍自研的幾種水雷,以及在10月與美國政府籤署了武器購買合同後,可能獲得的美軍新型水雷。這些都將是未來戰爭的重要影響因素。
  • 水雷還有用嗎?
    水雷具有長期性、突然性、隱蔽性、對抗性、靈活性、易布難掃、效費比高等特點,這就決定了布雷作戰,不但在戰術和戰役上可以發揮很大作用,還可以發揮戰略性作用。尤其是採用攻勢布雷,對海島和航道進行封鎖,水雷的作用是其它兵器遠遠無法比擬的。
  • 美推出新型智能水雷「雙髻鯊」,成為艦艇致命殺手,是海軍新挑戰
    有消息稱美軍打算將這款水雷武器大量布置在西太平洋、東大西洋附近的關鍵海峽水道等海域,平時用於收集敵對國家潛艇、水面艦船的信息,以便輸入和豐富美海軍對敵潛艇及水面艦船建立的聲紋系統資料庫;戰時則直接釋放出特製水雷箱體內的魚雷攻擊敵潛艇或水面艦船。這個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世界輿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究竟該新型智能水雷是一種什麼樣的水雷武器?它又有哪些作戰特點和怎樣的作戰方式而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和爭議?
  • 美國推出新型智能水雷「雙髻鯊」,將成為艦艇致命殺手,是對中俄海軍的新挑戰
    有消息稱美軍打算將這款水雷武器大量布置在西太平洋、東大西洋附近的關鍵海峽水道等海域,平時用於收集敵對國家潛艇、水面艦船的信息,以便輸入和豐富美海軍對敵潛艇及水面艦船建立的聲紋系統資料庫;戰時則直接釋放出特製水雷箱體內的魚雷攻擊敵潛艇或水面艦船。這個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世界輿論媒體的廣泛關注和熱議。究竟該新型智能水雷是一種什麼樣的水雷武器?它又有哪些作戰特點和怎樣的作戰方式而引起世界廣泛關注和爭議?
  • 中國研製空射彈道飛彈,未來僅中美裝備這一大殺器
    冷戰開始後的20世紀50年代,遠程防空飛彈的出現讓空中突防日益危險,陸基彈道飛彈雖然還是無法防禦的武器,但發射後就無法控制更別說召回,威懾的靈活性差,老式液體彈道飛彈需要長時間的加注和檢查,準備階段相當脆弱,而轟炸機的靈活性和生存能力就強太多了,美國空軍很自然想到了空射彈道飛彈這一組合。
  • 「三叉戟」核飛彈潛射比你想像的難,不用GPS
    飛彈從水下發射管以每小時13000英裡(約20倍音速)的速度進入低地球軌道上,需要大量的火箭工程和物理科學,否則依託物理學的「空中芭蕾」就很容易出錯。在可預見的將來,「三叉戟」II潛射核飛彈將繼續以其龐大的數量和卓越的性能確保美國海基核力量傲視群雄。要想知道三叉戟的未來,和其他的核飛彈的未來,需要知道從海底發射飛彈的過程和歷史。潛艇不能總是從海底發射空中飛彈。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潛艇裝備有攻擊水面目標的魚雷,和用於防空的重型甲板炮,布雷潛艇也被廣泛使用,所攜帶的水雷能多達80枚。
  • 澎湖無人島發現「解放軍水雷」
    不過,臺軍事專家陳國銘在接受「三立新聞網」採訪時則稱:「用漂雷這種模式呢,是比較傳統的做法,我不認為中國(大陸)現在會用這種方式,當然他們庫存的有漂流過來,但是就外觀來看,我們寧可判斷說它是二次大戰美軍的空投水雷。
  • 澎湖水域出現解放軍水雷?專家回應
    就在解放軍軍機持續繞飛臺灣島之際,澎湖無人島鋤頭嶼北面海岸出現疑似水雷爆炸物,引發諸多猜測。
  • 潛射彈道飛彈(二)——美國之矛(20161006期)
    看當今世界,能夠代表潛射彈道飛彈發展過程的除了上期介紹的俄羅斯,就是目前的頭號軍事強國——美國。當然美國也一直把潛射彈道飛彈當做與人決鬥的長矛,不遺餘力的進行研究和發展,並大量裝備。截至目前為止,潛射彈道飛彈所攜帶的核彈頭數量已超過1100枚,已經超過了美國空基核力量和陸基核力量核彈頭數量的總和。本期就美國潛射彈道飛彈的發展歷程做一個介紹,且看他與俄羅斯究竟有哪些不同之處。
  • 俄羅斯新一代潛射核戰重錘是如何突破的?
    前蘇聯形成了完整的3位一體的全球打擊手段,甚至在彈頭的數量和配套的運載工具的數量上還一度全面超越美國。但是經濟和軍事的非均衡發展,也讓蘇聯付出了最終崩潰的慘重代價。蘇聯時代的核打擊主力,主要是像SS18撒旦這種推力超強,射程超遠的陸地固定發射井部署的,可以長期儲存的液體大型洲際飛彈上。一枚撒旦,就可以攜帶接近50個彈頭,發射到16000公裡之外,這真正是一種戰略神器。
  • 「三叉戟」Ⅱ D5潛射彈道飛彈新開發了一種W76-2低當量核彈頭
    報告認為,川普政府為「三叉戟」Ⅱ D5潛射彈道飛彈新開發了一種W76-2低當量核彈頭。美國現有W76-1核彈頭的爆炸當量約為10萬噸。據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官方人士稱,W76-2核彈頭的爆炸當量可能低於1萬噸。軍事專家和核專家對美國2018年公布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關於開發W76-2低當量核彈頭的論點產生了爭議。
  • 【熱點聚焦】韓首艘3000噸級自研潛艇「島山安昌浩」號服役……可搭載潛射彈道飛彈
    韓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
  • 中國造水雷世界第一 轟炸機遠程投雷讓美軍忌憚不已
    庫存和製造能力 確實世界第一  近期有消息稱,中國唯一一款現役攻擊機殲轟-7將會迎來最新的改進型號。
  • 遊戲規則改變者:朝鮮潛射彈道飛彈形成戰鬥力的意義
    根據這個生存邏輯,朝鮮對率先棄核的利比亞式無核化模式採取了堅決反對和抵制態度(任鍾柱,2019)。擁有潛射彈道飛彈,意味著核計劃的完成。正因為如此,潛射彈道飛彈能夠起到非常好的政治效果,可以向朝鮮民眾展現強盛大國的新面貌。擁有搭載核彈頭的潛射彈道飛彈的國家,大部分為像聯合國常任理事國這樣的強國、大國。對於經歷過日本帝國主義統治和6.25戰爭的朝鮮民眾來說,強盛大國意味著國家的重大轉變。
  • 伊朗潛艇裝備反艦飛彈:對付美國航母的新利器?
    既然「徵服者」級是一型常規動力潛艇,該級潛艇的動力裝置應該由柴油機、電動機和蓄電池組成。由於下水和服役,伊朗對外公布的潛艇照片,螺旋槳部分都包裹著帆布,螺旋槳設計和槳葉數量不得而知。在武器裝備方面,「徵服者」級潛艇配備了4個魚雷發射管,口徑應該為533毫米,可攜帶魚雷、水雷和反艦飛彈,攜帶量在8-12枚之間。
  • 揭秘中國巨浪2飛彈研製
    「巨浪一號」潛射固體彈道飛彈的方案論證中,要面對飛彈外形尺寸嚴格限制的問題,無論是飛彈核彈頭還是彈載儀器都要求輕型化尤其是小型化,1967年10月海軍最終確定了飛彈核潛艇和潛射飛彈的總體方案和戰術指標。對於一種潛射固體彈道飛彈的研製,總體設計確定後,分系統技術的難題就要提上日程,而潛射飛彈技術上最關鍵的難點還是飛彈的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和水下發射技術。
  • 海軍新挑戰:美國推出新型智能水雷「雙髻鯊」,作戰方式如何?
    文/Up有消息稱,近日美國海軍研發了一款名為「雙髻鯊」的新型智能水雷。據披露,美軍計劃在西太平洋、東太平洋附近的關鍵海域,大量部署這款新型智能武器,而美軍此舉意在用其收集敵對國家潛艇和水面艦艇的消息,為的就是輸入並豐富聲紋系統資料庫,以備戰時發揮作用。
  • 國產新型空投系統試驗成功 空降兵或已經列裝新一代戰車與自行火炮
    從相關報導可以看到這四種新型空投空降系統包括一次性空投系統、通用型戰車空投系統、輪式戰車空投系統和新型主動調姿系統。這些系統研製也表明中國空降兵新一代戰車已經或者即將列裝部隊,有效增強中國空降兵火力、機動能力和突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