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折射殲-20的雷達波,日本海自新一代30FFM型隱身護衛艦下水

2021-02-19 兵工科技

據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消息,近日,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30FFM)首次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在命名儀式上,這艘新型隱身護衛艦被命名為「熊野」號。30FFM型護衛艦是日本海上自衛隊2014年在「平成26年度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出要建造新一代多用途艦艇,旨在替換目前仍在服役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承擔近海巡邏任務的同時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任務,能夠參與到日本海自遠洋行動中。

日本「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30FFM)首次舉行下水和命名儀式。

30FFM型多用途護衛艦

據媒體報導,與裝備先進、規模龐大的日本海自主力自衛艦隊不同,日本地方隊裝備的大都是自衛艦隊淘汰下來的老艦,其主要在日本近海執行護航、反潛、偵察和監視等任務,所以其裝備水平一直以來都不怎麼受重視。近年來,隨著日本海自地方隊的軍艦艦齡過長、裝備老化嚴重,難以適應現代海上作戰環境。2014年,日本海上自衛隊在「平成26年度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中提出要建造新一代乙型艦艇(日本將配屬在一線「護衛隊」的艦艇稱之為「甲型」,配屬在二線地方隊的稱之為「乙型」),替換目前仍在服役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在未來作為海自地方隊的主力艦艇。

30FFM型多用途護衛艦最開始稱之為「平成30年度護航驅逐艦」(30DEX),方案名為「未來多任務護衛艦」。雖然以替換排水量為2900噸的「阿武隈」級為主要任務,但是「26年度中期防」中還提出未來海自的艦艇數量存在不足,周邊局勢的快速變化使得海自在未來將難以進行「海上優勢維持」。同時,由於原定替換「初雪」級和「朝霧」級的新艦數量不夠,所以30DEX不能只局限於替換「阿武隈」級滿足地方隊的使用上,還需要兼顧「初雪」級和「朝霧」級的部分「甲型艦艇」任務,因此30DEX上漲為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5,500噸的大型艦艇,其體量已經超過了海自上一代通用驅逐艦 「初雪」級和「朝霧」級,也使得日本也捨棄「DE-護航驅逐艦」這一划分,改用「FF-護衛艦」。

30FFM型護衛艦旨在替換目前仍在服役的「阿武隈」級護航驅逐艦和「隼」級飛彈艇

日本在該型護衛艦的艦種劃分上,捨棄了「護航驅逐艦」(DE)這一划分,首次啟用「FFM-多用途護衛艦」這一艦種劃分(日語稱多機能護衛艦)。2018年,日本將下一代護衛艦命名為「3900噸型護衛艦」,又稱「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2018年11月,日本防衛省正式下達了首批「平成30年度多用途護衛艦」的訂單。

2019年,30FFM型多用途護衛艦的一號艦和二號艦幾乎同時開造,但三菱重工承建的一號艦此前動力系統出現調試安裝問題,建造進度大幅落後於二號艦,此次下水命名的正是二號艦。

性能先進,多用途能力強

「30FFM」的「FF」代表護衛艦,「M」代表融合「水雷」任務能力的「Multi-Purpose」多任務性(日本譯為「多機能性」),該艦長132.5米,寬16米,吃水9米,標準排水量為39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5500噸,採用了多種先進的技術。

第一,先進的隱身技術。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海自新一代的30FFM型護衛艦採用了和日本"心神"隱身戰機相似的技術。該艦採用先進吸波材料製造上層艦體,並且保證艦體表面光滑和設備集成化處理來降低雷達和紅外特徵。其外表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封閉式一體化桅杆,可有效減少艦船雷達散射截面積等各種負面影響,提高隱身性能。據專家分析,30FFM型護衛艦的隱身能力代表了日本海自的最高水平。在三菱重工對新型護衛艦的宣傳片中,就有新型護衛艦折射殲-20發射的雷達波,從而實現隱身的的動畫片段。

三菱重工發布的新型護衛艦的宣傳片中,有新型護衛艦折射殲-20發射的雷達波,從而實現隱身的的動畫片段

第二,機動性好。30FFM型護衛艦採用了柴-燃交替(CODAG)的動力系統,配備了一臺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研製的MT-30型艦載燃氣輪機(最大功率36兆瓦)和兩臺德國MAN-12V 28/33D柴油發動機(單機功率為6兆瓦),總出力達6.4萬馬力,最高航速30節以上。遠遠超過了「阿武隈」級。

第三,火力強大,多用途能力強。30FFM型護衛艦裝備一門MK-45五英寸62倍徑艦炮,艦炮後方安裝了兩組八單元MK-41垂直發射裝置,可裝填8枚07式垂髮反潛火箭和32枚ESSM改進型海麻雀,艦舯舷牆內遮蔽了兩組四聯裝「17式艦對艦飛彈」發射裝置,這是日本國產90式反艦飛彈的輕度改進型,宣稱其具備「更遠的射程、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抗攔截能力」,艦尾機庫上方安裝了一座11聯裝「海拉姆」近防飛彈發射裝置,機庫兩側各布置一組三聯裝短魚雷發射裝置。

同時,30FFM型護衛艦還具備反潛、反水雷能力,其航空甲板下方是水雷任務艙,反魚雷方面和瀕海戰鬥艦相同使用遠程反水雷載具為主,能夠搭載無人水上艇(USV)、無人潛航器(UUV)和自航式反水雷彈藥(EMD)執行水雷搜索和反水雷任務。在反潛能力方面,「30FFM」沒有在艦首安裝固定陣列主動聲吶,只有一個小型的魚雷告警聲吶,因為主要在淺水區使用的「30FFM」使用大型主動聲吶的話幹擾過多。但在艦尾搭載有可變深度主動聲吶(VDS)和拖曳陣列被動聲吶(TASS)兩種不同的拖曳聲吶系統。直升機方面為單機庫設計,可容納一架SH-60K直升機。

30FFM型護衛艦性能先進,多用途能力強,具備較大的升級和改造空間,未來也可能衍生出多種不同構型

第四,船電系統先進。30FFM護衛艦的的封閉式一體化桅杆集成了多功能雷達、通訊、數據鏈、敵我識別、電子戰(電子支援/電子攻擊)、光電設備等天線/陣列/傳感器,且部分採用了共用孔徑設計。其主雷達為應用在「朝日」級驅逐艦上OPY-1相控陣雷達的升級版本OPY-2,採用四面較大的C波段主雷達陣列和四面較小的X波段雷達陣列組成。此外,綜合射頻桅杆上還集成有數據鏈天線、電子戰天線、通訊天線和光電搜索設備等,可進行早期空情預警以及為艦載防空武器進行火控。值得一提的當是其作戰指揮中心(CIC),該CIC安裝有具備增強現實功能(AR)的環繞式信息顯示屏,在屏幕上將融合來自不同角度傳感器的數據信息,實現全天候、全方位、各頻段的實時監視。

結語

從定位上,30FFM型護衛艦與「傳統海軍強國」義大利的PPA「新一代多用途巡邏護衛艦」類似,迎合了從歐洲興起的「高冗餘、多載荷」的「護衛艦大型化」發展趨勢,具備較大的升級和改造空間,未來也可能衍生出多種不同構型。按照計劃,日本未來打算採購20餘艘30FFM型護衛艦。首次建造的兩艘總預算為1055億日元,單艦造價約合4.67億美元,之後的批次防衛省希望將造價壓縮到450億日元之內。顯然,30FFM型護衛艦未來將會成為日本的主力艦艇之一,值得我們注意。

  本文節選自《兵工科技》2020年第20期《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專輯。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溫馨提示: 近日微信訂閱號調整了推送規則,消息不再按照推送時間排序了。如果不想錯過我們的精彩文章,不妨進入公眾號主頁給「兵工科技」加上星標,或者在閱讀文章的底部點擊「在看」。這樣,我們的文章才會每天第一時間出現在您的訂閱號列表中。您也不會遺漏可能的重要信息。


相關焦點

  • 日本新護衛艦下水,直接把自己當成殲-20的「菜」
    在3月3日日本共同社報導稱,日本海上自衛隊新型護衛艦「FFM」1號艦正式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下水,按計劃這艘名為「最上」號的護衛艦將在2022年入列。
  • 首發|不容輕視的「二線近海艦艇」——日本新一代30FFM護衛艦
    但是,考慮到替換老艦的新艦數量不足,新戰艦已不能僅僅局限於「護航驅逐艦」這個角色存在,日本海上自衛隊認為,在不斷變化的周邊局勢中已難維持海上優勢,新戰艦有必要擔負起未來「朝霧」級和「初雪」級護衛艦的部分作戰任務。於是,該方案經過一番修改後演變為標準排水量3900噸、滿載排水量達到5500噸的標準護衛艦,名稱也改為「平成30年度多機能護衛艦」(30FFM)。
  • 和中國殲20比隱身能力,俄羅斯蘇57鐵定尷尬
    而隱身戰機身為善隱者進可攻退可守,誰擁有誰亦能自保而全勝。所以,沒有哪一國不渴望擁抱隱身戰機。但目前能拿出隱身戰鬥機比試一番的只有中美俄,怎麼看中國殲-20、美國F-22和F-35以及俄羅斯蘇-57(俄羅斯將五代機正式命名為蘇-57)隱身性好壞?圖為典型的RCS雷達電磁波反射截面圖看其RCS雷達反射電磁波截面大小。
  • 從殲20看戰鬥機隱身的秘密——雷達隱身技術
    在這一天的12時50分,殲20在四川成都的溫江機場跑道上進行了數次滑行試驗後,終於離地升空,在機場上空以中低速度進行了18分鐘的首飛,標誌著我國隱身戰鬥機的研製揭開了新的一頁。殲-20(代號:威龍)是中航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公司研製的一款具備高隱身性、高態勢感知、高機動性等能力的隱形第四代制空戰鬥機。
  • 【資訊】特殊塗料為俄護衛艦披上「隱身衣」,大幅降低雷達可見度
    型護衛艦將採用聚合材料作為偽裝手段來躲避敵方雷達探測。相關內容編譯如下:俄海軍20386型(輕型)護衛艦的上層建築將塗上聚合物塗層——這有助於吸收和耗散雷達波。專家指出,新材料和獨特的流線型艦體設計將令該艦的雷達反射截面積(RCS)信號特徵大幅降低,在遭遇敵軍時賦予其更多優勢。
  • 殲20掛龍勃透鏡讓航管雷達跟蹤,證明該機隱身性能已達到高水準
    殲-20隱形戰機自去年珠海航展公開亮相後,首度於30日參與慶祝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
  • 殲20尾噴隱身終實現?「雙層超材料」成功突破,雷達波只能繞路走
    超材料或能完美解決隨著殲-20逐漸多的裝備到了一線部隊,這也充分說明了我國在隱身戰機的研製和生產方面,已逐步走上世界前列。儘管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宣布將研發自己的「第五代隱身戰機」,但無一例外都沒有了下文。
  • 兵器丨日本新護衛艦還講不講武德?小鬼子要耗子尾汁啊
    如今的日本產品都是用「躬匠精神」精雕細刻出來的藝術品。真是這樣嗎?11月19日中午,鬼子最新型30FFM護衛艦二號艦在三井造船株式會社的玉野造船廠舉行了下水儀式,宣告海自地方隊即將迎來自1993年最後一艘「阿武隈」級護衛艦入役後首條新造的護衛艦。
  • 嬌生慣養的F-35隱身塗料,根本比不過殲-20!
    隱身材料按頻譜可分為聲、雷達、紅外、可見光、雷射隱身材料。按材料用途可分為隱身塗層材料和隱身結構材料。這裡便著重介紹幾類重要的隱身材料。摺疊雷達吸波材料是最重要的隱身材料之一,它能吸收雷達波,使反射波減弱甚至不反射雷達波,從而達到隱身的目的。
  • 殲20威龍VS 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哪家強?
    所以現在很多軍迷都有一個問題,同為隱身戰鬥機,中國的殲-20究竟能不能抗衡美國F-22和F-35隱身戰鬥機?這三種世界頂尖隱身戰鬥機,哪種最強?從研發時間來看,美國F-22戰鬥機出現最早,F-35次之,中國殲-20戰鬥機是後來者。
  • 日本新下水的30FFM護衛艦造價堪比052D,性能如何?
    [30FFM的二號艦「熊野」號下水]30FFM是日本三菱重工(MHI)和三井造船公司為日本海上自衛隊(JMSDF)建造的新一代多任務護衛艦。作為二號艦的「熊野」號的下水之所以引起媒體注意,是因為承建一號艦的三菱重工的建造進度大幅度落後於承建二號艦的三井造船公司,因此二號艦反而首先下水並獲得命名。「熊野」號實際上是第一艘下水的30FFM護衛艦。
  • 中國海軍殲15已過時?重大改進型或能壓制隱身戰機
    這說明達到3.5代機技術狀態的非隱身艦載機,在未來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公開消息顯示,我國軍工正在對殲-15艦載機進行至少3項重大改進。一是發展殲-15彈射型,為了未來國產彈射型航母做準備;二是升級殲-15的雷達、航電、其他機載電子系統。主要是將現在的機掃雷達換成相控陣雷達。
  • 日本啟動造艦下餃子模式:新隱形護衛艦3號艦剛下水,4號就已現身
    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以往按部就班的造艦計劃,突然加速了,最新一代「最上」級隱形護衛艦,日前3號艦就下水了,在2個船廠一起建造的情況下,這種隱形多用途戰艦建造速度相當快。6月22日,在三菱重工長崎造船廠,第3艘「最上」級隱形護衛艦(以前叫30FFM型)下水,並且命名為「能代」號(FFM-3),和1號艦「最上」、2號艦「熊野」一樣,「能代」也是以舊日本海軍的輕型巡洋艦命名的,二戰中是一艘「阿賀野」級輕巡。
  • 專打對方雷達,或成為殲20隱身戰鬥機殺手鐧
    近日簡氏防務周刊等海外媒體報導了國產新一代反輻射飛彈正在測試的消息,這種飛彈有可能配備殲-20戰鬥機,成為殲-20又一殺手鐧。
  • 除殲-20外,中國又一款第四代隱身戰鬥機高調亮相!
    當前典型的隱身戰機機身塗有雷達波吸收材料(Radar-Absorbing Material,RAM),能吸收雷達信號,且通過特殊的外型設計來降低雷達反射;此外,設計時也考慮到抑制飛機本身所發出電子信號、熱能和噪音。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美、俄三個國家有能力研製生產隱身戰鬥機,而中國除了眾所周知的殲-20戰機外,還有一款隱身戰機,那就是殲-31戰機。
  • 外媒稱殲20或使用等離子體隱身:飛機表面可變絕緣體不反射信號
    任何不帶電的普通氣體在受到外界高能作用後,部分電子吸收的能量超過原子電離能從而脫離原子核的束縛而成為自由電子。等離子體內部的電磁波向外彎曲,使雷達回波偏離敵方雷達的接收方向,使目標難以被敵方雷達發現,從而實現對雷達波的折射隱身。2014,殲-20戰機的更多細節照片被曝光,外國媒體的關注點也從那些顯而易見的「大改」處轉移到了更為細節的地方。
  • 殲16已有三種型號,隱身版功虧一簣,價格可能比殲20還要貴
    殲16的生產速度可能是國產戰機中最快的更重要的是,到目前為止,殲16已經發展了三個型號,分別為殲16基本型,殲16D電子戰型,還有隱身版殲16。其中隱身版殲16雖然已經下馬,但它的出現,代表著沈飛在隱身戰機領域最新的成績,有些技術比FC31「鶻鷹」還要先進。
  • 殲20黑科技:共形天線、吸波、隱形、相控、火控、光電孔徑、飛行頭盔.....
    在8月1日的建軍節裡,4幅殲-20的高清新照片出現在網際網路上,讓我們獲得一個難得的機會來更好了解這款「遊戲規則改變者」隱身戰鬥機的一些設計細節。  這架殲-20是最新出廠的黃皮機,機身表面尚未塗上灰色偽裝塗裝,裸露著黃色防護底漆和翼面前後緣的灰色吸波材料結構,凸顯樂許多之前無法觀察到的設計細節。
  • 印稱能發現殲20,被專家點破真相,老外: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戰機
    殲-20戰機殲-20是我國最新研製的五代戰機,其最大特點便是具有超高速與隱身能力,其面世被認為是看齊美軍的F-22與F-35。而在珠海航展上讓人們「驚鴻一瞥」後,便受到國內外的普遍關注,最近,印度卻聲稱有能力發現殲-20,沒想到的是美軍事專家率先出面打臉印度。按照印度人的說法,他們的蘇-30MKI上的雷達曾在數公裡外有效偵測到殲-20,不過並未得到證實。而近日就有美軍事專家稱這不算什麼,因為殲-20上有這麼一個裝置,目的就是能讓你發現,美國人所說的裝置叫做龍勃透鏡。
  • 我國為巴鐵造第二艘054A/P護衛艦下水,國際評論:為中國技術點讚
    特別是近些年以來,中國自主研發052D護衛艦、054A護衛艦、055大型驅逐艦等等海上軍事裝備。與此同時,它們還變成出口型軍事貿易,並展示到海外。最近,中國為巴基斯坦建造的第二艘054A/P型護衛艦下水了。  近期,援引環球日報消息,巴基斯坦海軍通過向該媒體透露,第二艘054A/P護衛艦已經下水,據悉,這是巴基斯坦向中國訂購共四艘054A/P護衛艦中,第二艘下水的054A/P護衛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