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三線,人們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最親切、最不能忘記的「大喇叭」。
每天早上6點正, 分布在廠家屬區各個角落的大喇叭就兢兢業業地吹起了部隊的起床號, 號聲老少無欺地催著大家起床. 到了上班的點兒, 喇叭裡就會吹起集合號. 職工踩著號聲進廠門, 學生卡著號尾進教室. 下班則是解散號, 只聽號聲一起, 從正對著廠大門的山坡上面望下去, 就能看見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出現在大門裡, 走路的, 騎自行車的, 人頭攢動, 行色匆匆. 出了廠門的隊伍就像是衝破瓶頸的水流, 快速地分散成了好幾條支流, 然後就漸漸地彌散開, 最後就消失在了家屬區裡鱗次櫛比的樓房與平房裡了.我相信這個場景每個出自大三線的人們再熟悉不過了。
當號聲過後就是新聞。早新聞是中央廣播電臺的,每晚8點整就是大家都極其熟悉的中央廣播電臺的新聞聯播。在大喇叭的幫助下,全廠老老少少雖然身在大山中,仍能胸懷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中午和晚上下班後是廠裡廣播站的自編新聞。內容自然是廠裡發生的大事記,幾號車間超額完成了任務,幾號車間提前完成了任務,誰誰誰被評為勞模。。。
新聞過後就是音樂節目,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打靶歸來」、「泉水叮咚」、「我愛你中國」等等等等,都是一些很有時代氣息的歌曲,最後以「解放軍進行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結束廣播。儘管大喇叭的音色遠遠比不上現今的音響,在那個年月裡卻是一道風景線,讓身在山坳裡的人們每天都能緊跟黨中央,沐浴在時代的精神文明之中。
除了在固定時間的廣播,大喇叭還有一些臨時性的工作,「某某某馬上到廠東大門去取加急電報」,家裡有事了、「某某某馬上到幾號車間有急事」可能要臨時加班了、「某車間,或某科室全體同志請到廠福利組集合」廠裡發福利了。
大喇叭成為大三線人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是三線廠最重要最具代表的一個時代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