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
我們不能忘記過去
更要飲水思源
一起透過硝煙
回望那段烽火歲月
陸軍對47名老紅軍進行搶救式採訪拍攝。攝製組歷時三個半月,行程三萬多公裡,跨越12個省。拍攝期間,先後有10名老紅軍離世。2019年9月12日,開國少將、原總參某部政委、部長張中如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抗戰期間,他被日軍子彈擊中左胸,經歷8次手術,九死一生。解放後,他帶領師生白手創立中央軍委外國語文學校,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隨著張中如去世,目前健在的開國將軍只剩11人。
那些為了新中國的誕生
曾經浴血疆場的老兵們大都已離我們遠去
如今每一位健在的老紅軍
都是一部活著的紅色革命史
一部生動的歷史教科書
楊光明 97歲
1934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石家莊高級步校訓練部顧問
歷經嘉陵江戰役、臨沂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等
1933年11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華北軍區後勤部軍需部微水倉庫政治委員
歷經陝北地區吳堡縣河防保衛戰、
陝甘寧邊區關中保衛及反擊戰等
開國少將
1931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北京軍區工程兵顧問
歷經第三至五次反「圍剿」、直羅鎮戰役、平型關戰役等
開國少將
1937年5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原總參謀部某部部長
歷經百團大戰、綏包戰役、晉北戰役等
1935年7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北京軍區空軍後勤部正軍職顧問
歷經百團大戰、延安保衛戰、臨汾戰役等
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1933年7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原成都軍區政治委員
歷經鄂豫皖蘇區三年遊擊戰爭
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戰役
1930年12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西路軍西徵
原總參謀部某部顧問
1933年3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軍委工程兵後勤部部長
歷經保衛陝甘寧邊區、遼瀋戰役、河南剿匪等
1936年6月參加革命
原海軍水面艦艇學校副校長
歷經漣水、萊蕪、淮海等戰役
1931年6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解放軍總醫院院長
歷經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遼瀋、平津等戰役
1933年5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
原鐵道兵第三指揮部政治委員
歷經東北四平戰鬥、勃利縣戰役等
1934年2月參加革命
原河北省滄州軍分區司令員
歷經百團大戰、遼瀋、平津、渡江等戰役
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的諸多戰役
1935年7月參加革命
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後勤部供應部部長
歷經「西安事變」、聞喜突擊戰等
1929年9月加入中國工農紅軍
參加了長徵、西路軍西徵
原總參謀部管理局副局長
歷經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反「圍剿」等
1933年4月參加紅軍
解放後被確認為年齡最小的紅軍
原四川省成都軍分區西城區人武部副部長
曾參加大荔縣荔北戰役
1930年8月參加紅軍
原貴州省肉聯加工廠黨委書記
曾參加瓦窯堡戰役、魯西反掃蕩
1935年8月參加革命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曾稱瀋陽醫大)物療科主任1936年9月參加革命
原海軍直屬政治部副主任
歷經晉東南反「掃蕩」、津浦路反頑鬥爭、上海戰役等
1926年參加紅軍
鄂豫皖蘇區失散紅軍
監製/徐冰 李浙 主編/張天宇
記者/李晨 馬帥 曾皓 王俊康 於全海 李馳旭 馬群博 胡文碩 苗國智 賈理理 楊加龍 齊歡 翟星月 關樂觀 梅華光 周龍剛 林弢
編輯/鞠亞倩 楊巍 謝玉潔
視頻編輯/陳曦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