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育人的時候,需要讓他們去體驗更殘酷的戰場

2021-02-18 獵聘人才官

最能讓人成長的,當屬逆境。在培育人的時候,需要讓他們去體驗更殘酷的戰場。這話說起來或許會讓人覺得有點老掉牙,但不光是我,那些一直以來克服過諸多逆境的企業領導者,應該也和我抱持著相同的看法。

那樣或許可以培育出公司覺得很好用的「優秀上班族」,這些人會絞盡腦汁調整工作內容、維持現狀,也很善於察言觀色。但是,這種員工能讓公司變得強大嗎?答案再清楚不過。

如果把問題改成:「這種環境能讓員工成長嗎?」答案也是一樣的。在安穩舒適的環境中,就沒有必要構思有別於現況的想法,遇到問題時,也就缺乏擺脫逆境、突破困局的能力。

有鑑於此,在無印良品,我們會刻意安排員工去面對一些較難克服的阻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人事制度裡的職務輪調。

無印良品的職務輪調,與一般企業相比,完全是兩碼事。簡單來說,我們的輪調大膽而積極。把資深員工丟到他完全沒有任何經驗的部門裡,在無印良品是很理所當然的做法。由於他必須從零開始去挑戰新的工作,所以就算是資深員工,也非得像新進員工一樣,耗費心力學習不可。我們認為,這樣才能讓人持續成長下去。

過去也曾有不少企業推行過這樣的方式,卻沒有成為既定的做法。如何才能把人培育好?關鍵在於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培育人的秘訣。

而秘訣在於,培育別人,也等於培育自己。如果無法順利培育別人,問題或許是出在自己身上。當你在為如何培育人而苦惱時,也正是提升自己的好機會。

年輕人進公司不到3年就離職,已成為外界重視的社會問題。

雖然有人說「這樣的年輕人非常多」,但其實在15年前,就已經開始存在著「(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每3人就有1人在3年內離職」的現實狀況了。這是一個長年盤踞日本的嚴重問題。

企業花了3年時間去培育新進員工,等他們差不多能夠獨當一面時,卻選擇離開了公司,對企業來說,造成了莫大的損失。

首先,我們必須先理清「為什麼年輕人待沒多久就離職」。可以想像到的第一個原因是,他們嘗到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也就是所謂「現實的衝擊」。

社會新鮮人進公司時,都帶著希望與理想,但實際上,公司卻是在乍看之下充滿矛盾的情境中運作的。而且,就算新進員工自己有想做的工作種類,公司也不會輕易就讓他做。面對如此嚴峻的現實,新進員工不禁會覺得「這個世界和我想像的不同」、「應該有比這還更適合我的工作」。

碰到這樣的員工,我認為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事前就讓他認清現實」。無印良品對於已決定即將採用的員工,會讓他們到門市打工。不過這畢竟是一份工作,所以我們當然會付時薪給他。等到候選人打工一兩個月後,就漸漸知道工作的內容了。就算這個人是過去時常來消費的無印良品粉絲,等到他實際站在店裡工作時就會發現,自己過去懷抱的想像,與現實的狀況是截然不同的。光是站著做事本身就很辛苦了,其他像是把廠商送來的商品運到倉庫去,或是把商品從倉庫運到門市來這樣的體力勞動,也挺累的。

此外,在商品品項較多的分店,要記住所有商品也是很辛苦的事。搞不好還有顧客提出一些讓人覺得沒道理的抱怨。我們會藉由這樣的體驗,讓他慢慢深刻感受到實際狀況是怎麼一回事。

再者,由於打工的學生也會和在分店工作的員工交談,他們漸漸就會知道公司內部的狀況了。像這樣事前讓他們體驗第一線的工作、事前知道企業的實際運作,反倒能讓還是學生的候選人做好心理準備。雖然其中有些學生會在這個階段就打退堂鼓,但能在正式進公司前,就理清自己不適合這家公司,對他本人來說也是件好事吧。

等到社會新鮮人開開心心成為新進員工後,公司便要視之為組織的一員,好好讓他理解公司秉持的哲學、理念,以及價值觀等思維(就是為了這樣的目的,無印良品才會準備MUJI GRAM和業務標準書等指導手冊)。

舉個例子,大家在剛進公司時,應該也曾被交辦過打掃、泡茶、檢視影印紙之類的工作吧。這些都是和業務無直接關聯的雜務,或許會讓你覺得「真麻煩耶」。

因此面對新進員工,公司必須讓他們思考「為何需要這樣的作業?」、「這項作業有什麼樣的效用?」之類的目的與理由。否則他們會排斥做雜務。

另外,新人一旦出狀況,便把原因只算在他們身上是不對的。如果主管們自己的儀容都不夠整潔,新進員工就會自我解釋為「不必注重儀容也沒關係」。大致來說,年輕員工之所以工作怠惰,都是因為主管自己也怠惰使然。

新進員工的眼睛會緊盯著主管或前輩的行為。公司應該好好確認一下,負責教導新人的同仁,自己是否能成為好典範。

在員工新進公司後三年內,就決定了他是否能成長為「生在無印、長在無印」的人。打鐵要趁熱,假如在還有熱度時沒把鐵打好,當事人不但成長不了,還會萎靡下去。新進員工能否成長,與教導者的關係很大。

團隊合作一旦朝不好的方向發展,就會產生派系。據說只要三個人聚在一起,就可能形成兩個派系。乍看之下,派系呈現出來的是成員間的連帶感。但真的是這樣嗎?以我之見,派系正是腐蝕組織的「獅子身上的蝨子」。

一旦形成派系,就會產生一種意識:「想要守住自己和同夥們的利益」。掌握對自己團隊有利的資訊,就會想要藏私;能夠讓同夥們居於優勢的權力,就會想要佔取。恐怕也會和其他派系開始互扯後腿。

這些行為背後的目的,都不是「為了組織」、「為了公司」。大家的想法都變成「只要自己和同夥好,那就無所謂」,這會使組織不斷衰退。無印良品基本上也是以團隊的形式做事。但我們雖有團隊,卻沒有派系。

過去固然存在著類似於派系的東西,但是在我們大膽推動員工異動的過程中,緊抱著特定的「人」或「立場」的做法,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派系無法形成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把業務標準化」。無論任何人,在哪個時點到哪個部門去,所做的事都和一直以來待在那個部門的人一模一樣。不管你是進公司第一年的員工,還是十年以上的老鳥,都已經有這麼一套機制,讓你能夠處理同樣的工作。

首先,這可以排除掉「只要自己不在,工作就卡住」的情形。

這意味著「不是因人設事」。就算原本負責的人不在,業務照樣能夠運作,因此可以避免權力集中在一個人手上。一旦察覺到「只求自己獨贏也沒有意義」,他們就會產生對團隊的歸屬意識。

再者,一旦不因人設事,也可以防止權力集中於一個單位。

光是銷售單位很行,也沒辦法拉著整個組織往前走。組織既需要商品開發的能力、展店的能力,也需要打理門市的能力,這些只要缺任何一項,組織都無法成立。

由於無印良品會讓員工到各種不同的部門親身體驗,「每個部門都很重要」的想法,就會自然而然深植於他們心中。

團隊合作之所以在無印良品能發揮功能,原因在於每一位員工都擁有相同的「目標」。這個目標就是,讓無印良品這個品牌能夠繼續存在下去。

目標所朝向的方向必須朝向「公司的未來」或「團隊的成功」,而團隊的成功只能靠團隊每天的合作、溝通而穩固下去。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比你想像更殘酷
    抗日戰爭是一個準工業國家對一個農業國家全面碾壓的戰爭——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描述的含義,好吧,我們就以一個戰役為麻雀,給大家剖析一下其中血淋淋殘酷的現實。PS:我們運營的備用號 行研資本(ID:report18)為很多老朋友提供了另一處空間,歡迎大家同時關注!
  • 抗日戰爭遠比你想像更殘酷
    抗日戰爭是一個準工業國家對一個農業國家全面碾壓的戰爭——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描述的含義,好吧,我們就以一個戰役為麻雀,給大家剖析一下其中血淋淋殘酷的現實。在最困難的時候,八路軍一個主力團甚至要化整為零以班為單位才能躲過日軍的掃蕩,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八路軍一個班的悲壯戰例。
  • 穆旦:杜聿明隨身翻譯,歷經生死後對殘酷戰場閉口不談
    從古至今,但凡歷經戰爭殘酷之人,都會將這段經歷封存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我國著名詩人穆旦曾經擔任杜聿明隨身翻譯,在歷經了生死之後,他卻對殘酷的戰場閉口不談。人們無從得知他究竟經歷了什麼,但卻從他的反應深知戰爭的影響。在抗戰中,無數的傑出青年為了國家的未來毅然奔赴戰場。在他們之中,有些人難逃戰爭的魔爪,最終身死戰場,化作一捧黃土。有些人格外幸運,他們歷經千難萬險,留下了一條性命。
  • 原創 | 抗日戰爭比我們想像得更殘酷
    抗日戰爭是一個準工業國家對一個農業國家全面碾壓的戰爭——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描述的含義,好吧,我們就以一個戰役為麻雀,給大家剖析一下其中血淋淋殘酷的現實。在最困難的時候,八路軍一個主力團甚至要化整為零以班為單位才能躲過日軍的掃蕩,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八路軍一個班的悲壯戰例。
  • 東線戰場殘酷紀事:親愛的爸爸和媽媽, 我還活著
    任何一個在史達林格勒戰場上活過3天的蘇軍士兵都可以連升3級,因為軍官都死光了。1923年出生的蘇聯男人,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18歲,到1945年戰爭結束的時候,而這一年出生的蘇聯男人差不多80%犧牲了。
  • 75年前的勝利:抗日戰爭比你想像的更殘酷
    抗日戰爭是一個準工業國家對一個農業國家全面碾壓的戰爭——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句描述的含義,好吧,我們就以一個戰役為麻雀,給大家剖析一下其中血淋淋殘酷的現實。在最困難的時候,八路軍一個主力團甚至要化整為零以班為單位才能躲過日軍的掃蕩,著名的狼牙山五壯士就是八路軍一個班的悲壯戰例。
  • 小鋼炮暢遊一戰戰場 戰地1遊戲初體驗
    當敵人突然從你的背後出現並給了你致命一擊的時候,戰爭的殘酷仿佛真的降臨在了自己身上。筆者的試玩在這裡的時候差點就進行不下去了,這種感覺是如此的虐心.接下來讓我們暫時放下陰霾,來體驗一下遊戲性十足的多人在線模式。
  • 為什麼一戰比二戰更殘酷,更慘烈?
    二戰的高峰時期,世界上有61個國家和地區捲入戰火,近20億人口在戰爭中受到傷害和波及,佔全世界人口數量的80%,戰場遍布歐、亞、非、美和大洋洲,戰線橫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  在二戰中,軸心國和同盟國一共投入了1.1億兵力,造成全世界軍民約7000萬人死亡,1.3億人受傷,近50000億美元的財富在戰火中化為灰燼。
  • 殘酷而啼笑皆非的一戰戰場
    大戰已經進行了5 個月,德國已傷亡了80 萬人,英國傷亡5 萬人,法國和奧匈帝國的傷亡在100 萬左右,俄國的傷亡比他們都多,有200 萬。可怕的是,傷亡人數還將繼續上升。更可怕的是,傷亡並沒有換來勝利—法軍在3 個星期內才推進了不到500 米。
  • 《榮譽勳章》系列是時候重回戰場了
    通過新的遊戲機制與基調,新的《榮譽勳章》或許能帶來平行於《戰地 5》的別樣多人體驗。同時也有潛力打造一個有望成為傳世佳作的單人戰役。EA 可以找一間實力強勁的工作室,打造能夠出比肩《聯合襲擊》《前線》的回歸作品。
  • 摩蘇爾,人世間此刻最慘烈的戰場,沒人能比他記錄得更真實...
    在這裡,被困的50萬居民都在焦急地思考著一件事:什麼時候能順利逃出去?有哪條路線是安全的?他們未必能活著逃出去,但留在這裡更是死路一條...攝影師Ivor Prickett剛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一次汽車爆炸,一個當地婦女的兒子被碎片集中,死在了家門口....
  • 阿富汗人為何還是選擇了塔利班?真相比你想像的更殘酷
    雖然這些人要求男人留大鬍子,女人全身包裹在罩袍裡,不讓女性上學,偷東西直接剁手,但讓阿富汗農村的老百姓接受這一套,他們並不會太過抗拒。畢竟千百年來,他們也就是按照這一套規矩生活的。只不過現在執行得更嚴酷一點兒。 然而,塔利班只會建立一個想像中純正的伊斯蘭教國家,並不會搞經濟。他們當政的五六年裡,阿富汗陷入了極度貧困。
  • 迷惑的旗艦產品:更貴价格,更差體驗
    拋開價格不談,旗艦手機相比次旗艦甚至中端手機有著諸多優點:更強的性能、更出色的設計甚至是獨佔的附加功能,除了體驗感受更加出色,也有一些象徵身份和地位的意義(儘管不是每一個品牌的旗艦產品都有)。(售價5萬5千元的索尼旗艦Hi-Fi播放器)然而,從最近的這一批消費產品的表現來看,「旗艦產品體驗不如人意」的情況卻時有發生。
  • 高達0080,被人遺忘的殘酷戰場.
    這場被人遺忘的小人物的戰爭序幕真正拉開。SIDE6中立衛星上生活的人們遠離戰爭,遺忘了戰爭的殘酷,歡快的生活。但是戰爭的種子已經中下,「NT-1」被運抵SIDE6做最後的測試,而主人公阿魯的父親正是運輸公司的員工,知道了有高達運抵SIDE6軍事基地,同時在家庭的閒聊中讓主人公阿魯聽到了這個消息,古往今來確實無巧不成書,悲劇也從這裡開始了。
  • 福建省軍區部署戰鬥精神培育推進工作
    這兩年「暖男」「娘炮」「佛系」「躺平」「內卷」盛行極大腐蝕了人的思想和行為
  • 二戰時,日軍研製了一種十分缺德的武器,連他們自己都感到很羞恥
    於是,他們便把鼠疫死者的屍體從城外拋到城內,結果竟然使保衛卡法城的許多士兵和居民染上鼠疫,不得不棄城西逃。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對細菌戰的記載,由於效果顯著,此後好幾個國家都在軍事作戰中使用細菌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他國戰場就使用了大量的細菌武器,除了臭名昭著的731部隊外,一個日本醫學博士的名字屢屢出現在細菌戰的名單上。
  • 美國軍人這些殘酷和心酸的故事
    所謂mustang,必須是服役以來從最低的軍銜(private)升到高級長官都在戰場上榮升,以區別於後來的軍事院校畢業後就有軍官頭銜的軍官。在美國人眼裡,mustang才是真正牛逼的軍官,因為他們的升職是靠在戰場上浴血奮戰而不是紙上談兵而得。
  • 俄羅斯「全球最殘酷的監獄」是什麼樣的?
    監獄對於我們而言,可以說是機陌生又熟悉的存在了,陌生是因為我們都沒有進過監獄也沒有體驗過裡面的生活監獄一般都是關押罪犯的地方,這些罪犯要麼殺人要麼犯法,反正很多都不是好人,既然關押的都不是什麼好人,那麼監獄裡面的條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但你知道嗎,俄羅斯有一所監獄,被稱為「全球最殘酷的監獄」。
  • 二次元也如此殘酷,這些可愛蘿莉竟被派上戰場
    二次元世界雖然美好,但也有描述殘酷世界的一面,這些動畫就非常悲催,明明是可愛的蘿莉,卻被送上了戰場,盤點那些上戰場的蘿莉動漫。
  • 現代戰爭到底有多殘酷,亞塞拜然亞美尼亞衝突短短幾天傷亡5000人
    表面看一個偵察分隊才幾個人,偵察到敵方一個坦克團,呼叫並指示後方遠程打擊火力,幾乎可以在瞬間殲滅一個坦克團,這是偵察分隊幾個人殲滅的?實際上維持這套作戰體系,直接參與打擊的人,未必就比一個坦克團的人和裝備少到那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