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格達上空的土匪——沙漠風暴行動中的F-117「夜鷹」

2022-01-31 空軍之翼

原創不易 認可價值 

轉載請務必註明作者 以及來自空軍之翼

原載於《Combat Aircraft Monthly》2011年4月號

作者:Warren E Thompson

  揭開神秘的面紗才沒過多久,美國空軍小規模的F-117A隱身戰鬥機就成為了「沙漠風暴」行動期間新武器的標誌之一,海灣戰爭結束25年後,本文來回顧一下這種「黑色戰鬥機」在伊拉克上空作戰期間起到的關鍵作用。

  F-117A是洛克希德公司的標誌性形象,作戰測試都是秘密展開的,而且是全世界最具創新和致命的航空武器之一。早在1983年第一支機密的中隊就成立了,2年後,第二支和第三支中隊也相繼完成組建。所有這3支中隊都駐紮在拉斯維加斯北邊的託諾帕靶場內,於漆黑的夜空裡進行訓練。這種飛機只生產了59架,但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簡而言之,F-117創造了航空的一段歷史。


在維吉尼亞州蘭利基地一字排開的22架F-117A,接下來,其中18架將進行15小時的飛行,前往沙特的哈利德國王空軍基地

  隨著作戰重點被轉移到白天,美國空軍決定在1990年4月內華達州內利斯基地的公眾開放日上公布這款新怪獸。接下來,在1990年8月2日,伊拉克軍隊入侵了科威特,美軍和英軍幾乎立刻做出反應。8月19日,22架415TFS中隊的隱身戰鬥機(當時被稱為「夜鷹」)在加油機的幫助下轉場至沙特。這些加油機來自加州的比爾基地,而F-117仍舊駐紮在神秘的託諾帕。這兩支機群都飛到了維吉尼亞州的蘭利基地,然後經15小時的飛行來到沙特海米斯穆謝特(Khamis Mushait)的哈利德國王空軍基地。4架飛往蘭利的F-117是備用機,之後將返回託諾帕,剩下18架跟著加油機前往海灣地區,漫長的飛行要求每架飛機在途中都要進行數次空中加油。


一架37TFW聯隊的F-117A降落在哈利德國王空軍基地後打開減速傘


海米斯穆謝特的「隱身基地」是新建的,帶有最先進的加固飛機掩體。每個掩體裡能夠容納下2架面朝同一方向的F-117,讓飛機進出機庫變得非常簡單。照片中,軍械員們正在為飛機掛載用於下一次任務的GBU-27雷射制導炸彈,雖然外面天氣炎熱,但機庫內陰涼的條件就好很多了

  415TFS中隊完成進駐後,他們每天都會策劃一次任務並對伊拉克邊境地帶展開模擬往返飛行。12月2日,第二支F-117中隊,416TFS中隊被部署到沙特,以便讓機組有時間熟悉地形,而且練習具體的任務策劃。最後,在託諾帕只剩下了417TFS中隊,這是37TFW聯隊旗下的一支換裝訓練中隊。戰爭迫在眉睫,所以準備是最最重要的,除了在1989年入侵巴拿馬的「正義事業」行動中短暫亮相以外,F-117還沒有經受過大仗的考驗。開戰的第一天晚上,他們將是唯一飛到巴格達上空的有人駕駛飛機。在冷戰的絕大多數時間裡,莫斯科被認為是全世界防衛最嚴密的城市,60年代則變成了越南的河內,90年代,藉助先進的防空技術,巴格達摘得了這個桂冠。


這是一張美國東部和海灣地區國家的對比地圖,上面展現了「沙漠風暴」行動期間F-117從海米斯穆謝特前往各個地點之間的距離

進入巴格達

  1991年1月17日凌晨00:22,415TFS中隊派出10架飛機去轟炸努海卜(NuKhayb)的一座綜合作戰/地面管制攔截站,使得伊拉克人無法發現接下來第一波越過邊境展開空襲的聯軍飛機。同一批F-117還被派去轟炸其它幾個目標,主要都是在巴格達周圍,然而,首先遭到攻擊的目標在伊拉克西部,而且先於巴格達的目標數分鐘被炸。F-117命中了絕大多數指定的目標,但第一晚的隱身攻擊還沒有結束。第一波飛機抵達目標上空時,第二波12架F-117也升空了,它們向同一片地區飛去,保證所有目標全部被消滅。每架F-117的空襲時間都被精心制定好了,以便讓所有飛機在日出前全部返回沙特。這些亞音速轟炸機被嚴格地限制在夜間作戰。

  羅布.唐納德森(Rob Donladson)上尉是415TFS中隊第一天晚上派往巴格達上空的飛行員之一,他回憶道自己的第一次任務:「加油機帶著我們一路向北,一直到邊境地帶,然後離開,進入伊拉克並向著各自的目標飛去。我們的一些飛機炸掉了他們的攔截作戰中心,這是伊拉克人的『眼睛和耳朵』,可以指揮他們的戰鬥機飛行和飛毛腿飛彈發射。格雷格.菲斯特(Gerg Feest)少校扔下了戰爭裡的第一枚炸掉,命中了H-2和H-3基地群之間的一座大機場。落在巴格達的第一枚炸掉爆炸後,他們就開始向天空中的一切物體射擊。他們的一些雷達還在運作中,可以看見我們的非隱身戰機越過邊境。但這些『眼睛』正在一個接一個地變瞎,而且失去了相互之間進行聯絡的能力。打頭陣的F-117扔下炸彈後,整座城市上空就是一片高射炮和地空飛彈編織的火網,他們沒有使用雷達,所以也沒有看見任何東西,只是胡亂射擊。


羅布.唐納德森上尉是開戰第一天進入巴格達上空執行轟炸任務的F-117飛行員之一,這張照片拍攝於海米斯穆謝特,在他準備起飛執行另一次任務前

  「飛到巴格達上空後,你可以看見前方F-117扔下的炸彈在一顆接一顆地爆炸,計劃就是在第一天晚上儘可能多地炸掉高價值目標,其中就包括了所有的指揮和管制中心,以及所有的通信站點,裡面最顯著的一個目標就像西雅圖的太空針塔一樣,這是伊拉克最重要的通信塔之一。馬塞爾.克爾大衛(Marcel Kerdavid)上尉把他的炸彈扔向塔的中央,直接命中,將其炸得粉碎。這簡直是個奇蹟,我們一直在防空火網裡穿梭,卻沒有被擊中過一次。第一個目標被命中後數分鐘(雷達/通信類型),我們的主攻力量就來到了巴格達上空,一些在附近的機場上爆炸。這就是從海灣艦隻上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這些巡航飛彈被用來攻擊伊拉克境內更深處的目標。那些目標對於非隱身戰機而言是遙不可及的,除非所有的伊拉克防空設施全部被毀。B-52也發射了巡航飛彈,絕大多數都在我們抵達巴格達前不久命中目標。」

  F-117飛行員在戰爭的第一天晚上吸取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夜鷹以前後縱列隊形進入巴格達上空,第一架飛機扔下的炸彈爆炸後,所有當地的伊拉克防空武器全部開火,朝著天空射擊。這就給後面的飛機帶來了巨大的危險,尤其是最後一架抵達目標上空的。修改過後的戰術就是讓所有的F-117在同一時間進行轟炸,同一時間投彈。伊拉克雷達可以發現在邊境飛行的加油機,但看不到F-117。完成加油後穿過邊境,它們就「隱身」了,這意味著飛行員們要把通信天線收起來,也意味他們無法接收或發送消息。一旦這麼做了,那麼攻擊計劃就無法再做出改變。

  經過數周的準備,第一天晚上對於37TFW聯隊而言也許是讓他們印象最為深刻的,很多沒有在第一夜升空卻被安排在第二夜執行任務的飛行員都徹夜未眠。沒人知道他們在巴格達上空即將面對些什麼。當所有F-117毫髮無損地回來後,每一個人都鬆了一口氣。這樣的描述就讓人明白了第一波空襲時遇到了高射炮火是多麼猛烈,其中一個最經典的描述就是「穿過一臺巨大的爆米花機卻沒有被砸中。」所有參與了前2晚任務的飛行員都驚訝地發現,巴格達從頭到尾都被點著了,而自己卻安然無恙。


由37TFW聯隊的人員設計的臂章,表明了F-117才是空襲行動開始後第一種進入伊拉克領空的聯軍飛機


於巴格達上空完成了一次夜間任務後,一架415TFS中隊的F-117正在哈利德國王空軍基地的跑道上滑行,這裡位於沙烏地阿拉伯的西南角,在伊拉克飛毛腿飛彈的打擊範圍之外


F-117「夜鷹」精確打擊巴格達市內目標的畫面

第二晚

  韋斯.埃裡克(Wes Wyrick)少校在戰爭第二天晚上執行了他的第一次任務,他回憶道自己初次飛到巴格達上空:「第一次空襲是精心策劃的,而且將在新月期間實施,這意味著我們會在全黑的環境下飛行。前兩天晚上,天氣時好時壞,在前往巴格達的途中出現了一些雲朵。畢竟,你駕駛著這架黑飛機最不想去的地方就是到一片晴空下,被你上方明亮的月亮映襯出來!那就像是一張白地毯上的一隻小強一樣!我在第二天晚上的目標是巴格達市中心的情報指揮部,一切事情進展得就像是我們在託諾帕訓練一樣,井井有條。訓練時,我們會去找一些像工具棚一樣小的物體,或者找一些在人口密集區內的小建築。將它們精確定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我們都完成得很好。你去尋找鬧市區中部的一幢建築,而且有2個參照物(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然後用雷射照它,更新你的系統。即便周圍發生的事情分散了你的注意力,你仍舊可以非常輕鬆地找到目標。

  「我們從中空進入巴格達,在接近目標的途中下降到中低空。我的轟炸起始點(IP)是一座SA-2飛彈陣地,而且它在下方運作的時候,我就已經把信息全部記錄到雷達裡。裡面所有的飛彈都矗立起來了,準備隨時發射。完成更新後,我駕機轉向,從巴格達上空飛過,看見了我的目標建築。我的GBU-27從建築上方穿過,至少是在9樓或10樓,然後在建築裡面爆炸。這幢房子坍塌下去,和周圍的建築撞在了一起。一枚炸彈……一幢建築就平了!」

  每架夜鷹都在內部彈艙裡掛載了2枚2000磅的雷射制導炸彈,埃裡克少校在當晚的另一個目標是一座大型的防空掩體,就算是上方有雲也能看清楚一部分。這種情況下,交戰規則就非常嚴格。「我們得算出目標的偏移量,而且要非常肯定毫不懷疑,我們需要在投彈前正確識別目標的身份。如果是敵人的機場或軍事設施,對外界造成損傷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在人口密集的巴格達,你必須在投彈前精確地定位目標,我的2枚GBU-27都命中了目標,照常返回基地。」

  F-117沒有雷達,而是安裝了一臺紅外和雷射目標指示器,飛行員要根據非常精確的衛星照片來定位目標。埃裡克少校於第一天晚上當作參照物的SA-2飛彈陣地在數天後被炸掉了。「『沙漠風暴』行動的前3天晚上,我們只是去轟炸戰略目標,伊拉克人和我們的人從來都沒有想過我們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他們幹掉,一個星期過後,我們又去轟炸另外一些『不在名單上』的目標。」

  戰爭的第一周過後,飛行員已經調整了他們在白天的睡眠時間,並在晚上飛行,和他們在託諾帕的訓練以及「沙漠盾牌」行動間的飛行一樣。一些飛行員發現當他們醒來以後,一切都和平常一樣「無聊」。他們會選擇一種休閒的方式飛往巴格達或其它防禦嚴密的地區,就像是在辦公室裡的渡過的一天。這樣的態度一直持續到戰爭結束。


一架37TFW聯隊的F-117A正從哈利德國王空軍基地起飛


F-117正在戰區內執行晝間適應性任務和夜間訓練任務,這張照片由22ARW聯隊的一名KC-10加油手拍攝

主題之夜

  第二波空襲結束之後也就拉開了所謂「主題之夜」的序幕,就像埃裡克少校解釋道的。「這個時候,薩達姆開始向以色列發射大量的飛毛腿飛彈,他們想要我們到那裡去尋找發射車。因此,事實上,我們有幾個晚上去獵殺飛毛腿了,實際上是在執行武裝偵察任務,只要我們其中一人碰上了一個,那我們就有權去幹掉它。接下來又進入了『地空飛彈之夜』,我們的飛行員到巴格達南邊和北邊去掃蕩。那裡的地空飛彈數量很少,而且我們把它們全部都炸掉了,我們的成功使得B-52能夠飛到離巴格達更近的地方。空襲快要結束,地面戰鬥即將打響之前,我們又舉辦了一次『火炬之夜』。轟炸科威特北部的每一條輸油管道,在前視紅外裝置裡,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那些延伸到壕溝裡的輸油管。這些輸油管就像是自動滅火裝置一樣,每隔數英裡就有一個分流頭,控制石油在這一區域內的進出,然後灌入壕溝裡被點著,防止地面部隊通過。我們把所有這些分流頭都炸掉了,石油流入壕溝裡,一個小時後,陸戰隊的戰機就飛過來用凝固汽油彈轟炸,把這些石油都燒光。等到地面戰鬥打響時,壕溝裡的油已經沒有了,而他們也無法繼續往壕溝裡注油。」


814號機「Final Verdict」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完成了34次任務,它的指派飛行員是約翰.薩維吉(John Savidge)上尉

  喬.布萊(Joe Bouley)少校就是在戰爭開始時參與關鍵目標轟炸的夜鷹飛行員之一,他的第一個目標是一座堅固的碉堡/指揮所,第二個目標是一座核設施。布萊作為一支雙機編隊的一員進入伊拉克領空,另一人是451TFS中隊的副中隊長巴瑞.霍恩(Barry Horne)中校。布萊少校回憶道這次任務接下來的發展:「我們起飛後45分鐘與加油機匯合,飛到邊境要花2小時,加滿油後開始隱身。在預定的時間上,我們穿過邊境,按照計劃中的路線向第一個目標飛去,我跟在霍恩中校身後1分鐘路程處。風力比我們預想的要大,原以為35節的迎面風居然達到了100節!這使得我們很難按照預定時間飛抵轉向點上空,我們不得不把油門推上去些。此外,我們還要注意速度限制和油料消耗,最終導致我們稍晚一些抵達轉向點。

  「我不知道霍恩中校有沒有看見,但是在伊拉克境內60英裡處,我用前視紅外裝置看見了2架米格-23。它們正在向西飛去,可能是一次例行的戰鬥空中巡邏,而且根本沒有發現我在旁邊。我們繼續西進,終於抵達了巴格達西北角,之後,我朝右轉向,下降至精確轟炸的高度。想找到這座城市一點也不困難,從一頭到另一頭都是明亮的火光。到處都是高射炮火,偶爾有地空飛彈被發射上天。在紅外前視裝置裡,你可以看見一些飛機在周圍飛行,但是距離太遠,不知道是敵是我。下降到預定高度後,我們讓飛機自己飛行,同時把武器準備好。當地的雲很多,所以我覺得第一個目標應該是很難找到的,但是夜空足夠清晰,讓我們可以精確定位目標。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高射炮火的密度,那是如此的密集,於是我放低了自己的座椅,這樣就不會被外界的情況分散注意力了。」

  轟炸完了第一個目標後,布萊少校一路從巴格達西北部飛到東南部,前往核設施的所在地。他花了12分鐘飛到目標上空,絕大多數時間都在尋找投彈起始點、研究目標照片、把剩下的一枚炸彈準備好。他仍舊跟在霍恩中校後方1分鐘路程處,足夠肯定,只要他看見霍恩的炸彈爆炸,那麼距離他投彈還剩1分鐘。這座核反應堆(之前被以色列和伊朗轟炸過的塔穆茲核反應堆)相當龐大,鎖定它不費吹灰之力。炸彈扔下後,他儘可能快地離開這座城市。接下來的問題就是離開伊拉克,抵達邊境上空後,F-117飛行員伸出天線,讓他們顯示在F-15和預警機的雷達上,這意味著他們立刻要向預警機報到,而且油料也不多了,他們必須要去尋找一架加油機。


在前往伊拉克執行任務的途中,一名KC-10的加油手正在給一架F-117加油


另一次任務的開始,一架37TFW聯隊的F-117正在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內滑行

多機編隊打擊

  本質上,夜鷹是一種獨自執行任務的亞音速飛機,藉助隱身的特徵去利用黑夜。讓數架F-117在夜間到相互靠近的地方執行任務是非常困難的,然而,有幾次,37TFW聯隊策劃並執行了多機編隊的打擊任務。羅布.唐納德森上尉回憶道其中一次任務的細節。「我們的一小批飛行員計劃讓8架飛機升空執行任務,在同一時間抵達巴格達的阿拉伯社會復興黨總部上空。此時戰爭已經進行了很久,我們計劃讓16枚炸彈在2秒鐘時間內同時命中這幢巨大的建築!每個人的預定著彈點(DMPI)都不一樣。我們把著彈點的距離都隔得足夠遠,這樣,炸彈爆炸後的熱信號就不會影響到另一名飛行員在最後一刻的投彈。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很多戰俘都被關在這幢建築裡—幸運的是我們沒有把他們炸死!我們讓8架飛機在4秒鐘內一起出現在目標上方,每架飛機飛行的高度被稍微錯開一點,攻擊的軸線全都不一樣。我們不怕飛機在天上相撞或者被炸彈砸中,因為這次任務的策劃足夠地細緻、複雜,來應對多個著彈點的要求。」


2架F-117排成一排,準備滑出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這些飛機一般在黃昏起飛,橫跨整個沙烏地阿拉伯抵達伊拉克邊境,進入伊拉克領空的時候,天已經完全黑下來了

  37TFW聯隊的聯隊長奧爾頓.惠特利(Alton Whitley)上校也在伊拉克上空執行了幾次任務,他評價到這次多機編隊的打擊飛行:「由於我們的飛行員在之前的任務裡展現出了精湛的技巧,我發現這種多機同時轟炸的要求也是不同尋常,但還不至於讓他們『嚇得發抖』!明確地說,當我再度回顧這次的任務錄像時,我被F-117一架接一架從目標上空飛過的景象驚呆了。在航跡交叉的位置上,飛機的形狀更加清晰,還能隱隱約約地看見炸彈向預定的目標落下去。

  「我記得當時擔心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天氣對這次任務造成的實際影響,如果飛行員發現投彈的高度上都是雲,那就會轉移到備選高度上。為了避免在目標上空相撞,飛行員們必須儘早地更改備選高度。當他們這麼假設的時候……而且在接近目標之前,你可以肯定在這次攻擊中,每個人都希望每一位飛行員都在他們的備選高度上,到目標上空變換高度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37TFW聯隊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的聯隊長是艾爾.惠特利上校,照片中是他的指派座機(813號機)「Toxic Avenger」。座艙下方的任務標記顯示出數名飛行員駕駛這架飛機在戰爭中完成了35次任務

  37TFW聯隊的每一名飛行員幾乎都看過了這些錄像帶,在對這些飛行員的採訪中,有一次任務的效果相當顯著,這是由巴瑞.霍恩中校在1991年1月末執行的。他回憶到任務的細節:「這次任務有2個主要目標,第一個是一座大型彈藥掩體、第二個是一座化學掩體。彈藥庫在伊拉克中西部(位於巴格達以西100英裡處),化學倉庫更近一些,就在巴格達北面。我執行了這次任務,帶著2枚GBU-27在中空飛行。第一個目標在一排排整齊排列的掩體之中,周圍非常平坦,很寬闊。有一些掩體之前被炸過,但絕大多數還是完好的。我要轟炸的這個目標是一座雙地堡建築,我從南向北接近,和地堡排列的方向垂直,只選擇了一枚炸彈。完成投彈後,我發現熱源跟蹤器過於敏感,導致我在後期的機動過程中遇到了很大困難。


被F-117摧毀的伊拉克機庫

  「在某個時間上,跟蹤器的視線開始移動,甚至跳到了目標以南100英尺處!我重新進行調整,引導炸彈最終命中目標。這枚炸彈精確地落在目標中央,就在那堵把地堡隔開的牆上。爆炸也是巨大的,不僅僅是震動了地下,連我在天上都能感覺到。在很短一段時間裡,我以為爆炸的碎片會飛上來砸到我。我繼續向巴格達北邊的下一個目標飛去,也順利地將其炸掉了。開始返回邊境時,我回頭望了一下,即便是離那座彈藥庫被命中已經過去了20分鐘,遠處巨大的熱光仍舊清晰可見,我們的情報人員和軍械專家看了錄像帶後說,那是他們見過最大的爆炸!其中一人說那2座地堡裡可能儲存了超過100萬磅炸藥。」

  在霍恩中校轟炸那座彈藥庫的時候,一些F-117飛行員也在伊拉克上空,而且確認道這種景象確實相當壯觀。羅布.唐納德森說:「霍恩投彈的時候,我離他有50英裡遠。那是卡爾巴拉(Karbala)附近的一座彈藥庫,整個天空都被點亮了,我向後望去,那看起來就像是一枚核彈爆炸了,還升起了蘑菇雲和巨大的火球!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有什麼東西點爆了—可能是一臺核設備,然後我打開錄像機,把自己看到的畫面都記錄下來。這個時候我已經消滅了自己的目標,正在返航途中,而且已經接上了一架加油機。我記錄下了自己看見爆炸時的確切時間和地點,以為我剛才目睹了一次巴格達附近的核爆。霍恩中校後來說他的座機撞上了爆炸的衝擊波,他在座艙裡被搖晃得不行,我的座艙也被爆炸的火光點亮了。霍恩幸運地炸掉了一個高價值的目標,情報部門說那座彈藥庫裡的彈藥足夠共和國衛隊支撐很長一段時間了。」


37TFW聯隊的參戰F-117飛行員合影,照片攝於「沙漠風暴」行動的最後階段

  先進的軍事技術是不會等人的,數年前和現在的先進技術是什麼,絕大多數人都不知道。F-117在80年代末是一種不可戰勝的武器,但現在已經正式在託諾帕被退役,封存於「可飛行」狀態下。F-117可以掛載2枚2000磅雷射制導炸彈,而B-2可以攜帶16枚2000磅JDAM,JDAM的轟炸精度比1991年的LGB更高。然而,引人注目的是,在美國空軍的記載中,F-117至少對那些儲存化學物品和彈藥的地堡進行了至少50次成功的轟炸,這也就沒有必要讓常規攻擊機再去執行這種任務了。


停火後,一架415TFS中隊的F-117準備返回美國

關注「空軍之翼」公眾號給你最專業的航空感受

微信公眾號搜索:kongjunzy(空軍之翼)


相關焦點

  • F-117「夜鷹」回顧
    至於諾列加,他最初在一所教堂中避難,最後還是被抓獲並被帶到了佛羅裡達州。「沙漠風暴」行動  F-117真正接受戰火的洗禮始於1990年8月20日。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之後,第415「夜行者」戰術戰鬥機中隊被命令從維吉尼亞州的蘭利空軍基地起飛,部署到沙烏地阿拉伯海米斯•穆謝特(Khamis Mushayt)附近的哈立德國王空軍基地。
  • 飛行員報告:在F-117中訓練與戰鬥
    F-117投擲GBU-27雷射制導炸彈的情景「沙漠盾牌"行動中在沙特上空進行訓練的F-117  我們在無線電靜默中進行任何訓練,包括滑行到跑道、單機起飛、組成雙機編隊飛向加油機軌道準備加油。「沙漠盾牌"行動中進行空中加油訓練的F-117「沙漠風暴」  1月16日早上,我被告知要留在宿舍休息,到下午4點再去中隊。
  • F-117A「夜鷹」有多厲害?能夠單機突防,長驅直入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隱形戰鬥機,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夜鷹」。「夜鷹」是一種候鳥,它像貓頭鷹那樣,喜歡利用漆黑的夜晚在空中翱翔,而且能唱出美妙動聽的小夜曲。F-117A飛機也確實不負眾望,在D日H時的巴格達上空就用它的雷射制導炸彈和伊軍的地面防空炮火聯合演奏了一首戰爭小夜曲。
  • 我與F-117「夜鷹」不得不說的故事
    隨著「沙漠風暴」行動拉開序幕,電視新聞反覆播放一段清晰的視頻,在地球上防守最嚴密的城市之一——巴格達的上空,一枚重達907千克的雷射制導炸彈被精確地投入電信電報大樓的空氣通風豎井中,這枚炸彈就是F-117投擲的。
  • 再見, 「夜鷹」!
    戰功顯赫——        空中「殺手」神出鬼沒        1991年1月17日凌晨,8隻形似蝙蝠的神秘戰機悄然飛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上空。陡然間,數枚炸彈從天而降,伊軍防空陣地騰起簇簇火光,市區通信大樓被炸得濃煙滾滾,通信指揮聯絡隨之中斷……這是海灣戰爭的首日,F-117A憑藉優異的隱身性能,成功躲過伊軍雷達的探測,順利完成任務,為後續機群掃清了突襲道路。        作為專門用於夜間攻擊的戰鬥機,F-117A有著「夜鷹」的美譽。
  • 海灣戰爭——沙漠風暴行動
    當天美國國務卿貝克到達沙特前線,下達布希總統進攻伊拉克的命令,此役代號沙漠風暴行動。整裝待發的F117隱形轟炸機編隊進攻計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空襲伊拉克指揮、通訊和控制系統,切斷薩達姆與科威特及伊拉克南部軍隊的聯繫。第二階段將對伊拉克的補給、軍事基地實施連續轟炸,切斷伊拉克軍隊的補給供應。
  • 「夜鷹」折翼南聯盟——揭開F-117A隱身戰機被擊落之謎
    「夜鷹」作為美軍歷次戰事的先鋒,先後奇襲巴拿馬、入侵伊拉克,在密集的防空炮火中進退自如,累計投下1600多枚炸彈而毫髮無傷。在「夜鷹」問世之前,美軍在打掉一個重要的地面目標後,經常要回答消耗了多少架戰機這樣的問題,而「夜鷹」入役之後,問題變成了一架飛機可以摧毀多少目標。
  • 「沙漠風暴」行動中的A-10
    在「沙漠風暴」行動中,75%的出動架次用於打擊科威特境內的伊軍地面部隊。部署在科威特—伊拉克邊界的3個伊軍重型裝甲師和7個精銳的共和國衛隊師遭受重創,包括T-72主戰坦克、火炮和防空系統(薩姆-6地空飛彈、薩姆-13可攜式紅外尋的地空飛彈和高炮)在內的約5000個目標遭受打擊。
  • F-117隱形戰機現身洛杉磯上空 退役後仍執行神秘任務
    美聯社的新聞攝影記者馬特·哈特曼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消息稱,2月19日他在洛杉磯國際機場上空看到了兩架神秘的
  • 美軍F-117飛行員回憶塞爾維亞上空驚魂一刻
    在科威特一個空軍基地裡停放的F-117隱形攻擊機迄今為止,有關美國空軍F-117「夜鷹」隱形攻擊機是如何在1999年3月27日的盟軍行動中被塞爾維亞擊落的故事已經人所皆知。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在同一次戰役中,另一架F-117也被塞爾維亞的防空系統擊中,但是該事件的細節直到最近才公布。
  • 人類歷史上第一款隱形戰機——F-117「夜鷹」
    F-117服役後一直處於保密之中,直到1988年11月10日,空軍才首次公布了該機的照片。1989年4月,F-117在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公開面世。2008年,美國空軍宣布F-117退役。1984年到1992年,F-117機隊的基地部署在內華達州的託諾帕試驗場,隸屬於第4450戰術大隊。
  • 巴格達上空80秒 ——名垂青史的巴比倫行動
    三十六年前的今天,1981年6月7日傍晚,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方18公裡外,戒備森嚴的塔穆茲1號核反應堆上空一片寧靜。
  • F-117飛行員證實:1999年南聯盟防空部隊曾擊傷另一架隱形戰機
    在「沙漠風暴」行動之前,海因萊恩都是一名A-10攻擊機飛行員。對轉飛F-117,從此變成「夜行動物」的經歷,他解釋說,他在1993年初對伊拉克的禁飛區例行飛行時,曾經有一次被伊拉克的防空武器鎖定,並第一次遭到敵方地面火力的射擊,但他駕駛的F-117毫髮無損。這段似乎在說他被防空武器攻擊時,天色並不黑。
  • F-117「夜鷹」也有艦載型—洛克希德F-117N「海鷹」
    在第一次海灣戰爭的「沙漠風暴」行動後,美國海軍尋求隱身艦載機,選用現成的F-117A,希望在它的基礎上,通過小幅改進成艦載型。F-117A一開始,它只在 F-117A的基礎上增加自動著艦系統(ACLS)和一些有限的防腐措施,命名為F-117N,這種飛機的基本性能與F-117A相似,只能夜間作戰,甚至可能因艦載適應改進而降低指標,沒有被海軍接受
  • 美媒爆料:當年在南聯盟上空還有一架F-117隱形機被飛彈擊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1999年一架美軍F-117戰機曾在對南聯盟的空襲行動中被防空飛彈擊落,打破了這種隱形戰機的不敗神話。
  • 隨著「退役」隱形飛機擴大業務,f -117可以在所有kc -135上加油
    這進一步證明了F-117退役後的行動正變得越來越普遍,而且不再那麼隱遁。在f -117正式退役後的絕大多數時間裡,其中一些f -117一直在飛行,至少在有限的程度上是如此。近年來,f -117大幅擴大了它們的作戰範圍,現在正積極扮演作戰測試和開發支持的角色,並作為隱形的不同侵略者。
  • 戰場上的夢魘,看著就令人害怕,「沙漠風暴」行動中的A-10
    A-10攻擊機參加過美軍多場對外戰爭和衝突,其中最為經典的還是海灣戰爭,這場戰爭中美軍投入的戰機最多,自然少不了A-10攻擊機。為了執行「沙漠風暴」行動,A-10A被部署到中東地區,並由美軍中央司令部第14航空師管轄。7個A-10中隊組成了臨時的第354戰術戰鬥機聯隊,這是一個從歐洲和美國本土分別抽調1個和6個中隊、由131架A-10所組成的超級單位。
  • 海灣戰爭中的「沙漠風暴」
    1991年1月17日凌晨,當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居民還在沉睡時,一場戰場即將向他們襲來,美國白宮發言人菲茨沃特發表聲明,代號為「沙漠風暴」的軍事行動開始了
  • 美國重啟F-117戰機是何目的?
    F-117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戰機?F-117「夜鷹」攻擊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研製的第四代噴氣式攻擊機,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隱身戰機。由於強調隱身設計,F-117多項戰術指標並不理想,因此服役時間較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