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試潛射飛彈 美俄射洲際飛彈 先發制人核對抗升級?

2021-02-20 央視防務新觀察


(節目預告)


10月3日,朝鮮宣布,已於10月2日成功在朝鮮東部海域試射了一枚新型潛射彈道飛彈,目的在於遏制外部威脅、加強自衛能力。據外媒分析,朝鮮發射的這枚疑似潛射彈道飛彈,很可能是一項核武器運載項目的首次試射。

報導稱,如果這種飛彈按照標準彈道發射,射程可達1900公裡,可歸入中程飛彈類別。

而幾乎與此同時,美俄也前後腳試射了洲際彈道飛彈,美國從本土向太平洋方向試射了一枚「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

俄羅斯則從西北部地區向堪察加半島靶場試射了一枚「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美俄朝三國為何幾乎同時進行飛彈試射?俄羅斯聲稱打造戰略飛彈防禦網,又能否有效應對美國的先發制人核打擊?

(節目內容提要)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對外公布,10月2日美國試射了一枚「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美國軍方表示,這枚沒有裝備戰鬥部的「民兵-3」飛彈是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飛彈飛行距離約為6700公裡,並成功擊中位於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瓜加林環礁地區的目標。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司對外強調稱,此次試射不是對國際熱點事件或地區衝突的回應。據了解,美國軍方會定期進行「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的抽檢試射,今年已進行過三次試射。

「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


目前「民兵-3」型是美國現役唯一的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美國總共擁有450枚。據媒體公開數據顯示,「民兵-3」最多可攜帶10枚核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當量接近50萬噸TNT,這款飛彈能夠擊毀1.2萬公裡外的目標,一旦「民兵-3」滿載核彈發射,勢必會給打擊目標及其周邊地區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美國此時試射「民兵3」型飛彈到底在傳遞什麼信息?

據媒體報導,近日,俄羅斯國防部在其官方推特上發布了一條俄軍進行「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的視頻。

據悉,9月30日,俄羅斯軍隊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進行了「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的戰鬥訓練發射,洲際彈道飛彈成功擊中了堪察加半島的目標,圓滿完成了任務。

「白楊-M」洲際彈道飛彈


此外,10月4日,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俄羅斯空天軍航天部隊副司令伊戈爾·莫羅佐夫少將表示,俄羅斯飛彈襲擊預警系統已經由三顆衛星組成,它們能發現地球上任何地點的彈道飛彈發射。

此前,俄羅斯國防部表示,9月26日俄羅斯發射的衛星是俄羅斯新型聯合太空系統第三顆衛星,該系統旨在提供飛彈攻擊預警。

據悉,這種預警衛星可在預測完飛彈反射後,緊密跟蹤飛彈的紅外輻射信號,記錄它飛行軌跡,快速推算出飛彈的攻擊目標,通知並指揮地面反導系統進行精確反擊。

俄羅斯一面試射洲際飛彈,一面打造全球飛彈預警網,能否有效應對美國核威懾?



本期《防務新觀察》播出提示

本期主題:朝鮮試潛射飛彈 美俄射洲際飛彈 先發制人核對抗升級?

本期嘉賓軍事問題專家 尹卓

                  軍事問題專家 杜文龍

首播時間:10月8日  20:09

重播時間:10月9日  9:03  12:34         


節目播出時間

周一至周五晚八點

更多軍事解析

請關注《防務新觀察》公眾號

指紋掃描下方二維碼 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美國試射潛射洲際飛彈,專攻我國反導軟肋,目前無解
    作為回應,美國在當地時間2月9日下午,在弗羅裡達州南部海域通過「俄亥俄」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向南大西洋的阿松森島附近發射了一枚「三叉戟」Ⅱ D5型潛射洲際飛彈,飛彈飛行了8300公裡後成功擊中了預定目標。這是美國「三叉戟」Ⅱ潛射飛彈的第118次試射,此前117次均取得了成功,可以說是零失誤,是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
  • 朝鮮又核試爆了,怎麼辦?
    圖註:朝鮮核試爆試驗場地理位置示意圖從實用性角度看,現代核武器講究小型化,已經不以爆炸威力大小來考核水平高低,朝鮮幾次核爆,幾萬噸當量威力,這與當前美俄多彈頭洲際飛彈的單枚子彈頭所具備的能力是吻合的核彈小型化之後,安裝在陸基或者潛射彈道飛彈上,進行發射試驗並取得滿意的命中和毀傷效果,也就意味著它滿足實用化要求了。朝鮮最新這次核爆,官方描述稱:「檢驗並確認了標準化、規格化核彈頭,以便裝載到朝鮮人民軍戰略彈道飛彈上。」由此可見,如果朝鮮未來執意進行新一輪核爆,很可能就是一次核彈、飛彈「兩彈合一」的試驗。
  • 遊戲規則改變者:朝鮮潛射彈道飛彈形成戰鬥力的意義
    本文節選自韓國世宗研究所《國家戰略》第26卷第3號2020年秋季刊發表的文章:《朝鮮潛射彈道飛彈威脅升級與韓國的應對方案》。當前,朝鮮的潛射彈道飛彈已經進入形成戰鬥力的最後階段。如果朝鮮只擁有一次核打擊能力,那麼隨時都有可能受到來自美國等核強國的先發制人打擊威脅,因為即使朝鮮的核設施受到打擊,也沒有能力進行核反擊。當美國認為能夠確保自身安全時,在決定是否實施先發制人核打擊的過程中,就不能排除選擇攻勢籌碼的可能性。從這個角度來看,即便是擁有核武器,朝鮮也有著嚴重的脆弱性,不能隨意進行核威脅或核強壓。但是,一旦擁有了潛射彈道飛彈,遊戲格局就會發生徹底變化。
  • 朝鮮亮相世界最大機動洲際飛彈,射程1.3萬公裡,覆蓋美國全境
    目前,在洲際飛彈領域中美俄處在前三,作為全球軍事力量前三強,洲際飛彈是實現全球軍事力量平衡重要砝碼。
  • 朝鮮發射了一枚洲際飛彈 美俄媒體都忙著說它射程不及格 | 席亞洲
    在飛彈試射的畫面之後,響起了《朝鮮決心要幹他》(http://music.163.com/#/program?id=901850813)的音樂…… 朝鮮勞動新聞發布的飛彈試射照片 不用說,對於朝鮮軍民而言,突破全世界的封鎖,面對美日韓的敵對,唱起「朝鮮決心要幹他」,把洲際飛彈給打了出去,真是揚眉吐氣!
  • 朝鮮勞動黨八大公開新核戰力,釋放了什麼信號?
    報告指出,朝鮮在多彈頭技術和高超聲速飛彈技術上取得進展。「自黨的七大以來,國防科研部門繼續鑽研多彈頭個別制導技術,且已進入收尾階段,同時完成新型彈道火箭的高超音速滑翔飛行戰鬥部等各種戰鬥任務不同的彈頭的開發研究項目,現正準備進入試製階段。」
  • 美斥巨資升級核武只為擊敗中俄
    他說,「長期以來,為朋友和盟國提供核保護傘一直是美國的國策,這有助於遏止衝突和戰爭」;「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過去一直是我們的政策,也是我們今後計劃的一部分」。報導稱,儘管中國等國已宣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但美國及其北約盟友堅持認為,保留「先發制人」核打擊的權利是至關重要的戰術選項。
  • 巨浪3飛彈射程12000公裡,再創一項世界第一!
    喜大普奔,中國飛彈又創一項世界第一!在南海局勢中又多了一張牌!8月底,我軍射向南海的東風26飛彈,給外界帶來極大震撼。而在9月底,美軍偵察機頻繁在南海活動,解放軍為了回應和警告,南海再次劃下軍事演習區,隨後爆出驚天消息:軍演中可能試射了巨浪-3!此次巨浪-3的試射,意味著我國的核反擊能力將上升一個臺階,戰略意義非常重要。
  • 朝試射洲際飛彈後印度「哭暈在廁所」,將到手的世界第5沒了
    朝鮮此次試射成功,宣告其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洲際彈道飛彈的國家。而同樣宣稱在今年試射洲際飛彈的印度到現在還沒動靜,怕是要哭暈在廁所了。朝鮮洲際飛彈發射連續畫面目前美國國防部已證實此次朝鮮飛彈飛行高度高達4506公裡,為朝鮮史上飛彈達到的最高高度,超過今年7月28日「火星」-14的3701公裡最大高度。
  • 「三叉戟Ⅱ」飛彈:老兵永不言敗
    2019年5月9日,朝鮮在一周之內再次發射2枚短程飛彈,有意思的是,不到10分鐘之後,美國空軍和海軍也分別試射了1枚「民兵Ⅲ」洲際彈道飛彈和1枚「三叉戟II」潛射飛彈。其中「三叉戟II」在佛羅裡達附近海域發射,飛彈飛行距離超過11000公裡。美國既不可能預知朝鮮何時發射飛彈,飛彈試射也需要提前準備,故二者發射時間的貼近只是「純粹的巧合」而已。
  • 朝鮮試射飛彈再失敗:發射後立即爆炸,川普已知情
    聯參表示,軍方正在分析飛彈型號等具體情況。情報機構的一位負責人推測,朝鮮今天試射的飛彈可能與朝鮮前一次試射的飛彈相同,飛行距離似乎不長。朝鮮於本月5日在同一地點試射1枚彈道飛彈,但飛行約60公裡後墜落在半島東部海域。當時,韓美分析認為,朝鮮所射飛彈為KN-15(「北極星2型」飛彈),然而美國軍方部分人士則分析認為可能是「飛毛腿ER」飛彈。
  • 北朝鮮又射了!
    廣播的內容是這樣的:「飛彈發射。飛彈發射。北朝鮮方向發射了飛彈。請到堅固的建築物或地下避難。」以及:「飛彈通過上空。飛彈通過上空。在8月26日的三發短距離飛彈發射中,北朝鮮從半島東岸的旗對嶺射出三枚飛彈,其中一枚在發射後不久便爆炸,另外兩枚飛行了約250公裡後墜入日本海。
  • 韓國成功發射「潛射彈道飛彈」,朝鮮發射火車飛彈「錦上添花」!
    要大伊萬評價韓國海軍實施的此次潛射彈道飛彈的試射活動,咱只能說,這朝鮮半島上的兩個國家,一南一北沒一個消停的,尤其是韓國海軍。在試射時機的選擇上,此次潛射彈道飛彈試射正好選擇了朝鮮人民軍試射「遠程巡航飛彈」成功的當口上。
  • 朝媒公布發射飛彈現場畫面 試射飛彈,朝鮮意欲一石三鳥!
    據悉,朝鮮於周日發射的飛彈飛行距離為500千米,利用了潛射彈道飛彈體系和新型固體燃料,據分析,此次發射是朝鮮開發洲際飛彈的前一階段。據報導,金正恩指示,基於去年8月潛射飛彈(SLBM)水下試射取得的成果,將這一武器體系研發成地對地彈道飛彈,延長射程。12日上午7點55分許,朝鮮在平安北道芳峴一帶以90度角朝半島東部海域發射一枚彈道飛彈。
  • 朝鮮閱兵秀世界最大洲際飛彈,比東風41長,射程覆蓋美國全境
    射程方面,朝鮮3年前試射的火星-15射程為1.3萬公裡,韓聯社以此估計,火星-16射程可能遠達1.5萬公裡,「美國全境都在其射程範圍內」。因此,《韓國日報》11日發出驚嘆稱「朝鮮武器全面升級換代」。朝鮮於10日凌晨在平壤金日成廣場舉行了慶祝勞動黨成立75周年閱兵式上,首次公開的多種新型飛彈成為美韓關注的焦點。此次朝鮮閱兵最引人關注的就是最新型洲際飛彈。該飛彈載於11軸22輪移動發射車上,比此前公開的「火星-15」洲際飛彈使用的發射車(9軸18輪)更長。
  • 朝鮮最新型潛射飛彈曝光,代號:北極星-3
    ——前有國慶大閱兵火箭軍部隊大大方方拉出來的36枚洲際彈道飛彈和海軍核潛艇部隊拉出來的12枚潛射遠程彈道飛彈,後有10月2日美國空軍航天聯隊實施的「民兵-3」型洲際彈道飛彈的檢驗性發射,但最讓我感到震驚的還是10月2日朝鮮方面實施的「北極星-3」型潛射彈道飛彈試射,因此今天我們就來著重說一說朝鮮的這枚「北極星-3」飛彈。
  • 巨浪2潛射飛彈丨從渤海直接轟平洛杉磯?連射6枚執行戰略值班.
    中國094級核潛艇開始列裝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使中國潛射飛彈第一次具備攻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能力,巨浪二號的射程也可能覆蓋了美國西部地區。中國094級戰略核潛艇加巨浪二號的組合是中國海軍潛艇力量最值得期待的進步,它使中國首次具備了可信的水下二次核反擊能力。 根據外媒推出的數據。
  • 2020年世界飛彈及核武器裝備發展綜述
    此外,海軍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空軍的「高超聲速常規打擊武器」(HCSW)、「空射快速響應武器」(ARRW)、陸軍的「陸基高超聲速飛彈」(LBHM)與「作戰火力」(OpFires)等高超聲速飛彈均已進入型號研製階段,預計最早2022年具備初始作戰能力。
  • 2021年世界飛彈及核武器裝備發展研究 | 遠望報告
    會議提出朝「國防科技與武器裝備體系發展五年規劃」,計劃重點推進高超聲速飛彈、核動力潛艇、軍事偵察衛星、固體燃料洲際彈道飛彈等武器研發項目。明示朝將徹底摒棄「半島無核化」,實施「先發制人核打擊」。陸基方面,3個「亞爾斯-S」洲際彈道飛彈團年初在西伯利亞阿爾泰地區部署,計劃年底再部署一個團;首個「先鋒」高超聲速飛彈團將於年底進入戰鬥值班,第二個飛彈團2023年部署;「薩爾馬特」新型洲際彈道飛彈即將完成地面試驗,計劃12月試射1次,2022年試射5次,2022年底前首個飛彈團開始戰鬥值班;「雪松」新一代洲際彈道飛彈已列入2027年前國家裝備發展規劃,目前已啟動研究論證工作,計劃2023年~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