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深一度】談「宗教自由」,蓬佩奧有什麼資格?

2021-02-21 海外網
撒謊成性的蓬佩奧老調重彈中國「侵犯宗教自由」。美國國務院網站7日發表聲明,將包括中國在內的10個國家列為「特別關注」的國家,聲稱「這些國家參與或容許系統、持續和公然侵犯宗教自由」。包括俄羅斯在內的4個國家被列入同一問題的「特別觀察名單」。
這已經不是蓬佩奧之流第一次借「宗教自由」之名,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誣衊抹黑。反觀美國國內,少數族裔的宗教狀況觸目驚心。數據顯示,75%的美國穆斯林認為美國社會對穆斯林有嚴重歧視。
就連《紐約時報》等美國主流媒體都多次呼籲白宮關注國內日益嚴峻的種族歧視問題。有評論稱,蓬佩奧無視本國宗教問題,卻對別國宗教政策說三道四,根本就是個笑話。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8日在推特上發文,聲稱根據(美國)1998年「國際宗教自由法案」,美國決定將緬甸、中國、厄利垂亞、伊朗、奈及利亞、朝鮮、巴基斯坦、沙烏地阿拉伯、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列為特別關注國,因為這些國家「參與或容許系統、持續和公然侵犯宗教自由」。
對於所謂「侵犯宗教自由」的污衊,中國外交部不止一次用事實、數據、第三方報導進行回應。據統計,目前中國各族人民當中,信仰各種宗教的公民有近2億人,有38萬多宗教教職人員和14萬多處依法登記的宗教活動場所,以多種語言文字翻譯出版發行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典籍。
10月19日至22日,20個阿拉伯國家及阿盟駐華使節和外交官訪問了新疆。據悉,代表團參觀了當地企業、學校、脫貧項目和基層社區,走村入戶與村民面對面交談,他們積極評價新疆經濟社會和人權事業發展成就。
近日,來自中國四川的藏族小夥丁真也在海外走紅,日韓等多國主流媒體爭相報導中國「甜野男孩」丁真,不吝讚美之詞。

▲ 韓國《中央日報》報導截圖

韓國三大報之一的《中央日報》詳細報導了丁真的走紅經歷稱,由於丁真是藏族小夥,不少中國網友一度認為他的家鄉在西藏,後來丁真用毛筆寫「家在四川」後澄清,不料被網友P上各種地名,讓丁真成為中國各地的「宣傳大使」。

日媒關注到,丁真已入職家鄉的文旅企業並擔任旅遊形象大使,一邊努力補上文化課,一邊學習旅遊文化知識。朝日電視臺報導稱,因為丁真,他的家鄉理塘熱度大漲。到11月底最後一周,「理塘」的網上搜索量猛增620%,前往四川甘孜的航班乘客多了20%。丁真確實「帶火」了當地旅遊。

美國的「種族鴻溝」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7日發布的(美國)青少年經濟機會調查數據顯示,超過60%青少年認為,美國的的經濟機會與種族、性別相關。69%的青少年認為,由於種族、性別等差異,一些人難獲得經濟上的支持,73%的人認為種族主義已融入美國的社會機構,涉及法律、法規等諸多層面。

此外,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美國受訪者認為美國存在宗教歧視,尤其是針對穆斯林的歧視。82%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在美國至少面臨一些歧視;56%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受到很多歧視。63%的受訪者表示,穆斯林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有損其在美國社會發展的機會;31%的受訪者認為,穆斯林身份嚴重損害其在美國社會發展的機會。64%的受訪者認為,猶太人在美國面臨某種程度的歧視,比2016年高出20個百分點。
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美國種族歧視問題更引起廣泛國際關注。
6月,54個非洲國家聯名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請求聯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洲裔族群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口口聲聲以宗教自由、人權等問題為藉口幹涉別國內政,而自己卻早已於2018年退出了聯合國人權方面的最高機構——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美國勞工部12月發布的數據也顯示出一道「種族鴻溝」:11月份,非洲裔美國人、拉丁裔美國人、亞裔美國人和白人失業率分別為10.3%、8.4%、6.7%和5.9%。CNBC指出,新冠疫情造成的失業現象在黑人工人中最為明顯,即便經濟狀況數月來已有所改善,黑人群體仍是美國唯一一個失業率高於10%的種族群體。

「美國進步中心」高級經濟學家格本加·阿吉洛爾(Gbenga Ajilore)直言,美國黑人失業率是白人失業率的近兩倍。

「先自己照照鏡子「

將「宗教自由」掛在嘴上的美國政府,自己又是如何做的呢?

2017年,川普上臺後不久就頒布了「穆斯林禁令」。美國聯邦調查局2019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單一偏見仇恨犯罪案件中,20.2%涉及宗教仇恨犯罪。在宗教仇恨犯罪案件的1617名受害者中,猶太人佔59.6%,穆斯林佔14.6%。
與此同時,聯合國宗教或信仰自由問題特別報告員的報告指出,美國存在異常暴力化的反猶太主義。受極端主義意識形態鼓動,2018年極端主義群體或個人製造了249起反猶太主義事件,這是自200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是20世紀70年代有追蹤數據以來的第三高。
儘管美國國內針對猶太教與伊斯蘭教的不寬容持續惡化,但美政府卻始終打著「宗教自由」的旗號,年復一年對其他國家的宗教政策進行指責,頻頻幹涉別國宗教政策。
韓聯社稱,美國國務院從1998年起每年根據美國國會制定的「國際宗教自由法」評估各國的宗教自由狀況,將「從制度上嚴重侵犯宗教自由或放任相關行為的國家」列為宗教自由「特別關注國」名單,列入該名單的國家需要改善宗教自由狀況,否則將接受美國政府的制裁。
蓬佩奧無視本國宗教問題,卻對別國宗教政策說三道四,早已引發國際社會普遍不滿。此前,蓬佩奧聲稱將「促進土耳其宗教自由」,土耳其外交部隨後喊話美國政府「先自己照照鏡子」,把重點放在解決本土的種族主義和仇恨犯罪等人權問題上。
針對美國國務院早前發布的「國際宗教自由報告」,朝鮮外務省發言人曾回應表示,美國國務院在所謂「國際宗教自由報告」中評判各國宗教狀況,不過是為其侵略和幹涉主權國家尋找藉口,因此遭到多國譴責和反對。
伊朗外交部發言人曾同樣表示,與其對其他國家指手畫腳,美國應當直面國內侵犯穆斯林群體權利的現象。

相關焦點

  • 《新聞聯播》播發國際銳評:用心叵測的美國政客哪有資格談「宗教自由」?
    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18日分別發表演講,污衊中國「壓制宗教自由」,「侵犯人權」。
  • 國務卿蓬佩奧國際宗教自由日聲明
    2019年10月27日東部夏令時間上午8:14國務卿麥可·R·蓬佩奧宗教自由是受到珍視的美國價值觀和基本自由
  • 別笑,蓬佩奧說:建立一個自由獨立有主權的伊拉克
    但這隻黑手沒有想到,巴格達失去秩序後,自己的大使館被「自由鬥士」給砸了。賊不打不自招,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微博簡直是個「寶藏男孩」,當你看不清伊拉克發生什麼時,它會給你指明方向。他跟伊拉克議長通話時表示:我們想要一個自由,獨立,有主權的伊拉克。美國人道德觀是不是真的與眾不同?
  • 【海外上海學】李歐梵|「批評空間」的開創——從《申報·自由談》談起
    然而,到了二十世紀初年,它顯然也受了梁啓超和其他晚清知識分子的影響,在內容上出現了反映社會風氣和批評時政的文章,刊於《自由談》版(顯然也是受了梁氏《自由書》的啟發)。這類文章的欄目和格式很多,諸如:「新樂府」、「新醜史」、「新笑史」、「海外奇談」、「忽發奇想」、「軒渠雜錄」、「新迴文詩」等等,當然還有長篇小說(大多是改譯)的連載。而這些欄目出現最多的是「遊戲文章」。
  • 美國首次將奈及利亞列入宗教自由黑名單,奈及利亞否認美國指控
    周一,美國首次將奈及利亞列入宗教自由黑名單。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ke Pompeo)將奈及利亞列為宗教自由「特別關注的國家」,這是美國罕見地將一個民主國家納入黑名單。福音派基督徒蓬佩奧在推特上寫道:「這些年度名單表明,當宗教自由受到攻擊時,我們將採取行動。」
  • 「蓬佩奧在哪裡?」美國示威不斷,外交官不滿「蓬佩奧像死一般沉默」
    政客網站稱,外交官們幾乎沒有獲得關於如何彌合美國基本價值觀與政府行動間分歧的指導,這讓派駐海外的美國外交官們面對別國同僚關於美國抗議示威的詢問時感到「被拋棄」。此外,這些外交官還必須應對在美國大使館外抗議「黑人之死」的示威者們,因此更需要獲得來自這位美國最高外交官的指導。
  • 蓬佩奧新增「淨網行動」!針對中國的5個Clean會有什麼影響?
    也就是說,這是一個美國政府鼓勵各個國家一起加入,孤立中國5G發展的計劃,目前已經有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加入。而蓬佩奧昨日的宣布,則給這個「淨化行動」又新增了5條措施。這是蓬佩奧發布在U.S. Department of State的「淨網行動」官方press release:
  • 外媒:澳大利亞準航母艦隊靠近南沙群島,一度與中國海軍對峙
    所以,把美國近期在南海的行為放到整個中美關係全面對抗的背景之下加以觀察,你會發現包括香港問題、新疆問題、甚至臺灣問題在內,美國在這個時候密集地採取一些行動,我覺得很大程度上有大選因素的考量。觀察者網:蓬佩奧最近重新搬出了菲律賓南海仲裁案,這是2016年的裁決了。您怎麼評價南海仲裁案結果,這份法律裁決有沒有受到什麼政治壓力?蓬佩奧為什麼突然在這個時候提起支持南海仲裁案的結果?
  • 黔驢技窮:蓬佩奧居然想把越南拉進「反華聯盟」
    美國強大,是因為壟斷和霸權,民主自由只是幌子,越南緊跟美國,除了成為棋子和炮灰之外,還有什麼出路?而對美國來說,它絕對不會信任越南,蓬佩奧如膠似漆的表演,一切只是苟合。白宮也不可能接受越共政權,只要有機會就會顛覆越南政權,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差別只是在策略上,而不是在方向上。因此,越南人迎狼驅虎手段只是一廂情願。
  • 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事實是很殘酷的,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資格談民主,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有資格談自由。生存才是人民最基礎的需求,而民主、自由是奢侈品。作為中國人,我們不是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年代,而是生在了一個和平的國家。我們的先烈們用鮮血換來了今日的幸福生活,我們更應該感同身受弱小國家人民所經歷的痛苦磨難,而不是像燈塔國一樣頤指氣使地指責別人不「民主」,不「自由」。
  • 歐盟真不客氣了,直接把美國務卿蓬佩奧給趕走了!
    (海外網)畫外音:見風使舵,聽風就是雨……這樣的「朋友」沒「深交」的價值。2.中國特命全權裁軍事務大使李松14日在日內瓦裁軍談判非正式會議發言表示,中國無意也沒有必要加入美俄兩國核裁軍談判。(觀察者網)畫外音:都不在一個層級,非要「捆綁」在一起……這樣的「高看」,咱們表示拒絕。
  • 美國反華強硬派蓬佩奧突然「變臉」,這背後有什麼玄機?
    面對國會議員長達5個小時的狂轟亂炸,國務卿提名人蓬佩奧卻透露出一些關於中國和中美關係的不同看法,與當前美國國內激烈的反華論調和蓬佩奧本人先前的對華強硬立場有顯著差異。從這一反常事件可以看出川普政府對華政策的兩面性,在貿易問題上對華強硬施壓的同時,川普顯然並不希望放棄與中國的合作對話空間。
  • 美國駐華使館有什麼資格對中國發號施令?
    他們似乎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大使館只是區區外交機構,不是管理機構,美國人的旨意在中國的土地上什麼都不是。這份聲明只會讓人覺得美國的狂傲,和他們外交人員的不專業。這不是美國外交人員第一次這麼趾高氣昂。前任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就曾經多次直接給德國政府下命令,仿佛他才是德國最高元首一樣,引發德國政壇的廣泛不滿。
  • 被誇大的宗教改革
    即臣民的宗教信仰以其諸侯國主的信仰為準。換句話說,諸侯的信仰,就是該諸侯國的國教。 所謂的信仰自由,不過是諸侯們有了在天主教和新教兩者之間選擇的自由,普通民眾依然沒有任何選擇的自由。(法國除外: 1598年,法王亨利四世頒布「南特赦令」,規定天主教為法國國教,但新教教徒享有信仰自由。
  • 世界三大宗教
    今天來談下世界三大宗教。1、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的創始人是穆罕穆德,信奉的是安拉,說是宇宙唯一的真主,獨神教。
  • 拉扎·汗:我們穆斯林尊重有邊界的自由
    而在加拿大《The Hamilton Spectator》上,作者作為溫和派穆斯林,得以完整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穆罕默德生前遭受侮辱也不會殺人,而言論自由也應有邊界。三名槍手在巴黎《查理周刊》雜誌社槍殺編輯和漫畫家,無可辯駁,這種行徑絕對是錯誤的。先知穆罕默德(願他安息)絕不會指引他們這樣做。在先知的一生中,他從來沒有命令同伴們去謀殺或屠殺任何侮辱過他的人。
  • 連拜登就職典禮都用重兵防著人民,還談什麼「民有民治民享」
    與「美國歷史上最糟糕」的國務卿蓬佩奧相比,他顯得「謙遜」一點。據「德國之聲」報導,布林肯在一份講稿稱,他將「重振遭到損害的盟友關係」對付中國。他說,「我們可以戰勝中國——並提醒世界,一個政府民有、民治方能民享。」語氣裡充滿著意識形態的偏見和傲慢。中國的強勢崛起,令美國惶惶不可終日!
  • VOA常速 | 川普發言表示支持宗教自由
    Secretary of State Mike Pompeo’s plan to create an alliance of like-minded nations devoted to confronting religious persecution, known as the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Freedom Alliance.
  • 任期行將結束仍在上演「最後瘋狂」,揭開蓬佩奧「謊言外交」老底
    沈 霆攝(新華社發)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謝幕之旅」夭折了。1月12日,美國國務院取消了本周所有美國官員的外訪行程,其中包括蓬佩奧原定於1月13日對歐洲國家盧森堡和比利時的訪問。這次本就不受歐洲國家歡迎的「最後海外行程」戛然而止,為蓬佩奧的國務卿任期畫上倉促句號。
  • 華春瑩:蓬佩奧形象地展現了什麼叫「蚍蜉撼樹」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發推回應稱,蓬佩奧的所作所為形象地展現了什麼叫「蚍蜉撼樹」。據《香港經濟日報》網站7月24日報導,中美互逐領館,兩國關係急速惡化。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4日表示,中美關係目前面臨的困難,完全是美方一手造成。王毅24日與德國外長馬斯視頻會議時,談到當下的中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