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兔子公社」(ID:guanchahome)
TPP漸行漸遠,與之相隨的還有美國在世界的影響力。於是瓜客們都紛紛預測:中國是否有機會取代美國?中國是否會重新改造世界?
23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刊登了一篇文章《為什麼中國自認為能建立一個烏託邦式的世界秩序》。作者派屈克·梅耶認為雖然中國的世界治理主張看似不切實際,但中國正在一步步地實踐,一帶一路就是一個例證。
兔大隊長翻譯全文,供各位社員思考。
英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拉迪亞德·吉卜林在其詩歌《白人的負擔》中寫道:佔領未開化人群的土地,並為了他們的利益而統治他們,對於優秀的白種人來講,這是道德上的責任。
吉卜林還暗示,西方的殖民主義或者美國的帝國主義並不是為了積累財富,而是開化那些野蠻人,並帶領他們進入建立一個偉大社會的歷史進程。
與此類似,中國也希望承擔這種責任,帶領全世界人民共建繁榮、和諧、統一的秩序。不過,兩者之間的根本不同在於:中國的目的是真誠的。
中國相信,它的優秀文明能夠使其有能力帶領人類建立一個烏託邦式的世界秩序(utopian world order)。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熟知一個概念:天下(Tianxia)。
北京奧運開幕式上,3000名「孔子弟子」吟誦「四海之內皆兄弟」。
「天下」被廣為接受的一個翻譯是「普天之下(all under the heaven)」,意指地球山的所有土地和人。值得一提的是,歷史上,上天(God)並非只讓中國的皇帝統治世界的某一個地區,而是整個天下,天空下的所有土地和人。(兔大隊長註: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因此,所有的中國皇帝都會開疆拓土。
此外,為了建立天下,皇帝必須順應民意。出於這個原因,中國的皇帝會將目標轉換為實現領土、政治、社會、文化的大一統,將一個混亂的世界變成一個「烏託邦式」的天下。
和中國的皇帝一樣,共產黨也追求民族團結以及國際社會共同享有的世界秩序。它展望了由一個國際機構治理的世界,而這個國際機構旨在建立一個文化多元、防止霸權的共同目標。這是內部多元的和諧社會,個人的利益與其他人息息相關。
天安門城樓上的標語
更重要的是,中國聲稱由於西方的文化、宗教、經濟霸權趨向而対世界治理失效,「天下」體系提供了一幅未來政治社會最好的藍圖
「天下」概念的當代版本第一次出現是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一個擁有共同目標和價值觀的世界。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夢想」章節,「地球」緩緩升旗。隨後劉歡和莎拉布萊曼合唱主題曲《我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