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新冷戰真的來臨,世界將進入「雙作業系統」時代

2021-02-23 移動觀察

曾航/文

                   題圖:長徵5號B火箭

最近的局勢大家應該都看到了,中美關係搞的挺僵,全世界最大的兩個經濟體,以後關係可能會越來越僵,這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不斷有朋友問我,會打仗嗎?會有熱戰嗎?

我認為熱戰很難打起來。(至於原因,如果大家有興趣,下次我可以單獨找個時間論述下。)但是中美冷戰的概率很大。新的冷戰,可能也不會是美蘇那樣直接的軍事冷戰、意識形態冷戰,更加有可能是經濟戰、科技戰。其中,我覺得對於中國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將是科技戰。

中國過去40年的巨大成就,除了我們自身的努力,應該看到,離不開西方先進技術的大規模引入。準確的說,過去幾十年全世界大部分的科技創新,大都是美國引領的,包括智慧型手機、電動車、網際網路這些新興科技技術,大都是美國率先突破,然後中國跟進。中國人特別擅長把一些西方發明的科技產品,以很低的價格再創新,例如小米把智慧型手機的價格從5000、6000一臺降到了1999,華為把思科的電信設備價格降了好幾倍。

如果科技冷戰真的來臨,世界將會怎樣?

我的觀點是:世界將進入雙作業系統時代。在一些主要的科技領域,還有經濟領域,世界將可能有兩套標準並行。這將深刻改變我們所處的商業大環境,一批企業會因此衰落,一批企業將因此而崛起。

就像蘋果搞 iOS系統,谷歌搞安卓系統一樣,因為中美之間的互信出現巨大裂痕,以後世界很多科技領域,也會出現雙系統的情況。

例如:

美國插座是110V電壓,中國插座是220V電壓

美國搞GPS,中國搞北鬥。

美國搞N95口罩,中國搞KN95口罩

西方搞歐6排放標準,中國搞國6排放標準

美國有facebook ,中國有騰訊

美國有亞馬遜,中國有阿里巴巴

美國有谷歌,中國有百度

美國有paypal ,中國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

日本有新幹線,中國有復興號

美國有波音,中國有C919

美國有凱迪拉克,中國有紅旗

美國有F22,中國有殲20

美國有黑鷹,中國有直20

美國有思科,中國有華為

美國有特斯拉電動車,中國有蔚來汽車還有理想汽車等

英國和日本的車靠左行駛,中國的車靠右行駛。

……

這種越來越多的領域出現中美雙重標準的情況,就像蘋果和安卓兩大作業系統一樣,世界從科技與產業的角度,將可能變成兩大陣營,你是企業的話,必須要站在其中一邊。

如果中美"雙系統"的局面形成,將會給世界帶來哪些變化?

一、雙系統的格局,大概率是美國引領,中國跟隨,並局部反超

經過去年的「毛衣戰」和今年的疫情,中美兩國的互信已經出現了巨大的裂痕。這就像一對吵了架的夫妻一樣,開始懷疑對方的所有細小的一言一行,要想重新建立信任,非常困難了。

過去幾十年的世界,是由美國引領的。這個世界的主要遊戲規則,都是美國人定的。

世界的主要結算貨幣是美元,世界的主要交流語言是英語,主要的國際組織,幾乎都是美國發起並實際控制的,世界的主要軍事創新,包括隱形戰鬥機、現代化航母、艦載垂直發射飛彈、相控陣雷達、無人機,幾乎都是美國引領,其他國家跟進的。全世界的主要大學,大都是以美國的大學作為藍本去建設和改革的。網際網路產業,近些年來大的主要創新,都是由美國人引領,然後其他各國跟進的……

我認為在短期內,美國引領全世界科技創新的局面,不會有大的改變,這一點我們要有清醒的認知。因為科技創新的背後,是由教育體系、金融市場、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專利體系等作為支撐的,在這些方面,美國領先我們太多,要做系統性的改革,不是一兩天就能夠跟上的。因此在大的科技創新方面,長期來說,美國引領,中國跟隨的局面,不會有所改變。

我們以國產作業系統為例,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最主流的PC作業系統是美國微軟公司的 windows 作業系統,這是由上萬名高薪工程師集體開發了幾十年形成的巨大技術壁壘,且因為 windows 是主流的作業系統,依附在上面的生態越來越強大,後進作業系統很難有什麼超越機會。中國也扶持過一些自主的作業系統,例如中標、紅旗等,大都是以開源的 linux 作業系統代碼為核心,進行二次開發而成的。

我們搞自己的標準,也很難脫離西方的基礎,並且不能各搞各的,完全開發一套和西方主流系統不兼容的系統,這個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後遺症。

在一些特定的領域,尤其是脫離了基礎科研領域的應用領域,中國很可能會在局部超越美國。我們以網際網路行業為例,中國這幾年有抖音快手短視頻,微信支付,共享單車,盒馬鮮生等極富中國特色的網際網路創新,且都領先於美國。

這種情況在日本也出現過。我的上一本書《移動的帝國》是寫日本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的,可以看到在 iPhone 出現以前的很長時間,日本的移動網際網路大幅領先於美國,日本有大批基於本土國民特點開發的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比如地震預報服務、老人手機、電視手機等,這些服務只在日本有,極大的便利了日本國民,而且經濟價值也不低。

一句話總結,基礎科技創新,中國短期內還必須跟隨美國,但是應用層面,中國在很多方面是有機會超越美國的。

二、中美雖然會"雙系統",但是標準可能越來越像,企業往往會兩面押注

在出現雙系統、雙標準的時候,大部分的企業,其實都需要兩面下注,兩種主流標準都要投入研發。絕大部分主流軟體,一定會出一個iOS 版本,一個安卓版本。

大部分國家,大部分企業,未來需要首先面臨的一個難題是,你需要在兩個標準之間站隊。要麼你選擇英國一樣的車靠左行駛,要麼你選擇中國一樣車靠右行駛。要麼你選擇美國一樣的110V的電力插座,要麼你選擇中國一樣的220V電力插座……

但從長期來說,兩面下注,可能是另外一種常態。

我最早聽到中美將來可能出現雙系統這個概念,其實是從富士康的郭臺銘那裡,他作為臺灣人,現在不就在中美兩強之間兩面下注嗎?從大部分商人的角度來看,兩面下注,將會是一個常態。很簡單的道理,中美雙標準,很有可能短期內誰也幹不掉誰,因為兩個經濟體都太大了。

對於美國企業來說,他們也必須兩面下注。中國有14億的人口,周圍可能還有一些小國家將來會採用中國的標準。他們絕不願意放棄這樣一個市場。

其實你可以這樣理解這個事情,蘋果的 iOS標準,和谷歌安卓標準,不太一樣,但是你沒有發現他們越來越像了嗎?安卓版的微信,和iOS 版本的微信,區別是不是很小?許多iOS軟體,通過一些代碼中間件,改一改,就能很快轉成安卓軟體。

全世界的駕駛標準有兩種,一種是英國、日本這種靠左行駛,一種是中國、美國這樣靠右行駛。這很不方便,但是好像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大部分的汽車廠商,同一款車型,比如日產的天籟,都會出一個左舵版本一個右舵版本,在不同地區銷售,好像也挺順利的。我前幾年去紐西蘭自駕遊了半個月(那邊是靠左行駛),拿著國內的駕照辦一個證明,很快可以在當地租一輛右舵版本的車,一樣在路上開了半個月,剛開始很不習慣,後來很快就適應了。

在日本國內,關東和關西用著不兼容的兩套電力標準,一個是50HZ的,一個是60HZ的,日本這麼小一個國家,用兩套標準,雖然不方便,比如搬家的時候,可能電器存在兼容的問題,但這麼多年來也過來了。

所以當出現中西方兩大標準不一樣的時候,其實從底層邏輯上來講,兩種標準往往會越來越像,因為這是消費者的需求,也是產業界的需求,搞兩套大相逕庭的完全不兼容的系統,其實對於世界長期發展不利。

三、一批提供中西方兩套標準之間兼容的公司,存在系統性的機會

你可以理解為這個生意是「轉換插頭」生意。我們出國前,都需要先買一個轉換插頭,好讓你的電腦、手機充電器適應西方或者日本的標準,雖然不方便,但是湊合著也能用。

中美雖然鬧的不開心,但是徹底分家,老死不像往來,也不現實。要知道在美蘇冷戰高峰的時候,美國和蘇聯還做生意呢,西方每年進口相當數量的蘇聯石油,而蘇聯則可以獲得西方的貸款,蘇聯的原油管道上用著美國GE公司生產的關鍵先進零件。

所以兩套標準形成後,誰能夠提供一種類似「轉換插頭」一樣的解決方案,幫助大家在兩套標準中快速切換,沒準是個大生意。

作者曾航,軍武科技CEO,前資深財經記者,著有《一隻iPhone的全球之旅》和《移動的帝國》

作者近期文章:

「你們為什麼要去批評一個兩小時賺了3000萬的人?」

極簡的頭條系,為什麼很少講閉環和生態?

強烈呼籲給國民發消費券,刺激內需

為什麼你加的那些微信群不活躍了?

B站跨年晚會的寓言:任何媒體,都會從新銳到主流

極限的擴張,必然帶來極限的代價

相關焦點

  • 新三國時代來臨
    從黑海對峙到諜報鬥爭,從制裁到反制裁,不少人驚呼,隨著俄羅斯回來的,還有新冷戰!  於是有人開始擔憂,這個世界會再次回到美俄爭霸的兩極世界嗎?二等國家是不是又需要選邊站?新的代理人戰爭又要此起彼伏?  答案是否定的,歐洲的柏林圍牆早已倒塌,美國伸向世界的觸角正在無奈收縮,俄羅斯強大的核武器庫還可以苦苦支撐著沒落大國的威嚴,新冷戰似乎不可能再次發生!
  • 新冷戰時代
    這個「樂」是什麼——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 第一世界的關鍵詞是「割裂」,尚且還有相當大的力量在維護這個「禮樂制度」,而在第三世界,關鍵詞已經變成了「崩壞」,已經提前告別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進入了戰爭與革命的新時代主題。 2016,這個世界的主題就是:禮崩樂壞。
  • 假如世界末日真的來了,你要怎麼生存?
    因此遊戲裡設有了不少謎題玩法,玩家需要費盡心思找出各種蛛絲馬跡,才可能將謎題解開進而觸發新的劇情。儘管遊戲本身是主打解謎玩法,不過動作戲方面也絲毫不含糊,畢竟遊戲的場景設立在地形複雜多變的水上荒廢世界。玩家可以控制角色攀爬到一些大樓高處尋找出關鍵的道具進行下一輪解謎,也能夠四處看風景享受著這個世界所帶來的美好時光。
  • 後冷戰時代世界秩序面臨的五大挑戰
    」,充分地揭示出後冷戰時代世界安全秩序的特徵及其問題。兩者的關係部分是冷戰時代美蘇兩大陣營對峙的延續,只是相對來說俄羅斯更明顯地處於守勢。冷戰後,西方在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安全邊界方面取得了空前成功,尤其是歐盟和北約在前蘇聯勢力範圍內迅速擴張,不可避免地引起俄羅斯的緊張。西方的成功一方面是挾冷戰勝利之勢頭,另一方面也帶著西方由來已久的傲慢與狂妄。
  • 雙系統和虛擬機哪個好
    一開始我想到的就是主流的雙系統方案,但是沒多久我就受不了而卸載了。首先的我機身空間容量很小,雙系統一安裝就基本沒啥空間了捉襟見肘很尷尬。其次更要命的是,由於我經常要跨系統工作,而雙系統每次切換系統都得重啟,不可兼得。然後文件也很難共享同步,那些副本搞得人頭大,非常影響效率和心情。而且作為不愛關電腦的mac用戶,真的很討厭重啟這樣的操作有木有。後來我就弄起來虛擬機,很好解決了這兩個痛點。
  • 打造「神盾」系統:美國國土防空進入「新時代」
    美國空軍特倫斯·J·奧肖尼西上將曾於2020年夏天退休之前警告過國會,「對美國國家的戰略威脅已進入新時代」。當時他是以美國北方司令部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防務司令部(NORAD)司令的身份。費斯勒指出,北美空防聯合司令部(NORAD)保留了構成戰略性國土分層防禦綜合生態系統的特定技術的許多細節。正如您可以想像的那樣,我們談論的許多內容,特定功能和特定程序立即進入機密領域。儘管如此,他還是概述了新概念的輪廓,並且在去年的各種論壇中,其他高級領導人也指出了將成為戰略性國土分層防禦綜合生態系統一部分的新功能。
  • 大勢已去:美元石油或將終結,世界進入人民幣時代!
    在沙特背棄華盛頓,轉身投靠俄羅斯與中國之際,這條新聞不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很大的操作空間。若沙特真的棄用美元,中國將成為這場中東大戰的最大受益者。在殖民時代,英國能夠成為世界霸主的原因,除了擁有龐大的殖民領土,還因為他們建立了以英鎊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二戰之後,殖民時代落幕,美國成了世界霸主,就算當初盛極一時的蘇聯,也無法比肩美國的地位。
  • 網絡時代的冷戰熱鬥
    以《紐約時報》為首的西方知名傳媒也紛紛進行報導,甚至將之提高到了「新鐵幕演說」的高度。一時間,第二次冷戰即將爆發的說法不脛而走。為什麼美國不選擇熱戰,而是再次選擇冷戰?又何以這場新冷戰會以網絡為核心展開?在這塊虛擬的空間內,美國究竟謀劃了什麼、落實了什麼、追求著什麼?冷戰之下,還會有熱戰嗎?如果有,又是什麼樣的形態呢?
  • 後冷戰時代終結及其可能帶來的地緣政治影響
    助理研究員/夏之冰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國防戰略分析與評估中心 1989年蘇聯解體與柏林圍牆倒塌,宣告以美蘇為首的東西方兩大陣營對抗的冷戰時代正式結束。從此,世界進入以美國全球霸權為基本標誌的後冷戰時代。時至今日,儘管並未發生像蘇聯解體、柏林圍牆倒塌那樣的顛覆性大事件,但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全球霸權之根基正在經受內外各種因素越來越嚴峻的衝擊,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或將面臨新的震蕩。自去年後半年以來,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戰略與預算評估中心(CSBA)等多家智庫不約而同地關注到這一問題,並展開相關研究。
  • 【福利】iPhone7時代來臨!新產品全盤點,你準備好剁手了嗎?
    iPhone7時代來臨!新產品全盤點 你準備好剁手了嗎?
  • 套路都被看穿了,"新冷戰"沒戲
    會議直播截圖 去年7月25日的「拒絕新冷戰」研討會,有超過50個國家、2億多網友收看,足可見世界對「拒絕新冷戰」的關注與支持。今天有了羅塞夫總統的支持,世界主張和平與發展的力量就更大了。 我曾寫過一些文章講述,「新冷戰」是過時的想法,是美國一批人希望重回美蘇冷戰、延續美國霸權的一種戰略陰謀。
  • 笑談奇葩眾生的時代-《冷戰》(上)
    我知道好萊塢在冷戰中做了「人類的一大步」這是歷史議案。我們直到今天也就是帶人到達太空,登月再返回居然那個時代就完成,你相信嗎?反正我不信!至於我們的肌肉選手卻不得不信。強撐著也完不成的目標,於是乎蘇聯選手虛脫了,暈倒而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武功再高,也怕菜刀!!
  • 《新墨香》世界版全新武器系統好心水!
    「墨香傳奇,再寫輝煌」中國3D武俠網遊鼻祖《新墨香》將於10月26日(下周三)開啟全新「世界版」,國服、韓服、臺服、馬來服
  • 假如美國真的正在快速衰落...
    在新冠疫情的持續肆虐當中,世界悄無聲息地進入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三個十年。目睹美國大選的詭譎劇情和應對疫情的失敗,一種觀點和認知不脛而走,逐漸散布升騰:美國正在急劇衰落,世界格局即將迎來巨變。中國在防控疫情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是2020年全世界唯一保持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極大地提振了國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但同時也似乎導致了這種認識在國內的普遍流行。
  • 世界進入中美兩極對抗時代?中國並無取代美國意圖
    川普政府利用美國過往的對華政策大辯論,自上而下地開始對中國採取打壓和對抗行動,把中國確立為美國的主要戰略對手和威脅,圖謀讓中美分歧上升為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對此,不少意見領袖也在大談特談所謂「世界進入中美兩極對抗的時代」。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究竟是什麼?要弄清這一既重要又複雜且敏感的問題,首先應當明確今天的時代主題是否發生了變化。
  • CV新時代已經來臨
    作者:微明博雅  |  已授權轉載(源:知乎)https://zhuanlan.zhihu.com/p/435089862自ViT問世以來,CV開始進入膨脹期,也迎來了新一輪的紅利,開始了類似於NLP中Transformer的發展趨勢。
  • 新冷戰還早?如何看待當下的中美關係
    本文為智谷趨勢首席內容官、北大國際關係博士S博士在高級會員分享會上的即興分析,現將四分之一的內容整理出來以饗讀者。◎智谷趨勢(ID:zgtrend) |  S博士中美關係會面臨一次攤牌,川普將在全球化方面不斷惹是生非,美國會在不僅僅是貿易問題上給中國製造麻煩……這是去年11月川普訪問中國時,我們做出的分析。
  • 中美冷戰進入快車道
    中美新冷戰爆發,其標誌就是我國最近大力宣傳的對美太空戰準備就緒,中美關係的敵對本質就突出得十分明顯了。
  • 觀察家 | 新冷戰:新而且冷嗎?
    在敘利亞的內戰中,冷戰時期美蘇的代理人戰爭模式正在退去,半遮半掩的美國和俄羅斯可能走向對抗的前臺。針對這次空襲,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說:「冷戰回來了——猛烈,而且有所不同。」什麼地方不同?他說,過去管理危機升級的機制似乎已不存在。他是在說美俄高層缺少聯繫吧。新冷戰不是一個新觀點。關於又一場冷戰的談論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在這次對敘利亞的轟炸中,新冷戰大致可以確定了。
  • 未來30年,硬科技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新時代
    2008年到現在是一個經濟轉型期,從高速增長進入經濟新常態。本質上,中國過去40年的高增長是承接了發達國家在第一、二、三次科技革命中擴散的紅利。得益於人口優勢,我們承接了中低端製造業,也因此成為全球第一大製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