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軍隊僅一天時間,殲滅印軍精銳王牌部隊

2021-02-18 野史驛站

1962年10月20日,在印度不接受談判,大量侵佔中國領土,氣焰十分囂張,忍無可忍的情況,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正式打響,這是中國邊防部隊針對印度軍隊在邊境上的多次挑釁和入侵行為進行的一次反擊作戰。這次反擊作戰,是在號稱「世界屋脊」的喀喇崑崙山上和喜馬拉雅山之脈南側地區進行的。這裡不僅氣候惡劣,地勢複雜,人煙稀少,在這種高海拔,氧氣稀缺,極其寒冷的條件下作戰艱苦程度更是難以想像的。

其中首戰「克節朗戰役」更是整個中印自衛反擊戰中最為艱苦的一戰。在這次戰役中,印度軍隊在克節朗地區修建了大量的工事和碉堡等等,對我軍發起進攻構成了嚴重的威脅。除此之外,這裡還駐紮著印度軍隊的王牌部隊第七旅,下屬4個營和炮兵第四旅2個營,一共有六個營6千多人,分點駐紮在克節朗、棒山口、達旺一帶。

特別是印度軍隊的第七旅,這個旅是在北非、南歐、東南亞諸戰場作過戰,自吹噓為「打遍歐、亞的勁旅」。與中國作戰的印度第四師號稱「王牌部隊」下屬的精銳部隊,作戰經驗豐富,武器裝備精良,是我軍收復領土最大的障礙。

但面對印軍的囂張氣焰,我軍還是決定於1962年10月20日7時30分起,由我炮兵群和各團屬炮兵對克節朗地區之印軍實施了火力急襲,摧毀了印軍的炮兵陣地和部分工事。15分鐘後的7點45分步兵隨即發起衝鋒,迅速攻佔印軍陣地。

採用強攻槍等、卡龍,砍掉印軍的左翼、攻克沙則,砍掉印軍的右翼、迂迴章多,切斷印軍的退路等戰術,對印度守軍實施分割包圍,各個殲滅,切斷後路,切斷補給,切斷後援。中國人民解放軍克服苦難,天降神兵,翻越高山,更是打的令印度「觸不及防」,等中國軍隊打響戰鬥時,很多印軍甚至還在睡夢中,穿著睡衣被俘虜。

中國軍隊戰術上的成功和戰士們英勇的精神,使得印度節節敗退,僅用一天時間不到,便全部殲滅了駐紮在「克節朗」地區的印軍,印度精銳王牌旅「第七旅」被全部殲滅,活捉了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一共殲滅入侵印軍1900多人,俘虜近千人,其中包括多名軍官。21日,戰役結束,我軍成功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旺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的所有領土。

這是中印自衛反擊戰的第一階段,也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個勝利,為第二階段戰役創造了有利條件。然而,面對中方提出的和平解決問題的建議,印度方面卻不理會,還自以為是,認為戰爭才剛剛開始。尼赫魯更是向全國發表演講稱「我們一天贏不了,我們就繼續鬥爭下去。」然而事實證明,印度人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過度自信的表現。

相關焦點

  • 1962年中印衝突,印度慘敗中國完勝後,其他國家都是什麼反應?
    當時間來到1959年,也許是中國的友好態度讓印度做出了錯誤的自我判斷,從而得寸進尺,雙方邊境地區開始發生高頻率的衝突,其中僅1959年,成規模流血衝突事件就有朗久、空喀山口兩起。1962年,印度更是變本加厲,竟敢公然進攻新中國的邊境哨所。
  • 闡史官|1962年中印之戰活捉了印軍準將
    其實自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印邊境小打小鬧,就沒有消停過。其中最激烈的是1962年我國的自衛反擊戰。自從英國18世紀入侵印度以來,就開始了對我國西藏地區的覬覦。1913年,英印殖民政府趁著辛亥革命之後,全國局勢不穩定的時候,強迫中國北洋政府和西藏地方當局在印度西姆拉舉行邊界談判。三方人馬談了三次,都無果而終。
  • 揭秘1962年中印戰爭:中國打服印度的全過程!
    前言:中印邊境戰爭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間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印度在藏南邊境戰爭,在中國被普遍稱為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 中印邊境之戰:1888到1962
    1962年10月14日,麻麻至勒村的路上,後勤部隊依靠人力運輸炮彈。攝影丨藍志貴  供圖丨黃建鵬畫廊1962年10月20日,中國邊防部隊在中印邊界東西兩段同時發起反擊。為此,康西瓦前指集中了10倍的兵力務求全殲印軍。10月20日8時25分,中國軍隊實施炮火急襲。21門火炮猛烈轟擊,紅山頭頓時濃煙滾滾。8時55分,步兵發起衝擊,突破前沿攻入第一層臺地,殲滅塹壕內殘存印軍。第九連第二排由紅山頭西北方印軍防禦最弱處,猛衝猛打,僅20分鐘即攻上了紅山頭主峰。前來增援的印軍眼看大勢已去,只得半途撤回。
  •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前線軍官稱印軍戰力相當於國民黨中等部隊
    1962年深秋,中國與印度在邊界地區爆發武裝衝突。中國人在內外交困的形勢下,僅用一個月時間,就把印度人趕回了老家,取得了一場 「高原閃電戰」的完勝。戰後,毛澤東說這是「打了一個軍事政治仗,或政治軍事仗」,並估計此戰可保十年安定。事實證明,這一仗給中印邊界帶來了五十年的和平。發生在1962年的中印邊界之戰,是一場在自然條件極為惡劣的「世界屋脊」上進行的有限反擊戰。
  • 新中國的對外戰爭:1962年中印戰爭全景解讀
    中國軍隊打擊越界建立哨所的印度軍隊,就不是「以武力解決領土爭端」,更不是發動戰爭,而是反擊侵略,名正言順。因此,雖然爭端的核心在西段,但仗必須首先在東段打。而且,當時印度的主要軍事力量都集中部署在其東北邊界的麥克馬洪線附近,東段是具有「大打」條件的。所以,中國把主戰場選擇在東段,首戰鎖定在多拉哨所所在的克節朗河谷地區。
  • 「解密複雜的中印邊境問題」1962年解放軍這一戰換來了幾十年和平
    中國和印度,一個淪為了列強爭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一個淪為了日不落帝國的殖民地,獨立之後,相似的經歷,使得兩國迅速進入「蜜月期」,然而耗好景並不長。1962年,圍繞著喜馬拉雅山地區的領土爭端,兩國爆發了一場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印方成為「瓦弄之戰」,中方稱為「對印自衛反擊戰」。說這場戰爭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中印邊境複雜的歷史根源和相關事件。
  • 1962年,曾有一批年輕人在這裡反擊印軍
    1962年,守衛在新疆喀喇崑崙山的中國邊防部隊,正在警惕地監視著侵入中國領空的印度飛機1961年到1962年,印軍先後在西段邊境的中國領土上建立了43個入侵據點,侵佔中國領土4000平方公裡。在東段,1962年6月,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侵入中國西藏山南地區錯那縣的克節朗河谷,在扯冬地方建立了入侵據點,企圖改變「麥線」方向,以線北約11公裡的拉則山(印方稱「塔克拉山」)脊作為邊界。
  • 原「藏字419部隊」政委陰法唐中將親述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真相:這一仗打得「漂亮之極,瀟灑之極」
    陰法唐(以下簡稱陰):藏字419部隊最初不是一支部隊,而是一個指揮部的代號,叫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這個指揮部是1962年6月組建的。當時西藏軍區只有3個團的野戰兵力,419就指揮這3個團準備應付中印邊境的武裝衝突。後來指揮部及其所轄部隊就作為相當於一個師的部隊參加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到1963年6月「藏字419部隊」這個代號取消,前後大約存在了一年的時間。
  • 1962年中印邊境還擊戰老兵:圍殲達旺印軍
    點蒼煙霞客 1939年11月生人。參加過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主戰場作戰。寫得有自始至終的戰爭日記。中學教師退休,目前在老家大理養老。圍殲達旺印軍 點蒼煙霞客 1962年10月23日星期二農曆九月25日地點:達旺西印軍騾馬道上昨天,從龍布、龍布普下山,走的是印軍經營的騾馬道,好走。隨著我們每向前一步,新的國土就不斷收復。多麼好的地方啊,人們讚不絕口,「回到內地拉!」
  • 橡樹 | 中印1962年邊境戰事:和談,或者戰爭
    他們認為,中國軍隊以先發制人突擊克節朗河谷,再以邊境談判而後發制人應變中印邊境衝突,使得同樣缺乏外交和軍事經驗的印度尼赫魯政府屢屢應對失誤,成為印度在1962年中印邊境戰爭戰敗的一個主要原因。於是,隨著談判解決中印邊境問題的大門關閉,周總、林、賀、劉等老總也就開始會商籌劃第二階段的引蛇出洞,再戰印軍的作戰計劃。
  • 決戰1962:揭秘中印邊境戰爭決策內幕
    1962年開春後,新疆軍區部隊發現印軍已入侵設立許多據點,馬上報告中央。毛澤東修改確定了「決不退讓,力爭避免流血;犬牙交錯,長期武裝共處」的「二十字方針」。【注】:請看與本文一同發布的視頻《驚心動魄1962:人類歷史上最驚險的10個小時!》,美蘇的「古巴飛彈危機」,超級驚心動魄、險象環生。10月17日,中央軍委向西藏、新疆軍區下達了「殲滅入侵印軍」的作戰預令。
  • 1962年中印戰爭:困擾毛主席十天十夜,沒想通印度為何打中國
    圖|1962年戰爭期間的印軍米-4直升機不禁在心裡有了疑問:當時以尼赫魯為首的印方高層,到底是擁有什麼底氣去挑釁中國,自以為能把中國駐邊部隊,從中國的領土上徹底趕回去?從1961年開始,到1962年的9月,印度通過不斷的小規模入侵,光在中印西線邊境上的中國領土上,就建立43個入侵據點,位置多位於邊防哨所周圍,一時間中印邊防軍隊形成了犬牙交錯的姿態,印方當時在西線侵佔我疆域多達4000平方公裡(數據來源為199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世界屋脊之戰——對印反擊戰紀實》)。
  • 中印打完第一場戰爭,中國想停戰印度卻不願意,隨後被打得更慘
    摘要: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196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駐西藏、新疆邊防部隊在中印邊境地區,對入侵中國領土的印度軍隊進行的自衛反擊作戰
  • 對印第1戰計劃殲敵1個營,張國華改為1個旅,毛主席:讓他們打
    而這種「我全要」的心態所對應的,正是1962年印度對於中印領土紛爭的態度。1959年8月25日,中印在實控線第1次爆發邊界衝突之後,印度總理尼赫魯更是多次向印度國會議員表示:印度軍隊已經做好準備,將不惜一切代價在邊境問題上與中國進行一場戰爭。
  • 藏南的軍事政治現狀及中印邊界戰爭回聲
    10月20日,中國邊防軍右翼部隊10300人出奇兵涉過冰冷刺骨的克傑朗河,向槍等、卡龍、扯冬、絨不丟的入侵印軍反擊,包圍聚殲印軍第七旅及炮兵第四旅一部,俘獲第七旅旅長季·普·達爾維準將。西段新疆部隊在環境、氣候異常惡劣的情況下,從喀拉崑崙山到岡底斯山,轉戰千餘裡,拔除入侵印軍據點37個,收復部分領土,重創印軍號稱精銳的王牌克什米爾一一四旅。
  • 印軍設置帶刺鐵絲網挑釁中國,解放軍特戰部隊出動
    針對7日班公湖南岸的鳴槍事件,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就印軍再次非法越線挑釁發表談話指出,9月7日,印軍非法越線進入中印邊境西段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印軍在行動中悍然對前出交涉的中國邊防部隊巡邏人員鳴槍威脅,中國邊防部隊被迫採取應對措施穩控現地局勢。印方行徑嚴重違反中印雙方有關協議協定,推高地區緊張局勢,極易造成誤解誤判,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性質非常惡劣。
  • 重演1962年中印戰爭?
    雖然中印邊境的高原山地即將進入大雪封山的階段,但是在那裡部署的近8萬印度軍隊根本沒有撤兵的跡象。另一方面,印度正進一步密切與美國的軍事合作,下周將舉行的美印「2+2會議」被印度媒體稱為是「印美兩國軍事關係標誌性的跨越」,因為兩軍將實現重要的情報共享。而且,印度還在大批從美國購買極寒條件下士兵的服裝。
  • 揭秘:中印戰爭蒲江三烈士尋蹤
    蒲江縣黨史、地方志記載,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三大民主革命時期與建國後的剿匪鬥爭、抗美援朝戰爭、中印戰爭、抗美援越戰爭、中越戰爭及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蒲江縣籍犧牲的革命烈士達403人。1962年中印戰爭中,蒲江籍戰士王家明、黃國良、王志全,為捍衛國家領土主權與完整,已長眠於那高高的藏南雪域高原之上。中印戰爭,一稱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 中印核戰爭將毀滅地球!美媒預測中印戰爭場景,聲稱印軍能「封鎖中國」
    因此,未來兩國之間可能爆發的戰爭將不同於1962年的中印戰爭,但也仍將與以往的現代戰爭類似,即雙方同時在海陸空方向發生衝突。而對兩國造成最大損害的將是空中衝突,其涉及的武器既包括有軍機也包括飛彈。但是文章指出,中國則可以「隨意」使用火箭軍部隊對印軍的戰略目標實施打擊,因為印度沒有彈道飛彈防禦體系,也缺乏對敵方遠程飛彈發射平臺的察打能力,自身的彈道飛彈系統也大多被用於執行核打擊任務,因此難以在常規戰爭中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