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宣布殲-10C擔負戰鬥值班 再也不用擔心美帝的巡航飛彈攻擊了!

2021-02-20 鳳凰網軍事頻道

昨天中午,正好是咱公眾號發文之後,空軍就公布了殲-10C開始擔負戰鬥值班的新聞:

殲-10C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三代改進型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機,配裝先進航電系統及多型先進機載武器,具備中近距制空和對地面、海面目標精確打擊能力。2017年7月參加慶祝中國   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閱兵首次公開亮相,受到海內外輿論廣泛關注。

裝備殲-10C戰機的空軍航空兵部隊在新時代練兵備戰中再出發。駐訓高原、礪劍雪域、穿越山谷,殲-10C的戰鬥航跡貫穿著「一切訓練都是為了作戰」的理念,實現了從「練為戰」到「練即戰」的轉變。

殲-10系列戰機的發展歷程,見證了改革開放為中國航空工業和空軍建設發展注入不竭動力的全過程。與殲-10C先後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的殲-20、運-20、殲-16、轟-6K和蘇-35等新型戰機,為空軍戰略轉型提供有力支撐,使空軍官兵深切感悟到改革開放是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必由之路。

明昊評論

從2014年首架原型機,到今年形成戰鬥力值班,殲-10C裝備的進度是相當的快

然而隨著殲-20的正式服役,殲-16的各種曝光,默默生產的殲-10系列仿佛成為了過氣網紅早已被大家遺忘。或許有人會說,我們已經有四代機殲-20了,三代機也有殲-16了,為什麼還要裝備殲-10C這種純粹的防禦型戰鬥機?

重型機好 但殲-10也有自己的專長

確實,在同等技術條件下,雙發重型戰機因為體量更大的優勢,能安裝規格更大性能更好的雷達、集成更多的航電系統、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藥。相比單發戰鬥機擁有更大的作戰半徑和留空時間,無論對空還是對地都有更大的優勢。

但是,重型戰機也有價格昂貴、維護工作量大、起飛準備時間長等缺陷。在面對低威脅度的情況下使用重型戰機也有升級衝突的風險。

從飛行性能上來講,殲-10系列的初始設計偏重於防空作戰和截擊作戰,跨音速下的敏捷性非常出色。在面對蘇-27系重型戰機在初期的角度作戰中也有不錯的優勢。而且在殲-16和殲-11D之前,殲-10系列的雷達性能更好,更適合防空作戰。

而從航程和戰區覆蓋而言,重型機負責遠程空域作戰,近程空域的空白就需要輕型戰機來填補。就像地面力量一樣,有了彈道飛彈也不能放棄火箭炮,有火箭炮也不能放棄身管火炮。這是一個道理。

防禦遠程飛彈攻擊 殲-10更方便

在未來與強敵的交手中,雙方都會發射大量的遠程打擊武器。正如剛結束的空襲敘利亞,動用的就是古老的戰斧巡航飛彈和新一代的JASSM-ER隱身遠程巡航飛彈。這類飛彈的射程至少在300公裡以上,往往會在進入戰機空戰距離之前就被發射出去。

而在重型機忙於奪取制空權和發射對地攻擊彈藥的時候,是無暇顧及對方發射的大量對地武器的。而傳統的地面/海面防空武器在面對大量低空突防目標的時候,受地球曲率和地形的影響只能在數十公裡的短距離上交戰,而且在交戰時無法機動,防禦效能底下。這次敘利亞遭受空襲就明顯暴露出了這個問題:被飛彈擊中後才有反應。

防空防空,十防九空,天上的事情還是天上解決最合適

殲十戰機龐大的數量優勢和較低後勤壓力帶來的出動率優勢正好可以應對這種飛彈威脅。戰機從空中向下探測可以擴大探測範圍,配合本身優秀的機動能力,可以大範圍應付對方巡航飛彈等遠程對地武器的攻擊。

換裝壓力 全面重型化並不現實

看看中國周邊環境,東方和南海的對手基本使用的是美制裝備,還有海洋阻隔,是適合蘇系重型機施展拳腳的舞臺。

而西南方向的對手基本都是俄制三代機為主力,雖然型號有區別,但是基礎的飛行性能相差並不大,沒必要投入同為俄制的重型戰機,使用殲-10系列就可以讓他們忙活好一陣子。

一旦未來我們在東海或者南海這樣的主要戰略方向上出現高烈度衝突,肯定是隱身戰機打擊信息節點並奪取制空權,重型戰機作為輔助併兼顧對地攻擊,輕型戰機防禦並壓制對方的反擊力量。在重型戰機都集中在戰場上時,我們也需要對其他方向上的吃瓜群眾或者潛在威脅進行威懾,以防他們輕舉妄動乘火打劫。這就需要數量充足的殲-10機群在當地前沿維持存在。

南部戰區95156部隊在春晚上向全國人民拜年

而中國在軍改之後,還有大量使用二代機的老舊部隊亟待換裝。空軍部隊在春節期間給全國人民的拜年照上,用的還是殲-7,連殲-7改都不是,讓廣大軍迷心疼了好一陣子。

中國的殲-7機群規模龐大,還有大約500架,這些老爺機在將來或許連反恐作戰都應付不來,只能維持編制用。以中國南北兩大航空廠商的生產能力,大約每年能提供100架新型戰機。將老舊二代機全部換完之後,上世紀90年代初期入役的那一批老三代機無論是壽命還是性能也跟不上時代了,部隊的換裝壓力依舊很大。

早期的蘇-27、殲-11和蘇-30MKK戰機使用的依舊是「古董」級的倒卡賽格倫雷達天線,還不如早期的F-15戰機

殲-10C的大規模裝備,無論是作為編制的維持還是戰力的有效互補,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關焦點

  • 臺媒:臺灣F16V性能不輸殲10C 還裝備一利器大陸沒有
    解放軍空軍新型戰機殲-10C於4月16日開始擔負戰鬥值班任務,標誌著空軍攻防作戰體系進一步完善,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能力進一步提升
  • 殲16打造攻防兼備空軍核心 空軍現役殲擊機中僅次殲-20
    除了與殲-20、殲-10C組建編隊協同作戰訓練,近日更與殲-10、殲11B展開對抗空戰訓練。作為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對地對海打擊能力的重型多用途戰鬥機,殲-16是空軍現役殲擊機中僅次於殲-20的重器,是打造攻防兼備強大空軍的核心力量。殲-16是在殲-11戰鬥機基礎上發展研製的新型第四代雙座雙發多用途戰鬥機,於2011年10月在瀋陽首飛。
  • 未來的飛機,再也不用擔心墜機了,設計師想法很獨特!
    不過癮的話,來看一看工程師設計的模擬視頻這才是真正的科技改變生活!
  • |字體設計|—有了這些字體,再也不用擔心版權問題了
    有了這些字體,再也不用擔心版權問題了!在此感謝無私分享免費商用字體的公司、團隊和個人。01#思源字體系列一款由Adobe與google共同開發的字體,擁有ExtraLight / Normal / Regular / Medium / Bold 和 Heavy七款字重,廣泛應用於廣告設計、名片設計、包裝印刷、產品設計等應用。其中有思源黑體、思源宋體、思源柔黑體。
  • 殲17戰鬥轟炸機首飛,中國對渦扇10發動機性能很自信!
    但是從其前機動鴨翼的設計來看,明顯與殲15艦載戰鬥機不同,前機動鴨翼水平狀態是基本與主翼融為一體,這與蘇34戰鬥轟炸機思路很一致。因此有網友很激動的認為這很可能是「中國版蘇34」殲17戰鬥轟炸機的首飛或試飛照。國外媒體分析稱,如果中國網絡媒體上披露的相關圖片是真實的,那麼這款新型中國飛機很明顯在概念上類似蘇伊霍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
  • 許達:論殲-11B的復產和殲-11D的命運
    :一是本來已經停產了的殲-11B型戰機開始恢復生產;二是殲-11D戰鬥機隨著蘇-35SK戰機進入中國空軍的戰鬥序列而遭到巨大衝擊,有可能直接面臨著下馬放棄的厄運。差不多每年完成一個小跨越,硬是在16年的時間裡把靠著不到80架蘇-27SK/UBK戰機撐門面的空軍建設成了一支擁有150多架蘇-27/殲-11A、200多架殲-11B/BS、100餘架蘇-30、280餘架殲-10A/S、100餘架殲-10B/C以及250多架飛豹的規模堪稱世界第三(如果算實際堪用飛機數量可能是世界第二)的戰術空軍(含海軍航空兵)力量。
  • 【乾貨】論殲-11B的復產和殲-11D的命運
    最近,軍迷群體裡的兩個傳言又把殲-11B和殲-11D這兩型戰術飛機推到了風口浪尖上:一是本來已經停產了的殲-11B型戰機開始恢復生產;二是殲-11D戰鬥機隨著蘇-35SK戰機進入中國空軍的戰鬥序列而遭到巨大衝擊,有可能直接面臨著下馬放棄的厄運。(本文中戰鬥機分代按照解放軍傳統分類法,即殲-20為四代機;殲-7、8為二代機;蘇-27、殲-11、殲-10等為三代機)
  • 踢館 | 蘇聯當年為啥要在阿富汗與美帝死扛,真的為印度洋出海口嗎?
    問:堂主老師,美國改裝俄亥俄級和維吉尼亞級發射巡航飛彈,堂主你也說將來096兼容巡航飛彈即可,為什麼冷戰時期蘇聯卻專門發展多型巡航飛彈核潛艇呢?蘇聯攻擊型核潛艇任務是獵殺對方戰略核潛艇和航母,可以改裝後發射反艦飛彈替代巡航飛彈核潛艇嗎?美國海軍的巡航飛彈,那是亞音速對地彈,本來都是要求能直接從魚雷管發射的,都是533毫米口徑以內,六米多長度。
  • 停產的殲11B恢復生產 殲-11D面臨著下馬放棄的厄運
    戰鬥機隨著蘇-35SK戰機進入中國空軍的戰鬥序列而遭到巨大衝擊,有可能直接面臨著下馬放棄的厄運。差不多每年完成一個小跨越,硬是在16年的時間裡把靠著不到80架蘇-27SK/UBK戰機撐門面的空軍建設成了一支擁有150多架蘇-27/殲-11A、200多架殲-11B/BS、100餘架蘇-30、280餘架殲-10A/S、100餘架殲-10B/C以及250多架飛豹的規模堪稱世界第三(如果算實際堪用飛機數量可能是世界第二)的戰術空軍(含海軍航空兵)力量。
  • 經典戰機系列:東方猛龍——殲-10
    殲-10A殲-10戰機(編號J-10,軍方代號」猛龍「,北約代號 「火鳥」)是由中國成都飛機工業集團研製的我國第一款單發,全天候,多功能的第三代戰機,從氣動外形到航電系統可以說摒棄了中國戰鬥機40多年來仿製蘇系戰機的歷史。
  • 比美F35厲害,中方研發殲31形態變胖,更適合空中戰鬥
    01殲31比F35厲害,中方研發升級版形態變胖,更適合空中戰鬥眾所周知,在很早之前,關於殲31的消息就滿天飛,大家也是想要快點看到這款武器,到底長成什麼樣子。殲31曾在2014年對外公開亮相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眾視野中,久而久之就被淡忘掉了。近日,據相關媒體報導,在沉寂了多年之後的殲31再次現身,直接引起不少軍迷的好奇。當時就有媒體猜測,殲31很有可能會因為性能問題早就被研發人員放棄,又或者殲31將會被改造升級。據報導,改造升級後的殲31比美方研發的F35飛行速度都要快三倍。
  • 中國怪異戰機亮相代號殲17 一架頂10架殲10
    甚至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表示,中國新型殲17戰鬥轟炸機嚴重抄襲了俄羅斯蘇34戰機,這一點讓俄羅斯勃然大怒了。不過,有軍迷表示,如果中國真在研製殲17戰機,僅從對地攻擊能力上來說,一架殲17可以抵過10架殲10戰機。隨著俄羅斯蘇-34戰鬥轟炸機在敘利亞戰場頻頻出擊,中國是否也應研發同類戰機就成了個熱門話題。
  • 敘利亞看點-上百發巡航飛彈壓秒到達,飽和攻擊,偷襲加群毆
    現在我們從技術角度來看看這次美英法巡航飛彈攻擊的得失。先從優勝角度來說,這次巡航飛彈攻擊,視頻顯示,在短短幾秒鐘內,就有十多發飛彈同時命中目標,這個很不起眼的細節卻洩露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飽和攻擊不是俄羅斯對付美國航母編隊的殺手鐧嗎?為啥美國也這麼掉價,抄襲別人的點子還不給錢?當然,單純說飛彈飽和攻擊確實是俄羅斯人的拿手好戲,但是這次的巡航飛彈飽和攻擊還是有很多花樣的。俄羅斯人的飛彈飽和攻擊,都是3-4馬赫超音速飛彈,對300-400公裡以外的航母戰鬥群進行攻擊,飛彈飛行時間不過就是10多分鐘20分鐘。
  • 應該準備戰鬥的是臺軍和美軍,解放軍不是在玩狼來了!
    臺灣軍方宣稱,已有18架解放軍作戰飛機分多批次進入臺灣的西南和西部防空識別區,包括2架轟-6K戰機、8架殲-16戰機、4架殲-11戰機、4架殲-10戰機。 對此,臺灣方面也是高度緊張。針對這次行動,大陸也沒有含糊,9月18日的發布會上,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宣布,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就是針對當前臺海形勢、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所採取的正當必要行動。東部戰區和網友們也在微博上直接互動: 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其實,應該丟掉幻想、準備戰鬥的不是解放軍,解放軍對於「臺獨」必打從來沒有幻想,從來就是在準備戰鬥。
  • 美新「戰斧」巡航飛彈戰力幾何
    據美「防務新聞」網站報導,日前,美軍一艘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發射2枚新型BGM-109「戰斧」Block5型巡航飛彈,分別命中靶標,標誌著這種新型巡航飛彈具備實戰能力
  • 轟六K的長拳---長劍-10巡航飛彈
    在前些天中國空軍出動轟六K戰略轟炸機赴西太平洋訓練的新聞中,大家看到,這種轟炸機的投射武器,不是常規炸彈,而是長劍10巡航飛彈,據稱,這種飛彈本身的射程達1500公裡以上,加上轟6K的大航程,威懾範圍可遠達5000公裡以上,轟6K搭載長劍-10成為我軍戰略威懾的又一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