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排隊槍斃戰術的戰爭年代,什麼樣的士兵會站在第一排?

2021-03-05 陵山墨客

排隊槍斃這種戰術,在今天看來就像傻子一樣。但在17-18世紀的歐洲,這其實是一種極為科學的戰法。

所謂的「排隊槍斃」,就是雙方士兵排成橫列,無任何遮攔的前進,等到相距30-50米左右距離時,才開槍射擊。在前進過程中,士兵也不是自由前進,而是踩著鼓點,以整齊的步伐奔向敵人的槍口。

這種戰法的正式名稱叫線列步兵戰術。這種戰法感覺是去排隊送死,但其實是經過實踐得出的在當時最科學的做法。

這一時期燧發槍取代了較落後的火繩槍,射擊效率有了較大的提高,不過由於槍膛中沒有膛線,槍枝的準度極低。

當時人曾用最好的燧發槍做實驗,結果發現,在距目標100步外射擊,100發子彈只能命中60發,隨著距離增加到300步時,就只有25發能命中了。

這種槍打出的子彈,會飛到哪裡,很難判斷。如果採用現代戰爭的自由射擊的方式,射擊去的子彈分散,基本上沒有殺傷效果,是很難有效阻止敵人發起的衝鋒。

這種情況,要確保能更好的殺傷敵人,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射擊密度。採用排隊射擊的方式,可以在隊伍的前面形成一片彈幕,總有一顆子彈能夠射中敵人。

這種戰術時,為了讓子彈更多的殺傷敵人,形成彈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士兵們會排成橫列,在統一的指揮下前進,射擊,再填彈,再射擊。如果射擊不能同時進行,就根本達不到殺傷敵人的效果。

排隊槍斃的戰術,在當時運用得最好的要數英國人了,他們的細紅線,能夠讓開槍的誤差不超過一秒。

英國軍隊在統一指揮下,跟隨著鼓聲向前,經常是冒著敵方的彈雨,整齊的衝到距敵人50米,甚至於是30米內才整齊的射擊,往往兩輪射擊就能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傷亡,讓敵人潰退。

據資料介紹,英國軍隊在與法軍交戰時,曾經一輪射擊就使得法軍800多人傷亡。

那麼,什麼樣的士兵會被安排在第一排呢?

網上很多人的答案是,第一排的士兵並不會刻意選擇,平時訓練時誰在前就在前。我覺得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排隊槍斃戰術,最重要的就是,隊伍要聽指揮,統一行動。你想,對著敵人的槍口,不做任何防護走向前,士兵們會看著敵人的子彈飛過來,看著身邊的戰友倒下去,這是需要極強的心理素質的。

特別是站在第一排的,這種壓力會更大。如果受不了這種壓力,崩潰甚至於轉身逃跑,在戰場上,這是很容易導致整個隊伍潰散的。

所以,有經驗的指揮官都會安排有經驗、且心理素質強大的士兵在第一排,而這樣的士兵無疑是參加過多次大戰的老兵最好,新兵蛋子站在第一排,怕是還沒走幾步就尿褲子了。

同時,很多資料都顯示,高的士兵也會安排在第一排。道理也是一樣的,後排的士兵矮一些,他所受到的直接視覺衝擊會更小,更有利於保持整個隊伍的整齊而不崩潰。

相關焦點

  • 在鐵律下「排隊槍斃」:拿破崙時代的軍隊是如何作戰的?
    宏大的隊列方陣,華麗的服飾,以及貼面對決的排隊槍斃戰術……這一切,是許多人對拿破崙戰爭以及其前後時期的戰爭形態的印象。
  • 排隊槍斃!奇葩的線列步兵戰術.
    之前一直在寫歷史上的裝備,今天咱們換換口味,來聊一聊一個比較奇葩的東西:排隊槍斃。說到排隊槍斃這個事情,可能有些人已經知道我要說啥了。沒錯,這個東西確實是比較奇怪的,而且也是世界戰爭史上絕無僅有的的事情。行進中的英國列兵說到這個排隊槍斃也就是線列步兵戰術,就不得不講一下當時的步兵裝備。這個裝備其實就是滑膛槍。
  • 揭秘丨為什麼要「排隊槍斃」?
    交戰雙方站好隊,然後一齊開槍射擊敵人,這就是「排隊槍斃」。之所以這樣打,倒不是因為歐洲人多有騎士精神,而是因為一旦你把士兵都散開行動(迂迴包抄),絕大部分人就會馬上開溜!側翼迂迴或長途奔襲將要面對複雜多變的情況,不像大家一起麻木不仁的開槍裝彈那麼簡單,所以執行部隊的軍官和士兵需要很高的能動性和積極性,這些恰恰是當時大部分軍隊所欠缺的。
  • 「排隊槍斃」線式戰術的興起源於燧發槍與刺刀的發明
    很多人都問過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歐洲人在近代特別是18世紀,要採用橫隊排槍齊射,跟互相槍斃沒區別,看起來很傻的作戰方式呢?」甚至有人給線式戰術起了一個外號——「排隊槍斃」。那為什麼只有歐洲人使用了這種戰術?」 其實要討論這個問題,一定要記住一點:戰術是基於武器裝備的。歐洲人之所以發展出橫隊齊射的線式戰術,關鍵是兩項重要的軍事技術發明——燧發槍和刺刀。 首先,當時歐洲以外的軍事力量,主流單兵火器還是火繩槍。火繩槍靠槍機上的火繩來點燃火藥,但是火繩是明火,對身上掛著彈藥、手上拿著待擊發火器的士兵相當有危險性。
  • 【互動】中國歷史上沒有過「排隊槍斃」戰術?原因是中國人太聰明了?
    近代歐洲軍隊,在17-18世紀,終於出現了最考驗軍隊士氣的「排隊槍斃戰術」。又稱「線列戰術」。
  • 「排隊槍斃」也有戰術?普魯士射速最快,毛子一言不合就烏拉
    近代歐洲由於受武器技術水平的限制,出現了線列戰術,也就是常說的「排隊槍斃」,燧發槍糟糕的準確率,裝彈速度的緩慢,使得這一戰術逐漸形成,雙方士兵們手拿燧發槍,排列成密集的隊形,在軍官的帶領下,踩著鼓樂的節奏,
  • 排隊槍斃黨的戰爭——山靈M5&樂彼L3評測
    軍事(尤其是兵器)愛好者!因為我國在這方面的管理比較嚴格,所以軍事(尤其是兵器)愛好者基本上只能把自己的熱忱潑灑在接觸不到實物的遊戲和意淫裡,這裡面有一個小小的流派就叫做排隊槍斃黨。所謂排隊槍斃黨,大概泛指近代軍隊(參看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在會戰時踩著腰鼓的步點、列著整齊的方隊、冒著炮火前進到射程內,接著用滑膛槍慘烈的對射——大家如果不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不匍匐前進?
  • 重回拿破崙時代,一起「排隊槍斃」
    有生之年系列的《騎馬與砍殺2》在3月31日就要跟大家見面了但剩下這20「年」實在是難熬呀就在這時《騎馬與砍殺》拿破崙戰爭DLC的原班人馬給我們帶來了一款多人在線合作戰爭遊戲《堅守:國家戰爭》(Holdfast: Nations At War)本作於3月6日上架Steam,目前好評率86%在《堅守:國家戰爭》這款遊戲裡,巧妙地選取了風雲變幻的拿破崙時代作為故事背景。
  • 《愛國者》《光榮》電影中的戰術隊形 面對面 密集 對射 步兵線列
    美國獨立戰爭及南北戰爭時期為什麼交戰雙方都採取密集隊形進行對射?
  • 19世紀還玩排隊槍斃?說說讓日不落帝國一蹶不振的布爾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場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戰爭的導火索究竟是什麼?希特勒又為何會對猶太人如此仇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戰爭中的啟示與實錄.▼▼▼18世紀末期,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德,美,日等國家開始興起並在各種方面擠壓大英帝國的存在。大英帝國此時的政治結構保守而臃腫,日不落開始慢慢的下落。為了維持住日不落的盤子,英國開始新一輪的殖民。
  • 槍斃犯人時,為何要十幾個人一起開槍?難道是怕打不準嗎?
    導語:槍斃犯人時,為何要十幾個人一起開槍?難道是怕打不準嗎?在有些影視劇場景中可以看到,要對某一死刑犯或者背叛軍隊的軍人執行槍決時,往往有一排士兵舉槍射擊,在聽到軍官命令後一起開火的場景,那槍決犯人的時候只讓一個人開槍一樣可以致人死地,又為什麼要動用這麼多人一起開槍,造成更大的傷害,多消耗一些子彈呢?
  • 排隊槍斃被打散後的因禍得福?拿破崙:再民主的散兵,也曾被專制的橫隊暴打
    大家終於不再傻傻的排隊槍斃了,而是分散著靈活的投入戰鬥。但實際上,任何戰術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人們付出血的代價作為學費。對於革命戰爭之初的法軍而言,除非他們擁有過於龐大的數量優勢,除非指揮官能夠及時掌握並收攏部隊,不然野戰往往會帶來可怕的後果。不過,法國幸運地擁有沃邦等人留下的龐大國防要塞群,它們有效阻遏了反法聯軍的推進步伐,迫使他們不得不逐個圍攻要塞以打通交通線。
  • 被稱為雷霆的三段擊戰術,根本不是戚繼光發明的?
    但是也有很多關於戚繼光的說法並不屬實,比如說有人認為「三段擊」戰術是戚繼光發明的。所謂三段擊戰術,就是將火器部隊分為三排,輪流依次發射,以提高射擊速度。而三段擊大致上分為兩種。一種是換人射擊,即第一排射完之後,退到第三排裝填彈藥,準備就緒的第二排火槍手上前進入第一排位置射擊,如此往復。歐洲軍隊在排隊槍斃時代多採用這種戰術,這種三段擊,也特稱「三線戰術」。
  • 18世紀歐洲人笨到「排隊槍斃」,咋還大殺四方?有錢人的世界你不懂
    這樣的戰爭自然只是愚蠢、怯懦或者說沒有現代人「智慧」的將領進行的禮節性遊戲,就連他們的遊戲工具也不過是些撲著發粉、梳著假髮的士兵……那麼,歐洲人為什麼要採用這麼呆板的戰術,並且還憑著這麼呆板的戰術去大殺四方呢?十八世紀,從託木斯克到裡斯本的廣袤土地上,步兵戰術方面近乎唯一的戰法便是「排隊槍斃」,排列極其整齊的步兵戰線展開集體射擊和衝擊,鬆散的隊形在會戰中幾乎可以忽略。
  • 【巴洛克時代】「散兵遊勇」真的克制「排隊槍斃」嗎? ——近代散兵漫談
    獨立戰爭一種廣為流傳的映象是身穿自然色外衣的美國戰士在戰場上能夠準確的瞄準射擊身穿耀眼服裝排著笨拙隊形的英國戰士,並以此獲得了整個戰爭的勝利。然而這種印象並不真實。美國戰士的好槍法,由於操練不足,隊列鬆散。很多時候並不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華盛頓在圍困波士頓時候清點部隊人數時曾感嘆當時美軍的效率低下:「常備軍一個小時就能做完的事情竟然用了八天時間。」
  • 為什麼星巴克橫著排隊,肯德基卻豎著排?客動線理論!
    我們在去星巴克的時候,遇到人多需要排隊,我們排的隊都是橫著排的。 但是去肯德基遇到人多要排隊的時候,我們排隊都是豎著排的。 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為什麼同樣是門店,排隊的方式卻不一樣呢? 這裡面有什麼經營學問嗎?有!
  • 戰爭究竟有多殘酷?細數亞塞拜然戰爭罪行,引起世界眾怒
    在10月16日,亞塞拜然對納戈爾諾—卡拉巴赫攻勢中,亞塞拜然成功奪取了亞軍的防禦重鎮:哈德魯特鎮的外圍,並以「虐殺」的方式槍斃了已經投降的兩名亞軍士兵。這兩名亞軍士兵明顯是亞美尼亞臨時徵召來的,其中一名看起來還十分年輕,而另外一名則顯得有些年老。在視頻中,阿軍士兵不斷對這一老一少進行辱罵和毆打。
  • 「駁殼槍」是一種什麼樣的武器,為什麼能在部隊中一直服役到80年代?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基本進攻戰樣式,是戰爭雙方普遍使用步兵密集隊形衝鋒、機槍火力線/炮兵火力線依託預設陣地實施火力掩護。而在伴隨支援火力不足(尤其是機槍無法時刻跟隨步兵分隊推進)的情況下,只裝備了手動步槍的步兵分隊在突破了防禦方第一道塹壕體系後往往會立刻面臨著來自敵方第二道塹壕體系的機槍火力壓制,難以繼續向縱深擴大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