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0月18日, 伊朗 外交部發表聲明稱,聯合國對伊朗進行的為期五年的武器禁運於周日自動解除。伊朗外交部在這份聲明中表示:"截至今天,針對伊朗武器運輸、其他有關活動和金融服務的限制舉措,以及此前實行的關於禁止部分伊朗公民和軍官進入或過境聯合國成員國的禁令已全部自動解除。"這意味著,伊朗從此不僅可以從任何地方購買任何武器裝備,而且包括經濟在內的一些限制也被自動解除。
另據觀察者網報導,伊朗國防部長阿米爾·哈塔米準將10月19日在接受半島電視臺採訪時表示,在武器禁運解除後,中俄已經與伊朗有協議,將幫助伊朗發展空軍。哈塔米告訴半島通訊社:"俄羅斯和中國,與我國有在武器禁運解除後發展我國空軍的重要協議。"
但哈塔米準將沒有透露協議的細節。因為伊朗國防軍和革命衛隊的空軍沒有編制地導防空力量,因此哈塔米說的"空軍協議",被很多人認為是戰機方面的採購。
消息傳出,立即引起了中國網友,特別是軍迷的注意。眾所周知,中國有一款專門用於外貿的戰機:梟龍 。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測,伊朗會不會從中國採購梟龍?但實際上,伊朗採購梟龍的可能性不大。這裡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技術上的。伊朗曾在20世紀70年代從美國購買了80架F-14A戰鬥機(實際到貨79架),並在兩伊戰爭中將其投入實戰,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在實戰中使用過美制三代(按蘇/俄標準是四代)重型機的國家之一。很難想像,一個有這樣經歷的國家,會在幾十年後,主要對手美國和以色列都已經裝備F-22和F-35的情況下,接受一款頂多只能算三代半水平的飛機。
第二個原因是政治上的。從根本上來說,梟龍是一款巴基斯坦飛機,它的銷售權也在巴基斯坦手裡,成飛只是受巴方委託,作為項目乙方完成了研製工作而已。而巴基斯坦和伊朗關係一直不睦,互相視對方為地緣戰略對手。更何況,巴基斯坦背後還有一個"狗大戶"沙特,它和伊朗是死對頭。伊朗購買一款具有這種背景的飛機,可能性極低。
根據以上分析,無論基於技術還是政治因素,伊朗購買梟龍的可能性都基本不存在。但是如果我們換一個思路,不是把梟龍"賣"給伊朗,而是通過技術合作和聯合研製,讓它"投胎轉世"到伊朗呢?
對中東地區,特別是對伊朗的軍事相關動態比較關注的軍迷都知道,伊朗曾於幾年前宣稱,該國依靠自己的技術力量,獨立研製成功了名為"閃電(Saeqeh)"的國產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於2006年9月6日在伊朗軍隊舉行的代號為"佐勒罰爾格的打擊"的大規模三軍聯合軍事演習中首次公開亮相。當時據伊朗國家電視臺報導稱,該機是"由伊朗專家設計、優化和改進的",它與美國的 F-18 戰鬥機相似,但功能"更加強大"。電視臺新聞還稱, 伊朗空軍 在過去一年裡對這架飛機進行過多次試飛,目前(2007年)它已經在軍中服役。
目前,外界所知關於"閃電"戰鬥機的信息很少。目前已知的信息是:該機由伊朗伊朗航太製造公司研製,2004年7月首次試飛,2010年通過伊空軍的測試。首批生產5架,後續計劃建造24架,具體執行情況未知。
從外形上看,"閃電"與美制F-5"虎"式戰鬥機非常相似,應該是基於伊朗空軍大量裝備的美制F-5戰鬥機研製的。眾所周知,伊朗曾經從美國引進了180架F-5E/F系列飛機,伊斯蘭革命之後,在美方完全斷絕了零部件供應和技術支持的情況下,伊朗航空工業界依靠自己的力量,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目前已完全經具備了自行徹底大修F-5系列飛機的能力,並成功的用本國技術對F-5戰機進行了技術升級。可以說伊朗對F-5系列已經實現了"技術摸透"。在這種情況下,伊朗完全有能力在F-5的基礎上改進出一款新型戰機。
"閃電"與F-5相比,兩者在外觀上的主要之處有二:一是進氣道的形狀,F-5的進氣道是橢圓形,而"閃電"是矩形,這可能是因為"閃電"換裝了伊朗國產發動機,這一點下面還要說到;二是垂尾,F-5是單垂尾,而"閃電"是類似F-18的 雙垂尾 。後面一點可能也是伊朗方面生產該機性能與F-18具有可比性的原因。另外,據伊朗方面聲稱,該機較F-5E要大10%-15%,不知道指的是尺寸還是重量。如果是重量,按F-5E的數據推算,該機的最大起飛重量大約應為12.33噸到13噸之間,與梟龍(12.7噸)大體相當。
"閃電"(右下)的雙垂尾是它與F-5(左上)的最大區別
關於"閃電"的航電系統,目前沒有較為可信的信息。不過,從伊朗航展上拍攝的閃電戰鬥機座艙內部圖片,我們能作出判斷:這款飛機的座艙仍然是二代機水平,相對於F-5並沒有脫胎換骨的改進。座艙如此,其他系統也就可以想見了。
伊朗航展上的"閃電"戰鬥機機艙
另一個可以說明"閃電"性能,是它的發動機。據伊朗方面聲稱,"閃電"的發動機,是一款名為"Owj"的伊朗國產渦輪噴氣發動機。從伊朗方面展示的Owj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照片來看,該發動機實際上是F-5E/F上所使用的美制J85渦噴發動機的仿製型號。由此可見,"閃電"的動力系統相對於F-5系列,也沒有提升。
伊朗展出的"Owj"國產渦輪噴氣發動機。從外形上看,該發動機應是F-5系列戰鬥機所使用的J85渦噴發動機的仿製型號。
美國J85渦噴發動機
根據以上分析,"閃電"戰鬥機的實際性能應與F-5系列相當,是一款戰後二代機水平的戰鬥機。這也和伊朗現有的航空工業技術水平相匹配。伊朗官方說它比F-18性能更強,顯然是誇大其詞了。
雖然性能水平不高,但"閃電"畢竟是伊朗自己研製的飛機,從伊朗官方對它的宣傳就可以看出,伊朗方面對它還是抱有很高的期望的,只是由於自身技術水平所限,能夠做到的有限。那麼,在目前聯合國對伊朗武器禁運已經解除的情況下,中國能不能介入伊朗的"閃電"戰鬥機計劃,用"梟龍"的相關技術對其進行改進,也就是我前面所說的,通過技術合作和聯合研製,讓梟龍"投胎轉世"到伊朗?如果這樣做的話,對於"閃電",乃至伊朗來說,會意味著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我認為,有一個很好的參考對象,就是美國在20世紀80年代研製的F-20" 虎鯊 "戰鬥機。
誕生於20世紀50年代的F-5系列戰鬥機,到了20世紀70年代,其性能已經開始顯得落後,不能再滿足當時國際軍售市場的需求。特別是1981年裡根政府放開一線裝備向盟國出口的許可之後,F-5就要面臨著與F-16A/B型競爭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諾思羅普公司決定,以F-5E型為基礎,研製一款深度改型,以深挖F-5的潛力。這種新的F-5改型一開始被稱為F-5G,1982年底經美國軍方批准,F-5G正式改名F-20,以利銷售。1982年5月,第一架F-20出廠。1983年巴黎航展之後,獲得官方綽號"虎鯊"。
F-20"虎鯊"戰鬥機三面圖。可以看出它和F-5的最大區別就是從雙發改成了單發
與F-5E相比,F-20的主要改進有兩處:
一是從F-5系列的雙發改成了單發,用一臺通用電氣公司(GE)為F-18研製的F404渦扇發動機代替了原來的兩臺J85。1983年巴黎航展後,F-20的動力系統正式確定為F404-GE-100渦扇發動機。F404-GE-100基於F-18所配用的F404-GE-400專門針對F-20設計的改型,二者結構大體相同,主要差別是針對單發飛機安全性的需求,採用了多餘度的燃油控制系統,用一個數字式電子裝置作為機械液壓裝置的備份,可提供機械液壓裝置的90%工作能力。該發動機乾重1036公斤,最大,推力48.9千牛,加力推力78.7千牛。對比F-5,它所用的兩臺J85-GE-21型渦噴發動機最大推力15.57千牛,加力推力22.28千牛,兩臺加起來也不及一臺F404-GE-100。為適應這一改動,F-20修改了後機身設計。
f404-ge-400型渦扇發動機剖面示意圖。F-20所用的F404-GE-100渦扇發動機是以它為基礎研製的單發飛機專用型號,二者的關係類似RD-33和RD-93
二是換用了新的電子系統。F-20的座艙設有一個大型平視顯示器(HUD)和兩個單色多功能顯示器,具有先進的"手不離杆(HOTAS)控制系統,數字顯示控制裝置和先進任務計算機。該機還配備了在當時來說相當先進的AN/APG-67脈衝都卜勒雷達,該雷達可提供多種空對空和空對地模式,與F-16A使用的的APG-66雷達具有相似的探測距離性能。APG-67雷達可以在"向上"模式下能夠探測、跟蹤48海裡(89公裡)處的目標,在"向下"模式下可以探測、跟蹤31海裡(57公裡)處的目標。經過這樣的改進,F-20可以使用F-16A/B能夠使用的幾乎所有武器。除了可以兼容原F-5的武器配備,比如AIM-9"響尾蛇"空空飛彈、MK系列通用炸彈、LAU-68A/A和LAU-68B/A火箭發射器、航炮吊艙等,F-20還可以使用AIM-7"麻雀"中距空空飛彈(可在機翼下懸掛4枚),AGM-65"小牛"空地飛彈和AGM-84"魚叉"反艦飛彈也曾被整合上機進行飛行測試。
F-20"一平兩下"的座艙,這個水平中國直到90年代的殲7C也沒有達到
經過這些改進,F-20的性能相比F-5E有了大幅提高:最大作戰速度從F-5E的1741千米/小時提高到2.1馬赫(約2570千米/小時),爬升率從F-5E的167米/秒提高到255米/秒。按照時任諾斯羅執行長託馬斯·瓊斯的說法,該機甚至相比於同時代的F-16A/B也有一定的優勢:"F-20的運營成本還不到F-16戰鬥機的一半,與同時代的其他前線戰鬥機相比,其所需的維護人力降低52%,燃油消耗減少53%,綜合維護成本降低63%,可靠性提高4倍。"
顯而易見的是,美國當年將F-5升級改進為F-20所做的這些工作,即使是近40年後的今天,對於伊朗來說,也是力不能及的。這一點,對比當年的F-20和今天伊朗的"閃電",就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但是,如果中國出手相助,情況就會完全不同了。當年諾思羅普公司從F-5到F-20所做的那兩項主要工作,今天的中國都有條件完成:
一是發動機。由中航工業集團公司立項,中航工業貴發所設計、黎陽公司總裝總試,用於替代RD-93的 渦扇-13 中等推力發動機目前已經研製完成。2017年4月27日,在中巴雙方的共同見證下,雙座型梟龍首飛成功,它配裝的就是渦扇-13E型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推比8.5以上,最大加力推力9噸左右,軍推5.5噸左右,自重1100公斤,綜合性能不在F-20所用的F404-GE-100渦扇發動機之下。
珠海航展上的渦扇-13"泰山"發動機
而且,如果是今天的中國出手,發動機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渦扇-17"岷山"渦扇發動機。這款發動機是中國基於烏克蘭AI-222-25渦扇發動機,為L-15/JL-10高級教練機研製的動力裝置,其重量、外形尺寸都與J85-GE-21型渦噴發動機接近,而推力卻大得多,按AI-222-25F的數據,其巡航推力和加力推力分別達到了29.4千牛和41.18千牛。如果用它來改裝"閃電",就可以在不對後機身作大的修改的情況下,大幅提高"閃電"的飛行性能,使之即使面對F-15和F-16,也有一戰之力。
珠海航展上的渦扇-17"峨眉"發動機
二是航電系統。在這方面,中國可以將梟龍block3的航電系統整個搬過去。特別是它所使用的KJL-7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AESA),按照中電科14研究所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數據,該雷達的重量小於145千克,陣面直徑為600毫米,這兩個數據與F-20所使用的AN/APG-67雷達相當,裝進"閃電"的機頭雷達罩不成問題。而它的空空探測距離可達170公裡,這比陣風戰機使用的RBE2有源相控陣雷達(140公裡)還要遠。在換裝這款雷達之後,目前梟龍可以使用的遠程武器,"閃電"都可以使用。特別是CM-400AKG 超音速反艦飛彈 ,攜帶這款飛彈的"閃電"戰鬥機足以對整個波斯灣的艦船造成致命威脅。
中電科14研究所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KJL-7A型有源相控陣雷達外形和性能數據
攜帶CM-400AKG超音速反艦飛彈的梟龍戰鬥機
綜上,如果伊朗願意合作,以中國目前的技術水平,通過移植梟龍技術,足以讓"閃電"脫胎換骨,成為一款21世紀超級版F-20。這種性價比很高的飛機足以大幅提升伊朗伊朗國防軍和革命衛隊空軍的戰鬥力。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聯合國武器禁令已經解除的情況下,伊朗目前還在積極謀求國產武器出口。如果能通過合作改進"閃電",將這樣一款超級版F-20推向國際軍售市場,對中伊兩國也都是有利的。就看伊朗決策者的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