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們先看下面這個標題,腦海裡浮現的是什麼?
「女大學生從直升機上跳下」
這幾個字極具衝擊力。
看了以後,
是不是以為這個女大學生遇到了什麼人生困難想自殺?
是不是疑惑為什麼直升機上沒人阻攔?
是不是立馬腦補了一出大戲?
我是的。
然而,當我點開這則新聞以後,看到的內容卻是:
翼裝飛行員從直升機上起跳,進行翼裝飛行。
翼裝飛行,簡單的說,就是穿上特製的衣服,從高處落下,然後像蝙蝠一樣滑翔。
就像下面的視頻一樣:
具體說來,這應該算一項危險度很高的極限運動,從山崖或者直升機上跳下的翼裝飛行員,並不是想輕生。
回到澎湃新聞的標題。
「女大學生從直升機上跳下」,顯然沒有很好的展示這一新聞內容,反而對讀者造成了巨大的誤導。
就算這位翼裝飛行員,真的是女大學生,那也不是這件事情的主要矛盾,無需強調,更別說她進行「翼裝飛行」,也不是「從直升機上跳下」。
類比起來,如果翼裝飛行可以被當成「從直升機上跳下」來報導。
那滑雪可不可以說成是「從雪山上滾下?」
潛水就是「小夥落入海中,一小時沒浮上來。」
傘兵只能是「慘烈!美軍挨個從高空墜下」了。
這是很可笑的一件事,我相信澎湃的編輯們也知道,這個標題和內容毫無關係,然而他們在仔細斟酌以後,依然起了這麼一個會引起歧義的標題。
為什麼?
因為事實已經證明,標題中有「女大學生」的話題比較吸引眼球。如果還有「女大學生」輕生的暗示,就更吸睛了。
——大多數媒體最多到「女大學生天門山翼裝飛行」這一步,還算尊重新聞事實。而澎湃則已經在第五層了:
我們就是要標題黨。
這件事,初看只覺得可笑。
但細想起來,又覺得可悲。
如果是博主、自媒體標題黨也就算了,但這可是澎湃新聞啊。
澎湃新聞,已經是國內最專業的新聞機構之一,背後是上海報業集團,怎麼都算大半個官媒了。
什麼時候起,這樣的官媒、這樣的大機構,也開始用標題黨汙染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了?
難道我們的網際網路信息環境還不夠差嗎?
02
昨天河森堡在他公號裡舉了一個例子。
他說他看論文的時候,發現秦國有一條規定,說是沒被閹割的公馬,不允許駕車。然後他就上網搜視頻資料,想看看沒閹割的公馬駕車會怎麼樣,搜到了下面這個視頻:
結果視頻裡就是這大哥拉著馬走了兩圈,然後旁白就開始說「大家喜歡什麼小動物呢?歡迎留言」。
於是河森堡就憤怒了:
我就感到奇怪,題目裡說的那牽馬大哥讓公馬鎮靜下來的招數呢?視頻沒提啊。一個文不對題的視頻,啥都沒說,也無內容,也無美感,擺上來用意何在?也確實應該憤怒。
而且這不是個例。
如果你常刷視頻網站,會發現這種隨便選一段網上的視頻,加上兩句話以及一個非常吸引眼球的標題,然後就上傳上來的視頻多如牛毛。
那些內容機械的不像是人做的,多半是包給兼職工作人員,幾塊錢一條配音,或者乾脆就是機器AI自動配音自動上傳的,目的就是薅平臺流量補貼的羊毛,賺取利潤。
《航母螺旋槳有多可怕?看看這些海洋生物的下場,真讓人不忍心!》你以為中間會出現海洋生物的下場點進去,但看完會發現全程除了那個人的BB,畫面中就是航母和海洋生物的混剪,和「下場」毫無關係。整個視頻,沒有論證、沒有資料、沒有畫面,完全可以用「航母的螺旋槳會殺死很多魚」這樣一句話來說明,硬是被這位叫「優秀的小編」擴充成了一段一分多鐘的視頻,講了大幾百字的廢話。
不誇張的說,這些多出來的,都是實打實的「垃圾」內容。
然而,因為這些視頻多,這些人又懂得搜索優化,導致很多搜尋引擎搜出來,靠前的還真就是這些視頻,加上這些視頻,都喜歡用同一個配樂,於是有人總結出:
不管是你想查資料,還是想看看某件事情的最新動態,只要你點開那個視頻,Axero的Trip一響,你就知道,8成你在這個視頻裡找不到想要的答案了,這或許才是真正的:很顯然,這阻礙了人們獲得真正需要的信息。
當然,也不只是視頻領域,文字領域更是重災區,甚至有人做了一個營銷號生成器:
只要你用中文網際網路,就不得不被這樣的垃圾信息環繞,就不得不想盡辦法去過濾這些垃圾信息。
讓人憤怒,也讓人無力。
03
除了這些機械重複的垃圾信息,還有一個重災區,是網際網路上關於國外的謠言。
有的是翻譯錯誤。
比如之前的紐西蘭槍擊案。當時鋪天蓋地的報導中,都有這麼一條信息:
繼而很多媒體開始進行一些匪夷所思的猜測,說雜誌中可能包含著行兇者的動機、信仰等,讓很多國內的讀者摸不著頭腦。但這是一個實打實的錯誤翻譯,翻譯者把magazine翻譯成了「雜誌」。
然而,magazine不僅僅是指雜誌的意思,他還有另一個意思是「彈匣」,所以其實是兇手帶著很多彈匣....
還有的,則是惡意造謠。
只要一和國家民族相關,中文網際網路上的垃圾信息就會格外得多。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又是一句謠言,就算他私底下真的說了,你又是從何而知。我查了下源頭,發現這段話來源是我國論壇,且早已被闢謠:事實上我國論壇特別愛編這種侮辱中國人的謠言,也特別喜歡把這種謠言安在韓國人頭上,以吸引大家抱團抵制。比如2005年就有人說韓國搶了中國的端午節,申遺成功,大罵韓國人不要臉。「端午節原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到韓國已經有1500多年」而且韓國當時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既不吃粽子紀念屈原,也不賽龍舟,走的是薩滿舞蹈的路線:和中國的端午節根本就不是一件事,完全不會衝突,中國端午節也早已申遺成功。然而至今,中國網際網路上細數韓國罪狀裡,依然有「搶了中國的端午節」這一項。再比如NASA宣布:有13個星座那個就是「蛇夫座」。最後,忍不住謠言的NASA分別在官方tumblr、twitter上對「重新定義星座」進行了闢謠。NASA表示「我們研究的是天文學,不是佔星術!」(「Here at NASA, we study astronomy, not astrology.」)以及「你聽說我們改變了星座?不是,我們只是做了計算。」然而,這個在2016年已經被闢謠的謠言,今天在百度輸入「十三星座」進行搜索,最前面的信息仍然還是謠言。說實話,中文世界的信息汙染,百度這個最大的中文搜尋引擎恐怕難辭其咎。我這裡說的不是競價排名,而是百度最近一段時間主推的產品——《百家號》,其質量之低,謠言之多,早已超越了UC震驚部,成為中文網際網路第一大垃圾場。隨手舉一個例子。昨天有朋友在微信上給我發來一篇百家號的文章,問我是真是假——該文聲稱,美國中情局承認賓·拉登和911事件無關,向其家族致歉。我搜索發現,這樣的驚天新聞,原來是來自專門生產諷刺性假新聞的洋蔥新聞。中文網際網路很亂,信息汙染非常嚴重,仿佛一場沙塵暴。所以我才在最開始說,我們的專業媒體機構,不應該標題黨。本來,那些註冊資本上億,僱員上萬的專業媒體機構,應該像他們宣傳的那樣,提供專業而精準的信息,成為網際網路信息亂象中的定海神針,讓人安心。然而現在,一些媒體,卻加入了風暴,成為了沙塵暴本身。專業媒體,不應該擁抱信息亂象。
不應該用放棄美譽度的方式去追求點擊率:
來自某某日報
-END-
歡迎關注
周周有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