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戰鬥機是中巴共同研製的一種配備俄羅斯發動機的輕型戰鬥機,主要由巴基斯坦空軍裝備。
2019年的印巴邊境衝突對印度空軍衝擊很大,最為人所知的是印度空軍在與巴空軍的衝突中損失了米格-21戰鬥機,而巴基斯坦空軍毫髮無傷,這對印度空軍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最讓人感興趣的是根據7月份的一次採訪,這場短促的衝突是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新型中國JF-17「雷電」戰鬥機首次進行真槍實刀的空戰。
這是一種相對較為新型的單引擎戰鬥機,研製目的是與F-16、「鷹獅」、米格-29競爭國際市場,巴基斯坦空軍目前是該機唯一也是最大用戶,且可國產。關於該機的最可靠信息來自中國的商業資料。7月的採訪中一名巴基斯坦空軍JF-17戰鬥機駕駛員就該機與蘇霍伊戰鬥機和F-16戰鬥機的比較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印巴邊界衝突後,巴基斯坦空軍的JF-17「雷電」戰鬥機繼續在邊境線上空進行戰備巡邏。根據巴基斯坦空軍飛行員的說法,在這些巡邏飛行中,巴空軍飛行員的JF-17「雷電」戰鬥機機載雷達多次鎖定距離自己超過100公裡的的印度空軍蘇-30MKI戰鬥機。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JF-17的空對空飛彈可以擊落蘇-30MKI。JF-17掛載的進行超視距攻擊的武器是PL-12空對空飛彈,巴空軍仍在對這種飛彈進行磨合(截至2019年2月)。邊境上空巡邏中巴基斯坦空軍在這一距離範圍內仍傾向採用F-16發射AIM-120C-5 AMRAAM飛彈的方式,迫使印度空軍戰機進行反飛彈機動,但並無戰果。PL-12飛彈的射程和機動特性與ARRAAM相似,目前為止也尚未取得戰果。
但如果巴空軍飛行員獲得許可發射飛彈,那麼JF-17仍能比印度空軍的蘇-30MKI戰鬥機搶先一步。根據新德裡電視臺的報導,印度空軍配備的俄羅斯R-77飛彈射程為80公裡。
儘管蘇-30MKI的飛彈性能受到限制,但巴空軍飛行員認為蘇-30MKI仍是最大威脅之一,因其強大的發動機和蘇-30MKI出色的機動能力使得它能在躲避對方飛彈進行機動後迅速恢復戰鬥狀態,在視距範圍內戰鬥中蘇-30MKI很難被擊落。
當然這是指視距內纏鬥,這位飛行員表示超視距作戰時蘇-30MKI就不那麼可怕了,他在訓練中曾用AMRAAM飛彈攻擊F-16,他認為這種飛彈性能更好。該飛行員還表示,「幻影」戰鬥機的「米卡」空對空飛彈也屬重大威脅之一。
這位飛行員表示,戰鬥的決定性階段或者影響最大階段應該是在超視距空戰階段。JF-17「雷電」在該階段的作戰性能完全可與F-16和「幻影」戰鬥機相匹敵,JF-17「雷電」的不足在於空對空飛彈掛載數量偏小,大多數的JF-17隻能攜帶4枚空對空飛彈,相比之下蘇-30MKI可攜帶8枚甚至更多。
在可靠性、飛行品質和後勤維護方面,巴空軍飛行員也給JF-17打了高分。由於JF-17是中國全新設計的戰鬥機,表明時下的中國製造的戰鬥機具有較高的可靠性。不過JF-17仍然在使用俄羅斯發動機,2015年巴空軍拒絕了中國方面在JF-17上使用中國發動機的建議,表明航空發動機那時仍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個重要短板。
如喜歡這裡的文章,歡迎點擊「轉發」或「喜歡」或「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微信公眾號:LFYSD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