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船是大海的徵服者,飛機是天空的徵服者。將艦船和飛機結合在一起,豈不是所向無敵?
英國人也是這樣想的。
在人類歷史上,雖然是法國人克雷曼·阿德第一次提出了航空母艦的構想,是美國人尤金·伊利第一次駕駛飛機在巡洋艦上起飛和降落,但真正將航空母艦構想變成現實的卻是英國人。
航空母艦
英國是傳統海軍強國。從16世紀以來,英國的船舶在海洋裡橫衝直撞,打敗了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海上強國,成為了新的海上霸主。到20世紀初,英國依然是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基於此,英國非常看重海軍建設,願意投入很多資源在艦船上進行「折騰」——比如,建造航空母艦。
由於從來沒有建造航空母艦的經驗,英國嘗試著將原有的艦船改成航空母艦,以此來節約時間和成本。經過一番選擇,1914年,英國皇家海軍將一艘競技神號巡洋艦進行拆除、改裝,建造成航空母艦。可是,這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因為它搭載的是水上飛機,飛機在水上起飛、降落,從水中提升到軍艦上。
水上飛機
不久,英國將一艘運送煤炭的船隻改成航空母艦,即方舟號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也只能搭載7架水上飛機,而非艦載機。令人高興的是,在隨後進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出動了方舟號航空母艦參戰,從方舟號上起飛的水上飛機發射魚雷,擊沉了土耳其一艘5000噸運輸艦。這增強了英國繼續改造航空母艦的信心。
接下來的幾年,英國一邊參戰,一邊對巡洋艦、客輪進行改造,這就是暴怒號航空母艦和百眼巨人號航空母艦。雖然這些改造都稱不上成功,但為英國建造新的航空母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指明了方向。
暴怒號航空母艦
1916年,英國設計出了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為了紀念第一艘競技神號巡洋艦改裝的航空母艦,這艘航空母艦被命名為競技神號。1918年,英國老牌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廠承擔了建造競技神號航空母艦的任務。
就在英國人信心滿滿地建造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航空母艦時,有人在默默地進行模仿,並打算搶在英國人之前完成航空母艦的建造。這就是日本。
日本不是傳統的海軍強國。可是,自從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重視發展海軍,通過向西方海軍強國的學習,來建設一支強大的海軍。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在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中分別打敗了清朝和俄國,躋身世界海軍強國之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作為戰勝國,更是將海軍建設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當日本了解到英國正在建造競技神號航空母艦後,馬上意識到航空母艦必將成為海軍的重要力量,便奮起直追,開始設計和建造日本第一艘航空母艦鳳翔號。
1919年12月16日,日本淺野造船廠鶴見造船所開工建造鳳翔號航空母艦。為了爭奪世界上第一艘航空母艦的稱號,日本人夜以繼日地開展建造,終於只用了3年時間,在1922年12月完成了鳳翔號航空母艦的建造。1923年,英國競技神號航空母艦才宣告完工。
鳳翔號航空母艦
由此,日本鳳翔號成了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英國「起了早床,趕了晚集」,沒能搶到這一稱號,競技神號成了世界上第二艘航空母艦。
不過,從性能數據上來說,競技神號要強於鳳翔號。而且,競技神號採用的許多新技術,領先於鳳翔號,後來,許多國家在建造航空母艦時,學習和借鑑的是競技神號,而不是鳳翔號。從這一點而言,競技神號比鳳翔號更接近世界上第一艘現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
競技神號航空母艦
這兩艘航空母艦服役後,有著什麼樣的結局呢?
鳳翔號率先服役,在上世紀30年代參加過對中國的作戰。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鳳翔號進行了現代化改裝,加入作戰隊伍。雖然與後來建造的航空母艦相比,鳳翔號明顯落伍了,但架不住它運氣好啊。當更先進的飛龍號、蒼龍號、赤城號、加賀號航空母艦被美軍擊沉後,鳳翔號依然航行在大海上,直至二戰結束。
競技神號服役後,參加了二戰,活躍於大西洋、印度洋。1942年4月9日,競技神號航行於印度洋錫蘭海岸附近時,被聞風而動的日本愛知D3A俯衝轟炸機和9架三菱A6M零式戰鬥機輪番攻擊,吃了37枚炸彈,傷痕累累,沉入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