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帝國的噴氣式精靈圖16:能轟炸能反艦 出口全球

2021-02-07 講武堂

本文是小火箭經典轟炸機系列文章的第5篇。在前4篇,小火箭分別介紹了3V轟炸機:勇士(Valiant)、火神(Vulcan)和勝利者(Victor)。這三款名字都以V開頭的戰略轟炸機讓英國擁有了空中的核威懾力量,但也最終因海基核力量的崛起而隱退在歲月之中。


而本篇,小火箭將要介紹的是蘇聯的圖-16轟炸機。這款轟炸機與英倫3V不同,在經歷了冷戰時期的歷練與傳奇之後,她並沒有塵封在歷史中,而是繼續活躍在很多地方,續寫著她的傳奇與輝煌。



公元1952年4月27日,圖-16戰略轟炸機首飛成功。該機的出現使得蘇聯的轟炸機研發體系(尤其是大型轟炸機)徹底擺脫了過去以仿製美國B-29戰略轟炸機為基礎的圖-4轟炸機的影子,而且開始正式進入噴氣時代。



圖-16轟炸機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傑作,擁有修長的機身和漂亮的機翼。機長34.8米,翼展33.01米,機高10.36米;機翼面積為165.2平方米,空重37.21噸,最大起飛重量78.9噸。



安德列·尼古拉耶維奇·圖波列夫,飛機設計大師。1888年11月11日生於俄羅斯特維爾州,1972年12月23日逝於莫斯科。一生主持設計或參與設計的飛機型號超過一百個,其設計的飛機打破過78項世界紀錄。




作為一款轟炸機來說,圖-16從首飛到正式入役,其速度可謂奇快無比:


圖-16的第1架原型機在1952年4月首飛成功,當年12月就開始進入生產階段。經過不到2年時間,圖-16就於1954年正式進入前線空軍開始服役了。




圖-16與英倫3V轟炸機一樣,選擇了翼根進氣的方式。2臺米庫林AM-3發動機為其提供了強勁的推力。(單臺推力為93.2千牛)


這裡,進氣道被紅色擋板擋住了。如果拿下擋板向裡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圖-16轟炸機的每側進氣道內部被分成了2個部分,其中一部分從機翼的下部壁板處穿過,另一部分透過了機翼2根大梁的腹板開孔。


圖-16的基本款的彈艙可以放置9噸炸彈。


圖-16側面全身照。值得一提的是,圖-16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採用增壓和加溫座艙。


經小火箭仔細考證和觀察,圖-16轟炸機的座艙的氣源來自發動機的壓氣機。具體來說,是壓氣機的第7級葉片後面的空氣閥門。


注意主起落架的結構設計細節。攝影:邢強。


小火箭拍攝的轟炸機的主起落架,採用了小車式的設計。這種起落架在飛機著陸時,輪胎與地面摩擦產生力矩,使得車架繞鉸接接頭逆時針旋轉。為了防止旋轉時產生前輪組加載,後輪組卸載的情況,這種起落架會專門設計剎車平衡機構。油缸工作壓力為14.71MPa,使用蘇聯標號10的液壓油。



為防止起落架上的螺母在起降的振動中出現滑動甚至脫離的現象,設計師專門採用了防松螺母。攝影:邢強。



把防松螺母拆開是這個樣子的。其實就是螺母開槽後配合銷釘來使用。一些更講究的地方會用鋼絲穿過凹槽後整體加固。攝影:邢強



圖-16的自衛火力較為強大,完整版本為7門23毫米口徑的馬克洛夫AM-23機炮。



這7門機炮,有2門在圖-16的機尾炮塔中。AM-23機炮射速為1250發/分鐘,出膛速度為710米/秒。



蘇聯標準23×115毫米彈藥


機尾特寫,珍貴的歷史照片。



另1門機炮在機頭右側靠前的部位。(放在這裡,很有戰鬥機的感覺。)


還有2門炮以雙聯裝炮塔的方式布置在機身背部。


另有2門機炮以雙聯裝的方式部署在機腹位置。


7門機炮:機尾2門+機頭右側1門+機身背部2門+機腹2門。


圖-16機頭的投彈手觀瞄窗口,視野也是極好的。



掠海低飛的圖-16,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感覺。



除常規炸彈之外,圖-16可以掛載的武器裝備也是有很多的。上圖為一枚由圖-16轟炸機掛載的KSR-2反艦巡航飛彈。注意其摘掉整流罩後露出的末端主動雷達導引頭。


KSR-2反艦巡航飛彈被投放瞬間。


這是一枚碩大的KS-1巡航飛彈(簡直就是一架Q版的米格-15)


一枚巨大的KSR-5飛彈。


在這個角度,小火箭正好可以講一下圖-16的機翼設計。圖-16的機翼主要分為內外兩段(這個與英倫3V轟炸機的勝利者的三段式設計來說,相對簡潔了一些,有關勝利者轟炸機,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勝利者:英國迄今最後一款噴氣式戰略轟炸機(上篇)》)


圖-16轟炸機的外段機翼前緣後掠角為35°,內段機翼前緣後掠角更激進一些,為45°。


圖-16的機翼較薄,其相對厚度為12.52%



雪中的圖-16,更顯精靈本色,這也很蘇☆聯。



不過,作為全系列共有1500多架的高產轟炸機來說,在沙漠環境中也必須要出現她的身影,才能有十足的國際範兒。


另外注意,圖-16轟炸機的尾翼前緣後掠角也是45°。也就是說,圖-16的尾翼前緣與內段機翼前緣是平行的。


埃及空軍的圖-16轟炸機,攝於1980年11月11日。


2架圖-16正在一前一後編隊飛行。


帶有空中加油軟管的一架圖-16,準備給另一架圖-16進行夥伴加油。注意這種極其獨特的翼尖對翼尖的夥伴式加油方式。


2架飛機通過加油軟管連接上之後是這個樣子的。


圖-16轟炸機機身內部有27個油箱,總載油量為45452升。這27個油箱中,大部分做了防彈處理,為橡膠自封軟油箱。個別較為薄弱的油箱,在某些部分安置,其中的燃油被設置為優先使用,基本上在起飛和爬升的過程中就用去很大一部分,當圖-16飛到目標區域附近時,易毀油箱中可以保證已無燃油,這是圖波列夫的設計中比較巧妙的一點。



一架圖-16轟炸機飛行在一艘颱風級核潛艇上空。該潛艇是蘇聯建造的最大一型彈道飛彈核潛艇,實際上也是有史以來人類設計建造的最大的潛艇。該艇由紅寶石設計局設計,代號為941型。俄文名稱為Акула,意為鯊魚。


圖-16與颱風,一架能夠投放核炸彈的轟炸機與一艘能夠20枚潛射彈道飛彈的核潛艇,這個搭配很蘇☆聯。



一架圖-16飛行在蘇聯卡拉級巡洋艦的首艦尼古拉耶夫號上空。卡拉級巡洋艦主要用於反潛,滿載排水量9900噸。她的姊妹艦,二妹奧恰科夫號比較有名,當然命運也比較坎坷。2014年3月6日,俄海軍為了阻止駐紮在克裡米亞的烏克蘭海軍出港,把奧恰科夫號炸沉並阻塞了港口。


當然,能夠體現圖-16的蘇聯噴氣式轟炸機靈魂的,得是她與鐵幕另一邊的國家的武器裝備伴飛或者伴航的場景了。



一架圖-16陪伴在一艘英國皇家海軍的阿爾比恩航空母艦旁邊。這艘滿載排水量為2萬4千噸的航母看起來對這架圖-16一點辦法都沒有。


冷戰期間,以「北方婚禮」這個名字命名的軍事演習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舉行了多次。在這一系列的軍事演習中,荷蘭派來了海豚級攻擊型潛艇;英國出動了皇家方舟號航母戰鬥編隊;美國則動用了硫黃島級、塔拉瓦級、新港級大型坦克登陸艦、衣阿華號戰列艦、惠特尼山號指揮艦、尼米茲號航母等大型作戰艦隻。在20多艘潛艇、800架各型飛機、150多艘軍艦的助陣下,英美的海空力量5萬多人就這樣在蘇聯北方艦隊的家門口開始耀武揚威。


不過,等一下,航母甲板上的人在看什麼?



哈!那架飛機長得好神奇!不像是北約的飛機啊。


沒錯!這是一架過來看看熱鬧的圖-16。在這被稱作有史以來,在歐洲的海域,規模僅次於諾曼第登陸的軍事行動中,一架圖-16就這樣單槍匹馬地過來了。


在她後面緊追不捨的,是一架鬼怪戰鬥機。



不過,其實圖-16並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艘乍一看像是一艘漁船的電子偵察船也是蘇聯參與「北方婚禮」軍事演習的一份子。嗯,離近些看的話,這些密密麻麻的天線對於一艘「漁船」來說的確是多了些。




北約的鬼怪戰鬥機與蘇聯的圖-16轟炸/偵察機伴飛的場景成為了冷戰時期美蘇對抗的一個典型而又充滿戲劇色彩的縮影。


一架鬼怪就想降服圖-16?一架不行那就兩架。


圖-16就這樣闖將進來,並在多架艦載戰鬥機的「護送」下,揚長而去。



美國海軍的F-8十字軍艦載戰鬥機與圖-16也有攜手伴飛的經歷。F-8是美國海軍最後一款單發艦載戰鬥機,也是美國海軍首款超聲速艦載戰鬥機。




圖-16還真是和不少美國海軍艦載機打過招呼呢。不過,F-4、F-8都是老傢伙了,圖-16還和F-14打過照面:



可以說,圖-16幾乎是見證了大部分的美國海軍噴氣式艦載機的發展史。



在冷戰時期,鷂式戰鬥機擁有其獨特的垂直/短距起降能力。AV-8A戰鬥機則是由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生產的美國版的鷂式GR1。當然,好奇的圖-16也像近距離看看這種飛行器。攝於1973年2月。



美國海軍遊騎兵號航空母艦,是福萊斯特級航母的第3號艦。這個級別的航母是美國海軍拿到的第一種常規動力的超級航母。這艘在1957年入役的航母很大一部分時間都在太平洋地區活動。因參與越南戰爭而獲得了13枚戰星標記。


或許是鑑於以上原因,上圖這架圖-16特地趕來關照了一下子。


埃及空軍部隊歡迎到訪的蘇聯圖-16轟炸機機隊和機組人員。



圖-16在遠嫁他國之後,其性格沒有太大變化。在地中海上空,類似的場景同樣在上演。



圖為一架F-4鬼怪戰鬥機(具體型號應該是 F-4J-34-MC鬼怪II)正在攔截/伴飛一架埃及空軍的圖-16。這架鬼怪來自於有著黑桃A之稱的VF-41中隊,剛剛在美軍富蘭克林·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上起飛。攝於1972年。





一些圖-16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使命後,在博物館中安度晚年。注意這架丟失了方向舵的圖-16後面有一艘潛艇。潛艇頭部,一枚533毫米魚雷呼之欲出。從潛艇艏部的攻擊型潛艇特有的聲吶來看,這是一艘641B型攻擊型柴電潛艇,也就是北約所稱的探戈T級,或者蘇聯稱的鯰魚級。


當然,圖-16是不會輕易退出歷史舞臺的!要不小火箭怎麼會把她稱作精靈呢!


圖-16改造成了噴氣式客機!這就是傳說中蘇聯最早的噴氣式客機:圖-104!(詳見小火箭的公號文章《圖-104:紅色帝國的榮耀》)




由圖-16轟炸機擴大機身改成圖-104客機。客機的客艙分為兩部分,前面是一個稍小的客艙,後面是一個較大的客艙,兩個客艙之間有一個艙段,這裡的地板略高,以避開機翼的中央結構部分。在早期型號中,這個中央艙段被用作廚房。



注意中間兩個舷窗略微高於其他舷窗。這個艙段的地板為了避讓橫穿機身的機翼結構而墊高。


1954年年底,位於烏克蘭的哈爾科夫飛機製造廠已經開始製造首架圖-104的機身。1955年7月17日,由圖-16轟炸機改裝成的圖-104客機首飛。(1955年對於蘇聯來說,是個喜事頗多的年份,當年11月22日,蘇聯爆炸了第一枚氫彈;當年11月30日,蘇聯第一個南極科考隊伍出發。)



圖-104總體上來說,可以看做是胖胖的圖-16。其機身直徑變大,以便容納乘客。而機翼、發動機和起落架等部件的改動則比較小,基本上還是保留了圖-16轟炸機的外形特徵。



圖-104保留了圖-16轟炸機的機鼻觀察窗,而且還配備有減速傘。渾身上下到處透出濃濃的蘇聯味道。


小火箭對圖-16的介紹文章至此結束,但是圖-16及其各種改型的傳奇,仍將繼續。


感謝大家對小火箭的支持!


版權聲明:

本文已由邢強博士獨家授權小火箭刊發,禁止非授權轉載,歡迎朋友圈轉發。

微信ID:ixiaohuojian

歡迎 加入 小火箭 ,進入航空航天大家庭!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軍事微信公眾號《講武堂》獨家稿件,禁止商業轉載,歡迎朋友圈分享。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來自北方的「獾」--蘇聯圖-16噴氣轟炸機史話
    在噴氣式轟炸機領域,蘇聯人最早的成功嘗試是伊爾-28這樣的輕型戰術轟炸機。但伊爾-28在載彈量和航程上都難以讓蘇軍滿意,蘇聯空軍希望能擁有一款航程和載彈量更大、飛行速度和升限更高的遠程噴氣轟炸機。擁有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內炸彈艙最大載荷9噸,主翼加掛掛架後還可選裝2枚空地/反艦飛彈。  作為寶貴的大型飛機平臺,圖-16除了執行傳統轟炸任務的機型外,還通過加裝警戒雷達、電子偵察設備、加油吊艙等,成為了蘇軍重要的遠程偵察機、空中加油機和飛機發動機測試平臺等。  圖-16:最早也是最基礎的量產型號,可攜帶常規航空炸彈
  • 紅色帝國的終極螺旋槳戰鬥機 ——拉-11
    不過,這架美國間諜機的機組人員並不知道,紅色帝國的衛兵早已盤旋在高空之上,密切注視著他們。  在11月5日,志願軍空軍進行的第一次轟炸任務,空2師4團的1、2大隊出動拉-11戰鬥機16架,掩護著友軍圖-2轟炸機空襲大、小和島上的美軍雷達監聽設備。由於這次轟炸非常突然,美空軍一時反應不及,使得志願軍機群在未遭到任何攔截的情況下,順利完成轟炸任務。
  • 紅色帝國的殺手鐧:圖-22M3「逆火」戰略轟炸機
    圖-22M既可以進行戰略核轟炸,又可以進行戰術轟炸--尤其是攜帶大威力反艦飛彈,遠距離快速奔襲,攻擊美國航空母艦編隊。因此圖-22M曾經是美蘇之間裁軍談判的主要焦點之一。圖-22有四種型別,「眼罩」A和B型執行轟炸任務,C、D型改作偵察和教練用機。「眼罩」A的彈艙可帶自由下落式的核彈或常規炸彈。B型彈艙內可帶AS-4「廚房」式核巡航飛彈。
  • 大西洋上空的「監視者」,蘇聯Tu-16噴氣式轟炸機
    雖然二戰末期迫降在蘇聯境內的幾架美軍B-29轟炸機給了蘇方技術人員測繪仿製的機會,並取得了一些成果(Tu-4轟炸機),但隨著戰後噴氣式飛機的快速發展蘇軍的轟炸機誕生不久就已經有些落後了。蘇聯人意識到,必須擯棄傳統的螺旋槳飛機轉而研發裝備噴氣動力發動機的轟炸機才能適應新時代的空戰,今天的主角Tu-16戰略轟炸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
  • 沱江艦一口氣發射16發反艦飛彈 一艘054A能應付的過來嗎?
    沱江艦作為臺灣自行設計建造的隱身反艦飛彈快艇,搭載了8枚超音速型的雄風3反艦飛彈和8枚亞音速的雄風2反艦飛彈,單看反艦火力其實還挺不錯的。我之前說過,發射反艦飛彈只是反艦作戰中間的一環,找不到目標的反艦飛彈和瞎子沒啥區別。一旦戰事起,沱江艦幾乎得不到任何能提供解放軍艦艇的位置信息來源:空中偵察平臺會被擊落,陸基偵察平臺更是東風快遞吃到飽。
  • 伊朗忽然曝光地下軍火庫,大量中國血統的反艦彈能威懾美軍?
    那麼,這些飛彈究竟能對波斯灣的美國軍艦造成多大的威脅?從路透社發布的照片來看,伊朗在地下軍火庫中儲備的飛彈主要有兩種:一種可能是中國C-704反艦飛彈的伊朗國產版本NASR-1反艦飛彈,另一種是中國C-802反艦飛彈的伊朗國產版本NOOR飛彈(也有可能是伊朗研製的增程型的Qader反艦飛彈)。
  • 世界第一種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二戰德國 Me 262 型噴氣式戰鬥機
    他是世界第一種投入戰鬥的噴氣式戰鬥機,也是同時期性能最好噴氣式飛機,本應大量投入生產獲取制空權,卻被要求作為高速轟炸機投產,直到1944年6月,戰鬥型的Me262才投入戰場,為時已晚。■ 在希特勒強令下,Me 262最初是以戰鬥轟炸機的面貌裝備德國空軍的,這個決定對這種新銳戰機來說是極具悲劇性的,圖為掛載兩枚500公斤炸彈的Me 262A 型。
  • 臺軍沱江艦一口氣射16發反艦飛彈,一艘054A能應付過來嗎?
    沱江艦作為臺灣自行設計建造的隱身反艦飛彈快艇,搭載了8枚超音速型的雄風3反艦飛彈和8枚亞音速的雄風2反艦飛彈,單看反艦火力其實還挺不錯的。我之前說過,發射反艦飛彈只是反艦作戰中間的一環,找不到目標的反艦飛彈和瞎子沒啥區別。
  • 【講堂558期】大膽調戲美軍航母,能投氫彈核武,老當益壯的Tu-16轟炸機
    文|老白558 Tu-16轟炸機發展背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局勢分成美蘇兩大陣營
  • 「熾焰帝國2」國服3月不刪檔 新職業精靈師新副本曝光
    韓方製作人李相潤透露,本次測試開放1~2個月後,將帶來新職業精靈師和新玩法更新,並且不刪檔測試將一直開放到國服公測。」中國將是《熾焰帝國2》全球首個公測地區。」李相潤說,看來公測離我們已經不遠了。3月開啟不刪檔測試,本次測試會一直延續到國服公測;不刪檔測試將開啟迄今為止最大型的PVE副本,開放兵種數量會提升到120種;測試開始後1~2個月會推出新職業精靈師,後續將推黑魔法師和聖騎士(有圖有真相!);城鎮玩法曝光,比傳統網遊的工會更深度。
  • 一枚東風21D反艦飛彈能擊沉美國航母嗎?事實令人失望,不可能
    在全球當今所有的國家中,能夠製造航母的僅有中美印英法五個國家。昔日超級大國的第一繼承國俄羅斯,因為經濟萎縮,軍費縮減,已經不具備製造航空母艦的能力。儘管今天隨著各種反艦飛彈和打擊手段的升級,很多國家都宣布具備反航母的能力,蘇聯時期甚至研製了一系列的所謂的航母殺手。
  • 出口中國蘇30賺了幾十億,俄羅斯為何後悔了?沈飛用行動證明實力
    圖為中國海軍航空兵裝備的蘇30MK2戰鬥機此前,俄羅斯通過向中國出口蘇30賺了幾十億外匯,然而許多人都感到不解的是,
  • 已出口114架:幻影4000沒能做到的,如今被陣風給實現了!
    誰能想到在美制F-35戰機開始暢銷全球的大環境下,法國陣風戰機還能抓住四代半戰機的尾巴撈到幾個大單?最新型號的陣風戰機具備強大的網絡中心戰能力,能夠發射「流星」空空飛彈、「飛魚」反艦飛彈,掛載的「達摩克利斯」瞄準吊艙可引導雷射制導炸彈攻擊16公裡外的目標,陣風已成為正兒八經的多用途戰機。陣風戰機2003年開始交付法國空軍和海軍,2007年後逐漸走向成熟並形成戰鬥力。
  • 紅色帝國的暴力美學
    前蘇聯由於長期不重視武器裝備的工業設計,只強調實用、便於訓練、低成本、大批量生產等,因此設計、生產和裝備了大量外形醜陋無比、充滿壓抑感和恐懼感的武器裝備,加之當時全球媒體對前蘇聯成功的妖魔化包裝,這些醜陋的武器更加重了這個帝國的
  • 飛豹帶反艦飛彈穿越回二戰,能幹掉大和號戰艦嗎?
    作為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曾經是舊日本帝國的國家象徵,至今仍在日本的電影、動漫中頻頻出現。那麼架空一下,假如大和號戰列艦穿越了,來到了2000年的中國外海,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殲轟-7A飛豹戰機,攜帶標準的反艦武器——鷹擊-83式空艦飛彈,能否一舉擊沉這艘滿載排水量72800噸的巨艦呢。
  • 臺灣新型警衛艦能威脅航母艦隊?600噸小艇,配16枚反艦飛彈
    該艦排水量只有600噸,不過卻能攜帶16枚「雄風」反艦飛彈,不少臺灣媒體稱其為「航母殺手」。有分析稱,臺灣希望借建造眾多小型重火力巡邏艦來支撐臺軍「非對稱」作戰的能力,最終目的在於讓任何對臺灣的進攻都變得昂貴且困難。那麼此次臺軍所打造的「安平級」巡防艦真的能威脅航母,讓臺灣擁有「非對稱作戰」能力嗎?這顯然不可能。
  • 全新三大紅色精靈 即將震撼登場
    《賽爾號》官方正版手遊《賽爾號:精靈大作戰》全新三大紅色精靈—高雅聖潔,月神·黛安娜、冥界之王,哈迪斯、暗夜邪龍,天邪龍王即將震撼登場。
  • 轟-6研製成功,16年極度保密,1984年閱兵才公開亮相
    ,轟-5與轟-6這兩款在技術水平上相差整整一代的噴氣式轟炸機,幾乎是在同時開始研製的。作為蘇聯第一款噴氣式戰略轟炸機,圖-16能夠攜帶常規炸彈或者核彈對敵重要目標實施戰略轟炸,在1955年服役時,其突防能力一度讓北約方面感到巨大壓力。在此後的幾十年中,圖-16一直是蘇聯空軍轟炸機部隊的中堅。
  • 卡爾臼炮,噴氣式轟炸機甚至V2飛彈都出動了,只為了摧毀它!
    希特勒立刻命令西線B集團軍統帥莫德爾的部隊進行反擊,但是由於地面裝甲部隊缺乏燃油而部署遲緩,沒有及時發動反撲,沒能阻止美軍在雷馬根大橋構建防禦陣地。希特勒命令空軍元帥戈林的空軍部隊,利用空襲來摧毀雷馬根大橋。戈林再次做出了他無法實現的承諾-雷馬根大橋將在德國空軍炸彈下徹底毀滅。
  • 中國空軍的驕傲,活塞螺旋槳飛機殊死決鬥,擊落美軍噴氣式戰鬥機
    在噴氣機式戰鬥機還不成熟的二戰末期,即使美軍的P-51等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中的佼佼者,也很難能在與德國Me262這種早期噴氣機的格鬥中取得勝績。P-51「野馬」這類的機型往往能夠憑藉優異的水平盤旋性能繞到Me262噴氣機的尾後,但噴氣式戰機在爬升率和速度上的優勢實在太明顯,活塞螺旋槳戰鬥機往往處於追不上、打不著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