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開飛機,為什麼戰鬥機飛行員要穿成這樣?

2021-12-28 航空工業


同樣是坐在座艙裡開飛機的

左邊是民航客機的飛行員

右邊是殲20戰鬥機的飛行員

是不是,你也和小飛俠一樣發現了:

為什麼,他們的著裝是非常直觀的不一樣?

這當然可以說:因為民航飛行員開飛機是要平穩地起降飛行,把乘客安全、舒適地送到目的地,而戰鬥機飛行員是要隨時要準備「戰鬥」,所以穿的衣服就很不一樣。

但是,新的問題就又來啦:戰鬥機飛行員的這身「戰鬥服」,到底有著哪些不一樣、有多不簡單?

首先來看,高空中座艙裡的飛行員,原本簡單的「呼吸」就不簡單了,需要機上供氧系統,戴上氧氣面罩是基本。而當戰鬥機在高速機動飛行時,飛行員要承受很高的過載,血液就會在離心力、過載的作用下向下肢流動,造成大腦和心臟缺血,導致飛行員黑視、昏厥、聽力喪失及喪失意識。

不僅如此,戰鬥機飛行員還面臨著應急跳傘離機的情況,這時候身上的這身衣服就要防護到位,跳傘後如果落水,這身衣服還要能抗浸水、能漂浮救生,如果是寒區環境還要能保暖禦寒…

同時,這樣的一身披掛下來,還要不能臃腫妨礙飛行員的駕機操控、要通風散熱;還要幹練簡潔,不能與座艙內設備開關等意外鉤掛;針對電磁環境有著防輻射的能力,服裝的面料還要全面具有阻燃防火…

▲通過可模塊化選擇和使用,來滿足不同飛機、

不同任務中的飛行員防護上的要求

是的,飛行員身上的這套衣服,為了能更好地保護飛行員,要求實在是太多了。要求千萬條,我們的設計師一條條來滿足…

飛行員的飛行中要面臨的高過載,這就需要抗荷服來「幫忙」降低過載、保持良好身體的狀態。抗荷服因其外觀像條褲子,也就被稱為抗荷褲。

這條褲子的玄機在於,通過充氣膨脹擠壓飛行員的腹部和下肢,防止血液向下肢流動,從而避免、減輕黑視、昏厥等情況。這樣的加壓,不僅能為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大腦皮層的工作創造良好條件,還能使內臟器官保持一定的位置,防止移位。

抗荷服可以有效提高飛行員在大過載情況下的耐受能力,從而操控飛機拉出過載更大的機動動作,使戰鬥機在戰鬥中具備更優異的格鬥性能。當飛機在萬米高空,座艙失去氣密性或彈射離機時,代償背心和抗荷服同時對飛行員的軀幹及下肢施加壓力進行代償。


▲飛行夾克+抗荷服,是飛行員服裝的基本款

抗荷服屬於軍用飛機航空供氧防護裝備體系中的一員,是其中的基本款。而在此基礎上,還有著這些功能模塊,可根據不同任務環境、不同需求來靈活組合,來對飛行員進行360°全方位保護。

通風背心對飛行員上身進行通風,降低飛行員在高溫環境中自身產生的熱量積累,同時解決因穿著其他防護裝備而引起的熱負荷問題,使人體體表溫度保持在可耐受範圍之內,減輕體能的消耗。

飛行員落水時,脖式漂浮裝置可自動或手動充氣,使飛行員快速浮出水面並保持漂浮姿勢,防止溺水。

當飛行員彈射跳傘落入冷水中,抗浸防寒服可有效地防止冷水浸溼內層保暖衣物和人體,保暖層防止人體熱量過快散失,延長生存待救時間。當陸地寒冷季節應急彈射著陸後,也可以提供禦寒保暖的功能。

功能如此完善、強大的綜合性防護服,滿足了飛行員的飛行任務需求,保護了飛行員的生命安全,也不會忽略飛行員的穿著感受。

飛行員的這身衣服,不只是功能全面,還要好看,穿著舒適,比如面料顏色的統一、克重的減輕、服裝間的結構搭配等方面下足的功夫。特別是針對女飛行員的量身定製,在整體款式上採用挺胸收腰的結構,抗荷服的腰部收身結構設計,達到整體美觀的視覺效果。

我們也不只為戰鬥機飛行員量體裁衣,還為直升機、預警機、運輸機的飛行員、機上人員,研製了抗浸防電磁個體防護服、電磁防護服、多功能戰術背心、調溫背心、抗抗浸防寒服等個體防護服。

給飛行員量體裁衣這件事,絕非易事。從初期的仿製到自行研製、再到今天的全面創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我們為飛行員們研製了約7種型號的代償服、6種型號的抗荷服、4種型號的抗浸服、3種型號的救生背心、3種型號的通風服、7種型號的抗荷調壓器。

在2018年珠海航展上,最新展出的飛行員個體防護裝備採用了「一體化設計、模塊化使用」,可滿足多型飛機的不同作戰需求,通過個性化定製、人機工效設計,在舒適性、適體性和美觀性又有了較大的提升。

而目前正在研製的第四代戰機的個體防護裝備,將爭取全面實現功能綜合化、模塊化、一體化,提高裝備的整體功能、提高飛行員防護服裝的綜合防護性能,並進一步改善著裝舒適性。

從殲8到殲15,再到……我要飛得更高


繪圖/周文珺

製作/鄭宇航   責編/姚旭東

主編/劉  煊    監製/謝林軒

來源:航空工業航宇

相關焦點

  • 【多圖揭秘】同樣是開飛機,為什麼戰鬥機飛行員要穿成這樣?
    左邊是民航客機的飛行員右邊是殲20戰鬥機的飛行員你是不是發現了:為什麼,他們的著裝那麼不一樣?這當然可以說:因為民航飛行員開飛機是要平穩地起降飛行,把乘客安全、舒適地送到目的地,而戰鬥機飛行員是要隨時要準備「戰鬥」,所以穿的衣服就很不一樣。
  • 揭秘:開戰鬥機的飛行員為什麼要呼吸「純氧」?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作者:王明志網友提問:開戰鬥機的飛行員為什麼要呼吸純氧?專家解答:不論是戰鬥機飛行員還是轟炸機或偵察機的飛行員,升空執行作戰任務時都會戴上氧氣面罩。
  • 飛行員天天開飛機不會膩嗎?
    對戰鬥機飛行員來說,可能有擔心、刺激、有滿足感或者某些時候很恐懼各種情緒,但一般來說很少有膩的,膩是那種平平穩穩的環境裡才容易滋生的,對飛行員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來說,每次飛行都可能是生死之旅(哪怕是資深飛行員),所以每次都必須認真對待。神經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很難產生膩的感覺。再說了,收入和社會地位在這擺著,職業上限那麼高,無聊的情緒很難產生。
  • 開戰鬥機的飛行員,為什麼要呼吸純氧?原因其實很簡單
    空軍飛行員這個職業很讓人羨慕,但想要成為一名專業的空軍飛行員,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也要付出很高的成本。
  • Bad Taste 腦洞大開:戰鬥機飛行員在空中拉肚子咋辦?
    很多人認為飛機上有專門用具解決這種緊急情況,但真實這樣嗎? 這種情況多數是需要飛行員自行解決的,甚至噴的滿飛機都是也是有的……拉肚子駕駛員最害怕發生的事,甚至比遭遇敵軍王牌飛行員、飛彈電池故障或是跳傘降落到滿是鯊魚的海裡還要可怕。下面這篇乾貨滿滿的原貼是由Tim Hibbetts寫的,他是一名A-6攻擊機和F-18戰鬥機駕駛員,由他們來講解那些尷尬的真相。
  • 空軍飛行員白龍:2018年要開最好的飛機,做最好的飛行員
    聽飛行員來講一講。測試飛機:尋找優點與不足他是空軍某部飛行員白龍,參加了2017年沙場閱兵,也因此被許多人熟知。但是他說,自己還只是一個剛剛起步的飛行員。同時,把飛機的優點寫成攻略,讓其他部隊飛行員可以更好更快地掌握這些飛機。 七機穿云:密集編隊的驚險過程白龍說,2017年之於他,是非同凡響的一年,他人生中第一次執行了重大任務,而且還是閱兵任務。而讓他印象最深,是他們一起進行七機穿雲。
  • 趣說戰鬥機飛行員
    戰鬥機飛行員很神秘!他們的真實生活和訓練很少在網絡和外界流傳,也沒有官方評論,所以總是顯得神秘莫測。比如說很少有媒體報導,培養一個飛行員花費有多高?有一個形象的說法是戰鬥機飛行員是黃金堆出來的,所需花費相當於和飛行員身體等重的黃金,那麼這筆花費究竟有多少呢?
  • 飛行員把「開襠褲」穿上了飛機!詳解空軍抗荷飛行服的發展
    起飛前飛行員在現場穿上了「開襠褲」——抗荷飛行服。有很多朋友也一直在問,那些飛行員怎麼把「開襠褲」穿上了飛機?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開襠褲」,別看這身衣服外形醜,它可是飛行員的「護身服」——抗荷飛行服。戰鬥機在作高速機動飛行時,飛行員要承受很高的過載,有了它來降低過載、 保持良好身體的狀態。荷服因其外觀像條褲子,也被稱為抗荷褲。
  • 同樣是飛機故障,中國飛行員榮獲一等功,國外一飛行員進軍事法庭
    飛機是現代戰爭中非常關鍵的武器裝備,現在的先進飛機具備有飛行距離遠、飛行高度高、載彈量大、具備隱形性能、以及先進雷達、制導設備等電子系統。一架先進的飛機是現代工業王座上的明珠,是頂尖科技力量的體現。不過在現實當中,這樣緊密、高科技、採用特殊材料的飛機也難免出現各種問題而導致發生空中故障。
  • 男人氣十足的飛行員夾克要怎麼穿?
    飛行員夾克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因為那個時候飛機的機艙還不是封閉式座艙,你想想在天上飛來飛去,還漏風,那是有多冷。所以美國軍方就設計了一款防風且暖和的重型皮夾克。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是這麼開飛機的:說起飛行員夾克,很多小夥伴應該會知道經典型號應該是裝備陸軍航空兵的A-2真皮夾克。A表示Aviation(航空)。
  • 培養一個戰鬥機飛行員要花多少錢?最多可達10個億!
    據美國空軍估計,訓練一名F-35戰鬥機新飛行員,所產生的費用大約是1100萬美元,F22是1400萬美元以上,這只是將新手培養成能開F35和F22的程度,要成為成熟飛行員,還得繼續投入和訓練。而優秀的戰鬥機飛行員需要飛行1000小時以上,這是中外空軍的共識。現代軍用飛機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結晶,使用最新的製造材料,價格非常昂貴,飛行消耗巨大,一架飛機飛行一小時需要幾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的費用。成長到不同的階段,開的飛機不一樣,投入的成本也不同。
  • 戰鬥機飛行員的頭盔也太累贅了吧?
    ➤ 氧氣面罩戰鬥機的飛行高度不同於一般飛機,所以要面對著「高空缺氧」的實際問題。氧氣面罩的一頭接在頭盔上,另一頭接在飛機供氧口上。試想一下,當你瞄準了一架敵機,說時遲那時快,眼睛突然被陽光晃得眯了幾秒,機會就這樣over了。頭盔上的防光目鏡,可以保護飛行員的眼部安全,保證作戰時不受陽光的幹擾。
  • 俄軍飛行員穿迷彩,中國飛行員穿藍夾克,這是人家用鮮血換來的經驗!
    ,俄羅斯空天軍蘇-30SM多用途戰鬥機的飛行員在戰備中換上了新式迷彩飛行服。在俄羅斯空天軍正式介入敘利亞內戰之後的第二個月——2015年11月24日,一架蘇-24M戰鬥轟炸機就在土敘邊境附近被土耳其空軍的F-16戰鬥機擊落,機上兩名飛行員在跳傘後,一死一傷,其中一人在落地後,被親土耳其的土庫曼旅武裝射殺。
  • 飛機起飛後,為什麼要迅速爬升到一萬米以上?
    ,為什麼要迅速爬升到一萬米以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同樣都是飛機,為何直升機只能在低空徘徊,而客機卻要飛到萬米高空。要說戰鬥機飛的高,為了作戰還能理解,客機飛那麼高,不是更費油嗎? 先說說直升機直升機之所以飛不高,這完全是因為他的飛行原理決定的,它完全依靠空氣的反作用力。
  • 「猩猩開的飛機」——美軍眼中的MIG-17戰鬥機
    與之相比,越南飛行員配備的MIG-17已經是十多年前的過時飛機,但他們毫不畏懼地與美軍最先進的F-100「超級佩刀」、F-4「鬼怪」、F-8「十字軍戰士」等戰鬥機展開交鋒。在這其中,許多美軍飛行員都對MIG-17優秀的機動性能感到恐懼。在交戰中,MIG-17能夠輕易地繞到美軍戰鬥機後方,佔領優勢陣位發起進攻。而這也是越軍飛行員喜愛MIG-17的原因,有部分越軍飛行員甚至不願意換裝最先進的蘇制MIG-21戰鬥機!這款老式飛機給武裝到牙齒的對手造成巨大的威脅,美國空軍有如芒刺在背,想方設法摸透MIG-17的底細,徹底化解這場危機。
  • 為什麼戰鬥機飛行員要戴頭盔呢?這個頭盔可不是簡單的鋼盔
    但是,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這樣一個細節了沒有,似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戰鬥機飛行員都一樣,在駕駛戰鬥機的時候,都會戴著一個頭盔,這個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能夠讓飛行員在飛行的時候,不需要額外拿著通訊設備通話,甚至頭盔還只能將戰鬥機的一些信息直接投射到頭盔的鏡面,幫助飛行員實時掌握戰鬥機的所有情況。
  • U-2被擊落對飛行員而言是一種解脫,這樣的飛行,過於反人類了!
    這款飛機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U-2高空偵察機。U-2高空偵察機在中國同樣很出名,因為中國是世界上擊落U-2最多的國家,但很少有人知道,U-2高空偵察機的設計上,到處都透著匪夷所思的腦洞和各種反人類的極限。不誇張的說,就算沒有地面的防空飛彈,U-2的飛行員每次執行任務,也相當於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 【航空科普】颱風對飛機的影響有多大?能否迎風起飛?
    風切變是導致飛行事故的大敵,國際航空界公認低空風切變是飛機起飛和著陸階段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被人們稱為「無形殺手」。❓飛行員如何應對颱風① 航班取消時當航班受到颱風的影響被迫取消時,機組人員要隨時待命,為颱風過後的航班恢復做好準備。
  • 二戰美英都嫌棄的P-39戰鬥機,為何成了蘇聯飛行員的大殺器?
    同樣的飛機,在不同的戰場待遇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這就需要從飛蛇的性能說起。B-29超級堡壘而給飛蛇致命一擊的則是奇葩的飛機座艙設計。飛蛇採用了類似於家用汽車前門的側開座艙門,艙門直接開在機體上。一旦飛機出現故障或者被擊傷,高速運動的的艙門非常難打開,飛行員逃生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任務。因此,P39飛蛇被西線戰場上的英美飛行員各種不待見,被邊緣化,裝備數量相當有限。
  • 這位從臺灣駕戰鬥機「起義」回大陸的飛行員,獲65萬獎金, 現在成了將軍
    遠遠望去,機身上前部顯眼位置噴著」中正"兩字,後部噴有國民黨徽和飛機編號:5361當時福州機場的主跑道正在維修,機場屬於關閉狀態。氣象條件屬於白天簡單狀況,天空中有一層霾,能見度一般。在沒有地面引導的情況下,主跑道又處於維修中,能在這麼一個陌生環境中安全降落,也屬不易。後來機場地勤在把飛機推進機窩的途中,不小心扎破了一個後主輪,引得黃植誠心疼得好一陣子。說:都是國家財產,要愛護嘛。